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權污染
『壹』 我家澱粉加工時,鎮綜合執法所說污染水源,讓供電所停我家的電,我家正常交電費,供電所有權停電嗎
如果你真的有污染現象,執法所需下達整改通知,如果到期不整改是可以關停的,但直接停電屬於違規越權處理
『貳』 地役權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什麼意思
地役權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下面我舉案例說明:
A公司在離海不遠的地方建酒店,在酒店上端的旋轉餐廳就餐可以欣賞海景。B公司取得了酒店前面的土地的建設用地使用權。A公司與B公司約定,B公司10年內不修建30米以上的建築,A公司每年向B公司支付30萬元,雙方簽訂了書面形式的合同,但未進行登記。
後B公司將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給不知情的C公司,A公司要求C公司履行地役權合同的義務。這時C公司在此關系中就是善意第三人,因為C公司對此毫不知情。那麼A公司是無權要求C公司履行A公司與B公司的地役權合同的。
(2)土地所有權污染擴展閱讀:
地役權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的不動產的效益的權利。他人的不動產為供役地,自己的不動產為需役地。
我國《物權法》規定,設立地役權,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供役地權利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允許地役權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權人行使權利。
地役權的分類:
1、通行地役權。即以在他人土地上通行以便到達自己土地為目的的地役權。
2、有關水的地役權。具體包括:
(1)取水或汲水地役權,即為了需役地的便利在供役地上取水或汲水的權利;
(2)導水地役權,即利用管道或溝渠經過供役地把水導入需役地的權利;
(3)排水地役權,即把生活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排入供役地或經過供役地排向他處的權利。
3、眺望地役權。即為了確保在自己的土地或建築物中能夠眺望風景,約定供役地的物權人不得建造或種植超過一定高度的建築物或竹木的權利。
4、採光地役權。即為了改善自己的土地或建築物的採光效果,約定供役地的物權人在一定的區域不得建造建築物或種植竹木,或者建築物、竹木不得超出一定高度的權利。
5、支撐地役權即利用他人已經建成的牆壁搭建房屋或其他地上定著物的權利,設立此種地役權往往為了節省建築成本或為了擴大房屋的使用面積。
6、放牧地役權。即按照約定在供役地上放牧牛、馬、驢等牲畜的地役權。
7、建造附屬設施或安設臨時附著物的地役權。需役地的物權人為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土地或建築物,可以與供役地的物權人協商,支付一定的對價,取得一項在供役地上建造建築物之附屬設施或安設臨時附著物的役權。
8、排污地役權。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排放污染物的企業,盡管其營業可能已經獲得環保部門的行政許可,但此種排污行為客觀上會給相鄰不動產的利用造成損害或不便,企業可以與相鄰不動產物權人訂立契約,支付對價,獲得一項排污地役權。
地役權的性質:
1、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不動產之上的物權
2、地役權是以他人不動產供自己的不動產便利之用的權利
3、地役權具有從屬性
(1)地役權不得與需役地分離而為讓與
(2)地役權不得由需役地分離而為其他權利的標的
(3)地役權隨需役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消滅而消滅
4、地役權具有不可分性
(1)分生上的不可分性
(2)消滅上的不可分性
(3)享有與負擔上的不可分性
『叄』 什麼是相鄰關系的規制
相鄰關系是不動產的相鄰各方因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由於相鄰不動產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間均會發生相鄰問題,所以相鄰關系在實踐中廣泛存在,情況錯綜復雜。我國法律中的相鄰關系規定在《民法通則》之中,其第 83條規定: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由此,可以說相鄰關系是發生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實質上是法律對權利人權利延伸的保護。通過該條可歸納出相鄰關系的以下三個特點:第一,相鄰關系是發生在兩個民事主體之間的一種雙方法律關系。法律在對一方主體的權利延伸進行保護的同時對另一方主體的權利必然加以限制,因此只有一方主體不可能發生相鄰關系。作為相鄰關系主體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包括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承包經營戶、個體私營企業等;第二,相鄰關系的客體須為相互毗鄰的不動產。動產不可能作為相鄰關系的客體。不動產相互毗鄰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不動產的相互連接;二是不動產的相互鄰近;第三,相鄰關系屬於物權范疇,是由物權派生的權利,依法律規定的事實發生,因客觀條件的存在而存在,不因時效而消失。
『肆』 國內做企業要交哪些稅
國內做企業要交的稅,需視企業所處的行業和經濟業務來定,根據每個行業不同和發生的經濟業務不同,要繳納的稅費不一樣。
國內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如下幾種:
1、增值稅:一個公司開業,總是需要經營的,不管經營范圍是什麼,總之是逃不出增值稅的徵收范圍,全面營改增了,增值稅一統天下。所以增值稅是每個公司都繞不過去的。可能有的公司是免稅,那屬於稅收優惠的范疇,但申報還是必須的。
2、企業所得稅:一個公司,最終的經營成果肯定是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即使是分公司,雖然不是自己算,但也需要總公司計算分配後自行繳納。
3、城市維護建設稅:這是個影子稅種,緊跟流轉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計算不復雜,不需要過多考慮,知道即可。
4、印花稅:印花稅的征稅范圍雖然有限,僅是列舉的合同書據和賬薄,但每一個公司開業總需要設置賬薄,需要投入資本金、需要簽訂一些合同。這些業務都少不了印花稅的身影。
5、個人所得稅:對於公司來說,本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雇員工資需要繳啊,股東分紅需要繳啊。公司是法定的扣繳義務人,少代扣了也是要負責任的,所以不可掉以輕心。
6、消費稅:如果公司經營的貨物屬於下列商品的需要繳納消費稅。
具體有:煙、酒及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電池、塗料。多數貨物是在生產環節加征一道消費稅,例外的是金銀首飾是在零售環節徵收。
7、資源稅:如果公司開采銷售的是以下貨物,則需要繳納一道資源稅。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鹽。此外,從2017年12月1日開始,對部分省市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開征了水資源稅。(從價定率或者從量定額)
8、煙葉稅:對收購煙葉的單位,加收一道煙葉稅。這里注意是收購環節,而不是銷售環節。
9、契稅:公司在購買房子或土地使用權時繳納(稅率有1%,1.5%,2%)。
10、耕地佔用稅:如果公司佔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需要繳納此稅。實行地區差別幅度定額稅率。人均耕地面積越少,單位稅額越高。但最多不得超過當地規定稅額標準的50%
11、房產稅:如果公司持有房產或出租房產,繳納此稅。應納稅額= 房產原值× (1一減除比率)× 1.2%;應納稅額= 房產租金收入×12%
12、城鎮土地使用稅:如果公司佔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的土地,繳納此稅。稅金繳納以佔用應稅土地面積(平方米)×適用定額稅額
13、土地增值稅:如果公司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房屋產權並取得增值性收入,需要繳納此稅。採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
14、車輛購置稅:在公司購買車輛的時候繳納。統一稅率10%
15、車船稅:公司持有車船時繳納。定額稅率
16、關稅:如果公司有進出口業務,必不可少地就是要和關稅打交道了,這部分稅款是海關徵收的,同時海關還代征進出口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4%-80%不等。
17、船舶噸稅: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需要繳納船舶噸稅。徵收機關也是海關。定額稅率,根據船舶噸位來徵收。
18、環境保護稅:這是今年新增加的一個稅種(2018年1月1日開始按季度徵收),如果公司直接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則需要按規定繳納環保稅。
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具體稅額可由各地在法定稅額幅度內提出。
企業向污水集中處理場所、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在符合環保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處置固體廢物,不屬於直接排放,是不用納稅的。
(4)土地所有權污染擴展閱讀:
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企業是指按國家規定注冊、登記的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依法注冊、登記的,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
獨立經濟核算是指同時具備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獨立計算盈虧等條件。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使用本法,這兩類企業徵收個人所得稅即可,避免重復征稅。
征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收入費用
企業所得稅規定,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同時對分期收款銷售商品、長期工程(勞務)合同等經營業務規定可按下列方法確定:
⑴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可以按合同約定的購買入應付價款的日期確定銷售收入的實現;
⑵建築。安裝、裝配工程和提供勞務,持續時間超過1年的,可以按完工進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
⑶為其他企業加工、製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可以按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