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104完整協議

104完整協議

發布時間: 2021-01-19 16:57:06

A. 什麼是104協議,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謝謝

104協議是101協議的網路版,101協議每次只能發送一個鏈路幀,而104協議可以連續發送多個鏈路幀,其傳輸效率明顯高於101協議,而且具有TCP/IP的沖突檢測和錯誤重傳機制,具有比101協議更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另外對通信延時的限制更寬松。
104協議使用的參考模型來源於開放式系統互聯的ISO-OSI參考模型,但是它只是用其中的5層,實際上104協議是將101協議與TCP/IP提供的網路傳輸功能相組合,使得101協議在TCP/IP內各種網路類型都可使用。104協議規定傳輸層使用TCP埠,使用的埠號是2404,對於基於TCP的應用程序來講,存在兩種工作模式,即伺服器模式和客戶機模式,其區別是:在建立TCP連接時,伺服器從不主動發起連接請求,它一直處於偵聽狀態,當偵聽到來自客戶機的連接請求後,則接受此請求,由此建立一個TCP連接,伺服器和客戶機就可以通過這個虛擬的通信鏈路進行數據的收發。104協議規定控制站(調度系統)作為客戶機,而被控站(站端RTU)作為伺服器。因此無論是調度端軟體還是RTU端軟體
都必然涉及基於TCP/IP的網路編程。
工作原理:

1、104協議以子站為服務端,主站為客戶端。
2、主站應能自動判斷、切換、處理來自網路和常規方式的數據信息,保證數據的唯一性。
3、在多客戶訪問的情況下,通過MAC地址和IP地址劃分控制安全級別。如果服務端發現IP重復,應拒絕控制命令的執行
4、為保證網路方式運行的安全,穩定,可靠,在主站端應對以網路方式通信的分站按照單獨站進行畫面、資料庫、報表的定義。

B. java語言中如何使用104協議進行數據傳輸的

你問的不明白,我在代碼里給你寫了,你自己看吧 import java.io.FileWrit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util.Date;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00,101,102,103,104,105 // 你問的不明不白,這6個數是一個字元串還是說是要求一個一個輸入然後保存 // step1:字元串 String str = "100,101,102,103,104,105"; str = "[" + str + "]\n"; append2File("D:\\test.txt", str); // step2: 手動輸入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Builder str2 = new StringBuilder("["); int i = 0; System.out.println("輸入6個數"); while (i < 6) { int number = sc.nextInt(); str2.append(number).append(","); i++; } str2 = str2.deleteCharAt(str2.length() - 1).append("]\n"); append2File("D:\\test.txt", str2.to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append2File(String path, String content) { FileWriter writer = null; try { // 打開一個寫文件器,構造函數中的第二個參數true表示以追加形式寫文件 writer = new FileWriter(path, true); writer.write(conten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writer != null) { try { writer.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System.out.println("操作完成.." + new Date()); } }}

C. 什麼是104協議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104協議是101協議的網路版,101協議每次只能發送一個鏈路幀,而104協議可以連續發送多個鏈路幀,其傳輸效率明顯高於101協議,而且具有TCP/IP的沖突檢測和錯誤重傳機制,具有比101協議更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另外對通信延時的限制更寬松。


104協議使用的參考模型來源於開放式系統互聯的ISO-OSI參考模型,但是它只是用其中的5層,實際上104協議是將101協議與TCP/IP提供的網路傳輸功能相組合,使得101協議在TCP/IP內各種網路類型都可使用。


104協議規定傳輸層使用TCP埠,使用的埠號是2404,對於基於TCP的應用程序來講,存在兩種工作模式,即伺服器模式和客戶機模式,其區別是:在建立TCP連接時,伺服器從不主動發起連接請求,它一直處於偵聽狀態,當偵聽到來自客戶機的連接請求後,則接受此請求,由此建立一個TCP連接,伺服器和客戶機就可以通過這個虛擬的通信鏈路進行數據的收發。

D. 103規約與104規約的區別

1、用途不同。復

103規約應用於制保護設備的通信,104規約用於調度自動化系統、廠站之間的通訊。

2、傳輸數據方式不同。

103規約是用串口傳輸數據,104規約是用網路傳輸數據。

3、維護難度不同。

103串口通訊一般用於微機保護上,這種規約可以將微機保護內點無誤差的上送,但維護難度相對較大。

104規約是目前常用的遠動及集控,該規約規定的數據量一般可以滿足現場的實際要求,其特點是穩定,便於維護。

4、保護對象不同

103規約一般用於保護設備的通信,保護設備之間交換信息,以及保護於監控系統、保護信息子站子站等之間的通信104規約屬於遠動通信規約,用於調度自動化系統,調度與廠站之間的SCADA系統等之間的通信。

5、用途不同

103是站內設備之間通信的,104是遠動控制通信的。101用於串口通調度,屬於遠動規約。104是101的網路版,103有串口的有乙太網的,不是通調度的,是通保護裝置的,屬於繼電保護規約。103規約應用於保護設備的通信,104規約用於調度自動化系統、廠站之間的通訊。

E. 104規約遙控起始地址。

104規約各類量的信息體地址范圍沒有規定,在1-65535的范圍內可自由分配,
97版101規約:
單遙點和雙遙點(1個地址/點):1-400h(1-1024,共1024點)
遙測點(1個地址/點):701h-900h(1793-2304,共512點)
遙控/升降(1個地址/點):B01h-B80h(2817-2944,共128點)
電能脈沖計數量(1個地址/點):C01h-C80h(3073-3200,共128點)
分接頭點(1個地址/點):C81h-CA0h(3201-3232,共32點)
02版101:
遙信∶信息對象地址范圍為1H~1000H。
繼電保護1∶信息對象地址范圍為1001H~2000H,對應帶CP56Time2a時標的繼電保護設備事件、帶CP56Time2a時標的繼電保護設備成組啟動事件、帶CP56Time2a時標的繼電保護設備成組輸出電路信息。
繼電保護2∶信息對象地址范圍為2001H~3000H,為繼電保護動作的故障電流區。
繼電保護3∶信息對象地址范圍為3001H~4000H,為繼電保護定值設定區。
遙測∶信息對象地址范圍為4001H~5000H。
參數地址范圍為5001H~6000H。
遙控、升降地址范圍為6001H~6200H。

F. 103 104規約

103和104是IEC60875的子集,是用於電力自動化通訊的規約,你和電廠的監控後台通訊可以使用Modbus規約,一般後台接入Modbus都是非常簡單的,屬於最基本的功能。

G. cdt 101 103 104規約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CDT,101,104屬於調度來類的源規約,屬於調度端與站內的通訊規約,CDT,101用於串口,104用於網路.
主要區別在於:CDT規約屬於主動上送,不管調度發什麼命令都會主動上送全站遙信遙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循環上送全站信號,遙信最大個數512,遙測256,信息類型是通過控制字來區分的,功能碼來區分點號,101和104類似,除了報文頭有區別,上送信息內容大體一致。101與104是問答式,就是調度問什麼回什麼。大致流程為:主站測試鏈路報文-子站回確認幀,調度總召,子站上送全遙測遙信,調度下發二級數據召喚報文,子站回變化遙測。101與104通過類型標識區分信號類型,信息體地址判斷信息點號。
三者遙信變位和SOE都是主動上送。
103主要用於站控層設備通訊,同樣是問答式,通過ASDU號區分信息類型,FUN號,INF號區分點位。
另外CDT也能用於站內智能設備通訊。

H. 什麼是IEC101/104通訊規約

IEC104規約由國際電工委員會制定。IEC104規約把IEC101的應用服務數據單元(ASDU)用網路規約TCP/IP進行傳輸的標准,該標准為遠動信息的網路傳輸提供了通信規約依據。採用104規約組合101規約的ASDU的方式後,可很好的保證規約的標准化和通信的可靠性。

IEC101/104規約有兩種傳輸方式: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傳輸。

1、在點對點和多個點對點的全雙工通道結構中採用平衡式傳輸方式,在其它通道結構中只採用非平衡式傳輸方式。

2、平衡式傳輸方式中101規約是一種「問答+循環」式規約,即主站端和子站端都可以作為啟動站;而當其用於非平衡式傳輸方式時101規約是問答式規約,只有主站端可以作為啟動站。

(8)104完整協議擴展閱讀:

IEC870-101規約幀格式簡單說明 

1、固定幀長格式

啟動字元(10H)

控制域(C)         、

鏈路地址域(A)          

幀校驗和(CS)         

結束字元(16H)   

2、可變幀長格式         

啟動字元(68H)          

長度(L)         

長度重復(L)        

啟動字元(68H)          

控制域(C)        

鏈路地址域(A)     

鏈路用戶數據(可變長度)        

幀校驗和(CS)        

結束字元(16H)

I. 電力103、104規約,IEC61850等,這些協議的通訊介面可以是485介面和乙太網口嗎

103可以是串口和乙太網,是乙太網,IEC61850是乙太網。

IEC61850標準是電力系統自動化領域唯一的全球通用標准。它通過標準的實現,實現了智能變電站的工程運作標准化。

使得智能變電站的工程實施變得規范、統一和透明。不論是哪個系統集成商建立的智能變電站工程都可以通過SCD(系統配置)文件了解整個變電站的結構和布局,對於智能化變電站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9)104完整協議擴展閱讀:

IEC61850提出了一種公共的通信標准,通過對設備的一系列規范化,使其形成一個規范的輸出,實現系統的無縫連接。

IEC61850標準是基於通用網路通信平台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唯一國際標准,它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第57技術委員會(IECTC57)的 3個工作組10,11,12(WG10/11/12)負責制定的。

IEC 61850標準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第57技術委員會於2004年頒布的、應用於變電站通信網路和系統的國際標准。

作為基於網路通訊平台的變電站唯一的國際標准,IEC61850標准吸收了IEC60870系列標准和UCA的經驗,同時吸收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對保護和控制等自動化產品和變電站自動化系統(SAS)的設計產生深刻的影響。

它將不僅應用在變電站內,而且將運用於變電站與調度中心之間以及各級調度中心之間。國內外各大電力公司、研究機構都在積極調整產品研發方向,力圖和新的國際標准接軌,以適應未來的發展方向。

J. 104/102鍵盤協議

1981年IBM推出了IBM pc/XT鍵盤及其介面標准。該標準定義了83鍵,採用5腳DIN連接器和簡單的串列協議。實際上,第一套鍵盤掃描碼集並沒有主機到鍵盤的命令。為此,1984年IBM推出了IBM AT鍵盤介面標准。該標準定義了84~101鍵,採用5腳DIN連接器和雙向串列通訊協議,此協議依照第二套鍵盤掃描碼集設有8個主機到鍵盤的命令。到了1987年,IBM又推出了PS/2鍵盤介面標准。該標准仍舊定義了84~101鍵,但是採用6腳mini-DIN連接器,該連接器在封裝上更小巧,仍然用雙向串列通訊協議並且提供有可選擇的第三套鍵盤掃描碼集,同時支持17個主機到鍵盤的命令。現在,市面上的鍵盤都和PS/2及AT鍵盤兼容,只是功能不同而已。
插頭 插座 5腳DIN(AT/XT)
1——時鍾
2——數據
3——保留
4——接地(GND)
5——電源(+5V)
插頭 插座 6腳Mini-DIN(PS/2)
1——數據
2——保留
3——接地(GND)
4——電源(+5V)
5——時鍾
6——保留

PS/2介面硬體
2.1 物理連接器
一般,具有五腳連接器的鍵盤稱之為AT鍵盤,而具有六腳mini-DIN連接器的鍵盤則稱之為PS/2鍵盤。其實這兩種連接器都只有四個腳有意義。它們分別是Clock(時鍾腳)、DATA(數據腳)、+5V(電源腳)和Ground(電源地)。在PS/2鍵盤與pc機的物理連接上只要保證這四根線一一對應就可以了。PS/2鍵盤靠pc的PS/2埠提供+5V電源,另外兩個腳Clock(時鍾腳)和DATA(數據腳)都是集電極開路的,所以必須接大阻值的上拉電阻。它們平時保持高電平,有輸出時才被拉到低電平,之後自動上浮到高電平。現在比較常用的連接器如圖1所示。
2.2 電氣特性
PS/2 通訊協議是一種雙向同步串列通訊協議。通訊的兩端通過Clock(時鍾腳)同步,並通過DATA(數據腳)交換數據。任何一方如果想抑制另外一方通訊時,只需要把Clock(時鍾腳)拉到低電平。如果是pc機和PS/2鍵盤間的通訊,則pc機必須做主機,也就是說,pc機可以抑制PS/2鍵盤發送數據,而 PS/2鍵盤則不會抑制pc機發送數據。一般兩設備間傳輸數據的最大時鍾頻率是33kHz,大多數PS/2設備工作在10~20kHz。推薦值在 15kHz左右,也就是說,Clock(時鍾腳)高、低電平的持續時間都為40μs。每一數據幀包含11~12個位,具體含義如表1所列。
表1 數據幀格式說明
1個起始位 總是邏輯0
8個數據位 (LSB)低位在前
1個奇偶校驗位 奇校驗
1個停止位 總是邏輯1
1個應答位 僅用在主機對設備的通訊中
表中,如果數據位中1的個數為偶數,校驗位就為1;如果數據位中1的個數為奇數,校驗位就為0;總之,數據位中1的個數加上校驗位中1的個數總為奇數,因此總進行奇校驗。
2.3 PS/2設備和pc機的通訊
PS/2 設備的Clock(時鍾腳)和DATA(數據腳)都是集電極開路的,平時都是高電平。當PS/2設備等待發送數據時,它首先檢查Clock(時鍾腳)以確認其是否為高電平。如果是低電平,則認為是pc機抑制了通訊,此時它必須緩沖需要發送的數據直到重新獲得匯流排的控制權(一般PS/2鍵盤有16個位元組的緩沖區,而PS/2滑鼠只有一個緩沖區僅存儲最後一個要發送的數據)。如果Clock(時鍾腳)為高電平,PS/2設備便開始將數據發送到pc機。一般都是由PS/2設備產生時鍾信號。發送時一般都是按照數據幀格式順序發送。其中數據位在Clock(時鍾腳)為高電平時准備好,在Clock(時鍾腳)的下降沿被pc機讀入。PS/2設備到pc機的通訊時序如圖2所示。
當時鍾頻率為15kHz時,從Clock(時鍾腳)的上升沿到數據位轉變時間至少要5μs。數據變化到Clock(時鍾腳)下降沿的時間至少也有5 μs,但不能大於25 μs,這是由PS/2通訊協議的時序規定的。如果時鍾頻率是其它值,參數的內容應稍作調整。
上述討論中傳輸的數據是指對特定鍵盤的編碼或者對特定命令的編碼。一般採用第二套掃描碼集所規定的碼值來編碼。其中鍵盤碼分為通碼(make)和斷碼 (Break)。通碼是按鍵接通時所發送的編碼,用兩位十六進制數來表示,斷碼通常是按鍵斷開時所發送的編碼,用四位十六進制數來表示。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