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
Ⅰ "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英語分別怎麼說
「自主創新」:self-dependent innovation;independent innovation;
「自主知識產權」: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propriet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Ⅱ 以下關於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法律保障說法錯誤的是
D.知識產權保護不利於創新能力的開發
Ⅲ 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專利
專利是專利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社會上對它的認識一般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專利權;二是指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三是指專利文獻。例如:我有三項專利,就是指有三項專利權;這項產品包括三項專利,就是指這項產品使用了三項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或外觀設計);我要去查專利,就是指去查閱專利文獻。專利法中所說的專利主要是指專利權。 所謂專利權就是由國家知識產權主管機關依據專利法授予申請人的一種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一項發明創造完成以後,往往會產生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發明創造應當歸誰所有和權利的范圍以及如何利用的問題。
沒有受到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其內容泄露以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項發明創造。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以後,專利法保護專利權不受侵犯,任何人要實施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就是侵權。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專利權人因專利權受到侵犯而經濟上受到損失的,還可以要求侵權者賠償。如果對 方拒絕這些要求,專利權人有權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權是一種知識產權,它與有形財產權不同,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限制。專利權只在一定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就不再存在,它所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有效期是由專利法規定的。
專利權的地域性限制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的法律有效管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專利權並不是伴隨發明創造的完成而自動產生的,需要申請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申請才能授予專利權。如果申請人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無論發明創造如何重要,如何有經濟效益都不能授予專利權。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必須將發明內容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圖片、照片中充分公開,因為在把無形的發明創造變成專利權這種權利時,要靠權利要求書或圖片、照片來劃定保護范圍,而這些公開的內容是支持權利存在的惟一依據。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或者圖片、照片就是專利文獻中最重要的部分。
專利在國際上通常指發明專利。我國專利法除發明專利以外,還規定有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並規定發明專利批准以後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10年。
什麼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個定義包括三點意思:(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智慧的)產出物。這種產出物(智力成果)也屬於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於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於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其利益主要是非經濟的)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
專利只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類型,知識產權的范圍遠遠大於專利。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的意義在於創新和保護。
Ⅳ 知識產權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什麼關系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利於促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所版謂創新,主要是科技創新權,尤其是發明創造的不斷涌現,體現了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前景。而要促進社會加強科技創新,不斷發明創造,就必須保護科技創新成果,唯此才有利於創造的源動力得到保障與加強,才能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良性循環。
Ⅳ 什麼是自主創新
別人沒發現的你發現了,別人沒做成的你做成了。這就是創新。創新,涉及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包括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這里所說的自主創新,主要指科學技術領域的創造性活動,大體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原始創新,以獲取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為目的;二是集成創新,將多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形成新產品、新產業;三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創新的成果,一般體現為新的科學發現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品牌等。
自主創新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自主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自主創新的成果,一般體現為新的科學發現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品牌等。
原始創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原始性創新意味著在研究開發方面,特別是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領域取得獨有的發現或發明。原始性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最能體現智慧的創新,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的重要體現。
集成創新:是指通過對各種現有技術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者新興產業。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指在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學習、分析、借鑒,進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發展中國家通過向發達國家直接引進先進技術,尤其是通過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方式獲得國外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實現自主創新,不僅大大縮短了創新時間,而且降低了創新風險。
另外關於自主創新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自主是前提,這兩個企業或者拒絕了合資,或者是從合資企業走出了自己的一步,只有這個前提,才能實現自主創新。
第二、創新是要害,有這個前提,不進行創新也是沒有創新的,從他們創新的理念,從他們創新的勇氣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實實在在的實施創新。
第三、產權是關鍵,只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才能夠實現真正的競爭力。
第四、創新能力是核心,從這兩個企業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們在創新過程中,逐漸的培育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中國要進行自主創新動力何在,創新最主要的動力來自於競爭,這是外部,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企業內部的壓力,就是戰略,從這兩個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戰略上有一個長遠的和近期結合的安排,這就是戰略上要堅持自主創新。
第三點,關於中國進行自主創新,我們的優勢何在,我們可以列舉我們的優勢,列舉我們的劣勢,但是從他們的報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需要保護開發和利用,那就是中國巨大的市場,從兩位老總的報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於中國的市場有一種先知先行感知的優勢,這是在與狼共舞的條件下,這是我們可能利用的加強我們自主創新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四點,我們在創新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創新者很難保護自己創新的利益。在剛才的報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招商銀行屬於服務業,服務業的創新是最難保護的,因為它一般不能用知識產權,專利來進行保護,它很容易學習,它的障礙非常之低,創新保護的一種方式,就是用創新來保護創新,所以招行在不斷的推出新東西,當跟隨著已經跟上的時候,它的新東西就出來了,新東西能不能及時的,無窮的推出,這個也是有局限的,保護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品牌,招商銀行在他們品牌的營造當中,也為我們提供的寶貴的經驗。
第五點,就是關於創新的自主創新的內功,自主創新的內功需要進行制度,文化建設等等方面,也需要在技術開發方面建立自己的方法體系,程序體系,向剛才徐總所說的他們建立了兩百多項自己的標准,也就是他們開發工作的標准,是這些方面都給我們提供了很有意義的啟示和借鑒。
Ⅵ 保護知識產權對創新發展有哪些作用
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和應用的能力。在這方面,我覺得是今後我們國家更長遠發展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也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知識創新或者說自主創新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要有新的構思、新的思想、新的發明。這往往是通過知識產權體現出來的,也包括一個新的品牌的創造。這些東西一開始以知識產權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後再通過投入、研發、完善,把它形成一個市場所需要的產品,通過市場化、產業化,完成整個創新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產權就是自主創新的一個基礎、一個來源,也是衡量它的重要指標。包括創新型國家怎麼衡量,國人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
在制度創新方面,知識產權也是一個落腳點。知識產權制度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對無形財產進行規范、進行管理的法律制度,也包括一些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後,通過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律制度,來保證整個創新過程順暢的進行。在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過程中,讓它更好地服務於自主創新,服務於我們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逐漸地要從「世界加工廠」向「世界工廠」,從製造向創造來過渡,更多地在高端方面佔領市場。比如研發、設計或者是品牌、服務等等方面,更多地延伸,就是向產業的高端、向高附加值方面延伸。
Ⅶ 什麼是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內現新產品的價值容的過程。自主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自主創新的成果,一般體現為新的科學發現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品牌等。
Ⅷ 如何理解中國的發展必須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產權,掌握核心技術
自主創新是指通過來擁有自主自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
自主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是自主創新的內容而非內涵。自主創新的成果,一般體現為新的科學發現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品牌等。
當今世界科技迅猛發展,國家競爭力越來越體現在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科技實力上,經濟競爭力、文化影響力最終取決於自主創新能力。它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支撐一個國家崛起和發展的筋骨,是一國持久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也是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
對於國家來說,自主創新能力就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意識地促進科學技術知識的生產、流動和應用並在此過程中創造財富從而實現價值增值的能力。
所以,中國的發展,必須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產權,掌握核心技術。這樣才能讓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8)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擴展閱讀:
國家自主創新面臨的問題:
1、慣性技術領域成為自主創新的「瓶頸」
2、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尚未成為技術開發與創新的「主體」
3、中國傳統文化對自主創新的「阻滯」
4、缺乏有效支撐自主創新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
Ⅸ 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有什麼區別
自主知識產權指企業原創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版人或者其他組權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個定義包括三層意思:
(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產出物。這種產出物也屬於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於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 專利只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類型,知識產權的范圍遠遠大於專利。
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頒布之後,我國陸續出台了《商標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文件。
Ⅹ 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的區別
從國外購買技術開發出來的產品,得看是什麼技術,如果買的核心技術再自己開發出來產品,那不能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不是自主創新;
核心技術大多買不來的,如果是自主研製出來的核心技術,可以叫做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