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捐版權
Ⅰ 河北省有哪些慈善機構具體的申報流程是什麼
具體申報流程可以打電話問的 你可以網路輸入 河北 慈善 機構 空格隔開 還有河北紅十字會這些 都可以的 報社也可以試試 論壇都行的
Ⅱ 義勇軍進行曲的版權是歸誰所有的
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詞 聶耳曲,聶耳建國前已經掛了,建國已經超過50年,毫無疑問,曲子已經進入公有領域 沒有版權問題了。
田漢(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 1968+50=2018 ,理論上,還在版權保護范圍內。有繼承人的,版權屬於繼承人,2018年截止。沒有繼承人的,版權屬於國家。
但是由於曲子是國歌,大多數情況是屬於合理使用的。
Ⅲ 怎樣申請河北省紅十字會免費救助
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可在縣、區紅十字會報名,填寫本省紅十字會救助貧困患者申請表(一式四份),報名時持縣以上醫院診斷書、彩超證明、患者5寸生活照片一張、低保證或貧困證明。
一、基金的救助對象
1.急、危、重大疾病患者,如各類癌症病人、白血病、尿毒症、急重疾病住院病人以及住院手術患者,可申請大病救助。
2.下崗待業低保困難戶、社會貧困戶和「三元靠」人員等。自1999年至2004年底,在國際婦女節、勞動節、世界紅十字會日、中秋、春節等期間,先後通過「送溫暖」活動,為以上人員送去各類物資等價值近22萬元。
二、大病救助的申請條件及申批
1.申請條件
申請救助者必須是本區常住戶口(含藍印1年);或者是居住3年以上的屬機關、企事業單位(含「三資企業」和民營企業)能聘用的外來員工,或者是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住院保償的農村戶口。
2.大病救助的申報材料
戶籍證明、工作證明、暫住證及農村合作醫療住院保償證書等。以及提供區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疾病診斷證明書及病歷資料,住院發票,一日清單等。
3.大病救助的申批程序
申請者填寫申請救助表後,逐級經村(居)委會、學校、鎮(街道)、教育局審核,最後由區紅會辦公會集體討論,按申助者具體情況提出救助。
三、救助未發放的原則
1.救助款的額度,一般結合申助者傷病情形與困難程度及區紅十字基金運轉情況的確度,控制在500-2500元之間,重復申請者予以嚴格控制,原則上當年不受理重復申請。
2.屬定向捐助的救助款按《市紅十字救急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施行。
Ⅳ 聽說河北源達投顧又捐款了,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新聞消息都有報道了,河北源達投顧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了100萬元人民版幣
河北源達投顧本身權就是一個比較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過去曾經舉辦過特別多富有意義的公益活動!這些你都可以在網上查到資料的!
Ⅳ 河北版權服務平台自己的用戶名已經用過了怎麼辦
版權服務平台自己的用戶名已經用過了,怎麼辦,和平本錢平台自己的用戶名已經用過了。可以接待朋友的名字再用也可以。
Ⅵ 河北的疫情嚴重,感染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各個省份都給其捐獻了什麼
隨著河北疫情進入“戰時”狀態,全國各地可以說是萬眾一心,比如新疆庫爾勒市就支援了萬件庫爾勒香梨以及1萬個饢還有200隻羊,真的是讓人頗為感動,還有浙江,湖北等地也紛紛派出醫療隊趕往河北中高風險的地方進行支援和救助,真正應了那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我們看到了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的力量與勇氣。除此之外,大批志願者和醫療隊也都參加了河北“抗疫”活動,看到這些真的是相當暖心啦!
當然最後還是希望這場疫情能夠早日結束,希望我們大河北能夠盡早攻克當下的難關,並且找到這次疫情發生的“根源”,也使得人們的生活得以恢復到往常的寧靜!同時身在河北的小夥伴也要注意日常防護,要做到“少走動,少聚集,少扎堆”,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好安全防護,必將能把疫情降低到最小幾率。
Ⅶ 河北省一村為何反映抗疫捐款去向不明
在疫情發生之時,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共同抗擊疫情,而且也有很多政府發起抗議捐款活動,很多市民紛紛響應。而在河北省大張村村民反映抗疫捐款的資金去向不明,據當地村民表示,隔壁縣都在網上公布了疫情防控捐款的具體情況,寫明了具體的捐錢明細以及使用的對象,但是在我們這里卻查不到任何的信息,所以有很多村民產生了質疑,這筆錢到底是不是用於了疫情防控。
現在很多老百姓其實家庭並不富裕,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人也紛紛響應號召,積極的進行捐款,就是為了給國家添一份力,希望更多的患者得到幫助,但是政府收到這些捐款款項,也應該做好相應的記錄,具體的收支明細和使用情況及時向村民公布,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現出政府的公開透明,更好的監督政府對捐款的使用情況。
Ⅷ 河北省一村為何反映抗疫捐款去向不明,官方怎麼回應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下,有的城市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很多有愛心的企業和個人,都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還有各種防疫物資,紛紛被送往了重災區。但是在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的一個村,村民們100元、200元捐出來的善款卻不知去向。這種不負責任的捐款,會不會打擊大家的積極性,以後還會不會有人再獻愛心?
嚴格監督,讓每一份物資,每一筆捐款都“用在刀刃上”建立健全的監督監管制度,安排專人負責,讓每一分錢,每一個物資,都可以查到捐到了哪裡。讓真正有需要的人拿到這些捐贈。而不是讓這些愛心付之東流,更或者讓一些品德敗壞的人中飽私囊,從捐款物資中去充盈自己的腰包,這樣捐款的意義何在,豈不是讓愛心拜拜的浪費,而需要的人卻得不到一點點關愛。
大家都來說說你有沒有捐款捐物過?如果你的愛心被浪費是不是很失望呢。
Ⅸ 河北省一村為何反映抗疫捐款去向不明,捐款的錢都去哪了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河北省衡水市景縣梁集鎮大張庄村的村委會號召村民捐款。因為疫情募捐,村民們紛紛捐出了愛心,有的100,有的200。不管錢多少,大家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但是這份捐款最後去向到了哪裡?在紅十字會沒有登記,在村民面前沒有公示。如果一直沒人關注這件事,可能就這樣過去了。然後有細心的村民過問了此事,是否能讓真相浮出水面呢?村民詢問過村委會,又問過鄉鎮政府,最後給出的結果是分了幾部分,已經全部把募捐款捐到了災區武漢,有的捐到了村裡,但是具體捐到武漢的哪個地方,哪個村兒卻說不出來。
請不要打擊民眾的捐款愛心捐款有捐款明細,那麼相應的款項在使用的時候,那給到誰的手裡,用於什麼用途的時候,都需要有票據或者收條,得對得上賬目,有跡可循,不能讓大家的愛心平白無故的不翼而飛。那樣以後再有需要捐錢捐物的時候,誰還願意去付出。
大家都來發表下意見,覺得如何才能做到捐款的合理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