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版權
1. 知乎是一個網站還是一個公司呀
知乎是一個真實抄的網路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與理性,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用戶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信息。
知乎網站2010年12月開放,三個月後獲得了李開復的投資,一年後獲得啟明創投的近千萬美元。知乎過去採用邀請制注冊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注冊。不到一年時間,注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
2017年4月,知乎對知乎Live進行了全面升級,推出了「7天無理由退款」功能,並升級了評價體系、給予流量補貼以及更高效的版權服務。8月,知乎推出新功能「想法」,形式為短內容記錄,與大家所熟知的朋友圈、微博相似。2018年3月因管理不嚴,傳播違法違規信息,下架「知乎」App七天。4月26日,知乎宣布啟動用戶權益保護升級,針對除信任的搜索引擎外的第三方機構,將採取白名單許可的方式,規范知乎內容的使用標准。5月19日晚,「第五屆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舉行,作為知識分享平台知乎一年一度的用戶盛典,「知乎鹽Club」已經逐步成為互聯網行業線下活動中讓人耳熟能詳的IP。
所以,知乎是一家「公司」運營的「網站」。
2. 版權方如何與知乎對接電子書付費業務
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指南
一、軟體著作權登記的作用
1、在申請行政查處盜版和侵權訴訟起訴時,方便舉證,便於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立案和查處。
2、在軟體銷售、許可轉讓和無形財產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3、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為稅務等政府管理部門所認可,便於企業享受各種優惠政策。
4、權利人在軟體登記機構備案的材料可以作為創作開發和確認權屬的有力證據,有利於解決侵權糾紛。
二、軟體著作權登記准備資料如下
1、《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原創版本軟體創作說明表》並按要求填寫
2、申請者身份證明(復印件)
(1)如果為法人,請提供法人或其他組織身份證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事業法人:事業法人代碼證書。
(2)如果申請人為自然人,自然人身份證明--中國公民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其他證明復印件。
3、《代理委託書》,填寫軟體名稱並蓋好公章。
3. 知乎為什麼不保護用戶著作權
構成條件編輯
關於作品的構成條件。根據通說,構成作品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具有某種精神方面內容,即作品要具有某種思想或者美學方面的精神內容;第二,上述精神內容需要通過一定的表達形式表達出來,停留在大腦里的構想還不能稱作作品,必須要要有具體的表達,另外,必要要在外部世界中產生出來,但是否像錄音或者寫作那樣保存下來還是像歌唱或者演說那樣即興而作轉瞬即逝的,在所不論;第三,要具有獨創性,即通過個體的智力勞動完成的作品,顯然,抄襲的就不算了。現代人創作作品顯然不可能是空中樓閣,往往使用了某些前人已經創作的作品或者已經處於公共領域人皆可自由使用的作品作為素材進行創作,這種方式的創作完成的作品,該創作者僅就其獨創的部分享有版權,這種獨創部分可以理解為其獨創的片斷以及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
4. 知乎上復制回答是怎麼變成「著作權歸作者所有」的
這是網站就設置成那樣了,
其用戶的根本訴求在於得到不同領域的知識與經驗,同時發揮各自專業之所長幫助到其餘領域的用戶。因此,鼓勵知識傳播是第一要務,禁止拷貝有悖於這種價值訴求。
反過來說對於作者權利的保護,對於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使用和分享,本身並不構成對作者權利的侵犯。大多數知友的回答也並不能構成具有經濟價值的完整作品,即使構成,還有一個「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的選項來聲明作者的權利,因此不認為復制粘貼是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行為。
更多有關專業商標及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知識或者更多服務,請登錄www.shewentm.com或者致電010-82685045
5. 知乎上為什麼很多回答要禁止轉載
原作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了,因為很多關注被抄襲者引流 因為原作者的利益無法保障,所以大大打擊了創作的積極性,對於文化的創新發展是很嚴重的阻礙。
6. 知乎上的文章我能隨意分享嗎不會侵權嗎
知乎上的文章未經許可不得分享,否則屬於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行為。
7. 中國好聲音的歌曲有版權嗎 知乎
好聲音是一個營利性節目,它的歌曲往往進行了改編(至少是編曲上的改編),這種改編和公開表演獲利的行為需要得到原著作權人的許可。好聲音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為此向著作權人支付了使用費的,但除此之外該音樂作品的其他著作權權能依然歸屬於原著作權人。
8. 知乎 用正版只是為了聯機 沒有什麼版權意識
您好,現復在我國大眾制的版權意識仍然不夠,主要與國內相關的制度與習慣有關。
想要提高人們的版權意識,真正的維護創作者的版權,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勢在必行。時代在不斷變化,我們的法律規 范也應「與時俱進」,讓人們在法律的規矩里成方圓。而且,還應加大對侵權人的懲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讓人們敬而遠之,不敢輕易侵權,更不敢輕易挑戰法律 的底線。此外,聯合企業的力量也不容小覷,目前市場上一些音樂播放軟體已經開始嘗試VIP功能,想要聽或者下載歌手的一些新歌時就要付費,表面上看消費者 的權益受損,但實質上是在保護歌手及其創作團隊的版權
9. 知乎官方是如何盈利的
這里是一個開放而自由的講壇,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每個人都會成為學生。
如果知乎開始使用貨幣或其他一切手段來限制自由的問答,自由的學習,
那不就是等於在說「這個答案,你由於太無知/窮,不能看」?
噢,不要,我不要知乎變成這樣。我相信這不是知乎的初衷。
所有人都有搜索問題的時候,在google按開一個連接卻發現是論壇帖,必須回復、擁有多少金幣才能查看的那種經歷吧,你會怎樣?你不會馬上關掉?難道……你會注冊一個號,慢慢賺金幣?
二、我應該對任何出現在知乎的廣告產生本能的抗拒…
之前有人投訴過說知乎頁面過於單調,我倒是想問,看《莎士比亞全集》的時候會不會抱怨書本太單調?看非初階的專業的書籍的時候,你要不要求頁面色彩斑斕?
可能這是我對知乎有一種純粹的要求吧。
三、對於線下活動,我很期待,但是也希望線下活動的頁面能夠和本來的問題頁面分得足夠的開。
讓知乎不要變成一個鬧哄哄的社區~
而對於有些意見,我實在是認同到不能再認同了,例如說@吳昊天 的答案。
一、真的,知乎不僅僅只是一個越來越多人看的問答網站,而要有更遠的目光,像Facebook一樣,從一開始就不去注重盈利,為的是要令人類溝通起來更簡單。
「人類經驗的知識庫」這個想法的確是令人振奮。
二、出版,應該是一個好辦法。對知乎的問答的梳理我覺得有極大的價值,也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這樣的書,一定會讓人受益匪淺的。
三、與招聘、獵頭的合作的事情,要慎重,的確進來知乎不久就發現這里的確是個發現人才的好地方。但是這樣令知乎變成一個人才中介,牽涉利益的事,一旦處理不好,容易鬧開。
因為作為一個忠實用戶,真的希望知乎不要因為利益而產生糾紛與扭曲。
四、基金會,這是一個辦法,籌集資源的捐贈。知乎讓我獲益良多,令我有很大改變,我是願意為知乎付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