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違反國外知識產權

違反國外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 2021-02-10 07:42:28

1. 違反中國的法律,但不違反國外法律的發明創造,能否申請國外專利

能否在國外申請專利,主要看當地的專利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專利有地域性。比如植物新品種在國內不是授權客體,但是在美國是授權客體,可以在美國申請專利。
有關「只要該專利申請符合受理條件(該條件並不涉及發明創造的內容),就能夠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給予申請號」,您是否只是想要一個國內的優先權,若是,這種操作可行。

2. 如果在國內申請了專利後,國外有人使用,能告其侵權

不可以,專利有地域性和時間性,除非外國人的侵權行為發生在國內。 申請國內專利內,就能夠容在國內獲得保護,申請國外專利,那麼就能受到申請國的保護,互不相關。例如,你先申請國內的專利,然後提出PCT,之後按照你的意願可以指定進入的國家。專利是請求原則,你都不請求,那誰給你權利呢?所以,你需要在哪個國家得到保護,就進入該國。
這個到沒有。不過你如果申請了PCT,進入國家階段後,各級政府都會有獎勵政策的,就算至申請國內專利,還是有獎勵政策的,只不過各個地方不同,其金額不同罷了。
向國家局提交的pct,可以為中文

3. 抄襲國外專利算侵權嗎

不是的,專利有地域性和時間性,除非外國人的侵權行為發生在國內。版 申請國內專利,權就能夠在國內獲得保護,申請國外專利,那麼就能受到申請國的保護,互不相關。例如,你先申請國內的專利,然後提出PCT,之後按照你的意願可以指定進入的國家。專利是請求原則,你都不請求,那誰給你權利呢?所以,你需要在哪個國家得到保護,就進入該國。

4. 收到國外的知識產權投訴,怎麼辦,我沒有侵權

看對方投訴的依據是什麼,比如專利、商標或者著作權;然後確定下是否真的侵權了再做申訴。

5. 如何應對海外知識產權侵權指控

我國企業,當遭遇外國企業在外國提起的知識產權訴訟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細節方面的問題:

一、判斷能否就案件本身的合法性提出質疑,能否打贏管轄權訴訟。

只要我們自己通過評估確認,自身商業行為的後果並沒有直接影響原告在法院所在地的商業利益(以具體的州為界),即使企業在該地有房產或者其他設施,或者與該地存在其他商務聯系,仍然可以打管轄權訴訟。當然還需要說明的是,打贏國外的管轄權訴訟也並不等於萬事大吉,因為權利人在中國起訴同樣可能勝訴。

二、不論提出何種抗辯,必須做到實話實說,不能說謊,也不能隱瞞事實。

西方文化中有兩句話是必須牢記的:一句是「講實話的成本最低」;另一句是「說出事實的一半無異於撒謊」。而不論是直接撒謊,還是隱瞞部分事實,一旦被認定,都會給自己帶來直接的不利後果。這一點與中國的爭議解決機制完全不同。在中國,即使一方當事人直接撒謊,裁決機構也不能直接據此作出對其不利的裁決結果,而只能是基於現有證據進行裁決。

三、訴訟准備工作一定要做實、做細。

更重要的是,各項證據准備工作一定要在開庭前完成,而不能像擠牙膏一樣根據所謂的需要臨時拼湊或分時提交證據。在美國法院審理的案件中,相當一部分案件的事實部分是需要陪審團作出裁決的。不但撒謊會被裁決敗訴,提供的證據或者闡明的事實不充分、不及時,也可能給陪審團留下不誠實、不負責任的印象,從而在事實裁決部分作出不利的結論。

四、不要盲目進入海外市場,尤其是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產權儲備。

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在海外設立辦事機構或開展商業活動。基本上基於模仿甚至抄襲生產產品時,更不要急於走向所謂的國際市場。雖然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嚴格的地域性,我國企業可以理直氣壯地在國內使用那些不受我國專利法保護的外國專利,但如果相關產品被輸出到專利保護國,生產者的行為同樣會被指控為侵權。而涉及到著作權與商標權時,在自動保護及制止不正當競爭已經成為各國普遍接受的法律制度的情況下,所謂的地域性已經變成只是學理意義上的知識產權保護邊界。加之許多國家的法院都已經開始實施長臂管轄制度,在任何國家完成的侵權行為都有可能成為權利人所在地法院審理的理由。

6. 外國侵犯中國知識產權的概況

這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我國大量的老字型大小,著名商標被韓國日本美國在國外搶注,比如狗專不理屬,海信,英雄等,很多,甚至王志和臭豆腐
第二就是,我國的公司沒有保護專利的意識。比如VCD是我們發明的,但因為我們的發明專利被外國公司申請了,所以我們再生產出口,就要像國外交專利使用費。

7. 貨被海關查了,涉嫌知識產權侵權

最近一批貨被海關查了,說疑似侵權(有部分字母跟海關備案一樣),海關通知權利人,權利人交了擔保金認定我們侵權,貨物入庫,移交到法規處,法規處認定侵權移交到法制科,但是我們貨物上的LOGO,國外客人是在他們國家注冊過的,我們提出申訴,現在還差最後一份材料。我的問題是1.我材料遞交完整後,法規處如果最終認定不侵權,是否直接放行,我的櫃子可以走了?權利人那邊一年半載後還會起訴?2.法規處如果認定結果是無法確認是否侵權,那就等50個工作日看權利人是否起訴?知識產權的犯罪最高刑期是有期徒刑,根據刑法的規定,應在7年以下 《刑法》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六條 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八條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