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微信所有權
『壹』 微信所有權屬於誰
整體的屬於騰訊,個人號碼的屬於自己!
『貳』 微信別人送我的,我的實名認證,這個微信所有權歸誰
既然是別人送給你,又是你自己的實名認證,這個微信的所有權當然歸你了。
『叄』 怎麼看待騰訊表示微信持所有權,而消費者只有使用權
騰訊推出的通訊產品是國內現在互聯網社交領域上最受歡迎的聊天軟體之一。因為其方便、便捷的聊天界面以及有趣的內容推薦和游戲平台,進而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用戶,累計用戶超過了10億,受眾能力非常強。
在使用者享受社交平台帶來的便捷的同時,聊天軟體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有些用戶會因為在聊天中的一些不恰當言論引來官方的關注,這使得大眾對個人隱私的安全性問題有所懷疑;還有的店主在利用微信賬戶進行收款時,會莫名被告知因操作違規而受到資產凍結。
對於這些疑問,騰訊方面的回應,微信里的賬號所有權歸屬騰訊,所有的使用者只有使用權。
平台這么做可能會錯誤地懲罰到一些商家,但是,畢竟有錯可以糾正,如果商家覺得是平台錯誤凍結了其資產,那麼通過協商和溝通,平台也會解凍其資產,並且對其造成的不便進行一定的彌補。嚴格落實懲戒措施至少能讓一些真正不良的商家受到懲罰。
個人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於公共平台回收賬號的行為,有些網友覺得騰訊這樣做不好,但是從前文所說的這些角度來看,一方面騰訊官方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清理網路聊天環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一些錢款交易的安全。另外,騰訊官方也認為,如果很多用戶長期不登錄賬號賬號的話也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雖然說賬號屬於騰訊平台,可是賬號里的資產以及賬號里的信息都是屬於個人的,如果發現信息泄露的情況,可以通過舉報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當然現在信息泄露的現象過於嚴重,我們通過社交網路發布的信息經常被泄露,作為使用者,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按照規則使用這些軟體,遵紀守法,同時做好定期的信息清理,以防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別忘記添加關注哦!
『肆』 微信屬於騰訊公司嗎
微信 (WeChat) 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 ,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路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 94% 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 8.06億, 用戶覆蓋 200 多個國家、超過 20 種語言。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 800 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 85000 個,廣告收入增至36.79億人民幣,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 4 億左右。
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3年11月注冊用戶量突破6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體。
2015年6月30日,騰訊以17.6億元投得廣州琶洲地塊以建設微信總部大樓。
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轉賬功能停止收取手續費。同日起,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 3月10日,微信官方首次公布「企業微信」的相關細節,並於4月18日通過應用寶正式發布安卓版。8月,微信與支付寶同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意欲爭奪新市場 。
『伍』 我們的微信/QQ頭像和昵稱權益真的屬於騰訊嗎
不屬於,不屬於騰訊,應該屬於用戶。
微信自身的條款承認了用戶頭像、昵稱(名字)的各種權利屬於用戶。看來,強勢如微信,也不敢在用戶協議中胡來。
微信、QQ的第三方登錄服務,與開發者的業務本身,耦合度並不高。正常情況下,開發者僅僅利用第三方登錄為自己產品的用戶創建了賬戶。
後續對用戶提供的服務和業務,與微信、QQ沒有關系。當然,常見的開發者服務還包含社交分享和微信支付。
非要拿開發者協議說事的話,不知微信無故封禁抖音的社交分享以及登錄,算不算違約在先。
這次問題的核心爭議點,在於微信第三方登錄後,在目標產品中的用戶賬戶頭像和昵稱的歸屬權問題。這個其實不難判斷。
用戶使用微信登錄其他產品後,在微信這邊修改頭像和昵稱,然後再次使用微信登錄同一產品,新的微信頭像和昵稱,會同步到該產品嗎?答案顯然是不會的,後續微信提供的僅僅是第三方登錄的校驗,與賬戶資料是解耦的。
那麼,騰訊憑什麼認為,第三方登錄後生成的賬戶資料,頭像和昵稱與微信頭像昵稱仍然存在關系,仍然是一回事(哪怕用戶沒有修改過)?
從業務的角度看,這次訴訟,騰訊混淆了第三方登錄服務與用戶資料的概念。
出於用戶自我標識需要和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限制,用戶特徵信息的所有權只可能屬於用戶,頭像和昵稱更是用戶特徵信息的最基本組成部分。
我用了微信,我的頭像和昵稱,怎麼就歸了微信?第三方登錄後在目標產品中創建了賬戶,之後目標產品再度為其他應用進行第三方登錄授權,這是兩個獨立動作。
微信以用戶資料為名干涉開發者對外提供第三方登錄服務,手伸得也太長了。
『陸』 個人微信公眾號怎麼證明所有權
沒有證件一般通不過,
而且現在公眾號又不支持個人公眾號的認證,
除非你工作室有權威認證的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