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還原率
⑴ 土地還原率的分類
還原率分為以下三類:
(1)綜合還原率:是求取土地及其地上建築物合為一體的價格時所使用的還原率。即如果運用收益還原法評估的是土地及建築物合為一體的價格,所使用的純收益必須是土地及建築物合為一體所產生的純收益,同時,所選用的還原率,必須是土地及建築物合為一體的還原率,即綜合還原率。
(2)建築物還原率:是求取單純建築物價格時,所使用的還原率。這時所對應的純收益是建築物本身所產生的純收益,不包括土地產生的純收益,因此選用的還原率,也應是建築物還原率。
(3)土地還原率:是求取純土地價格時,所應使用的還原率。一般情況下,土地還原率比建築物還原率低2~3個百分點。
綜合還原率、建築物還原率、土地還原率三者雖有嚴格區分,但又是相互聯系的。若知道其中兩個還原率,便可求出另一個還原率。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1:r=(r1L+r2B)/(L+B)
公式2:r=[r1L十(r2+d)B]/(L十B)
式中:r—綜合還原率;
r1——土地還原率;
r2——建築物還原率;
L——地價;
B——建築物價格;
d——建築物折舊率。
上述第一個公式適用於建築物折舊後的純收益的情況;第二個公式適用於建築物折舊前的純收益的情況。
土地還原率取當年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利率值加上估價師認為在估價時點所需的附加值。個人一般取6%-10%
⑵ 土地還原率如何取值
土地還原率是用以將土地純收益還原成土地價格的得率(或比率)。具體情況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與收益現值法的評估參數的匹配
一、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的概念
經濟壽命是指一項資產有效使用並創造收益的持續時間。經濟壽命的結束是指使用一項資產不再獲利,或使用另外一項資產可獲得更大收益。經濟壽命與使用壽命不同,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一項資產從安裝使用到最終報廢的期間,而不管它是否能有效使用並創造收益。
二、無形資產壽命的特點
無形資產同有形固定資產相比,其壽命具有以下特點:
1.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與自然壽命距離較大。但同法定(合同)壽命聯系密切。決定無形資產價格的是經濟壽命,在經濟壽命期間無形資產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而且能夠為它的控制主體帶來收益。但是無形資產使用中大量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無形資產雖能實現較高生產率,但由於普遍採用等原因,並不能為持有者帶來額外的收益,這時我們稱無形資產被使用的時間為自然壽命。顯然,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間即自然壽命通常遠遠超過它的經濟壽命。這說明無形資產剩餘經濟壽命的評估,主要應直接根據其能帶來額外收益的時間來評估。而不同於有形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
許多無形資產具有明顯的法律或合同壽命,比如,專利、版權、租賃權、供貨合同與銷售合同專營權等,由法律(合同)規定了其有效期或保護期。在某些情況下,法律壽命仍然存在,但由於技術更新,原有的專利技術即使繼續經營使用,也不能帶來額外收益,這時,它的經濟壽命即宣告結束。評估者要分析實際情況,以確定剩餘經濟壽命與相應的法律(合同)壽命是否一致。但無論如何,法律(合同)壽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
2.無形資產損耗僅僅存在無形損耗。有許多知識性資產,特別是科學定理,其基本原理作為知識財富,永葆輝煌,並不存在實際"損耗"。所以,無形資產的無形損耗,完全是從相對意義上來說,僅僅是從知識運用的替代性、積累性、更新和發展的角度來說,僅僅是從它為持有者帶來收益的角度來說,而不是說知識不存在了。
無形資產往往有實物載體或實物憑據,作為實物會有有形損耗,這種損耗與評估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無關。
3.無形資產的無形損耗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新的,更為先進、適用或效益更高的無形資產的出現,使原有無形資產貶值。第二種是因為傳播面積逐漸擴大,無形資產所帶來的市場或價格、成本方面的優勢逐漸消失,無形資產逐漸貶值,當全面普及時,它的交換價值優勢完全喪失。第一種無形損耗使新的無形資產替代舊的無形資產,這樣,被替代的無形資產同時喪失價值和使用價值,為無形資產的自然壽命和經濟壽命劃上了句號。第二種無形損耗並不是現實發生的,它還具有使用價值,並且在更為廣泛地使用,社會效益很大,它的價值也沒有喪失。但是,由於它不能為持有者帶來額外收益,不具有獨占性,從而也不能作為無形資產來評估,這也使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結束。
4.無形資產的壽命是時間的函數。由於無形資產的損耗僅僅是無形損耗,而無形損耗往往與被估無形資產的存在和實際使用無關。例如,知識性資產的貶值主要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各種具有法定(合同)年限的權利本來就是一定時期的權利,即無形資產每閑置一年與高強度地利用一年,對它的剩餘壽命的影響是等同的。這與有形固定資產的剩餘壽命不同,有形資產的壽命受使用強度和保修狀態的影響很大。
三、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的評估
(一)法定(合同)年限法
無形資產的相當一部分是因受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護,才形成企業控制的資產,如專利的年限,因此法定保護年限,就是經濟壽命的上限。合同規定有效期的情形也是一樣.一般說,版權、專利權、專營權、進出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購銷合同、土地使用權、礦業權、租賃權益、優惠融資條件、稅收優惠等,均具有法定或合同規定的期限。這時關鍵的問題是分析法定(合同)期限內是否還具有剩餘經濟壽命。對於版權、專利權來說,法律保護期限長,而技術和知識更新的速度較快,當剩餘法律壽命還較長時,剩餘經濟壽命較難預期,需採用其他方法來評估。而對於專營權、進出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租賃權益等法定[合同)壽命長,而收益相對穩定,可以根據法定(合同)壽命的剩餘年限,確定剩餘經濟壽命年限。
〔二)更新周期法
根據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評估其剩餘經濟年限,對部分專利權、版權和專有技術來說,是比較適用的方法。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有兩大參照系:一是產品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術和新興產業,科學技術進步往往很快轉化為產品的更新換代。例如,電子計算機每2-5年有一次技術換代。產品更新周期從根本上決定了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特別是針對產品的實用新型設計、產品設計等,必然隨著產品更新而更新。二是技術更新周期。新一代技術的出現替代現役的技術。
採用更新周期法,通常是根據同類無形資產的歷史經驗數據,運用統計模型來分析、而不是對無形資產一一進行更新周期的分析。
(三)剩餘壽命預測法
剩餘壽命預測法直接評估無形資產的尚可使用的經濟年限。這種方法是根據產品的市場競爭狀況、可替代技術的進步和更新的趨勢作出的綜合性預測。十分重要的是要與有關技術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市場營銷專家進行討論,特別是企業的技術秘訣,沒有其他辦法進行較客觀評估,依靠本企業的專家判斷能比較接近實際。但需對判斷中的片面性進行修正,才能得出綜合性結論。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本身就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知識型的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更具有隨機性。所以,無論採用哪種方法來評估,實際上就是根據一定的概率來估算的,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交易價格,使買賣雙方都遇到較大風險。因此,在實際無形資產的交易中,現在又興起"動態技術"的交易,即不僅是交易現有技術,而且交易今後開發的替代技術。更新技術也確定了交易條件。這樣,就不存在評估無形資產壽命周期問題,只要這種交易持續下去,它的"壽命"就可不斷延續下去。
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反映了這類資產從其開發、形成到廣泛應用乃至為另一種新資產所替代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同生物的生命歷程一樣.經歷著發生、發展、成熟和衰亡這四個階段。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周期,是該類無形資產在實 際應用中的有效時間。以技術為例,普通技術中的大多數,其更新換代的周期不超過10年.而電子計算機、家用電器的換代周期為2—5年。一般說來,無形資產使用價值失去之時,即為其壽命周期的終結之日。
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周期是一個多因素影響的復雜問題。一般說來,在現階段,需要一個專家系統來加以確定。
四、評估參數的匹配
收益現值法各個評估參數的選用是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遵循統一的原則。各個參數應保持財務內涵的統一和計算口徑的一致。收益額的種類和折現率的選用尤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匹配,不允許財務概念上的交叉和計算口徑的差異,否則將導致誤評。
評估操作中一般應先選定預期收益額的種類,然後按所選用的收益指標的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選用與之相匹配的折現率。
1.當預期收益額為稅前凈現金流量和利潤總額時,折現率可選用國家和國家計委發布的現行社會折現率(當前為12%)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若系涉外業務,則應同時考慮相關國家的社會折現率。上述搭配,在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上完全統一。這種搭配還有三個優點:一是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是政府部門發布的具有客觀性和權威性,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這種選用也有利於評估機構的自我保護;二是極易查得,因為是公開發布的;三是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都是相應范圍內大量數據的統計平均值,風險已經溶入,因此企業整體資產評估時無需另計風險報酬率。但在評估高新技術資產時,因其高風險,所以還應適當考慮風險報酬率。
2. 當預期收益額為凈利潤和凈現金流量,不能選用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可以無風險利率與風險報酬之和作為折現率。若以國庫券或個人長期儲蓄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則必須予以換算和調整。因國庫券和長期儲蓄存款均是期末一次還本付息,利不生利,即是屬單利而折現率的內涵則是『復利",因此利率必須換算。換算後的復利利率即可作為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情況下的無風險利率。如果是利潤總額指標,則換算後的復利利率還需要再向下作適當調整。這是因為利潤總額是稅前指標,含有所得稅金,而國庫券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稅。調整時可根據評估對象所在行業的所得稅在利潤總額中所佔份額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3.選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作為折現率時,應首先弄清其統計口徑和已選定的收益指標的計算口徑是否一致。當前中央各職能部門、各產業部門和各行業協會所發布的平均資產收益率一般是按下列公式進行統計計算:
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各企業利潤總額/(∑ 各企業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各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
因此,當收益指標是利潤總額時,可直接選用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作為折現率。當收益指標是凈利潤時,應對公布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向下作適當調整。調整的辦法也是根據行業交納所得稅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也可以用修正系數法,即公布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乘以0.67一0.85(參考數據)。當收益指標為營運型凈現金流量時,可大體比照凈利潤情況下的辦法處理。
當折現率按綜合資金成本法進行計算時,需要注意其各種資金來源的成本與所選定的收益指標在計算口徑上應保持一致,單利、復利,息前、息後,稅前、稅後等,否則應予換算或調整。
在用收益現值法評估整體企業資產時,要根據產權交易的特徵,從實際出發,決定其資產報酬率,投資機會成本,來確定適用本金化率。產權交易的目的不同,選擇適用本金化率也應不同,下面提供幾種不同的產權交易目的,選擇本金化率的標准,供評估時參考。
1. 同外資進行合資,合作經營,對企業資產評估目的是公平估價,所要求的適用本金化率,原則上是由國際資本市場平均收益率來決定。也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本金化率,並考慮我國投資風險報酬率來確定。
2.不同企業之間,或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產權交易,應根據社會平均資產收益率;並考慮將被評估企業的風險因素,附加風險報酬率,作為本金化率來確定企業的收益現值。
3. 企業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評估企業收益現值的本金化率,要依據無風險國庫券利率,並考慮投資風險報酬率來確定。
4.對發生政策性低利和虧損行業的企業發生產權交易,這通常在全民企業內部進行,原則上適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進行本金化。
在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資產評估時,不僅要十分注意參數計算與選擇,而且要仔細使用這些參數,注意所用參數適用場合及參數的匹配,才不至於錯用,而導致結果錯誤。
⑶ 土地還原利率與折現率的區別聯系
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與收益現值法的評估參數的匹配
一、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的概念
經濟壽命是指一項資產有效使用並創造收益的持續時間。經濟壽命的結束是指使用一項資產不再獲利,或使用另外一項資產可獲得更大收益。經濟壽命與使用壽命不同,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一項資產從安裝使用到最終報廢的期間,而不管它是否能有效使用並創造收益。
二、無形資產壽命的特點
無形資產同有形固定資產相比,其壽命具有以下特點:
1.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與自然壽命距離較大。但同法定(合同)壽命聯系密切。決定無形資產價格的是經濟壽命,在經濟壽命期間無形資產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而且能夠為它的控制主體帶來收益。但是無形資產使用中大量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無形資產雖能實現較高生產率,但由於普遍採用等原因,並不能為持有者帶來額外的收益,這時我們稱無形資產被使用的時間為自然壽命。顯然,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間即自然壽命通常遠遠超過它的經濟壽命。這說明無形資產剩餘經濟壽命的評估,主要應直接根據其能帶來額外收益的時間來評估。而不同於有形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
許多無形資產具有明顯的法律或合同壽命,比如,專利、版權、租賃權、供貨合同與銷售合同專營權等,由法律(合同)規定了其有效期或保護期。在某些情況下,法律壽命仍然存在,但由於技術更新,原有的專利技術即使繼續經營使用,也不能帶來額外收益,這時,它的經濟壽命即宣告結束。評估者要分析實際情況,以確定剩餘經濟壽命與相應的法律(合同)壽命是否一致。但無論如何,法律(合同)壽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
2.無形資產損耗僅僅存在無形損耗。有許多知識性資產,特別是科學定理,其基本原理作為知識財富,永葆輝煌,並不存在實際"損耗"。所以,無形資產的無形損耗,完全是從相對意義上來說,僅僅是從知識運用的替代性、積累性、更新和發展的角度來說,僅僅是從它為持有者帶來收益的角度來說,而不是說知識不存在了。
無形資產往往有實物載體或實物憑據,作為實物會有有形損耗,這種損耗與評估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無關。
3.無形資產的無形損耗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新的,更為先進、適用或效益更高的無形資產的出現,使原有無形資產貶值。第二種是因為傳播面積逐漸擴大,無形資產所帶來的市場或價格、成本方面的優勢逐漸消失,無形資產逐漸貶值,當全面普及時,它的交換價值優勢完全喪失。第一種無形損耗使新的無形資產替代舊的無形資產,這樣,被替代的無形資產同時喪失價值和使用價值,為無形資產的自然壽命和經濟壽命劃上了句號。第二種無形損耗並不是現實發生的,它還具有使用價值,並且在更為廣泛地使用,社會效益很大,它的價值也沒有喪失。但是,由於它不能為持有者帶來額外收益,不具有獨占性,從而也不能作為無形資產來評估,這也使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結束。
4.無形資產的壽命是時間的函數。由於無形資產的損耗僅僅是無形損耗,而無形損耗往往與被估無形資產的存在和實際使用無關。例如,知識性資產的貶值主要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各種具有法定(合同)年限的權利本來就是一定時期的權利,即無形資產每閑置一年與高強度地利用一年,對它的剩餘壽命的影響是等同的。這與有形固定資產的剩餘壽命不同,有形資產的壽命受使用強度和保修狀態的影響很大。
三、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的評估
(一)法定(合同)年限法
無形資產的相當一部分是因受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護,才形成企業控制的資產,如專利的年限,因此法定保護年限,就是經濟壽命的上限。合同規定有效期的情形也是一樣.一般說,版權、專利權、專營權、進出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購銷合同、土地使用權、礦業權、租賃權益、優惠融資條件、稅收優惠等,均具有法定或合同規定的期限。這時關鍵的問題是分析法定(合同)期限內是否還具有剩餘經濟壽命。對於版權、專利權來說,法律保護期限長,而技術和知識更新的速度較快,當剩餘法律壽命還較長時,剩餘經濟壽命較難預期,需採用其他方法來評估。而對於專營權、進出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租賃權益等法定[合同)壽命長,而收益相對穩定,可以根據法定(合同)壽命的剩餘年限,確定剩餘經濟壽命年限。
〔二)更新周期法
根據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評估其剩餘經濟年限,對部分專利權、版權和專有技術來說,是比較適用的方法。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有兩大參照系:一是產品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術和新興產業,科學技術進步往往很快轉化為產品的更新換代。例如,電子計算機每2-5年有一次技術換代。產品更新周期從根本上決定了無形資產的更新周期。特別是針對產品的實用新型設計、產品設計等,必然隨著產品更新而更新。二是技術更新周期。新一代技術的出現替代現役的技術。
採用更新周期法,通常是根據同類無形資產的歷史經驗數據,運用統計模型來分析、而不是對無形資產一一進行更新周期的分析。
(三)剩餘壽命預測法
剩餘壽命預測法直接評估無形資產的尚可使用的經濟年限。這種方法是根據產品的市場競爭狀況、可替代技術的進步和更新的趨勢作出的綜合性預測。十分重要的是要與有關技術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市場營銷專家進行討論,特別是企業的技術秘訣,沒有其他辦法進行較客觀評估,依靠本企業的專家判斷能比較接近實際。但需對判斷中的片面性進行修正,才能得出綜合性結論。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本身就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知識型的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更具有隨機性。所以,無論採用哪種方法來評估,實際上就是根據一定的概率來估算的,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交易價格,使買賣雙方都遇到較大風險。因此,在實際無形資產的交易中,現在又興起"動態技術"的交易,即不僅是交易現有技術,而且交易今後開發的替代技術。更新技術也確定了交易條件。這樣,就不存在評估無形資產壽命周期問題,只要這種交易持續下去,它的"壽命"就可不斷延續下去。
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反映了這類資產從其開發、形成到廣泛應用乃至為另一種新資產所替代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同生物的生命歷程一樣.經歷著發生、發展、成熟和衰亡這四個階段。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周期,是該類無形資產在實 際應用中的有效時間。以技術為例,普通技術中的大多數,其更新換代的周期不超過10年.而電子計算機、家用電器的換代周期為2—5年。一般說來,無形資產使用價值失去之時,即為其壽命周期的終結之日。
科技類無形資產的壽命周期是一個多因素影響的復雜問題。一般說來,在現階段,需要一個專家系統來加以確定。
四、評估參數的匹配
收益現值法各個評估參數的選用是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遵循統一的原則。各個參數應保持財務內涵的統一和計算口徑的一致。收益額的種類和折現率的選用尤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匹配,不允許財務概念上的交叉和計算口徑的差異,否則將導致誤評。
評估操作中一般應先選定預期收益額的種類,然後按所選用的收益指標的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選用與之相匹配的折現率。
1.當預期收益額為稅前凈現金流量和利潤總額時,折現率可選用國家和國家計委發布的現行社會折現率(當前為12%)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若系涉外業務,則應同時考慮相關國家的社會折現率。上述搭配,在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上完全統一。這種搭配還有三個優點:一是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是政府部門發布的具有客觀性和權威性,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這種選用也有利於評估機構的自我保護;二是極易查得,因為是公開發布的;三是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都是相應范圍內大量數據的統計平均值,風險已經溶入,因此企業整體資產評估時無需另計風險報酬率。但在評估高新技術資產時,因其高風險,所以還應適當考慮風險報酬率。
2. 當預期收益額為凈利潤和凈現金流量,不能選用社會折現率和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可以無風險利率與風險報酬之和作為折現率。若以國庫券或個人長期儲蓄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則必須予以換算和調整。因國庫券和長期儲蓄存款均是期末一次還本付息,利不生利,即是屬單利而折現率的內涵則是『復利",因此利率必須換算。換算後的復利利率即可作為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情況下的無風險利率。如果是利潤總額指標,則換算後的復利利率還需要再向下作適當調整。這是因為利潤總額是稅前指標,含有所得稅金,而國庫券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稅。調整時可根據評估對象所在行業的所得稅在利潤總額中所佔份額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3.選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作為折現率時,應首先弄清其統計口徑和已選定的收益指標的計算口徑是否一致。當前中央各職能部門、各產業部門和各行業協會所發布的平均資產收益率一般是按下列公式進行統計計算:
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各企業利潤總額/(∑ 各企業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各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
因此,當收益指標是利潤總額時,可直接選用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作為折現率。當收益指標是凈利潤時,應對公布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向下作適當調整。調整的辦法也是根據行業交納所得稅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也可以用修正系數法,即公布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乘以0.67一0.85(參考數據)。當收益指標為營運型凈現金流量時,可大體比照凈利潤情況下的辦法處理。
當折現率按綜合資金成本法進行計算時,需要注意其各種資金來源的成本與所選定的收益指標在計算口徑上應保持一致,單利、復利,息前、息後,稅前、稅後等,否則應予換算或調整。
在用收益現值法評估整體企業資產時,要根據產權交易的特徵,從實際出發,決定其資產報酬率,投資機會成本,來確定適用本金化率。產權交易的目的不同,選擇適用本金化率也應不同,下面提供幾種不同的產權交易目的,選擇本金化率的標准,供評估時參考。
1. 同外資進行合資,合作經營,對企業資產評估目的是公平估價,所要求的適用本金化率,原則上是由國際資本市場平均收益率來決定。也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本金化率,並考慮我國投資風險報酬率來確定。
2.不同企業之間,或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產權交易,應根據社會平均資產收益率;並考慮將被評估企業的風險因素,附加風險報酬率,作為本金化率來確定企業的收益現值。
3. 企業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評估企業收益現值的本金化率,要依據無風險國庫券利率,並考慮投資風險報酬率來確定。
4.對發生政策性低利和虧損行業的企業發生產權交易,這通常在全民企業內部進行,原則上適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進行本金化。
在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資產評估時,不僅要十分注意參數計算與選擇,而且要仔細使用這些參數,注意所用參數適用場合及參數的匹配,才不至於錯用,而導致結果錯誤。
⑷ 土地估價師考試中的還原率如何應用
您好,
1.某宗土地第一年純收益為10萬元,第二年為12萬元,第三年為13萬元,以後每年為14萬元不變,土地還原利率為8%,則該宗地40年使用權價格為?2.某企業以國家出租方式取得某辦公用地使用權,目前實際支付的年租金為5萬元,租期5年,租金不調整。如果目前同類用地市場年租金為8萬元,承租土地使用權的還原利率為6%,則承租土地使用權價格為?3.某宗不動產預計未來第一年的總收益與總費用分別為12萬元和7萬元,此後逐年遞增2%和1%,該不動產的還原利率為8%,則該不動產的價格為?
1、P=10/(1+8%)+12/(1+8%)^2+13/(1+8%)^3+14/[8%X(1+8%)^3]X[1-1/(1+8%)^40-3=9.259+10.288+10.3198+138.9206x0.942=160.73萬元2、承租土地使用權價格=3/6%×[1—1/(1十6%)5]=12.64萬元3、V=12/(8%-2%)-7/(8%-1%)=100萬元
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⑸ 什麼是土地還原率!
土地還原率=土地年純收益/土地價格。可以通過市場比較或同期銀行利率比較確定土地還原率。對於土地出租者來說,只有當他出賣土地獲得的貨幣存入銀行,至少能夠帶來和原來地租收入一樣多時,他才願意出賣土地。
⑹ 土地回報率和土地還原利率一樣嗎
鄙人最近是學翻譯的,最近翻譯《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看到「土地報酬率」一詞,不知是什麼意思,也不知該如何翻譯,請大家幫幫忙,謝謝!
河馬的胃 | 瀏覽 3052 次
土地報酬率:是土地經濟學中的一個名詞,指的是一塊土地,投入人力成本、資金、技術等等生產要素和土地產出之間的關系。
和它相關的還有一個詞彙,叫作土地邊際報酬率,指的是增加或者減少一單位的生產要素所帶來的土地產出的變化情況,而且還邊際報酬還存在著一個規律,叫土地邊際報酬遞增遞減規律,就是隨著投入生產要素的逐漸增加,所帶來的土地產出先增加後減少。也就是說一塊土地和他的投入的生產資料之間存在著一個最佳的比例,在這個最佳比例之下,就是土地的粗放經營,然後逐漸增加到這個比例,就是向土地的集約經營靠近。
⑺ 什麼是土地還原率
土地還原利率大概有三種方法:
(1)安全利率加風險調整值法:還原利率=無風險利率(通常採取銀行存款利率或者國債利率)+風險調整值(該項目對應於你採取的存款利率或者國債利率的風險報酬,具體計算中=貝他系數*(市場平均風險報酬率-無風險利率)
(2)市場提取法
(3)投資風險、報酬排序插入法
在實際的工作中,土地還原利率現在通常取值為5.5%---10%,具體根據你在評估時的具體項目決定,比如是何種性質的土地、你採用的收益的方法、是單純的土地還是房地結合、房屋的具體情況等等。
⑻ 土地還原率7%,房屋還原率9.6%,則房地產綜合還原率可能為
(土地收益+房屋收益)/(土地價格+房屋價格)
不能利用兩個百分數直接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