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包土地使用權
A. 土地承包經營權與土地使用權有何區別
承包經營權是指使用土地經營獲利後與發包方分成收益,
土地使用權是指以交租金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與經營沒關系,收益也可以獨占
B. 土地承包權跟土地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土地歸屬原本是國家,集體的,現在分田到家的農戶擁有的是土地使用權,再承包給別人又叫土地承包權
C. 二輪承包土地使用權是如何分配的,多大歲數可以參加分地
既然沒有承包土地,那麼屬於別人承包的地,征地款肯定不能分給你,如果有集體共有的地在這次征地范圍內,那麼,只要你是這個村的村民,同樣有權分得。
D. 農村承包土地應該怎樣辦理土地使用證
地使用證有兩種:
一種是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這是用於農業生產承包經營的,這種證書一般是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發的,套有地方政府大印;
另一種是宅基地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證,這種證書是國土部門簽發的,也套有地方政府大印。如果你這塊是地辦第一種證書,只需在證書中載有這塊地即可。
而第二種證書是基於有地上建築物的宅基地而言的,如果沒有地上建築物,是無法單獨辦理土地使用證的。因此,建議你先將這塊地暫時先載入第一種證書中,以保證你對這塊地的使用權。憑跟別人換田的協議,先在村土地清冊中更改到你的名下,然後到鄉鎮農經站辦理證書的變更手續。
(4)如何承包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五條,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
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登記發證,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登記發證辦法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制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一條,以出讓或者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
E. 如何流轉農村土地使用權
以下是十八界三中全會土地改革內容參考(天誠國土解釋):堅持農村回土地集體所有答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農村的土地承包實行30年不變,是為了避免承包耕地的頻繁變動,防止耕地經營規模不斷被細分,提倡在承包期內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辦法!
F. 關於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規定
農村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村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種。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改革開放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逐漸確立起來。由此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地使用權主要歸農戶經營使用的制度。
由於土地利用對社會經濟有很強影響,因而土地使用權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土地要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要符合規劃(規劃制度)、土地利用要遵循可持續原則(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