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轉讓抵押物所有權報告
動產抵押權在先且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反之,動產抵押權在先且已登記,抵押權人可對抗善意第三人就該抵押物主張的優先受償權,第三人僅能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㈡ 為什麼債權人不可以直接取得擔保物的所有權
這與債權的性質有關。債權與物權不同之處在於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只是存在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能直接實現物權的權利主體惟一性。如果義務人拒絕履行給付義務,權利人不能自掏義務人腰包而取其錢或自扼義務人手腕而奪取物品,惟有向法院請求司法救濟,否則構成侵權。基於債權的性質我國法律才規定債權人不能直接取得擔保物的所有權,且債權人如果與抵押人協商不成也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而不能自行變賣擔保物受償。
㈢ 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的合同是否有效
有效的。
法律依據: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3)無法轉讓抵押物所有權報告擴展閱讀: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合同的注意事項:
一、申請人須使用標准A4紙張、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填寫登記書。
二、申請人應當保證其所提供的材料及信息真實有效。登記書內容應當與抵押合同以及主合同相關內容一致。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下列動產不得抵押:
(一)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二)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三)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的動產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動產抵押登記辦法》第二條規定,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以現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
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動產抵押登記辦法》第三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動產抵押登記,應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下列文件:
(一)經抵押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動產抵押登記書》;
(二)抵押合同雙方當事人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文件。
委託代理人辦理動產抵押登記的,還應提交代理人身份證明文件和授權委託書。
㈣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15規定「抵押物如由抵押人自己佔有並負責保管,在抵押期間,非經債權人同意,抵押人將同一抵押物轉讓他人,或者就抵押物價值已設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為無效。
債務人以抵押物清償債務時,如果一項抵押物有數個抵押權人的,應當按照設定抵押權的先後順序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七條規定「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
如果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因此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失的,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㈤ 已經登記的抵押權,抵押人瞞著抵押權人把抵押物房子轉賣第三人並轉移登記了,第三人取得所有權否
已經登記的抵押權,抵押人瞞著抵押權人把抵押物房子轉賣第三人並轉移登記的,抵押權人可以主張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如果出賣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購房人抵押物設定抵押的情 況。根據《擔保法》第四十九條「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抵押物登記 的,應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抵押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 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的規定,抵押權人可主張房屋轉 讓行為無效。
不動產設定抵押權,應辦理抵押物登記,登記的目的在於確保財 產的穩定和交易的安全,購房者應通過登記簿查詢房屋上的權屬狀況,其疏於 審查而遭致的損失不應轉嫁給抵押權人承擔。根據《最髙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七條的規定,即使出賣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 者未告知購房人抵押物設定抵押的情況,買賣合同的效力不因此而受影響,抵 押權人仍可就經登記的抵押物行使物上追及權實現其債權,受讓人亦可行使滌 除權以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因此,不管該房屋已轉移至何人之手,即使已轉 移給了消費者,消費者的所有權仍然不能對抗該房屋的抵押權,受讓人可以代 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以取得房屋所有權,然後就滌除房屋上負擔所支付 的價款向抵押人追償。
如果出賣人已通知抵押權人的,對該物的處分已獲得抵押權人的同 意,抵押權人可提前實現其債權;如果已告知購房人抵押物設定抵押的情況、購房人仍然買受的,屬於買受人自願承擔風險,自無反悔並受法律保護的 依據。
綜上所述,只要依法設定了抵押權、辦理了抵押登記,無論房屋怎樣轉讓,抵押權人的權利都受到法律保障、並且有權就房屋優先實現抵押權。
㈥ 抵押期間房產抵押 所有權 轉移可以么
不可以轉移。
房產抵押是指產權所有人以房契作為抵押,取得借款按期付息。房屋產權仍由產權所有者自行管理,債權人只按期取息,而無使用管理房屋的權利,待借款還清,產權人收回房契抵押即告終結。
如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則債權人有權依法處分抵押房屋,並在處分抵押房屋所得價款中優先受償。 提供抵押房屋的當事人稱為房屋抵押人,接受抵押房屋的原債權人稱為房屋抵押權人。
(6)無法轉讓抵押物所有權報告擴展閱讀
范圍
1、房產。房產是指抵押人依法取得的享有所有權或經營權的房屋及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作為不動產,房地是不可分離的,房產必然包括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房產,是最普遍的一種房地產抵押物,大部分的房地產抵押均以房產為抵押物。
2、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性質的權利,它是指民事主體對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土地使用權分為以下四類:城鎮國有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國有農用地使用權、集體農用地使用權。並非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均可以抵押。可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權范圍如下:
(1)依出讓方式和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就是城鎮國有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可抵押;
(2)抵押人依法承包並經發包方同意後抵押的荒山、荒溝、荒水、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
(3)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及其佔用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