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版權產權 » 民典法知識產權

民典法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 2021-01-31 09:55:35

1. 民法典知識產權有幾種

從知識產權與民法典的銜接模式來看,目前世界范圍內主要有三種方式:納入式、糅合式、鏈接式。其中,納入式即將知識產權全部納入民法典之中,使其與物權、債權、繼承權等平行,成為獨立一編,以《俄羅斯民法典》為代表;糅合式即將知識產權視為一種無形物權,與一般物權進行整合,規定在「所有權編」,《蒙古民法典》就是其中一例;鏈接式則是在民法典中對知識產權作出概括性、原則性規定,知識產權仍保留有單獨立法(專門法典或單行法),這種方式以1942年《義大利民法典》為代表。

2.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有什麼區別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

民商法立法的目的在於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立法的立腳點在於充分維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的個人利益,而不是側重於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法來說,立法的目的則在於維護和實現整個社會或者全人類的公共利益,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依法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利和利益。

(2)法律內容存的差別

民商法主要是實體法,而知識產權法中除了關於權利的實體性規定以外,還同時有大量的程序性規定,可以說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結合。

知識產權法中的大部分規定都是強制性規定,任何人,包括權利人在內,都必須無條件的遵守和執行。

(3)責任的產生方式不同

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中對責任的不同規定,實質上是兩種法律中的權利不同屬性的反映。

民商法把承擔責任的方式緊緊地限定在民事責任的范圍中是合適的。

對於知識產權法來說,由於知識產權並不是簡單的私權,反映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肯定應該存在差別,這樣是合理的,也反映著兩種法律的差別。

(4)承擔的責任不同

商法比較偏經濟方面,有很強的技術性(會涉及較多經濟學內容)。

知識產權法專業畢業的學生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

3. 知識產權與民法典的關系

1、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相同點:
作為法律,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具有某些相同或者相似之處。
1)兩種法律都是以財產利益和人身利益為杠桿,以權利和義務為手段來調整社會關系的;在具體的法律規范中,都是以確認和保護權利為中心展開的。
2)在知識產權法中,當權利人許可他人使用,或者轉讓自己的權利時,與他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將成為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將依據債和合同的原則來處理。這種現象可以看作是知識產權法與民商法的交叉。
2、兩種法律的區別:
對於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來說,差異大於共性,兩者的區別是很明顯的。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
2)兩種立法的結構不同
3)兩種法律的屬性不同
4)兩種法律的內容存在很大差別
民商法主要是實體法,而知識產權法中除了關於權利的實體性規定以外,還同時有大量的程序性規定,可以說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結合。當然,這里的程序法是指知識產權的權利依法獲得和保護的程序。
其次,知識產權法中的大部分規定都是強制性規定,任何人,包括權利人在內,都必須無條件的遵守和執行。在知識產權法中,關於權利的取得和保護條件等方面不提倡個人的意志自由和個人的選擇,更不可能遵從某個人的個人意願。即使在權利的使用和轉讓中,雖然允許權利人可以通過與他人簽定協議來行使使用權和處分權,但是,同樣對可以轉讓的權利類型和轉讓方式作了限制,權利人必須遵守。如人身權利不可轉讓,有些權利甚至不能繼承。這與民商法的立法精神和尊重個人意願的作法相差很大,完全不是一種價值趨向。
第三,責任的產生方式和承擔的責任不同。
對於民商法來說,產生責任的方式主要是違約和侵權,其中又以違約為主,因為違約責任產生於交易過程中,屬於民商法的主要內容。對於違約責任來說,當事人之間只承擔民事責任。對於侵權責任來說,關於承擔責任的方式,民商法中也只是規定了承擔責任中的民事責任部分,如果侵權人在侵權中造成了他人人身及財產的嚴重傷害和損失,涉及到刑事犯罪的話,則有刑法單獨處理,不再屬於民商法的處理范圍,即在民商法中不含有行政和刑事責任。與此不同的是,對於知識產權法來說,雖然也同樣存在著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兩種責任形式,但是,知識產權法只規定了侵權責任。在權利使用和轉讓一節中,由於是和民商法的交叉部分,直接按照民商法中的違約責任處理,就沒有另做規定。在侵權責任中,同時規定了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種承擔責任的形式,這三種形式的使用范圍和程度又各不相同,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⑴只承擔民事責任;
⑵只承擔行政責任;
⑶既承擔民事責任又承擔行政責任;
⑷既承擔民事責任又承擔刑事責任。
這幾種情況在實踐中都是具體應用的,相比之下,第一種情況使用的程度高一些。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中對責任的不同規定,實質上是兩種法律中的權利不同屬性的反映。作為私權和私法,民商法把承擔責任的方式緊緊地限定在民事責任的范圍中是合適的。而對於知識產權法來說,由於知識產權並不是簡單的私權,知識產權法也不是簡單的私法,甚至可以被認為是半公半私的法,這樣,反映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肯定應該存在差別,這樣是合理的,也反映著兩種法律的差別。
5)兩種法律中的權利存在重大區別
兩種權利的性質不同
兩種權利的形態不同

4. 關於知識產權與民法典的關系

學術界對於知識產權和民法典的關系尚有爭議,但目前中國是把知識產權法納入了民法體專系。註:中屬國現在還沒有民法典,之前一直是《民法通則》,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開始施行,民法典預計2020年頒布。

5. 知識產權是否應該納入民法典分則

學術界對於知識產權和民法典的關系尚有爭議,但目前中國是把知識產權法納入了民法體系回。註:答中國現在還沒有民法典,之前一直是《民法通則》,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開始施行,民法典預計2020年頒布。

6. 簡答知識產權基本法與民法的關系

一、在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大背景下,探索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關系具內有重大立法價值容和實踐意義。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亦需恪守民法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作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連接點之一,其在知識產權法上的適用反映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邏輯關系,亦體現了知識產權法向民法進一步回歸的趨勢。
二、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界對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基本原則十分關注,但對作為一個學科的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的研究卻較為薄弱。在我國民法典制定之際,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制定存在密切聯系,貫穿於民法典制定始終的民法基本原則亦為知識產權法所遵循。劉春田教授認為,「知識產權法制的運作,一直處於民法的陽光普照之下。離開民法的制度觀照與理論滋養,知識產權的實踐寸步難行。

7. 2017司考,新《民法典》修改了的法條,有涉及到知識產權部分的嗎

沒有 改的是民法總則部分

8. 知識產權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屬於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9. 司考為什麼要把民法和知識產權法分開

側重點不一樣,民法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權法的綜合性和技術性特徵十分明顯,在知識產權法中,既有私法規范,也有公法規范;既有實體法規范,也有程序法規范。但從法律部門的歸屬上講,知識產權法仍屬於民法,是民法的特別法。民法的基本原則、制度和法律規范大多適用於知識產權,並且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法規范和程序法規范都是為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這一私權服務的,不佔主導地位。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