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專利侵權訴訟分析

專利侵權訴訟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1-19 04:52:19

⑴ 什麼是專利侵權訴訟,怎樣進行專利權侵權訴訟

侵權判斷的基本原則 侵權判定原則依據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京高法發[2001]229號)《通知》涉及《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的: 1、全面覆蓋原則的適用2、等同原則的適用3、多餘指定原則的適用 我們分別從這三個適用原則來進行侵權判定分析: 首先確定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 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中的第3條規定,即「一項專利中有時會有兩個以上的獨立權利要求。應當根據權利人提出的專利侵權訴訟請求,只解釋其中有關獨立權利要求確定的保護范圍。」 1、全面覆蓋原則的適用 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中如下5條規定: 第26條、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徵全部再現,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一一對應並且相同。 第27條、全面覆蓋原則,即全部技術特徵覆蓋原則或字面侵權原則。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徵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28條、當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採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徵,而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採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徵時,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29條、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此時,不考慮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效果與專利技術是否相同。 第30條、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對在先專利技術而言是改進的技術方案,並且獲得了專利權,則屬於從屬專利。未經在先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從屬專利也覆蓋了在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全面覆蓋原則,即全部技術特徵覆蓋原則或字面侵權原則。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移動配餐車產品)的技術特徵包含了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2、等同原則的適用 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中 的第41條規定,即「對於故意省略專利權利要求中個別必要技術特徵,使其技術方案成為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專利技術方案優越的變劣技術方案,而且這一變劣技術方案明顯是由於省略該必要技術特徵造成的,應當適用等同原則,認定構成侵犯專利權。」3、多餘指定原則的適用 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中的第128條規定,即「多餘指定。指專利權人在撰寫開拓性發明或者重大改進專利的申請文件時,因當時尚缺乏實施其專利技術的經驗,把明顯不是解決發明或實用新型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徵寫入了獨立權利要求,而且該技術特徵也不是使獨立權利要求具備新穎性或創造性的必要條件,該非必要技術特徵成為限定獨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多餘限定。由於該多餘指定可能使其專利權保護范圍大大縮小或甚至得不到保護。」 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中如下三條規定: 第48條,認定記載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某個技術特徵是否屬於附加技術特徵,應當結合專利說明書及附圖中記載的該技術特徵在實現發明目的、解決技術問題的功能、效果,以及專利權人在專利審批、撤銷或者無效審查程序中向中國專利局或者專利復審委員會所作出的涉及該技術特徵的陳述,進行綜合分析判定。 第49條,對於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有明確記載,但在專利說明書中對其功能、作用未加以說明的技術特徵,不應認定為附加技術特徵。 第50條,適用多餘指定原則認定附加技術特徵,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1)該技術特徵是否屬於區別專利技術方案與專利申請日前的已有技術方案所必須的,是否屬於體現專利新穎性、創造性的技術特徵,即專利權利要求中略去該技術特徵,該專利是否還具有新穎性、創造性; (2)該技術特徵是否屬於實現專利發明目的、解決發明技術問題、獲得發明技術效果所必需的,即專利獨立權利要求所描述的技術方案略去該技術特徵,該專利是否仍然能夠實現或基本實現發明目的、達到發明效果; 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中第47條規定: 多餘指定原則,是指在專利侵權判定中,在解釋專利獨立權利要求和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時,將記載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明顯附加技術特徵(即多餘特徵)略去,僅以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徵來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判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是否覆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還有,禁止反悔原則 在判斷專利的效力和判斷是否侵權時,專利權人對權利要求的解釋應當一致。不應 在專利申請過程中為了獲得專利權,對權利要求進行狹義或較窄的解釋,而在侵權訴訟中為了證明他人侵權,對權利要求進行廣義或較廣的解釋,即對權利要求的解釋應當前後一致。專利權人對其申請專利時與中國專利行政部門之間的往來文件中所認可或放棄的內容,在侵權訴訟中不得反悔。尤其在認定「等同物替換」時,遵守這一原則更為重要。

⑵ 什麼是專利侵權分析呢

紐樂康知識產權專業為您解答:
專利侵權分析是對一項技術或產品是否侵犯一份或多份專利的分專析屬。
專利侵權分析的原因一般有二種:
一是判斷他人侵犯自己專利的可能性。
一是判斷自己侵犯他人專利的可能性。
企業應跟蹤其產品的市場情況。如果企業懷疑市場上有產品侵犯了該企業的專利權,應及時咨詢知識產權顧問,分析判斷該產品是否有侵權的可能,應採取何種措施。
企業應就其產品所涉及的技術領域,跟蹤中國及世界范圍內的專利文獻,從中可了解國內及世界范圍內該領域的最新技術。如果企業發現自己的產品與他人的中國專利有相近之處,應及時咨詢知識產權顧問,分析判斷該產品是否有侵權的可能,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如果企業有產品出口到外國,首先應委託知識產權顧問調查、分析、判斷其產品是否侵犯他人在該國的專利權,以避免引發相關的侵權訴訟。
如果他人警告你侵犯他的專利權,務必首先咨詢知識產權法律顧問(比如:紐樂康知識產權)。一般要先分析判斷對方的專利是否有效。如對專利權有效性有疑問,可以考慮是否向知識產權局提出宣告專利權無效的請求。如對專利權有效性無任何疑問,應對你的產品是否侵犯對方專利權作仔細的分析,根據其結果再採取相應的措施。

⑶ 專利侵權訴訟有哪些程序

1、原告方代理人的准備工作
1)審核委託人的資格
根據專利法第57條第1款的規定,對於專利侵權行為,只有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權人是指依法獲得專利權的個人、法人或者其他民事主體。
利害關系人是指除專利權人外,專利權被侵犯時對其有利害關系的人,即專利實施的被許可人。
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專利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單獨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除在許可合同中另有約定外,只能與專利權人一起作為共同原告提出專利侵權訴訟。
2)判斷專利權的穩定性
原告方在向法院提出專利侵權訴訟之前應判斷所擁有專利的穩定性,看看有無被宣告無效的可能。
除相對於現有技術分析專利權的穩定性外,還要分析專利文件是否存在其他的致命的缺陷,以及這些缺陷是否可以在無效程序中加以克服。
3)侵權證據的收集
2、被告方代理人的准備工作
1)分析委託人的實施行為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2)判斷專利權的穩定性,看看原告的專利有無被宣告無效的可能。
3)證據的收集

⑷ 專利侵權糾紛如何進行訴訟

依照民事訴訟法審判的案件,首先要由原告提出起訴狀,寫明當事人(原告和被回告)的姓名、性別、答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名稱、所在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以及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7天內立案,並將起訴狀副本投遞給被告,由被告在收到後15天內提出答辯,同時人民法院的審判員進行審理前的調查,並在開庭審理前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書,由審判員、書記員署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投遞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則進行法庭審理,經過法庭辯論和調解,仍達不成協議的,則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
當事人對第一審法院的判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上訴期內向第二審法院提出上訴。由於我國採取兩審終審制,所以上訴法院的判決為終局判決,不得再行上訴。終審判決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