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使用
知識產權使用許可是指知識產權許可方與知識產權被許可方,依法簽定書面許可合同,由許可方授予被許可方按照約定使用知識產權的法律行為。主要方式有:
普通許可:是指許可人允許被許可人在規定的地域范圍內使用在合同中所約定的知識產權內容,同時保留在該地域范圍內許可人自已使用該項知識產權以及再與第三方就該項知識產權簽訂許可證合同的權利。
排他許可:是指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地域內獨家實施其知識產權,而不再許可第三方在該地域內實施其知識產權,但仍保留許可方自已實施其知識產權的權利。
獨占許可:是指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地域范圍內,擁有獨占該項知識產權的使用權,任何第三方也包括許可方自已在內,均無權使用該項知識產權。
② 知識產權主要包括什麼
知識產權是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領域中,發明者、創造者等對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成果享有的專有權。其范圍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及相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傳統知識、遺傳資源以及民間文藝等。
知識產權,也稱「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
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一詞是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
2020年5月27日,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20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
③ 知識產權的先用權
對於「先用權」的作用,《專利法》是這樣界定的: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A進行製造、使用該項設計並不涉嫌侵權,但這有個前提,就是A應該提供充足的證據證明其設計早在申請日前就已製造、使用或准備好製造和使用;並且A的設計不能夠是非法或非誠信等不正當手段獲得。對於所提供的證據應該有以下其中之一:1,已經完成製造的應該有相應的工藝文件及產品;2,准備製造和使用的應該有足以完成製造份額的原材料及製造的主要設備;3,被訴侵權產品與專利申請日之前設計、製造的產品屬於相同產品。
如果起訴方B與被起訴方A有業務來往,且能夠提供證據證明B公司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A的相關設計,那麼A甚至能夠起訴B並且宣告B的專利無效。申請人應該在申請專利上做到誠實守信原則,如果將不屬於自己的設計擅自申請專利並冒認為設計人,那麼該項設計就不能夠被授予專利權,授予專利權的亦應該宣告無效。
但無論如何,相應的證據都是必須提供的,證明享有先用權的,應該提供與該項設計有關的證據。例如,設計的原稿、設計中設計人的意見交遞與郵件往來、製造相應產品的工藝文件、製造相應產品的最終成品;准備製造所采購的模具車床以及原材料等、准備宣發該設計的宣發文件等。如果沒有證據,就很難被認為享有先用權了。
因此 ,知識產權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該保留相應的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④ 軟體知識產權的法律適用
軟體知識產權的法律適用
1、著作品版權:將研發成果中的文檔、程序或其他媒質視為作品,適用著作權法進行保護;
2、設計專利權:應用端的工程技術、技巧性設計方案,可以申請專利保護;
3、形式表現商標權:產品名稱、軟體界面等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可以申請商標保護。
軟體知識產權的內容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與商標權。
1、著作權指軟體的表達(如程序代碼、文檔等)方面的權利。
2、專利權包括軟體的技術設計,如程序設計方案、處理問題的方法、各項有關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權利。
3、商標權則是指軟體的名稱標識方面的權利。
⑤ 知識產權法 試述合理使用的方式
試述合理使用的方式。
參考答案:
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上述規定也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⑥ 知識產權使用許可有哪幾種方式
知識產權使復用許可是制指知識產權許可方與知識產權被許可方,依法簽定書面許可合同,由許可方授予被許可方按照約定使用知識產權的法律行為。主要方式有:
普通許可:是指許可人允許被許可人在規定的地域范圍內使用在合同中所約定的知識產權內容,同時保留在該地域范圍內許可人自已使用該項知識產權以及再與第三方就該項知識產權簽訂許可證合同的權利。
排他許可:是指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地域內獨家實施其知識產權,而不再許可第三方在該地域內實施其知識產權,但仍保留許可方自已實施其知識產權的權利。
獨占許可:是指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地域范圍內,擁有獨占該項知識產權的使用權,任何第三方也包括許可方自已在內,均無權使用該項知識產權。
⑦ 有關知識產權的合法使用是什麼意思
知識產權的范疇較廣,主要包括著作權(即版權)、商標權和專利權,故知識產權並版非僅指專利。權所謂擁有合法的知識產權,即是指參賽者要有屬於其所有的知識產權,無知識產權糾紛,是指產權人對此知識產權與他人沒有產權歸屬、使用權、處分權、質押權等權利方面的爭議。
⑧ 什麼是知識產權的合理使用和授權原則
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其中著作權和專利權由合理使用的規定,建議您結合自己的情況參考一下相關法律中關於「合理使用」的規定。
⑨ 知識產權考試有什麼用
知識產權又稱為智慧財產權,是指人們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利,通常分為兩部分,即工業產權和版權。根據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簽訂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第二條規定,「知識產權」包括下列各項有關權利:
1)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2)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廣播節目;
3)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的發明;
4)科學發現;
5)工業品外觀設計;
6)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業名稱和標志;
7)制止不正當競爭;
8)在工業、科學、文學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創造活動而產生的一切其他權利。
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第一部分第一條所規定的知識產權范圍中,還包括「未披露過的信息專有權」,這主要是指工商業經營者所擁有的經營秘密和技術秘密等商業秘密。此外,該協議還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列為知識產權的范圍。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對象的范圍不斷擴大,不斷涌現新型的智力成果,如計算機軟體,生物工程技術,遺傳基因技術,植物新品種等,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所公認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
答案補充
狹義概念上的知識產權只包括版權、專利權、商標權、名稱標記權、制止不正當競爭,而不包括科學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
答案補充
知識產權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過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的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在法定期限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