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面積和房屋建築面積區別
❶ 房屋佔地面積和房屋權屬佔地面積有什麼區別
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面積表示你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房屋所有權證上的建築面積回表示的是你所擁有答的房屋所有權建築面積,當然不一樣。
假設100平米的土地上建有100平米第個層面的10層高的樓房,每層一戶人家,那麼每戶人家所佔有的房屋所有權建築面積都為100平米,而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0戶人家共有100平米,因此每戶人家就只有10平米土地使用權面積了。
❷ 房產證土地使用權面積與購房合同套內建築面積的區別
土地使用權面積是指你的房屋所分攤的所在土地使用權的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是指的你的房子除去公攤部分,購房人獨占的房屋建築面積。
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是關於土地使用權的,一個是關於房屋所有權的。
❸ 土地面積和土地使用面積有什麼區別
一、土地使用面積是指該物業所佔的土地面積平攤到每家每戶的面積,是指房屋所佔土版地面積的平均系數,其計算權公式為:土地面積/總建築面積*每套房屋的實際建築面積。
二、建築面積是指建築展開面積,它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它是表示一個建築物建築規模大小的經濟指標。每層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勒腳以上外牆圍水平截面計算。它包括三項,即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❹ 國有土地使用證上面積與房產面積不同
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是住房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權面積是土地的版面積,二者當然不同。權比如一個小區佔地比如1萬平米,住宅的建築面積2萬平米,一共有1000戶,那麼平均每戶按照自己房子建築面積的比例折算,分攤到1萬平米的土地上,這樣算下來當然土地面積要比房產面積小了,畢竟我們住的是樓房,一塊土地上面可是落了好多人家。
❺ 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和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
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和生活使用的凈面積。
使用權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住宅買賣中即套內面積減去套內牆體面積是屋中的凈使用面積,有效面積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佔面積,這包含廚房、衛生間所佔面積。所以房子真正能使用面積的小於建築面積。
分攤面積指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5)土地使用權面積和房屋建築面積區別擴展閱讀:
個人住房實際使用面積的計算規則: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應計入套內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及其附件定義: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有效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
❻ 在一套房產中,房子的建築面積、用地面積、使用權面積有什麼區別
一、土地使用面積是指該物業所佔的土地面積平攤到每家每戶的面積,是指房屋所佔土地面積的平均系數,其計算公式為:土地面積/總建築面積*每套房屋的實際建築面積。
二、建築面積是指建築展開面積,它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它是表示一個建築物建築規模大小的經濟指標。每層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勒腳以上外牆圍水平截面計算。它包括三項,即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❼ 土地使用權面和建築面積有什麼區別啊
.
容積率是指建築總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6000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6。
規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准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2.2;多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於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於0.35。
住宅價值不單是按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價格差關鍵是容積率大小,如:容積率1.20左右比容積率2.40左右的住宅,每平方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左右。
❽ 房產證上建築面積和土地使用面積為什麼會是一
首先,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甚至有較大差距,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1、房產證上的面積是房屋的建築面積,包含房屋建築分攤面積和實用面積;
2、土地證上的面積是土地的分攤面積,一般來說,樓層越高,戶數越多,土地證上的面積也就越小。
3、如果是多層甚至高層,土地面積可能大大小於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
4、不過如果是獨棟別墅,土地面積也許還會多於房產證的建築面積。
5、對於商品房來說,土地面積只是體現了土地的產權,並沒有實際面積。土地證上的面積大小無影響,只是在繳納土地出讓金時候有點影響。
6、關於土地面積的分攤方式有多種,但一般採取的方式是:按照建築物面積進行分攤。某部分分攤的土地面積=土地總面積*(該部分的建築物面積/建築物總面積)
因此,房產證和土地證一個是「房屋」,一個算「土地」,面積自然各不相同。
❾ 房產證上建築面積和土地使用面積為什麼會不一致
首先,房產證上來的面積和土源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甚至有較大差距,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1、房產證上的面積是房屋的建築面積,包含房屋建築分攤面積和實用面積;
2、土地證上的面積是土地的分攤面積,一般來說,樓層越高,戶數越多,土地證上的面積也就越小。
3、如果是多層甚至高層,土地面積可能大大小於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
4、不過如果是獨棟別墅,土地面積也許還會多於房產證的建築面積。
5、對於商品房來說,土地面積只是體現了土地的產權,並沒有實際面積。土地證上的面積大小無影響,只是在繳納土地出讓金時候有點影響。
6、關於土地面積的分攤方式有多種,但一般採取的方式是:按照建築物面積進行分攤。某部分分攤的土地面積=土地總面積*(該部分的建築物面積/建築物總面積)
因此,房產證和土地證一個是「房屋」,一個算「土地」,面積自然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