進口商品商標侵權
⑴ 如果賣高仿的奢侈品包包算不算犯法啊
賣高仿品都涉嫌侵權,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七章第六十條 專利權的保護;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假冒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證據,對涉嫌假冒專利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檢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產品,對有證據證明是假冒專利的產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六十五條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1)進口商品商標侵權擴展閱讀:
以下情形不視為侵犯權利權:
1、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2、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3、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4、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5、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製造、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⑵ 海關知識產權沒有備案的牌子 但是國內商標網上能查到的 可以進口嗎 查驗的話會被扣貨嗎 這樣算不算侵權
你說的應該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海關備案是指要求海關對其知識產權實施版保護的權利權人,將其知識產權的法律狀況、有關貨物的情況、知識產權合法使用情況和侵權貨物進出口情況以書面形式通知海關總署,以便海關在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過程中主動對有關知識產權實施保護。根據2003年12月修訂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知識產權備案不再是海關對知識產權實施保護的前提,未進行知識產權備案的權利人仍然有權向口岸海關申請扣留進出口的侵權貨物。但是,事先是否進行知識產權備案,在實踐中有很大的差異。
一般情況下,沒有備案,海關有權查封,但是看具體口岸海關的意思,以往經驗,如果是馳名商標,海關能一眼看出是仿冒,這樣一般會主動查封,但是如果是比較小的牌子,海關有可能會因為不知道這個牌子是否是注冊商標而不進行查處,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海關不查封,在你銷售過程中,商標的持有人也有權利起訴你侵權。
⑶ 起訴進口品牌商標侵權
外國公司及其國內代理公司應當停止侵權,並賠償貴公司的經濟損失。
⑷ 進口商品外文名與國內注冊商標同名,可否隸屬商標侵權
如果國內的這個產品在海關做了商標備案的話,就沒法進口了。
⑸ 真品的平行進口是商標侵權行為么
肯定是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 其他的權利就不一定了
⑹ 淘寶賣的進口品牌的香水被刪了,說是涉嫌商標侵權,而且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封店
淘寶現在越來越正規了 ,哎 。不好做啊 。還是找客服吧 。
⑺ 如何判定平行進口中的商標侵權行為
判定平行進口是否侵犯商標權需要立足於商標法的立法本意,以是否破壞商標的功能為判斷標准。在利益平衡的基礎上,考量平行進口是否會損害商標的標識來源的功能以及品質保證功能,是否會損害商標所承載的信譽。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齊湘泉指出,商標平行進口又被稱為「灰色市場」,是指注冊商標持有人在某國(出口國)生產並銷售帶有注冊商標的商品後,第三人(進口商)將該商品進口到另一國(進口國),而該注冊商標所有人或其他被許可人也在該進口國取得同一商標專用權。應當注意的是,平行進口有一個前提條件,即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的首次投放市場必須是商標注冊人自己或者經其許可的行為,其進口商品的渠道是合法的。
那麼,平行進口行為是否必然導致侵權免責呢?齊湘泉表示,我國目前並無法律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在國內法層面,即使在商標法第52條和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中也找不到到這樣的規定,即進口帶有合法商標的外國製造商品是對商標專用權的侵犯。而在我國加入的國際條約中,Trips協議本身迴避了平行進口,從這條解釋不能推斷出商標權人在此問題上的排他性權利。
參考資料:http://www.sipo.gov.cn/albd/2009/200905/t20090506_459195.html
⑻ 阿瑪尼服裝是進口品牌,為何中國到處也有賣阿瑪尼品牌,難道阿瑪尼不追究商標侵權。
你咋知道它不追究,何況國內的有沒有得到授權你又如何知道,再說了阿瑪尼需要中國市場
⑼ 進口商標侵權,出口商要承擔什麼責任
可以上社文商標管家網進行咨詢;
商標注冊,建議做好商標查詢工作,申請版人或其代理人在提權出注冊申請前,對其申請的商標是否與再先權利商標有無相同或近似的查詢。
注冊商標可以去國家商標局注冊,亦可以委託商標代理商注冊。也可以上社文在線申請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