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

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

發布時間: 2021-01-17 02:44:48

① 物業管理公司是否有權停水停電

沒有權利。供水供電企業與業主(用水人、用電人)之間存在供水、供電合同關系。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在供水、供電合同中,用水用電人有要求供水供電的權利,而供水供電公司相應地享有收取水費電費的權利,如果用水用電人不履行交納水費電費的義務,則供水供電公司可以拒絕履行供水供電的義務,即供水供電公司此時有停水停電的權利。

《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及時交付電費。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中止供電。

(1)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擴展閱讀

基於小區公共利益保護的考慮,物業公司亦不得因業主欠費而擅自停水、斷電或停止小區公共服務。物業服務合同與供水供電合同是兩個獨立的合同,涉及不同的合同當事人,小區業主供水供電合同的相對人是供水公司和電力供應公司。

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用水用電人有義務交納水費和電費,供水、供電公司有義務按照約定供水、供電。也就是說,用水用電人有要求供水、供電的權利,而供水、供電公司相應的享有收取水費電費的權利。根據雙務合同履行中抗辯權行使的原則,如果用水用電人不履行交納水費電費的義務,則供水供電公司可以拒絕履行供水供電的義務,即供水供電公司此時有停水停電的權利。可見,享有停水停電權利的權利人是供水公司和電力供應公司而非物業管理企業。

在物業服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約定在業主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情況下,賦予物業管理企業停水停電的權利是不合理的,因為這一約定侵犯了供水供電人的權利。在合同法上,這屬於涉他合同條款,這種條款必須經過第三人即供水供電人的同意,否則是無效的。

由於供水供電義務所對應的是交納水費電費義務,即使供水供電公司授權物業管理企業代替其收取水費電費並可以停水停電作為收取費用的手段,物業管理企業也不能以停水停電催繳物業服務費用,因為供水供電不是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其從供水供電公司得到授權的范圍是有限制的。

參考資料 網路 物業管理

② 租賃合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

根據《合同法》規定,主要在下列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單方行使解除權,解除租賃合同:

1、《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3、《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違反約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賃房屋的性質而對租賃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

(2)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擴展閱讀:

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

第七條 房屋出租人的治安責任:

(一)不準將房屋出租給無合法有效證件的承租人;

(二)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承租人是外來暫住人員的,應當帶領其到公安派出所申報暫住戶口登記,並辦理暫住證;

(三)對承租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常住戶口所在地、職業或者主要經濟來源、服務處所等基本情況進行登記並向公安派出所備案;

(四)發現承租人有違法犯罪活動或者有違法犯罪嫌疑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五)對出租的房屋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排除不安全隱患,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安全;

(六)房屋停止租賃的,應當到公安派出所辦理注銷手續。

③ 當勞動權益受侵犯時可以尋求哪些法律保護

當勞動權益受侵犯時可以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3)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擴展閱讀: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④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這些權利都與哪些法律有關

一、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1、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2、 人民與公民的區別
3、 公民權利的保障:物質保障
制度保障
法律保障: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同學之間難免會有一些矛盾或是磨擦,怎麼使問題解決維護自己的權利呢,有的人用侮辱謾罵的方式,有的人甚至沖動用武力的方式解決(以暴制暴)。請評判這種行為。
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與公民的區別,公民基本權利的涵義,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如何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認清公民可以享有的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的能力,提高正確行使權利的能力,自覺遵紀守法,學會尋求法律保護。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和我們是中國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視他人的權利,要維護國家、社會、集體的權利,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規定。
陳錫文提出新農村建設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在材料里寫了五個方面,資料大家都有,我就點一下題目:1.由於目前我國農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特別是從糧食角度來看,雖然我們現在的糧食產量這幾年有比較明顯的恢復,去年的糧食總產量達到了4.84億噸,和2003年相比,大概增加了5000多萬噸,增幅是比較明顯的。但即使是這樣,還比我們歷史上最高的年分1998年低了2800多萬噸,同時4.84億噸的產量對於國內的需求來說還不能滿足,還要繼續增加進口。因此為了保證中國的農業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首先還要進一步加強農業,搞好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的科技進步,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逐步建設中國的現代農業,這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應松年:行政強制在實踐當中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公民不履行法定義務,沒有行政強制手段不利於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的管理。但從另一方面看,行政強制如果運用不當,就很容易傷害公民的權利。所以,法律要非常仔細、審慎地考慮,使得每一個條款都能夠和實際的情況聯系起來。
行政強製法是繼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之後,又一部規范政府行為、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是行政法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按照法治政府的原則,政府的行政強制行為要有法律依據,要由法定機關實施並力求將公民的損失降到最小。所以它所規范的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主要涉及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有效實施行政管理,以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及時制止違法行為等問題

⑤ 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國家經濟主權原則。

國家經濟主權原則是國家主權原則在國際經濟法領域內的具體體現,它構成了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基礎。國家經濟主權表現在國家對其全部財富和資源的擁有權、使用權和處置權,以及對經濟活動的支配權等。

在內容上,該原則包括國家對其境內一切自然資源享有永久主權,國家對外國投資者及其活動的管理和監督權,以及國家有權決定對境內的外國資產實施國有化或徵收的措施等。

2.平等互利原則。

平等互利原則指所有國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國家應以平等的資格參與經濟活動,並平等分享成果。平等互利是國際經濟交往中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各國不論大小強弱,其在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平等是實質上的平等,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平等。互利指不能只謀取本方的利益,而置其他各方的利益於不顧。平等互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最惠國待遇是平等互利原則的一個典型範例。

3.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

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指發展中國家應通過國家經濟的發展逐步縮小並消除窮國與富國的差距,發達國家應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和技術等領域進行合作,以促進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

依《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國際合作以謀求發展是所有國家的一致目標和共同義務。該原則首先強調的是承認和尊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發達國家的繁榮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是聯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礎上,為了實現共同發展,就應加強各國間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合作,當然包括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也包括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5)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擴展閱讀:

就國際經濟法中所包含的各國涉外經濟法或民商法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處在殖民地、附屬國地位的眾多弱小民族,或根本沒有立法權,或只有形式上的立法權。

二戰結束後數十年來,被壓迫弱小民族的反殖民主義斗爭陸續勝利,眾多新主權國家相繼興起,逐漸形成了第三世界,開始有了獨立的國內立法權。盡管在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但它們有著共同屈辱歷史,共同斗爭經歷,共同現實處境,因而有關徹底改變這種現狀的共同願望和強烈要求,並且正在從事改造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共同斗爭。

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這種要求和平共處的努力,當然會遇到來自發達國家的各種阻力和障礙。因此,在當代國際經濟法基本規范或基本原則更新發展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保護既得利益、維護國際經濟舊秩序與爭取平等地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矛盾和斗爭。這乃是當代世界「南北矛盾」斗爭的主要內容。

在最近四五十年來「南北矛盾」斗爭中逐步形成的國際經濟法基本規范或基本原則,可以大體上歸納為經濟主權原則、公平互利原則、全球合作原則以及有約必守原則等四個方面,以下各節,分別予以闡述。

參考資料:網路-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

⑥ 誠信原則要求我們怎麼做

C

做人要知行合一,首先在答應別人事情以前,要思考清楚,做這個事情是不專是正屬確的,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到,是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同樣的,一個人要是表面說的很好聽,任何事情都隨便承諾,這種人是最容易失信的,一般是不講信用的。

(6)合同履行權保護的原則有擴展閱讀

直接規定

1、《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2、《合同法》第6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3、《民法總則》第7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條: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⑦ 辭職後公司要求交出個人留存的《勞動合同》然後給開一份離職證明,這樣的行為違法嗎

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辭職後勞動合同個人的那份公司沒有權利收回。

《勞動合同法》未規定公司需要收回屬於勞動者個人的那一份勞動合同,部分地區辦理失業保險金時,工作人員會要求勞動者提供勞動合同。若用人單位強制收回,勞動者可以反饋到公司所在地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維護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