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糾紛案例
Ⅰ 大家,應該如何面對社區調解家庭糾紛案件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勢在必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幸福是社會穩定的回基礎。近年來,婚姻家庭答矛盾以及由此引發的糾紛依然易發多發,且日益呈現出形式多樣、成因復雜、調處難度不斷加大等特點,若不能及時有效化解,極易引發非正常信訪或群體性事件,甚至誘發刑事案件。婦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加強婚姻家庭糾紛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及時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糾紛,是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婚姻家庭關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
Ⅱ 為什麼不能分到征地補償款
近年,農村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婦女尤其是農村「外嫁女」等特殊群體在征地補償費分配中權益遭受侵害的問題日益突出。「出嫁女」「離婚、喪偶或改嫁」「倒插門」等特殊群體的土地權益如何保障?
在相關法律支持下,外嫁女土地維權勝訴案件在全國為數不少。
【案例分享】
王某今年30歲,依出生取得戶籍所在地社區村民資格,並分配有承包土地。2017年4月,王某與胡某登記結婚,婚後戶籍未遷走。王某戶籍所在地社區於2018年初向她分配了2017年的土地出租收益金,王某也以該社區居民的身份參加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017年6月,王某戶籍所在地社區土地被政府徵收,將所取得的土地補償款向居民進行分配,每位居民應分得土地補償款14000餘元,但該社區以王某出嫁為由拒絕向其分配,王某因此將其告上法庭,請求判令支付該筆土地補償款。
庭審中,該社區辯稱,王某於2017年初舉行婚禮並結婚,按照村裡村民自治,在2017年10月前出嫁的人不享有村民待遇。土地款在2018年1月到賬,土地分配在2018年2月進行,按照以往慣例,村裡的出嫁女均不享有村民待遇。
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本案中,王某結婚後戶籍仍在出生地社區,未遷入胡某戶籍所在地,也不享有胡某戶籍所在地村民資格,亦未取得胡某戶籍所在地承包地。王某戶籍所在地社區應當為王某保留其依法取得的承包地,並保證王某對其承包地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此外,王某還以戶籍所在地居民的身份參加了2018年度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王某在結婚後未取得丈夫胡某戶籍所在地的村民資格,王某戶籍、承包地、社會保險關系也均在其戶籍所在地社區,應當認定王某在婚後仍具有戶籍所在地集體組織成員資格,應當享有相應的村民待遇。據此,王某作為其戶籍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當地土地補償款享有分配請求權,其訴訟請求證據充分,理由正當,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王某戶籍所在地社區以王某出嫁為由拒絕向其分配所訴土地補償款,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據,理由不能成立。法院判決後,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雖然我國農村土地分配確實有其歷史原因和現實復雜性,「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之類的觀念,某種程度上也塑造著基層組織對外嫁女土地權益的認知,但法律早就規定土地權益男女同權,這一剛性原則不容打折。
Ⅲ 糾紛調解案例
鄰里糾紛調解案例
在生活中鄰里糾紛往往是由於人們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不夠,相互之間缺乏諒解禮讓,所產生的摩擦 2011年5月,XX社區盤西組居民庄春花與庄永華就兩家相鄰巷子砌牆一事,發生了矛盾糾紛,雙方互不相讓,由口角很快發展到動手。庄春華說這條巷子經常有污水流淌,現在整治酷夏天氣炎熱,每天都會有陣陣惡臭散發出來,影響了自己家人的生活。於是庄春華未和隔壁庄永華商量便在在巷子里起了到隔牆。這一下污水是進不來了,但引起鄰居庄永華的強烈反映:你怎麼有權隨便砌隔牆自己獨用?這不成了你自家的巷子了嗎?雙方很快發生爭吵並動起手來,庄永華阻止庄春花繼續砌隔牆。
庄春花向XX街道XX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了情況,請求法律幫助。XX社區調解委員會給予了接待,並及時介入調解。調解人員先到現場勘察,並向其他居民和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庄永華說:「我也不是沒事找他家麻煩,這個巷子是公共的小道路,她憑什麼把它圍起來?成了她一家的嗎?」社區調解人員針對庄永華提出的問題征詢庄春花的意見,問她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庄春花脫口說:「還能怎麼辦,他打我也打了,罵我也罵了,我豈不是白吃虧呀?現在誰怕誰啊!」調解人員嚴厲地說:「現在是法治國家,你說的是不對的。還有,舉國上下都在建設和諧社會,鄰里之間互動友愛是一種美德的體現。古人都曉得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怎麼不明白呢」。並耐心開導她:「第一火氣不要大,第二要講法,第三要講德。你耐心地聽我講,污水引發的惡臭,影響了你正常的生活;你可以跟隔壁商量下怎麼解決而不是什麼也不說就自作主張的忙活起來。還有違章砌隔牆有兩個不對:第一是違章,第二是占為已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設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為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但行為卻是違法的,要糾正。他雖然動手是不對的,但是你也有不對的地方,所以雙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協商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調解人員的耐心開導勸說,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一、圍牆南至前門小屋,北至庄永華房屋衛生間窗戶北側50厘米處,牆高不超過2米。二、北側圍牆盡頭處由庄春花安裝一扇門,庄永華同意在自家房屋牆上打一門栓插孔。門鎖鑰匙各人一把,出入時通知對方。三、建圍牆及門的費用由庄春花負責,所有權屬庄春花,雙方簽字後生效。
在社區平時生活中,鄰里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或多或少會影響著社區安定。其實鄰里糾紛大部分都是些小事,但就因為雙方互不相讓,導致矛盾激化。鄰里雙方應當按照「方便生活,團結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相互間的通行、通風、採光、衛生、噪音和互不幹擾等相鄰關系。如給對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調解作為一種方便高效率、經濟實用的糾紛處理方式,在處理鄰里糾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調解委員會分布在我們城市的大街小巷,貼近我們的生活;人民調解工作人員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了解我們的生活。鄰里糾紛也就那些小事情,不至於鬧的你死我活的,更不至於鬧上法庭,而人民調解就很快捷方便的滿足了居民的需要,維護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和穩定,促進了社區的健康與文明,是基層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Ⅳ 我的社保卡好幾處都不能刷了怎麼辦
為什麼社保卡不能用?怎麼辦?
社保卡不能用的原因一般有4種:欠費、密碼錯誤、卡片損壞、醫療機構結算系統故障。
1.未及時繳費或欠費
原因:社保費應當月繳清,逾期未繳或者賬戶余額不足扣費都將影響正常的醫療報銷。
2.密碼錯誤
原因:在醫療結構使用社保卡結算必須先輸入社保卡密碼,無法輸入正確的密碼則將不能使用社保卡報銷。
怎麼辦:社保卡密碼最多可輸入十次,十次均輸錯將需要本人前往發卡銀行解鎖密碼。
3.卡片損壞
原因:少數情況下因社保卡存放不當或其他原因損壞,將影響刷卡使用醫療報銷。
怎麼辦:請避免折疊或刮花卡片表面,妥善保存。不小心損壞社保卡,可持本人有效證件前往發卡銀行申請補換卡。
4.醫療機構結算系統故障
原因:極少情況下,醫院結算終端有可能出現故障導致無法辦理現場報銷結算。
怎麼辦:請參保人要求醫院收費處於發票背面註明未辦理現場結算原因,加蓋醫院章後帶回社保局窗口辦理報銷結算~
5.其他原因
其他不明原因造成無法使用社保卡報銷請盡快聯系本市各社保經辦機構或撥打12333咨詢。
社保卡應該怎麼用?社保卡使用貼士
1.日常看病報銷時請主動出示社保卡。
2.社保卡同時具有醫療保險賬戶和金融賬戶,兩個賬戶需分別設置密碼使用,請分別記好密碼。
3.正常參保卻還未領取到新社保卡的請盡快聯系用人單位或直接前往社保局窗口查詢。
Ⅳ 社區幹部如何應對居民糾紛案例
我相當懂得,蘇剛,無誤哦有``
Ⅵ 到社區投訴勞動糾紛有用嗎
沒有作用抄,社區並不是處理勞動糾紛的專業機構。發生勞動糾紛的,勞動者應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Ⅶ 我的案件二審裁定發回重審訴訟費用退還嗎
二審裁定發回重審訴訟費用會退還。
根據我國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內
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容定將案件發回重審的,應當退還上訴人已交納的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7)社區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案件受理費包括:
1、第一審案件受理費;
2、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3、再審案件中,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不交納案件受理費的案件:
1、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
2、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
3、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
4、行政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