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評審
❶ 合同評審的目的
合同評審首要目的是:
確認己方是否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訂單。
需要注意的是:
合同履行過程中如出現雙方協商更改條款的,
則應再次進行評審,
驗證更改後的合同是否仍然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訂單」。
❷ 如何進行合同評審
合同要如何評審:
合同簽訂前實行評審制度。合同評審機構設在信用(合同)管理機構內部,組成人員包括主管副總、信用(合同)管理機構負責人、信用(合同)管理員、合同承辦人、供銷、財務部門負責人等。
1、合同承辦人將合同草本及相關資料交信用(合同)管理員初審;
2、信用(合同)管理員填寫合同評審表中初審記錄交信用(合同)管理機構負責人審批,簽署審批意見。
3、特殊、重大合同,由信用(合同)管理機構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會審,信用(合同)管理員匯總各部門會審意見後交信用(合同)管理機構負責人簽署意見,並報主管副總批准實施。
4、信用(合同)管理員將合同評審表歸入該合同檔案。
合同評審的內容:
1、簽訂合同前必須嚴格審查對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
(1)對法人必須審查原件或者蓋有工商行政管理局復印專用章的公司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的副本復印件。
(2)對非法人經濟組織,應當審查其是否按法律規定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對分支機構或是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設立的經營單位,除審查其經營范圍外,還應同時審查其所從屬的法人主體資格。
(3)對外方當事人的資格審查,應調查清楚其地位和性質、公司或組織是否合法存在、法定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國籍及公司或組織注冊地。
2、簽訂合同前需要審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資格。
(1)代理人職務資格證明及個人身份證;
(2)被代理人簽發的授權委託書;
(3)代理行為是否超越了代理許可權或代理權是否超出了代理期限。
3、簽訂合同前,必須認真審查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對方當事人在合同中負有提供專業性較強的勞務、工程項目或限制經營項目等義務時,應當要求對方當事人提供由政府法定機構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或資質等級證書等證明。
4、簽訂合同前,應當仔細審查對方當事人提供的有關證明資料,必要時應到簽發部門進行驗證或進行實地考察,以防對方當事人偽造或變造證明材料。對方當事人提供的各種證明資料中所使用的當事人名稱、印章等內容必須完全一致。
5、下列資料不能作為主體資格和履約能力的證明資料,但可歸入合同檔案保存,以備考查。
(1)名片、 廠家介紹、產品介紹等資料;
(2) 各類廣告、宣傳資料;
(3)各類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號碼;
(4)對方當事人提供的未經我方合同承辦人見證而復制的或未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資料。
❸ 合同評審管理流程
合同評審是指接到客戶訂單以後,為了確認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訂單,對版生產能力和物料進權行確認,掃除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因子,避免因生產過程中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影響產品質量和交貨時間的一項活動。
各部門合同審核的流程:
1、合同執行部門:合同文字和結構、通用條款、特殊條款、工作范圍、雙方權利義務、技術、工期、進度、質量、履約、擔保、保修等條款;
2、設計、工程、營銷部門,審核合同的相應技術條款;
3、合約部審核合同價款及價款調整(項目價款計算書作為合同附件) 、合同款支付、變更、簽證、結算、獎懲等與項目成本有關的條款;
4、財務部審核簽約公司名稱、合同價款支付方式、發票形式、代扣代繳等與財務核算和納稅有關的條款;
5、最後提交法務部門(或法律顧問)分析判斷合同風險、與法律相關的內容,包括擔不限於:變更、解除、違約、索賠、不可抗力、訴訟等條款。
四、合同的簽署和蓋章:合同原則上由對方先簽字蓋章;
合同按照規定審批順序全部完成後,由合約部按照審批意見和即將最終簽字/蓋章的合同文本對照,有添加或需要修改的及時更換。
❹ 合同評審怎麼做
2、 合同草案評審。這個階段在後續談判期達成的理解和建議的基礎上評審合同草案。 追問: 有做好的成品讓我借鑒下嗎? 回答: 是一次性、多任務的工作,具有明確規定的開始和結束日期、特定的工作范圍、預算和要達到的特定性能水平。項目管理是對那些為達到項目目標必須執行的活動進行計劃、進度和控制。項目經理是對保證按時、按照預算、按照工作范圍以及按所要求的性能水平完成項目全面負責的人。
要有效、良好地完成項目,必須要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和進行有序的項目管理才能夠實現。一個有序的項目管理是由許多方面組成的。它包括項目整體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質量控制、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采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