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生產工具所有權

生產工具所有權

發布時間: 2021-02-06 15:41:34

⑴ 生產資料經濟上、法律上的所有權歸屬問題

股份所有制,指的是企業將所有權以股份的形式存在,經營權

⑵ 中國的「物質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什麼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⑴我國所有制經濟的類型
①公有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
②非公有經濟,包括私有經濟(含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經濟、外資經濟;
③混合經濟,如股分制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萬分也屬於公有經濟。
⑵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①主體地位的體現: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二是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公有資產包括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包括全國的土地、礦藏、河流等自然資源,全國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公有的工廠、農場、商店、金融機構,國家和集體舉辦的學校、研究機構等。
公有經濟,不僅要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要有質量上的優勢,才能體現其主體地位。
②確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必然性:⒈國家所有制:就是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來行使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國家所有制實質上就是全民所有制。
⒉集體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一定范圍內的勞動群眾共同所有。
⒊家庭承包經營:實行家庭承包,集體是包出單位,農戶是承包單位;集體對一定量土地規定出產量和上交任務(包括農業稅、集體提留),包給農戶耕種;農產品收獲後,農戶首先要完成上交任務,剩餘部分則歸農戶所有。
⒋合作社:是勞動者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共同經營的經濟組織。
⒌股份合作制:是採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經濟。
⒍個體經濟:是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稅後收入由勞動者自己所有的一種經濟成分。
⒎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和存在僱傭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成分。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⑶ 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解釋下。還有生產資料又是什麼

生產資料歸國家或是集體是社會主義基本特徵。這里所說的生產資料,專正式定義為勞動者進屬行生產時所需使用的資源和工具,也就是說,比如農民種地,地是國家的,工具是集體的,都屬於公有。
(當然了,大鍋飯式的生產方式對生產積極性影響很大,有一部分人會存在「反正那麼多人干,我少干一點也沒事」,結果都這么想,反而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所以最後不得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實際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是一種公有制度,但是現在呢?生產資料當中的生產工具全部有個人購買,生產資料,也就是土地還是國家的其他的基本都已經私有化。

⑷ 中國的物質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什麼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⑴我國所有制經濟的類型
①公有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 ②非公有經濟,包括私有經濟(含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經濟、外資經濟; ③混合經濟,如股分制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萬分也屬於公有經濟。
⑵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①主體地位的體現: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二是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公有資產包括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包括全國的土地、礦藏、河流等自然資源,全國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公有的工廠、農場、商店、金融機構,國家和集體舉辦的學校、研究機構等。 公有經濟,不僅要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要有質量上的優勢,才能體現其主體地位。 ②確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必然性:⒈國家所有制:就是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來行使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國家所有制實質上就是全民所有制。 ⒉集體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一定范圍內的勞動群眾共同所有。 ⒊家庭承包經營:實行家庭承包,集體是包出單位,農戶是承包單位;集體對一定量土地規定出產量和上交任務(包括農業稅、集體提留),包給農戶耕種;農產品收獲後,農戶首先要完成上交任務,剩餘部分則歸農戶所有。 ⒋合作社:是勞動者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共同經營的經濟組織。 ⒌股份合作制:是採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經濟。 ⒍個體經濟:是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稅後收入由勞動者自己所有的一種經濟成分。 ⒎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和存在僱傭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成分。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⑸ 什麼是生產資料所有制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指: 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是人們在佔有生產資料方版面形成的關系,權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 馬克思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理論指出: 生產資料所有制既不是生產關系的基礎或一部分,也不是生產關系的總和或同義語,而是與生產力、生產關系並列存在的相對獨立的經濟范疇,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中介。

⑹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什麼意思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指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佔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結成版的經濟關系。 權從表面上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人對物的佔有關系,實質上它是通過對物的佔有而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由誰支配,不僅決定直接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而且決定著分配關系、交換關系和消費關系。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和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又決定勞動產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異體現社會經濟制度的差異。以所有制、分配方式體現的基本生產關系,又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實現形式表現出來,從而表現為具體的經濟體制層面,它與實際的經濟運行緊密聯系。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相互關聯又相互區別,經濟制度是人類歷史發展一定階段上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生產關系性質的體現;經濟體制是生產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它反映社會經濟採取的資源配置方式。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經濟體制既受經濟制度的制約,同時也受其他因素如經濟結構、文化傳統、管理水平等的影響。

⑺ 生產資料所有制

生產資料是個統稱,搞得那麼懸乎的,就是東西嘛。東西在誰手裡,誰就具有支配地位。但是東西的佔有有很多原因。

地主為什麼有可以支配農民,就是因為農民沒有東西,地主有東西。這是最簡單的例子。

⑻ 產權和生產資料所有權的區別

產權一般指的是:不動產( 如房屋,土地等)的所有權,生產資料所有權:一般是指的是除不動產以外東西的所有權。

⑼ 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工具、生產資料所有制之間的關系社會制度、社會性質的改變和上述四者又有什麼聯

人類存在一天,生產工具就存在一天。生產工具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版重要的指示器權,馬克思講過:「勞動手段是人類勞動發展的分度尺,機械性的勞動手段,它們的總和稱為生產的骨骼系統和肌肉系統」。生產工具又是最為主要的勞動手段,因此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成為我們判斷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生產工具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因素,生產工具是生產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得採納啊

⑽ 什麼是生產資料所有制

從表面上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人對物的佔有關系,實質上它是通過對物的佔有而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是 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由誰支配,不僅決定直接 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而且決定著分配關系、交換關系和消費關系。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和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又決定勞動產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異體現社會 經濟制度的差異。以所有制、分配方式體現的基本生產關系,又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實現形式表現出來,從而表現為具體的 經濟體制層面,它與實際的經濟運行緊密聯系。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相互關聯又相互區別,經濟制度是 人類歷史發展一定階段上的 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生產關系性質的體現;經濟體制是生產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它反映社會經濟採取的資源配置方式。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經濟體制既受經濟制度的制約,同時也受其他因素如 經濟結構、 文化傳統、管理水平等的影響。

必備條件
生產資料是社會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在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生產資料總是歸一定的 階級、集團或個人所有、佔有、支配的。人們在生產中所使用的生產資料,可能是屬於自己所有,也可能是屬於別人所有;生產資料的主人可以自己支配、使用屬他所有的生產資料,也可以在取得一定利益的條件下,讓生產者佔有、支配或使用它們。這樣,在 生產過程中,人們便在生產資料的所有、佔有、支配、使用上,彼此發生一定的關系。即使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自己佔有、支配、使用生產資料,也存在這種關系。這是因為:①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有時不是單獨的個人,而是一個集體,聯合起來的共同所有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所有制關系。②個體的所有者也不是孤獨的、與社會不相往來的人,他要同社會發生一定的關系,譬如,排斥別人的侵佔,才能自己佔有、支配和使用自有的生產資料。總之,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不僅同生產資料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還通過各自的對生產資料的職能,在生產資料方面相互結成一定的 經濟關系。這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

生產資料所有制、所有制和 生產關系的總和是內涵和外延不完全相同的經濟范疇,在嚴格意義上不能當作同義詞使用。

含義關系
一切的 物質資料都存在所有制關系。K.馬克思、F.恩格斯和 列寧的著作中,都曾按照所有制客體,即人們依以結成所有制關系的客觀對象的差別,使用過生產資料所有制、流通資料所有制、勞動產品所有制、消費資料所有制等不同概念。有時,他們還把生產資料所有制區分為自然存在的生產資料(如土地)的所有制和靠勞動創造的生產資料(如生產工具)的所有制。這些不同的所有制客體,不僅存在於不同的 再生產領域,發揮不同的作用,而且其運動發展的規律也有很大差別。因此,根據客體區分不同的所有制,對理論分析和實際工作都是有意義和必要的。例如,E.K.杜林(1833~1921)曾經污衊馬克思設想的 公有制「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是「混混沌沌的雜種」和「深奧的辯證法之謎」。恩格斯在駁斥這種無恥中傷時說:「靠剝奪剝奪者而建立起來的狀態,被稱為以土地和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公有制 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的恢復。對任何一個懂德語的人來說,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70頁)。正是通過揭露杜林在所有制客體上的惡意混淆,恩格斯維護並進一步闡明了馬克思的 公有制理論。在社會主義實踐中,歸企業的利潤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比例劃分為不同的基金。它們將轉化為生產資料和不同用途的消費資料,成為不同的所有制客體,並形成不同的所有、支配和使用關系,因而是不允許隨便混淆的。可見,所有制和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不能當成同義語的。前者是各種所有制的總和,其客體包括一切可能成為所有物的對象。後者只以生產資料作為客體,是所有制的一部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