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侵權知識產權
1、發警告函對於侵權行為和後果不是很嚴重,涉嫌侵權企業不是太大,權利人可以以發警告函的形式提醒對方,要求其停止侵權。
2、以賠償為目標如果涉嫌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了較大損失,權利人准備以獲得賠償為目標起訴侵權人的話,在向法院提起訴訟或向對方發送警告函之前,應主動、充分地准備侵權證據以及自身受到損失或對方獲得利益的證據,為以後在法院訴訟過程中做好准備,占據優勢地位。
3、以訴訟促和談權利人有時候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法院的一紙判決,而是為了與涉嫌侵權人進行和談,彌補因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權利人在雙方的談判之前應明晰自己的底線,同時,也應該盡量調查清楚對方的底線,以便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以訴訟清市場很多時候權利人從訴訟中很難得到足額的賠償,但如果不提起訴訟,侵權行為將蔓延,權利人的市場份額將受到極大影響,所以權利人不得不提起訴訟以奪回正品的市場份額。例如一個奢侈品品牌,可以容忍做工低劣的假冒品在集貿市場以白菜價出售,但決不接受高仿品在酒店和商城內銷售,因為前者的消費群體不是權利人的目標群體,而後者極有可能分流了權利人的目標客戶。因此,權利人即使不能從個案中獲得足額的賠償,亦將採取法律措施,甚至不惜採取刑事措施來維護其市場份額。
5、以訴訟促合作有時,權利人要求涉嫌侵權人停止侵權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並不是真的要求其停止使用權利人的知識產權,而是以此為平台,促使對方與權利人和談或調解,進而雙方達成合作意向。
2. 淘寶店被投訴知識產權侵權,要怎麼處罰
同一用戶首次被同一知識產權投訴成立,扣4分。
同一用戶再次被同一知專識產權投訴成立,視屬為重復侵權,每次扣8分,但再次投訴時間距離上一次被扣分的投訴自投訴成立之日起在5日內(含5日)的,不予扣分。
12分-24分之間(含12分) 警告
24分-36分之間(含24分) 限權7天
36分-48分之間(含36分) 限權15天
48分-60分之間(含48分) 限權30天
60分或以上 關閉賬號首次被投訴成立 警告
第二次被投訴成立 限權7天
第三次被投訴成立 限權15天
第四次被投訴成立 關閉賬號若同一用戶被同一知識產權因嚴重侵權投訴成立累計達到三次,將直接關閉賬號。
參考 淘寶網
3. 淘寶知識產權侵權申訴怎麼處理
遭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先明確一下自己是屬於確實侵權的情況還是競爭對手惡意投訴。如果屬於競爭對手惡意投訴,那麼建議你收集好相應的你能提供的證據然後找到知識產權代理公司幫忙處理。
4. 淘寶寶貝顯示知識產權侵權怎麼回事
為了防止對公眾造成不利影響,保護消費者權益,對涉嫌違反上述情形的賣家,淘寶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店鋪監管。 不當使用他人權利,是指用戶發生以下行為,每次扣兩分: (一)賣家在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店鋪名、域名等中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等權利的; (二)賣家出售商品涉嫌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權利的; (三)賣家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其他信息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或造成不正當競爭的。 同一權利人在三天內對同一賣家的投訴視為一次投訴。
5. 淘寶店鋪被人投訴知識產權侵權怎麼辦
您好,一般知識產權投訴是您店鋪中賣的產品有商標,著作權,專利的侵權。
商標:這個應該不用解釋
著作權:一般是指的您商品寶貝詳情中的產品介紹內容,如文字,照片等等。
專利:包括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和發明。
一般來說投訴商標,著作權的,只要淘寶通過投訴,商品是直接下架扣分的。但是專利則不是,是有三天申訴期的。第一次申訴很重要,而且只有三天。
因投訴理由不同所需申訴理由也不同。其中,著作權包括:
一、盜版書籍類、軟體類(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能夠顯示書籍名稱的正規進貨發票,需要包含:
A、增值稅發票或普通發票
B、購物小票
C、進貨單;
2、授權憑證:從著作權人到賣家店鋪的完整授權關系鏈條;
二、圖片及文字侵權(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權利人授權使用圖片的證明:銷售授權不認可哦;
2、自己享有圖片著作權的著作權證明:原圖、著作權登記證書、時間戳等,文字作品須指出自己的文字作品與投訴人作品不同且提供著作權證明;
3、使用的作品來自於第三方,且有第三方授權:權利證明 + 授權使用圖片的證明 + 權利人身份證明;
三、衍生商品(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產品來自於權利人:能夠顯示商品信息的正規進貨憑證
2、權利人授權使用作品的證明:權利人加蓋公章的授權書,授權內容需為作品使用的授權(銷售授權不認可);
3、使用的作品來自於第三方,且有授權:權利證明+授權使用圖片的證明+權利人身份證明
4、陳述商品與權利人作品不同:商品圖片與權利人作品的詳細比對圖,需結合文字說明
5、自己享有作品著作權的證明:須指出自己的文字作品與投訴人作品不同且提供著作權證明,如著作權登記證書;
6、作品創作日之前的公開證明:在公眾所能獲取的渠道中關於能確認作品公開發表的時間、內容、載體、權利歸屬等相關證明(如公開網頁證明、公開發行的報紙、書籍等)。
專利包括:
一、外觀專利侵權(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現有設計:
A、在投訴方專利申請日之前公開銷售記錄(提供阿里巴巴、淘寶網訂單編號,且訂單中展示的圖片與投訴方專利視圖一致);
B、其他影響投訴方專利穩定性的資料(網頁截圖、文獻、宣傳畫冊、申請日之前的專利材料等);
2、與投訴方專利不一致的對比說明:需提供被投訴商品頁面的圖片與投訴方專利視圖、設計要點進行對比,包括形狀、圖案、色彩,建議以圖文結合的方式指出區別點;
3、對投訴方專利的穩定性提起合理質疑:無效宣告決定/確認不侵權判決;
4、產品來自投訴方:來自權利人的完整的授權鏈條或進貨證明;
二、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發明明專利侵權(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現有技術:
A、在投訴方專利申請日之前公開銷售記錄(提供阿里巴巴、淘寶網訂單編號,需針對在先記錄中的商品與投訴方的專利權利要求做技術對比);
B、其他影響投訴方專利穩定性的資料(網頁截圖、文獻、宣傳畫冊等)
2、不落入投訴方專利技術的證明:需提供被投訴商品頁面的圖片與投訴方專利權利要求進行對比,建議以圖文結合的方式指出區別點;
3、對投訴方專利的穩定性提起合理質疑:無效宣告決定/確認不侵權判決;
4、產品來自投訴方:來自權利人的完整的授權鏈條或進貨證明;
最後是商標:
一、假冒
真假對比(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授權銷售證明:需指向商標權利人且授權書內容中被授權方名稱,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需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2、正規進貨證明:紙質進貨憑證(指向商標權利人或者其授權經銷商的紙質進貨憑證(購物小票/發票/蓋出貨方公章的進貨單據),並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購買鑒定
正規進貨憑證:指向商標權利人或者其授權經銷商的紙質進貨憑證(購物小票/發票/蓋公章的進貨單據,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並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只出具授權書,無進貨憑證的不認可)
未生產(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授權銷售證明:需指向商標權利人且授權書內容中被授權方名稱,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需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2、正規進貨證明:指向商標權利人或者其授權經銷商的紙質進貨憑證(購物小票/發票/蓋出貨方公章的進貨單據),並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3、來源於權利人或其授權經銷商的畫冊:畫冊封面+畫冊版權歸屬頁+對應商品頁,或《官方已生產證明》:官網被投訴商品鏈接+官網被投訴商品款式截圖(截圖包含地址欄)+申訴理由中提供對應的網頁鏈接;
4、專賣店照片:需包含專賣店含店名的店外門面照片+與門面照片顯示一致的門店內景與被投訴方商品在店內懸掛整體照+被投訴商品懸掛單獨照+被投訴商品的標牌細照;
5、條形碼查詢結果:爭議商品條形碼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用商品查詢可以查詢出來且與品牌方或與品牌方授權生產廠家有關聯的頁面截圖(需包含地址欄)、實際商品條形碼拍攝圖片;
6、專賣店查詢系統中相關款號照片:被投訴商品在專賣店的整體照+商品條形碼特寫照+專賣店照片查詢系統中的顯示拍照,需清晰的體現查詢結果與商品相對應+專賣店系統權利人照片;
二、不當使用他人商標
突出使用商標LOGO(申訴憑證任選其一即可)
1、商標使用授權:授權書內容中,被授權方名稱,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
2、正規進貨憑證:指向商標權利人或者其授權經銷商的紙質進貨憑證(購物小票/發票/蓋公章的進貨單據,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並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3、銷售授權:均需指向商標權利人且授權書內容中,被授權方名稱,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
店鋪名侵權
商標使用授權:授權書內容中,被授權方名稱,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
會員名侵權
不支持申訴
6. 淘寶知識產權侵權被投訴了怎麼辦
淘寶知識產權侵權規則:
對淘寶店的處罰依據阿里巴巴的《知識產權侵權處理規則》:
被投訴一般侵權行為:
1、同一用戶首次被同一知識產權投訴成立,扣4分;
2、同一用戶再次被同一知識產權投訴成立,視為重復侵權,每次扣8分,但再次投訴時間距離上一次被扣分的投訴自投訴成立之日起在5日內(含5日)的,不予扣分。
12分-24分之間(含12分)
警告
24分-36分之間(含24分)
限權7天
36分-48分之間(含36分)
限權15天
48分-60分之間(含48分)
限權30天
60分或以上
關閉賬號
嚴重侵權行為的處理
首次被投訴成立
警告
第二次被投訴成立
限權7天
第三次被投訴成立
限權15天
第四次被投訴成立
關閉賬號
若同一用戶被同一知識產權因嚴重侵權投訴成立累計達到三次,將直接關閉賬號。
7. 淘寶被投訴知識產權侵權有哪些種類,該怎麼
常見侵來權種類如下:
1、著作權侵權—盜源版(書籍、軟體類)
2、著作權侵權—不當使用他人著作權
3、專利權侵權。
(1)外觀專利侵權。 在未經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權利人的具有外觀專利的產品。
(2)實用新型專利侵權。 在未經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或仿照售賣權利人的實用新型專利的產品。
(3)發明專利侵權。在未經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或仿照售賣權利人的發明專利的產品。
4、商標權侵權。商標權侵權除了與著作權侵權的種類相同之外還有幾個商標權侵權的特有種類。
(1)遮擋商標
(2)濫用商標關鍵字
(3)突出使用商標
解決辦法:
1、給投訴方打電話溝通
雖然投訴的公司雖留了電話,很打過去一般不會接的,因為根本就不想撤銷投訴。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投訴者經過耐心溝通之後,理解你的情況,同意撤銷。
2、進行申訴
如果賣家自己不存在侵權行為,但是無辜被投訴的話,可以投訴產品下面點擊申訴,針對投訴質疑提交自己的證據以及文字說明,如果對方的投訴沒有步步緊逼的話,申訴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一定要冷靜處理好,如果你賣的是正品,只是在某些小環節犯了錯的話,及時改正並且進行申訴的話,申訴還是會成功的,並且也不會影響店鋪的正常經營。
8. 淘寶知識產權侵權
淘寶現在對所有的品牌商品都有銷售限制,你如果賣的是這個品牌的商品,要麼是這個品牌的供應商,要麼是分銷商,都必須向淘寶備案,如果沒有備案,那麼你發布產品後會有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
9. 淘寶常見知識產權侵權類型有哪些
1、商標侵權
他人未經商標權人的許可,在商標權核定的同一或類似的商品上使回用與核准注冊的答商標相同或相近的商標的行為,以及其它法律規定的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2、專利侵權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行為,以及其它法律規定的損害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3、著作權侵權
又稱版權侵權,是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依據,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的行為,以及其它法律規定的損害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違規行為定義:有確切證據證明賣家出售假冒商品的,或者被權利主張人投訴涉嫌違反《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且投訴成立。
希望以上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安徽君周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徽州大道5116號臨濱苑寫字樓A座25層
10. 淘寶賣家被投訴侵犯知識產權會被怎麼樣
如果確實侵權,那麼只能將商品下架並接收處罰。
依據《淘寶規則》第六十三條
不當使用他人權利,是指用戶發生以下任一行為:
(一) 賣家在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店鋪名、域名等中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等權利的;
(二) 賣家出售商品涉嫌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權利的;
(三) 賣家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其他信息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或造成不正當競爭的。
若發生上述任一行為,淘寶對會員所發布的不當使用他人權利的商品或信息進行刪除,每次扣2分。同一權利人在3天內對同一賣家的投訴視為1次投訴。
(10)淘寶侵權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一、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首先,應該是由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本身的特徵所決定的,從刑法理論上看,知識產權犯罪可歸入行政犯,即是違法了經濟、行政法規定情節嚴重的行為,
如國家制定的《商標法》、《專利法》、《反不當競爭法》、《著作權法》等,行政犯由於其倫理道德上的可譴責性較弱,不宜對其主觀犯意過於苛刻,行為人只有在故意的情況下,才宜作為犯罪對待,過失行為通常只作為一般違法行為處理;
其次,知識產權犯罪之所以只能由故意構成而不能由過失構成,也是由刑法的規定所決定的,因為按照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是否可以由過失構成,理應以刑法規定為限。刑法沒有明文規定,行為即時有社會危害性,也不能作為犯罪處理,
第三,過失不構成犯罪,符合國際立法的原則,世界上除了義大利以外,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均沒有將過失列入犯罪之中,因此,將過失納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僅與刑法原理不符,也與罪刑法定原則相悖,同時也不符合世界有關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刑事立法的發展趨勢。
二、行為人不作為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要求是「以營利為目的」,這就決定了行為人均採取積極地行動並追求希望犯罪結果發生,也就是說客觀行為都採取作為的形式,不作為不符合該罪的客觀要件。
不作為是與作為相對應的危害行為的一種表現方式,就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判斷不作為犯罪應當具備如下三個條件,
第一,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作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構成不作為的前提條件,
其次,行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重要條件,
第三,行為人沒有履行作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關鍵條件。需要強調的是違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並非都構成不作為的義務根據,只有經刑法認可或要求的,才能視其為作為的根據。
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一方面要求其他法律法規有規定,同時要求刑法的認可,若只有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而無刑法的認可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