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督導檢查
『壹』 如何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發言稿
必須緊盯目標要求不放鬆。群眾安全感和對政法機關滿意度是對一個地方發展環境、執政能力和工作績效的綜合評價,是衡量一個地方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狀況的「晴雨表」,也是政法機關乃至黨委、政府形象的「試金石」。縣委縣政府和縣綜治委通盤考慮、多方徵求意見,並結合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硬指標硬任務,明確提出社會公眾安全感在2013年的基礎上提升10位,即達到全省第23位以內,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綜治辦滿意度全部進入全省第30位以內。今年10月,省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將對全省進行安全感和滿意度調查測評,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務必深刻認識當前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及艱巨任務,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硬措施,以決戰必勝的姿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必須堅持綜合治理不放鬆。首先,要堅持嚴打犯罪。對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兩搶一盜」犯罪等要勇於重拳出擊,集中打、經常打、反復打、打反復,打出聲威、打出氣勢、打出平安,進一步震懾犯罪,切實履行好保境安民和良好發展環境的重大政治責任。
其次,要堅持巡邏防範。充分發揮專職治安巡防隊伍的作用,加大治安巡邏防範力度,提高街面見警率,有效遏制街面搶奪、搶劫、打架斗毆、入室(店)盜竊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案件;要以案件多發的人群、區域、時段為重點,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人群的巡查力度,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搶劫、搶奪、盜竊等多發性犯罪。同時,各單位各小區各院落要加強內保工作,不斷提升防範措施,不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第三,要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審判機關要強化公正與效率意識,解決好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立案難」、「執行難」等問題,確保有理有據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打得贏官司,打贏官司且具備條件執行的當事人及時實現勝訴權益;檢察機關要強化法律監督,重點監督「有案不立、非法取證、濫用強制措施、量刑畸輕畸重」等問題,確保錯判誤判依法得到糾正;公安機關要積極改進和優化管理服務工作,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報警求助難」、「辦證難」、「出行難」等問題,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司法行政機關要全面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援助服務舉措,讓老百姓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有用性。
最後,要強化宣傳引導。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時間要求、任務要求,在近期組織機關幹部開展上門入戶宣傳工作,做到宣傳任務落實到每一個幹部,上門宣傳深入到每一戶群眾,努力實現宣傳服務全覆蓋。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進一步擴大「平安鳳岡」建設的影響力,提升群眾對平安創建的知曉率,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必須以落實責任為保障。根據工作要求,縣綜治委細化了任務,分解了責任,成立督導組對各鄉鎮各單位開展安全感滿意度攻堅戰工作進行督促指導,並實行半月一調度、一月一督查,對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若當年群眾安全感指數低於目標值的,縣委將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對相應的幹部進行紀律直至組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