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鐵路運輸的貨物所有權
① 國際鐵路貨物運送公約是怎樣的
「國際貨約」是1890年歐洲各國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舉行的各國鐵路代表會議上制定的,回1938年修改時改稱《國際鐵路貨答物運送公約》,又稱《伯爾尼貨運公約》,同年10月1日開始實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中斷,戰後又重新恢復,以後為適應國際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又屢經修改。參加國共有24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西班牙、芬蘭、法國、希臘、義大利、列支敦斯登、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英國、瑞典、瑞士、土耳其、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前捷克斯洛伐克。
② 鐵路運輸的貨物類型主要有哪些
鐵路貨物運輸的貨物類型有三種,即整車貨物、零擔貨物、集裝箱三種。回
按一批貨物的重量、體積、形答狀,鐵路貨物運輸的貨物類型包括整車貨物、零擔貨物、集裝箱三種,其中,整車貨物運輸一般為運輸大宗貨物(凡一批貨物的重量、性質、體積、形狀需要以1輛或1輛以上貨車裝運的,均按整車條件運輸);
零擔運輸適於運輸小批量的零星貨物(托運一批次貨物數量較少時,裝不足或者佔用一節貨車車皮進行運輸在經濟上不合算時);集裝箱適於運輸精密、貴重、易損的貨物。
(2)國際鐵路運輸的貨物所有權擴展閱讀
鐵路運輸的特點有:
1、運送量大,速度快,成本較低,一般又不受氣候條件限制,適合於大宗、笨重貨物的長途運輸。
2、運輸經常性好,,牽引力大,輸送能力強。
3、能耗低,通用性好,機動性差。
4、鐵路運輸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小,連續性好,較為穩定。在規定的運到期限內,能夠安全地將貨物運送到站、交付給收貨人。
③ 簡述國際鐵路貨物運輸中的貨物運輸保險與貨物保價運輸的區別和特點
以下貨物運輸來保險與貨物保價運源輸區別及特點:
1、責任依據的法律不同:保價責任的法律依據是鐵路運輸法規;保險依據的法律是保險法規。
2、責任基礎不同:保價責任的基礎主要是因鐵路責任造成的損失;保險責任主要是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非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失。
3、目的不同:保價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鐵路賠償限額不足以補償托運人損失而設立的一種特殊運輸制度;保險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4、對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不同:鐵路作為承保人是合同的一方,直接參加貨物的運輸工作,有條件對保價貨物採取特殊的安全管理措施。
④ 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是怎樣的
《國際鐵來路貨物聯運協自定》簡稱《國際貨協》,是於1951年11月由前蘇聯、捷克、羅馬尼亞、東德等8個國家共同簽訂的一項鐵路貨運協定。1954年1月我國參加,其後,朝鮮、越南、蒙古也陸續加入,至此共有12個國家加入《國際貨協》。為適應國際經貿大發展的需要,自1980年以來,我國成功地試辦了通過西伯利亞鐵路的集裝箱國際鐵路運輸。在採用集裝箱鐵路運輸的基礎上,又開展了西伯利亞大陸橋運輸方式,使海、陸、海集裝箱運輸有機地形成一定規模。1990年,我國又開通了一條新的亞歐大陸橋,東起連雲港,西至鹿特丹,為國際新型運輸發展開辟了又一條通道。而國際鐵路聯運的成功經驗和良好基礎,又為開展陸橋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
《國際貨協》是締約各國發貨人、收貨人以及過境辦理貨物聯運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文件。《協定》共設8章40條。主要內容包括:「適用范圍」、「運輸契約締結」、「托運人的義務和權利」、「承運人權利和義務」、「賠償請求與訴訟時效」等。
⑤ 國際鐵路運輸中的運單和運行報單有區別嗎
國際鐵路聯運運單(襲INTERNATIONAL THROUGH RAIL WAYBILL),是發貨人與鐵路之間締結的運輸契約,它規定了鐵路與發、收貨人在貨物運送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對鐵路和發,收貨人都具有法律效力。該運單從始發站隨同貨物附送至終點站並交給收貨人,它不僅是鐵路承運貨物出具的憑證,也是鐵路同貨主交接貨物、核收運雜費用和處理索賠與理賠的依據。國際鐵路聯運運單副本,在鐵路加蓋承運日期戳記後發還給發貨人,它是賣方憑以向銀行結算貨款的主要證件之—。 通常使用的國際貨協運單為一式五聯。第一聯是運單正本給收貨人;第二聯是運行報單給到達鐵路;第三聯是運單副本給發貨人;第四聯是貨物交付單給到達路站,第五聯是貨物到達通知單給收貨人。國際海運提單(Bill of Lading),同樣是發貨人與承運人之間締結的運輸契約,它規定了承運人與發、收貨人在貨物運送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對承運人和發,收貨人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貨物出運以後海運提單全套3正3副全部交發貨人,提單的歸屬代表貨物的所有權,收貨人需要持發貨人背書的提單提貨.
⑥ 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國際鐵路貨物來聯運協定》簡自稱《國際貨協》,是於1951年11月由前蘇聯、捷克、羅馬尼亞、東德等8個國家共同簽訂的一項鐵路貨運協定。1954年1月我國參加,其後,朝鮮、越南、蒙古也陸續加入,至此共有12個國家加入《國際貨協》。為適應國際經貿大發展的需要,自1980年以來,我國成功地試辦了通過西伯利亞鐵路的集裝箱國際鐵路運輸。在採用集裝箱鐵路運輸的基礎上,又開展了西伯利亞大陸橋運輸方式,使海、陸、海集裝箱運輸有機地形成一定規模。1990年,我國又開通了一條新的亞歐大陸橋,東起連雲港,西至鹿特丹,為國際新型運輸發展開辟了又一條通道。而國際鐵路聯運的成功經驗和良好基礎,又為開展陸橋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
《國際貨協》是締約各國發貨人、收貨人以及過境辦理貨物聯運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文件。《協定》共設8章40條。主要內容包括:「適用范圍」、「運輸契約締結」、「托運人的義務和權利」、「承運人權利和義務」、「賠償請求與訴訟時效」等。
⑦ 需要國際鐵路運輸的貨物
國際鐵路運輸的特點
國際鐵路運輸是在國際貿易中僅次於海運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其最大的優勢是運量較大,速度較快,運輸風險明顯小於海洋運輸,能常年保持准點運營等。
中國的國際鐵路運輸
我國的國際鐵路運輸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國際鐵路聯運 ,第二種是對港澳地區的鐵路運輸。 我國通往歐洲的國際鐵路聯運線有兩條:一條是利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陸橋貫通中東、歐洲各國;另一條是由江蘇連雲港經新疆與哈薩克鐵路連接,貫通俄羅斯、波蘭、德國至荷蘭的鹿特丹。後者稱為新亞歐大陸橋,運程比海運縮短9O00公里,比經由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300O公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與歐亞各國的經貿往來,也促進了我國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
參考:
鐵路運輸是國際貿易運輸中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到19 世紀末,世界鐵路總里程達65 萬公里,目前已有140 多萬公里。
國際鐵路運輸中的主要鐵路干線
(1) 西伯利亞大鐵路 東起海參崴,途經伯力、赤塔、伊爾庫次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車里雅賓斯克、古比雪夫,止於莫斯科。全長9300 多公里。以後又向遠東延伸至納霍德卡———東方港。該線東連朝鮮和中國;西接北歐、中歐、西歐各國;南由莫斯科往南可接伊朗。我國與前蘇聯、東歐國家及伊朗之間的貿易,主要用此干線。
(2) 加拿大連接東西兩大洋鐵路
① 魯珀特港———埃德蒙頓———溫尼伯———魁北克 (加拿大國家鐵路);
② 溫哥華———卡爾加里———溫尼伯———散德貝———蒙特利爾———聖約翰———哈利法克斯 (加拿大太平洋大鐵路);
(3) 美國連接東西兩大洋鐵路
① 西雅圖———斯波坎———俾斯麥———聖保羅———芝加哥———底特律 (北太平洋鐵路);
② 洛杉礬———阿爾布開克———堪薩斯城———聖路易斯———辛辛那提———華盛頓———巴爾的摩 (聖菲鐵路)———洛杉磯———圖森———帕索———休斯頓———新
奧爾良 (南太平洋鐵路);
③ 舊金山———奧格登———奧馬哈———芝加哥———匹茲堡———費城———紐約 (聯合太平洋鐵路)。
(4) 中東———歐洲鐵路 從伊拉克的巴士拉、向西經巴格達、摩蘇爾、敘利亞的穆斯林米亞、土耳其的阿達納、科尼亞、厄斯基色希爾至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過博斯普魯斯大橋至伊斯坦布爾,接巴爾干鐵路,向西經索非亞、貝爾格萊德、布達佩斯至維也納,聯接中、西歐鐵路網。
⑧ 國際鐵路運輸是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拒絕領取貨物
按照國際鐵路聯運貨物到達交付規程,收貨人只有由於毀損、腐壞或其他原因致使版質量發生變化,部分貨物權或全部貨物不能按原用途使用時,才可拒絕領取貨物。而且及時運單中記載了貨物部分短少,收貨人也應支付按運單中的記載應付給鐵路的全部款項。所以,該外貿公司應領取貨物並支付按運單中的記載應當付給鐵路的到達路段的所有運費。 對於未交付的部分貨物,該外貿公司有權按照賠償請求手續領回其按照運單所支付的相應款項
⑨ 國際鐵路運輸 的定義
A、海洋運輸 在國際貨物運輸中,運用最廣泛的是海洋運輸(ocean transport)。 目前,海運量在國際貨物運輸總量中佔80%以上。海洋運輸之所以被如此廣泛採用,是因為它與其它國際貨物運輸方式相比,主要有下列明顯的優點: a、通過能力大。海洋運輸可以利用四通八達的天然航道,它不像火車、汽車受軌道和道路的限制,故其通過能力很大。 b、運量大。海洋運輸船舶的運輸能力,遠遠大於鐵路運輸車輛。如一艘萬噸船舶的載重量一般相當於250~300個車皮的載重量。 c、運費低。按照規模經濟的觀點,因為運量大,航程遠,分攤於每貨運噸的運輸成本就少,因此運價相對低廉。 海洋運輸雖有上述優點,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海洋運輸受氣候和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航期不易准確,而且風險較大。此外,海洋運輸的速度也相對較低。 B、鐵路運輸在國際貨物運輸中,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是僅次於海洋運輸的主要運輸主式,海洋運輸的進出口貨物,也大多是靠鐵路運輸進行貨物的集中和分散的。 鐵路運輸有許多優點,一般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可保障全年的正常運輸,而且運量較大,速度較快,有高度的連續性,運轉過程中可能遭風險也較小。辦理鐵路貨運手續比海洋運輸簡單,而且發貨人和收貨人可以在就近的始發站(裝運站)和目的站辦理托運和提貨手續。 C、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air transport)是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它與海洋運輸、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輸速度快、貨運質量高、且不受地面條件的限制等優點。因此,它最適宜運送急需物資、鮮活商品、精密儀器和貴重物品 D、公路、內河和郵包運輸 a、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road transportation)是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它不僅可以直接運進或運出對外貿易貨物,而且也是車站、港口和機場集散進出口貨物的重要手段。 b、內河運輸 內河運輸(inlandwater transportation)是水上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連接內陸腹地與沿海地區的紐帶,在運輸和集散進出口貨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c、郵包運輸 郵包運輸(parcelpost transport )是一種較簡便的運輸方式。各國郵政部門之間訂有協定和合約,通過這些協定和合約,各國的郵件包裹可以相傳遞,從而形成國際郵包運輸網。由於國際郵包運輸具有國際多式聯運和"門到門"運輸的性質,加之,手續簡便,費用也不高,故其成為國際貿易中普遍採用的運輸方式中之一 E、集裝箱運輸和國際多式聯運 a、集裝箱運輸 集裝箱運輸(container transport)是以集裝箱作為運輸單位自動化貨物運輸的一種現代化的先進的運輸方式,它可適用於海洋運輸、鐵路運輸及國際多式聯運等。 b、國際多式聯運 國際多式聯運,是在集裝箱運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連貫運輸方式,它一般是以集箱為媒價,把海、陸、空各種傳統的單一運輸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組成一種國際間的連貫運輸。
⑩ 鐵路運輸的運單是不是不能作為物權憑證
是的,鐵路運輸的運單是不能作為物權憑證得。
鐵路運單只是運輸合約和貨物收據,不是物權憑證,但在托收或信用證支付方式下,托運人可憑運單副本辦理托收或議付。
鐵路運單一律以目的地收貨人作記名抬頭,一式兩份。正本隨貨物同行,到目的地交收貨人作為提貨通知;副本交託運人作為收到托運貨物的收據。在貨物尚未到達目的地之前,托運人可憑運單副本指示承運人停運,或將貨物運給另一個收貨人。
(10)國際鐵路運輸的貨物所有權擴展閱讀:
如倉庫、提單(B/L)、提貨單、債券(bonds)、股票及息票等是物權憑證,以及在通常商業或融資過程認為,以作為證明持有人有權受領、佔有及處分該憑證及其有關貨物之任何其他憑證。
提單持有人,不管他是否真是該貨的主人,只要他能遞交提單,就可提貨。物權憑證可分為流通或轉讓與不流通或不轉讓兩類,一般使用的屬於可轉讓憑證。
常見的物權憑證包括:房產證、土地證、提單(空運提單不是物權憑證,不可轉讓)、宅基地證等等。
注意要區分債權與物權,比如:房產買賣合同只是債權關系,不是物權憑證,只有拿到房產證,才是物權憑證。
另外,物權並不僅僅指所有權,還包括使用權,他物權等,因此,像土地證實際只是土地使用權證(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也是物權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