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st協議
A. 思科的生成樹協議PVRST+和和RPVST+有什麼區別找牛人解答,如果不懂得就不要進來誤導人了
PVRST +是RSTP的增強功能,可與VLAN配合使用,以更好地控制網路中的流量。為網路中的每個活動VLAN維護一個單獨的生成樹,通過生成樹的多個實例提供負載平衡,容錯(因為一個生成樹實例的故障不會影響其他生成樹),並通過快速重新配置支持RSTP。
快速生成樹是一種鏈路管理協議,它提供路徑冗餘,同時防止網路中不需要的環路,例如站點之間的多個活動路徑。為了建立路徑冗餘,STP創建一個跨越擴展網路中所有交換機的樹,強制冗餘路徑進入待機或阻塞狀態。
要使乙太網網路正常工作,兩個站之間只能存在一條活動路徑。橋接網路中的站之間的多個活動路徑可以導致乙太網幀可以無限循環的循環。STP可以在邏輯上打破這種循環,並防止循環流量堵塞網路。拓撲的動態控制在存在冗餘或非預期的循環路徑的情況下提供持續的網路操作。
B. cisco pvst+協議是否可以與H3C 的mstp協議平滑連接需要注意些什麼
cisco pvst+與 H3Cmstp 連接 cisco交換機將H3C的設備看做一個生成樹放在vlan1中。
cisco 也運行mstp多生成樹協議就是了。
C. 華為 什麼協議可以與思科pvst生成樹協議對接
思科交換機默認的就是PVST,也就是基於每個VLAN的生成樹協議,配置命令很簡單,一條:版spanning-treemodepvst。就是說你將每個VLAN單獨權看做一個生成樹實例,進行生成樹計算,我知道3560配置上冊上對這塊有詳細講解,但是是英文的材料,中文的話也有,如果需要我可以發給你。
D. 支持生成樹協議的交換機、VLAN交換機和支持PVST的交換機中,哪些設備能解決出現的問題
1、主機1,發送arp會導致的問題:廣播風暴。因為數據幀的目的地址是廣播地址,不專可能在交換機的屬MAC地址表中找到,所以交換機會將該幀復制多份從所以的其他埠向外發送,其他交換機收到後同樣在mac地址表中找不到該廣播幀的目的地址,只能再次泛洪,這樣這個廣播幀會在網路中被不停的復制、發送,直到網路癱瘓。可用生成樹、vlan、PVST解決。
2、基於埠的、基於MAC的、基於協議的、基於子網的
3、spanning-tree enable 、spanning-tree priority 0 、spanning-tree priority 4096
4、switch1上所有埠都轉發數據,因為switch1是根橋,根橋上所有的埠都是指定埠,都處於轉發狀態。switch3上f0/2埠不轉發數據幀
E. 在思科三層交換機上配置實現PVST生成樹協議,怎麼配置,或者有教程最好,謝謝......
思科交換機默認的就是PVST,也就是基於每個VLAN的生成樹協議,配置命令很簡單,回一條:spanning-tree mode pvst。答
就是說你將每個VLAN單獨看做一個生成樹實例,進行生成樹計算,我知道3560配置上冊上對這塊有詳細講解,但是是英文的材料,中文的話也有,如果需要我可以發給你。
F. 請問下STP、RSTP、PVST、PVST+的區別,通俗解釋一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樹協議的英文縮寫。該協議可應用於環路網路,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實現路徑冗餘,同時將環路網路修剪成無環路的樹型網路,從而避免報文在環路網路中的增生和無限循環。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在交換機之間傳遞一種特殊的協議報文(在IEEE 802.1D中這種協議報文被稱為「配置消息」)來確定網路的拓撲結構。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夠的信息來保證交換機完成生成樹計算。 RSTP 快速生成樹協議(rapid spaning tree protocol):802.1w由802.1d發展而成,這種協議在網路結構發生變化時,能更快的收斂網路。它比802.1d多了兩種埠類型:預備埠類型(alternate port)和備份埠類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樹協議的英文縮寫。該協議可應用於環路網路,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實現路徑冗餘,同時將環路網路修剪成無環路的樹型網路,從而避免報文在環路網路中的增生和無限循環。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在交換機之間傳遞一種特殊的協議報文(在IEEE 802.1D中這種協議報文被稱為「配置消息」)來確定網路的拓撲結構。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夠的信息來保證交換機完成生成樹計算。
PVST: Per-VLAN Spanning Tree(每VLAN生成樹)
PVST是解決在虛擬區域網上處理生成樹的CISCO特有解決方案.PVST為每個虛擬區域網運行單獨的生成樹實例.一般情況下PVST要求在交換機之間的中繼鏈路上運行CISCO的ISL.
每VLAN生成樹 (PVST)為每個在網路中配置的VLAN維護一個生成樹實例。它使用ISL中繼和允許一個VLAN中繼當被其它VLANs的阻塞時將一些VLANs轉發。盡管PVST對待每個VLAN作為一個單獨的網路,它有能力(在第2層)通過一些在主幹和其它在另一個主幹中的不引起生成樹循環的Vlans中的一些VLANs來負載平衡通信。
PVST+(Per VLAN Spanning Tree Plus,增強的按VLAN生成樹) 是CISCO解決在虛擬區域網上處理生成樹問題的另一個方案。PVST+ 允許CST (公共生成樹)信息傳給PVST,以便與其他廠商對在 VLAN 上運行生成樹的實現方法進行操作。
PVST+支持在相同網路中同時存在CST和PVST,PVST+可以用802.1Q封裝。PVST+在Catalyst 802.1Q trunks上是自動啟動的。也是每個Vlan一棵STP。也可以實現第2層的負載均衡。PVST+分成3種類型的區域:PVST區域/PVST+區域/單生成樹區域。
G. ccnp認證的主要協議
選擇協議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Protocol)
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的路由選擇協議(IS-IS)是由 ISO 提出的一種路由選擇協議。它是一種鏈路狀態協議。在該協議中,IS(路由器)負責交換基於鏈路開銷的路由信息並決定網路拓撲結構。IS-IS 類似於 TCP/IP 網路的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議。
ISO 網路包含了終端系統、中間系統、區域(Area)和域(Domain)。終端系統指用戶設備,中間系統指路由器。路由器形成的本地組稱之為「區域」,多個區域組成一個「域」。IS-IS 被設計來提供域內或一個區域內的路由。IS-IS與 CLNP、ES-IS 和 IDRP協議相結合,為整個網路提供完整的路由選擇。
IS-IS路由使用兩層路由體系。Level 1路由器只知道它們本區域中的拓撲,包括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機,而不知道區域以外的路由器以及目的地。Level 1路由器將去往其它區域的所有流量都轉發給本區域內的一台 L2 路由器,該路由器知道 level 2 的拓樸,而不需要知道任何 level 1 的拓樸,除非 level 2 路由器也是該區域里的 level 1 路由器。
適合傳送 IP 網路信息的 IS-IS 稱之為綜合 IS-IS (Integrated IS-IS)。在當前路由選擇協議中, Integrated IS-IS 具有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它支持 VLSM 和快速收斂。另外它具有可伸縮性,能夠支持大規模網路。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內部網關協議
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專用於一個自治網路系統(比如:某個當地社區范圍內的一個自治網路系統)中網關間交換數據流轉通道信息的協議。網路IP協議或者其他的網路協議常常通過這些通道信息來決斷怎樣傳送數據流。目前最常用的兩種內部網關協議分別是:路由信息協議(RIP)和最短路徑優先路由協議,IGP有RIP、OSPF、IGRP、EIGRP、IS-IS等協議。(OSPF)。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其中Internet Protocol譯為「互聯網協議」。
IPv6是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於替代現行版本IP協議(IPv4)的下一代IP協議。
全球網際網路所採用的協議族是TCP/IP協議族。IP是TCP/IP協議族中網路層的協議,是TCP/IP協議族的核心協議。
IP協議的版本號是4(簡稱為IPv4),它的下一個版本就是IPv6。IPv6正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樹協議的英文縮寫。該協議可應用於環路網路,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實現路徑冗餘,同時將環路網路修剪成無環路的樹型網路,從而避免報文在環路網路中的增生和無限循環。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在交換機之間傳遞一種特殊的協議報文(在IEEE 802.1D中這種協議報文被稱為「配置消息」)來確定網路的拓撲結構。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夠的信息來保證交換機完成生成樹計算。
生成樹協議最主要的應用是為了避免區域網中的網路環回,解決成環乙太網網路的「廣播風暴」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網路保護技術,可以消除由於失誤或者意外帶來的循環連接。 PVST: Per-VLAN Spanning Tree(每VLAN生成樹)
PVST是解決在虛擬區域網上處理生成樹的CISCO特有解決方案.PVST為每個虛擬區域網運行單獨的生成樹實例.一般情況下PVST要求在交換機之間的中繼鏈路上運行CISCO的ISL.
每VLAN生成樹(PVST)為每個在網路中配置的VLAN維護一個生成樹實例。它使用ISL中繼和允許一個VLAN中繼當被其它VLANs的阻塞時將一些VLANs轉發。盡管PVST對待每個VLAN作為一個單獨的網路,它有能力(在第2層)通過一些在主幹和其它在另一個主幹中的不引起生成樹循環的Vlans中的一些VLANs來負載平衡通信。 HSRP:熱備份路由器協議(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熱備份路由器協議(HSRP)的設計目標是支持特定情況下 IP 流量失敗轉移不會引起混亂、並允許主機使用單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實際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敗的情形下仍能維護路由器間的連通性。換句話說,當源主機不能動態知道第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時,HSRP 協議能夠保護第一跳路由器不出故障。該協議中含有多種路由器,對應一個虛擬路由器。HSRP 協議只支持一個路由器代表虛擬路由器實現數據包轉發過程。終端主機將它們各自的數據包轉發到該虛擬路由器上。 虛擬路由器冗餘協議(VRRP)是一種選擇協議,它可以把一個虛擬路由器的責任動態分配到區域網上的 VRRP 路由器中的一台。控制虛擬路由器IP 地址的 VRRP 路由器稱為主路由器,它負責轉發數據包到這些虛擬 IP 地址。一旦主路由器不可用,這種選擇過程就提供了動態的故障轉移機制,這就允許虛擬路由器的 IP 地址可以作為終端主機的默認第一跳路由器。使用 VRRP 的好處是有更高的默認路徑的可用性而無需在每個終端主機上配置動態路由或路由發現協議。 VRRP 包封裝在 IP 包中發送。
使用 VRRP ,可以通過手動或 DHCP 設定一個虛擬 IP 地址作為默認路由器。虛擬 IP 地址在路由器間共享,其中一個指定為主路由器而其它的則為備份路由器。如果主路由器不可用,這個虛擬 IP 地址就會映射到一個備份路由器的 IP 地址(這個備份路由器就成為了主路由器)。 VRRP 也可用於負載均衡。 VRRP 是 IPv4 和 IPv6 的一部分。
VRRP(Virtual Router Rendancy Protocol,虛擬路由冗餘協議)是一種容錯協議。通常,一個網路內的所有主機都設置一條預設路由(如圖3-1所示,10.100.10.1),這樣,主機發出的目的地址不在本網段的報文將被通過預設路由發往路由器RouterA,從而實現了主機與外部網路的通信。當路由器RouterA 壞掉時,本網段內所有以RouterA 為預設路由下一跳的主機將斷掉與外部的通信。VRRP 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它為具有多播或廣播能力的區域網(如:乙太網)設計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協議標簽交換(MPLS)是一種用於快速數據包交換和路由的體系,它為網路數據流量提供了目標、路由、轉發和交換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種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機制。MPLS 獨立於第二和第三層協議,諸如 ATM 和 IP。它提供了一種方式,將 IP地址映射為簡單的具有固定長度的標簽,用於不同的包轉發和包交換技術。它是現有路由和交換協議的介面,如 IP、ATM、幀中繼、資源預留協議(RSVP)、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等等。
MPLS 主要設計來解決網路問題,如網路速度、可擴展性、服務質量(QOS)管理以及流量工程,同時也為下一代 IP 中樞網路解決寬頻管理及服務請求等問題。 QOS的英文全稱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為服務質量。QOS是網路的一種安全機制, 是用來解決網路延遲和阻塞等問題的一種技術。
在正常情況下,如果網路只用於特定的無時間限制的應用系統,並不需要QOS,比如Web應用,或E-mail設置等。但是對關鍵應用和多媒體應用就十分必要。當網路過載或擁塞時,QOS 能確保重要業務量不受延遲或丟棄,同時保證網路的高效運行。
H. 為什麼路由器上有spanning-tree的配置選項 這不是個二層的協議么
我來回答你的追問,spanning-tree mode mst這個命令式啟用多生成樹協議的。你用的是普通的pvst思科私有的每vlan生成樹,版那個是自動權啟用的。而至於spanning-tree vlan 1 這些指令是用來調整pvst用的。所以指令是全的,只不過不支持mst罷了。你的路由器比較初級吧。功能不全很正常。如果是高端一點的肯定就有了。
I. cisco私有協議有哪些
pim和igrp不是思科私有的,eigrp是思科私有的。但私有的協議也並不是別人不能用或者開發,私有隻是和rfc相對而言的、沒有標准化。比如hsrp是思科私有的,因為IETF接受了vrrp,就放棄了hsrp的標准化、即最後沒有成為rfcxxxx。
J. 在cisco的交換機上怎麼關閉PVST生成樹協議
關閉生成樹協議: spa mode pvst(關閉pvst生成樹)
一、配置原則
1、我們第一件事情需要做的就是先確定一下根網橋,然後就根據網橋的ID(這主要是由MAC地址以及優先順序兩部分組成的);
2、然後就確定一下根埠.指定埠以及被動埠(這主要是由網橋ID,路徑成本,埠優先順序,埠ID來進行確定的);
3、最後大家就能夠啟用速埠以及上行埠這兩部分了。
二、配置方法
1、首先先在VLAN上面啟用生成樹,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2、然後就需要建立根網橋,具體的方法如下:
直接建立根網橋,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root primary
通過修改優先順序建立根網橋(根網橋在配置BPDU中設定TCN位,提示其他網橋快速清理MAC地址表。),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priority 24768(4096的倍數,值愈來愈小,優先順序就愈來愈高.默認值是為32768的)
3、確定路徑,選定根埠,具體的方法如下
大家能夠通過修改一下埠成本,具體的命令如下:(注意這是在配置模式下面進行的)spanning-tree vlan 2 cost ***(100m是為19,10m是為100,值愈來愈小,路徑就愈來愈優先)
當然啦大家也可以修改一下埠優先順序,具體的命令如下:(注意這是在介面模式下面進行的)spanning-tree vlan 2 port-priority ***(0-255,默認值是為128)
4、可修改計時器(這是一個可選的操作)
修改一下HELLO時間,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hello-time **(1-10s,默認值是為兩秒)
修改一下轉發延遲的時間,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forward-time ***(4-30s,默認值是為15s)
修改一下最大老化的時間,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max-age ****(6-40,默認值是為20秒)
5、快速埠的配置,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portfast
6、上行埠的配置,具體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uplinkfast
(10)pvst協議擴展閱讀:
一、檢查命令
1、檢查一下HELLO的時間,轉發延遲,最大老化的時間,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vlan2
2、檢查埠具體的優先順序,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interfacef 0/2 detail
3、根網橋的檢查命令,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t-tree vlan2 detail
4、速埠的檢查命令,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interfacef 0/2 detail
5、埠成本的檢查命令,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n-tree interfacef 0/2detail
6、上行鏈路的檢查命令,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summary
7、網橋優先順序的檢查命令,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eee vlan2 detail
8、生成樹的檢查命令,具體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summary
二、生成樹埠有四種狀態
1、阻塞狀態:在這一種狀態下面可以接收BPDU報文,然而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做的,這也包括了不能轉發用戶數據。
2、偵聽狀態:在這一種狀態下面可以接收BPDU報文,並且還能夠發送BPDU報文,但是也不可以學習到MAC地址的。簡單來說,也就是介面正式開始啟動。
3、學習狀態:在這一種狀態下面可以接收並且發送BPD報文,另外也可以學習MAC地址。除此之外還可以添加到MAC表裡面,但是不有發送數據幀。
4、轉發狀態:在這一種狀態下面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了,開始正常接收以及發送數據幀等。
注意事項:在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從阻塞狀態到偵聽狀態需要用時20秒,從偵聽狀態到學習狀態需要用時15秒,從學習狀態到轉發狀態需要用時15秒(在這里指的是默認情況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