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可協議
❶ 工齡認可協議書怎麼寫
先不說協議如何寫,工齡能用協議的方式認可嗎?協議雙方認可了做什麼用?專能說說嗎?
這種屬東西如果就是為了討個說法,揣在懷里按時拿出來看看,做一種經歷、成就感的自我安慰,無可非議。
如果作為退休工齡憑據,社保局不認可,假如能認可,社會上幾乎人人都能搞出這樣的協議。
社保只認可參保繳費年限(工齡),或賬戶前以檔案記錄,檔案中當地當年勞動局計劃招工登記表、入廠登記表為依據的工齡。
除此以外任何證明、任何協議,在社保哪兒就是廢紙一張。
❷ 什麼是國際多邊承認協議區域多邊承認協議
應該就是「認證」 什麼叫認證
--------------------------------------------------------------------------------
(信息時間:2009-2-17 閱讀次數:74)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准或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生產的產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質量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於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害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那麼,這個第三方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
現在,各國的認證機構主要開展如下兩方面的認證業務:
1. 產品質量認證
現代的第三方產品質量認證制度早在1903年發源於英國,是由英國工程標准委員會(BSI的前身)首創的。
在認證制度產生之前,供方(第一方)為了推銷其產品,通常採用「產品合格聲明」的方式,來博取顧客(第二方)的信任。這種方式,在當時產品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檢測手段就可以直觀判別優劣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品種日益增多,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日趨復雜,僅憑買方的知識和經驗很難判斷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產品合格聲明」屬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一套,真真假假,魚龍混雜,並不總是可信,這種方式的信譽和作用就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前述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也就應運而生。
1971年,ISO成立了「認證委員會」(CERTICO),1985年,易名為「合格評定委員會」(CASCO),促進了各國產品質量認證制度的發展。
現在,全世界各國的產品質量認證一般都依據國際標准進行認證。國際標准中的60%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也有很多是依據各國自己的國家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進行認證的,詳見附錄C。
產品質量認證包括合格認證和安全認證兩種。依據標准中的性能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合格認證;依據標准中的安全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安全認證。前者是自願的,後者是強制性的。
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後發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業發達國家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國家多數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國是從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一個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展快。
2.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這種認證是由西方的質量保證活動發展起來的。
1959年,美國國防部向國防部供應局下屬的軍工企業提出了質量保證要求,要求承包商「應制定和保持與其經營管理、規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經濟的質量保證體系」,「應在實現合同要求的所有領域和過程(例如:設計、研製、製造、加工、裝配、檢驗、試驗、維護、裝箱、儲存和安裝)中充分保證質量」,並對質量保證體系規定了兩種統一的模式:軍標MIL-Q-9858A《質量大綱要求》和軍標MIL-I-45208《檢驗系統要求》。承包商要根據這兩個模式編制「質量保證手冊」,並有效實施。政府要對照文件逐步檢查、評定實施情況。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第二方質量體系審核的雛形。這種辦法促使承包商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隨著上述質量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質量認證的時候,逐漸增加了對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質量保證活動的發展。到了70年代後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准協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業務,使質量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更加推動了質量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
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際社會推廣的價值。於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質量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質量保證委員會」。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導致了前述「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質量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質量認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質量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
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准問世以來,為了加強質量管理,適應質量競爭的需要,企業家們紛紛採用ISO9000系列標准在企業內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申請質量體系認證,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推行ISO9000國際標准,約有40個質量體系認可機構,認可了約300家質量體系認證機構,20多萬家企業拿到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第一個國際多邊承認協議和區域多邊承認協議也於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後在中國廣州誕生。
一套國際標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被這么多國家採用,影響如此廣泛,這是在國際標准化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已經被公認為「ISO9000現象」。
❸ 如何書寫協議書並且法律上認可的
他有撫養義務,沒權力拒絕贍養老人。 如果這樣的話 讓您外婆寫份遺囑會更直接和簡單。
❹ 什麼是協議結婚法律認可協議結婚嗎
協議結婚,在一些地方已悄然出現了「協議結婚族」,只要事先簽訂並遵從協專議,男女就可以同去屬登記結婚,開始「名譽夫妻」的生活。協議結婚雖然在結婚證的取得和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內容卻是空洞的,違背了夫妻生活內容必須真實、自願的原則,所以這一紙證件沒有法律效力,只是通過合法的形式掩蓋不合法的目的。
❺ 簽過字的認可書面協議可以反悔嗎
你好,我不知道你簽的協議內容是怎樣的,一般原則上協商是不能反悔的,特殊情況下,比如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等是可以撤銷的。具體建議去律所咨詢律師。
❻ 公司單方面出具的比如說離職證明,我簽字只代表我簽收。如果是協議書,我簽字代表我認可協議書上的內容,
離職證明只是證復明你離職了,你認制可離職,同時離職證明是公司的義務,他有義務出具。而你說的協議書要看是什麼樣的協議,一般來說如果是雙方協商一致的,你簽字代表你認可協議內容,但是,如果你是受到脅迫而簽紫的,並不代表雙方協商一致,你可以通過法院程序撤銷協議。
❼ 凡是當事人雙方簽字認可的協議均可視為合同嗎
只要雙方簽字認可,且內容合法,就可視為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版之間設立、變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所以按照法定程序簽訂,內容和主體合法的協議是可以視為合同的,不需要公證。
❽ 協議是否有效,簽署了協議認可嗎
1、甲與發包方的承包合同是否有效要結合相關規定(假設有效)。
2、協議專只在甲與發包人之屬間有效
3、乙和丙的利益很難保障。因為一旦產生糾紛(或者涉及到對水庫的補償問題等),發包人可以以合同相對性主張與乙和丙無關。這樣以來,乙和丙對甲只能依據三方的協議享有債權,債權能不能實現就是一個風險。
4、最好由甲與發包人簽訂補充協議,將乙和丙引入合同,或者要求發包人確認乙和丙對水庫的出資,然後出具書面材料認可乙和丙對協議的權利義務。
❾ 雙方認可的協議需要公證嗎
為了增抄強協議的效襲力可以選擇公證,但是(除法律規定必須公證的合同)未經公證的合同協議仍然有效。
《公證法》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前款規定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第三十八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未經公證的事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規定。
❿ 明知試用期協議違法,還簽字,算是認可協議嗎
任何協議只要本人看過並簽止自己的真實姓名,就算認可協議,雙方簽字的協議在規定的專期限內就生效。當然屬如果協議本身就違法或者說協議有關內容明顯有失公平以及帶省欺詐性等,受害方起訴到法院後,法院會根據協議的情況主持公道,保護受害方合法權益。僅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