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知識產權
㈠ 什麼是知識產權的深度開發
和經濟結合,共贏
㈡ 請用經濟的外部性解釋產業集群解體的原因
集群衰退期產生在集群政策上的利好、經濟上的利好不斷刺激群外企業加入時,當企業達到相當數量,由於土地、人才、基礎設施等資源供不應求,企業為爭奪有限資源,導致價格上漲、競爭無序、污染嚴重等負外部性顯著,集群如果不能及時蛻變,衰退在所難免。
集群負外部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l、產業轉移成本增加。隨著集群規模的擴大,集群發展的時間越長,集群內的資產專用性越高。並且產業集群一旦形成就對某一地域產生了根植性,無法搬遷或復制,集群追隨政策的靈活性較低,因而一旦一個地區的產業集群建立起來,它就會在收益遞增條件下通過持續地因果積累作用而被鎖定(王珺,2005),一旦產業政策導向發生變化,群轉移的成本將非常高昂。比如廣東省提出的「雙轉移」政策,對於規模較小的集群,船小好掉頭,能很快完成轉變,享受符合政策發展帶來的利好。但是對於規模過大的集群,先期的沉沒成本將成為集群追隨政策的一大障礙,這一方面將導致政策難以貫徹實施,另一方面集群的產業結構也不能得到及時調整。在集群的衰退期,如果集群不能通過創新實現蛻變,則將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產業升級和轉移,產業轉移成本主要是在集群衰退期出現。
2、惡性競爭。企業集群較靠近市場組織一端,其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因集聚帶來的正外部性效應,在於集聚體內的企業能更好地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但是組織協調不足則會使企業間競爭過度,造成資源浪費與集群的衰落。目前我國大部分產業集群仍主要依賴於低成本優勢參與市場競爭,眾多小作坊式的生產企業「各自為政」進行競爭,生產的產品檔次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模仿多於創新,產品雷同,在價值鏈中大都定位於價值量很低的加工製造環節,只能獲得較低的附加值,存在「逐底」和「鎖定」現象,這使得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在短期內容易陷入價格的惡性競爭。集群成長期,企業為了在集群內確定自己的地位並佔有盡量多的集群市場份額,容易陷入惡性競爭局面。集群衰退期,苟延殘喘的企業為了生存,競相壓價,競爭局面混亂。
3、區域壟斷。集群內部企業產業同構性嚴重,群內企業的生產活動存在很大的關聯性,容易形成區域性壟斷。對於產業集群來說,集群的內部可能能保持完全競爭,其對外部而言是壟斷(黃中偉,2004),不利於公平競爭。成熟期的集群,群內企業力量對比已成定局,當內部機制能夠對資源的群內分配進行公平協調時,一致對外成為集群企業默契,這個時期的集群很容易在價格、市場等方面結成同盟,壟斷因此產生。
4、商業信用缺失對區域文化的不良影響。集群內社會文化特徵是集群內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環境即根植性以及不可替代的社會資本。集群運行機制的基礎是「信任和承諾」等人文因素,這種人文因素是維持集群內企業所形成的長期關系的紐帶,使集群在面對外來競爭者時,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隨著集群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之間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一方面需求量減少,另一方面又存在著企業基本的固定開支的剛性約束。為了成為數量眾多企業中的倖存者,原有存在於集群內部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在互相刺探、互相提防的商業間諜大戰喪失殆盡。原本靈活的賒欠、抵押、擔保等多形式的交易手段,在彼此間的借貸難以兌現的情況下,眾多企業被牽扯入「三角債」怪圈,企業的周轉資金因三角債拖累而嚴重短缺。不信任的集群文化蔓延將對當地的道德信念和價值判斷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在集群生命周期里,商業信用缺失與惡性競爭基本上在同一時段出現。
5、集群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一方面由於知識產權創新的保護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在單個企業研發資金缺乏的情況下集群組織還沒有能夠承擔起研究的發起者和組織者,並且即使單個企業客觀上即使能夠承擔成本,由於集群網路內信息的傳遞相對無障礙,在新技術、新產品開發上企業普遍存在「搭便車」心理,集群內的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大部分企業選擇抄襲,小品牌抄大品牌,大品牌抄國外大牌,沒有形成自己的真正的集群品牌特色。集群發展的初期,雖然企業的創新資金嚴重缺乏,但是一方面企業缺乏抄襲對象,另一方面,簡單的抄襲並不能幫助企業贏得群內資源的支配權,因而企業的創新積極性較高。而在集群的成長期間和成熟期,一方面,當技術成為群內企業的「公共品」時,企業創新的內在動力將受到重創;另一方面,當群內已經確立了某個企業或者某幾個企業的中心地位時,群內競爭力量懸殊,核心企業在缺乏實實在在威脅的情況下,創新缺乏外在壓力。
㈢ 知識產權戰略目標是什麼
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的目標是:第一,建立比較完善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回律和政策答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第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全工作體系,大幅度提高我國社會主義審批、管理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能力和水平。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高,市場經濟按秩序明顯改善;第三,大幅度提高市場經濟主體,也就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利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形成一批競爭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和大企業;第四,要基本完成努力自主,技術先進,功能完善,能夠全面滿足社會主義審批知識產權業務的和宏觀管理需要,能夠為社會提供良好服務的信息檢索和分析的平台; 第五,要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的工作隊伍,擁有一批研究能力強,精通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實務能力的高級人才;第六,要改善知識產權國際環境顯著提高我國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調整和改革過程中的影響力,能夠切實維護我們的根本利益,經濟安全和國家利益。
㈣ 產業集群怎樣建設
第一,將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作為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隨著資源環境約束的加強、國際競爭的激烈和消費結構的升級,我國許多地方特別是沿海地區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緊迫任務。對那些沒有形成產業集群的地方來說,要集約利用土地等資源,向產業集群演化。對那些已形成產業集群的地方,則要向以高附加值產業和品牌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創新型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總之,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產業集群發展的基本規律,充分調動地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實施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戰略,強化區域創新系統建設,把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作為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第二,大力引進和培育創新型企業和人才。創新型企業和人才是創新型產業集群的主體,培育創新型企業和人才是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基礎手段。
要通過政策引導等多種手段,大力引進、培育和提高創新型企業,如從國內外引進創新型企業特別是「種子型」創新型企業,融入各地的產業集群;鼓勵發展重點企業的配套企業,對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鼓勵各地培育本地創新型「種子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信息、資金和技術等服務,降低企業創新成本;鼓勵創新型企業之間開展技術合作和培訓交流。建立吸納和使用創新型企業家隊伍的制度和機制,努力創造優秀創新型企業家人盡其才的優良環境。要有計劃地推進區域教育體系建設,為創新型產業集群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積極實施人才戰略,建立良性的引才、育才、用才機制。
第三,建立有利於創新型產業集群成長的制度和政策環境。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對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非常關鍵。
建立有利於創新型產業集群成長的制度和政策環境主要包括:一是要改革行政區劃體制和城鄉分割體制,打破地區壟斷,理順扭曲的價格機制尤其是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全國統一市場,為創新型產業集群開辟更廣闊的要素來源渠道;二是完善產權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促進區域和企業自主創新;三是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培育鼓勵創業和創新、寬容失敗、支持人才合理流動的區域創新文化,塑造區域品牌等。
第四,建立有利於創新型產業集群成長的服務體系。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發育成長僅靠市場是不夠的,還需要依靠政府和非政府組織。
政府和非政府組織要為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發育成長提供以下幾個方面的服務:發展風險投資,推動銀企合作,規范信用擔保,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行業協會維護企業權益;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為集群內企業提供智力服務;在集群內建設一批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創業服務中心、教育培訓機構、信息服務中心等;鼓勵集群內企業開展區域整體營銷,推進區域產業品牌建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對我國產業集群進行全面普查,建立產業集群統計體系和資料庫,繪制全國產業集群地理分布圖等。
㈤ 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和知識密集型企業是一樣的概念嗎
不是同一個概念 產業密集型為產業集群而只是密集型是指企業生產活動靠的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