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知識產權屬於北車還是鐵建
㈠ 中國的高鐵技術都是中國的自助知識產權嗎
可惜核心技術還是國外引進的
㈡ 中國第一條自己知識產權高鐵是那一.條
京津城際高鐵是中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運營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專鐵路,屬於2008年8月1日投入運營,全長120公里.京津城際高鐵打開了中國鐵路邁向「高速時代」的大門.其中
C2010動車組從天津7:45發車,8:15到達北京南站.
更多有關專業商標及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知識或者更多服務,請登錄www.shewentm.com或者致電010-82685045
㈢ 中國南車與中國高鐵和中國鐵建是什麼關系
中國的高鐵大部分是由中南南車製造的,中國高鐵的鐵路大部分是由中國鐵建鋪設的,現在明白了嗎,中國南車和中國鐵建都是國內兩家大型的國有企業,中國高鐵就是指中國的高速鐵路(網),不是什麼公司。
㈣ 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中國鐵建的關系
國家鐵總是抄中國鐵建的戰略買襲家,可以肆意壓榨剝削鐵建和中鐵。
戰略買傢具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采購量巨大,第二,他是眾多乙方的唯一甲方合作者,或者是眾多乙方無法擺脫的甲方合作者。所以,鐵總利用自己戰略買家的身份可疑肆意壓低招標價格,給兩家以鐵路施工業務為主的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帶來了極大的經營風險。
㈤ 中國高鐵是自主的知識產權嗎
部分技術屬於合作的,但是也有部分技術是自主研發的,包括在引進技術的技術上研發的!
㈥ 中國高鐵,屬於誰的高鐵
確切的說中國高鐵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鐵路窄軌的實際加以改進和創新,集成了國外多種技術的一個綜合體。
當年中國進行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時候,要引進外國的機車,當時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有:德國西門子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日本日立、川崎重機集團
當時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對鐵道部的要求是:中標者價格合理,而且必須轉讓80%技術,並對核心技術進行說明,同時采購的機車20%在國外製造,剩下80%必須在國內製造,完成組裝。
當時西門子很拽呀,以為自己技術一流,而且價格高,又不同意轉讓技術,在開標第一輪把德國西門子淘汰了。一下子讓外國鐵路企業看到了鐵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第一次招標中最後中標的是加拿大龐巴迪集團,並和長春機車軌道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接下來幾年,中國鐵道部還是保持一貫的強勢,靠市場換技術的思路,國外巨頭雖然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但是限於集團業績壓力,而且對中國市場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後來的招標中,鐵道部采購聯合體,都是把采購訂單分成若干個系統,如引進日本的牽引系統,法國的電控系統,德國的行車控制系統,加拿大的軌道技術等等,這樣一來,把國外各個模塊最先進的東西轉讓進來後,分別給中國的南車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分別去消化吸收,並進行本地化創新。
第一批國產動CRH1車組屬於萬國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還是在國外供應商控制的。
至於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實現國產了。
目前中國北車集團、中國南車集團兩大鐵路央企一共有5萬多人從事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研發創新工作,這個絕對是世界上鐵路系統最大的研發團隊。
說到CRH3動車組,確實蠻有意思的,當時立項研發後,因為一個技術一直無法突破,而這個技術在日本川崎重機集團擁有的,當時鐵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談,希望轉讓技術,迫於日本日立集團等國內行業大佬的強烈反對,就擱置了一段時間,後來川崎也是需要提升業績,盯著國內巨大的壓力,同意賣給中國5套元件。拿到相關元件後,兩大鐵路央企攻關一個月,通過逆向研究便輕松把技術搞定了,同時還進行了升級。
這個元件的完成,也保證了武廣高鐵CRH3型動車組的順利下線。
目前中國除了在國內建設大量的高鐵線路,還在參與沙特、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等國的高鐵投標
其中。美國、俄羅斯已經與中國鐵道部簽署了建設高鐵的合作備忘錄,正在進行前期立項工作。
以上這些信息是一個電視訪談節目采訪鐵道部總工程師的時候了解到的。
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已經確認要花16億美金左右,引進中國高鐵技術。據說7月16號,阿根廷總統訪華時候,估計會宣布此項合作協議。
中國高鐵用市場換技術,換來了自主創新,形成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並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值得表揚。
而同樣以市場換技術的中國產業還很多,到現在還在艱難前行中。
比如:中國汽車行業、中國航空工業是最典型的,確實要好好反思下。換的結果,自己啥也沒學到,結果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流失到海外資本家的腰包了。
㈦ 中國高鐵奇跡是怎樣創造的觀後感
中國高鐵用短短5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40年的發展道路,這樣的奇跡是怎樣創造的?記者在長達一個半月的采訪中發現,無論是在線路、橋梁、隧道、涵洞等工程技術,通信、信號、牽引供電系統,還是運營調度和旅客服務系統以及高速動車組的設計生產等幾乎所有環節,都可以看到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身影。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自主創新之路,可以說是中國高鐵發展模式最具核心的價值和最大的成功之處。
一定要走自主創新之路
早在中國高速鐵路剛剛投入運營的時候,一個嚴肅的問題就擺在中國鐵路建設者面前,必須回答--那就是:中國,是否真正擁有高鐵技術的知識產權?或者說:中國高鐵,真的屬於中國嗎?
對於這個問題,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的回答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重大決策,從2004年開始建設高速鐵路,走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之路,這三種都是自主創新的方法。"
自主創新是中國高鐵建設者"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具體行動,更是中國高鐵人在建設實踐中反復確認的必由之路。2009年底,武廣高鐵正式開通前,時任廣鐵集團總調度長的陳敏,一定要請前來參觀的日本同行到駕駛室看個仔細。
當時人們只看到陳敏臉上的笑容,卻沒人知道為什麼他一定要這么做。因為三年前陳敏去參觀日本新干線時,希望能夠得到一張駕駛室的照片卻費盡周折:剛開始四次請求都沒有得到批准,後來經過層層審批雖然勉強同意,但只能遠距離拍攝一張駕駛室的照片。
這次經歷,讓陳敏深切體會到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走"自主創新"的路?因為"引進"就像一卷殘破的密碼本,得到它會有幫助,但是要掌握它,卻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
沒有創新,中國高鐵只能是一句空話!
習仲偉,鐵十五局副總經理。他在高鐵路橋施工中,同樣遇到了引進技術帶來的難題--外方提供了水泥配比方案,但它水土不服,不能適應中國的施工環境。沒有消化吸收再創新,引進就只能前功盡棄。習仲偉說,當時下了很大工夫,做了上萬次的實驗,讓原來德國人的材料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塊水泥板,不經自主創新都無法為中國高鐵服務!更何況中國高鐵是集設計施工、裝備製造、列車控制、系統集成、運營管理等成套技術於一體的龐然巨物--沒有創新,它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有統計數字表明,到目前為止,中國高鐵建設僅武廣高鐵就已獲得專利946項。若我們為每一項專利都樹碑紀念,並把它們均勻地擺設在武廣沿線,那幾乎每隔十秒鍾,乘客就可以看到一塊"中國創造碑"。中國高鐵在做國際鑒定時,評語是"代表了當今國際高鐵的先進技術。"而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將為中國高速鐵路的建設提供長期的支撐。
"我們的命運跟高鐵的命運聯在一起"
中國高鐵沿線,沒有高高的紀念碑,所有建設者,都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了乘客的腳下,寫在動車的底部,軌道的背面。因為製造者的名字就打在動車的底部、軌道的背面。而在電子檔案里,哪一道工序是誰,操作司機是誰,也都一目瞭然。為什麼要這樣做?北車集團唐車公司的接線工劉莉莉說,一是為了提高責任心,二是將我們的命運跟車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將我們的命運跟高鐵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每一個中國高鐵的乘客都應該記住:一個普通的建設者曾經這樣說。
在中國高速動車的研製中,有南車、北車兩大主力齊頭並進。忻力,是南車集團株洲所變流器專業的首席專家。在國產某型動車組技術攻堅的緊要關頭,曾經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急劇下降。忻力的眼病,後經醫生診斷是電腦紫外線長期灼燒所致,他的視力已從原來的0.8下降到不足0.2,醫生說,恢復已不可能,再發展下去,還有失明危險。"我愛人就發了很大的脾氣,要把我的便攜機給砸了。我說我沒辦法,我還是必須做。"忻力堅持著。由他負責關鍵技術的中國動車組將在今年年底生產下線,它的時速將是前所未有的380公里!
孫斌斌,是北車集團唐車公司年輕的女焊工。她在高鐵建設之初,就遇到了鋁合金焊接方面的棘手問題。面對困難,孫斌斌選擇了自討苦吃的辦法。她不等裝備護具配齊,就抓緊時間,在生產開始前就私下練起了鋁合金的焊接技術。一年以後,孫斌斌拿到了歐洲認證的國際焊接教師證書,她是全球獲此資格的第一位女性。
記得五十年前,曾經有人說過: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後來,大家把說這話的人稱做"鐵人"。今天,這一群建設者,也在為祖國的發展而拚命。巧的是,他們的名字里也有鐵人兩個字,他們叫"中國高鐵人"!
"知識產權是我們自己的"
何華武告訴記者:"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有鐵路網完整和集中統一指揮的管理體制優勢,有一支高素質特別能戰斗的鐵路職工隊伍。人民的支持,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中國高鐵的跨越,貫穿著科學發展觀這條紅線,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最後,讓我們重新回到開篇的問題:中國,是否真正擁有高鐵技術的知識產權?張曙光肯定地回答:這一點絕對放心!我們走出去沒有任何障礙,因為知識產權是我們自己的。
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鐵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展開了一系列角逐。在沙特、在美國的高鐵項目中,處處可見南車、中鐵建、北京鐵路局、北車等中國企業投標的身影。中國生產的機車、動車及零部件已經出口到了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南車、北車去年在海外贏得了23億美元合同。高鐵企業還計劃向歐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出口高鐵技術及相關設備。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個傑出品牌,它所蘊含的制度優勢、自主創新和高鐵人的奉獻精神,正是這個品牌最具價值的三大法寶。
㈧ 高鐵技術屬於中國鐵建還是中國中鐵
中國鐵建還是中國中鐵,都是高鐵的概念,但並不是擁有高鐵技術,二者都是鐵路基建的施工單位。南車和北車擁有高鐵機車的生產技術.....1]、已中標京滬高鐵的企業1)、中國鐵建(601186)2008年01月中標京滬高鐵土建工程,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為最大贏家,旗下兩公司(中鐵十七局、中鐵十二局)的中標金額合計達到337億元,所佔份額達40%。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是中國鐵建(601186)的控股股東,而中鐵十七局和中鐵十二局是中國鐵建(601186)的全資控股子公司。2)、中國中鐵(601390)2008年01月中標京滬高鐵土建工程,在這項總價約達837億元的土建施工項目中,中國中鐵旗下兩公司中標金額合計達到220億元,所佔份額在四分之一以上。3)、華東數控(002248)於2008年11月19日與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就京滬高速鐵路項目采購博格板專用磨床事宜簽訂備忘錄,京滬高速鐵路項目采購公司生產的博格板專用磨床11台,總價值16,170萬元。4)、時代新材(600458)於2008年12月12日收到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出的中標通知書,公司中標「新建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橋梁支座采購第C02包件和第C08包件」。上述兩項目合計中標金額為130,694,122元。5)、東方雨虹(002271)日前接到招標人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出的5份中標通知書,公司已被確定為新建京滬高速鐵路工程橋面防水層材料采購招標項目的中標人,中標16個橋面防水層材料包件中的5個,中標總金額約1.9億元,占公司2008年度營業收入的26.97%。6)、邯鄲鋼鐵(600001)2008年7月24日,邯鋼與京滬高鐵項目簽約,成功將邯鋼的線材螺紋鋼打進京滬客運專線,共提供螺紋鋼、線材超過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5億多元。2008年11月28日,邯鋼又從京石專線項目拿下優質建材合同訂單,已經提供螺紋鋼、線材5萬余噸,還有1萬余噸的鋼材還在生產當中,於近期交貨。7)、中國平安(601318)牽頭組建的組合斥資160 億元,獲得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13.93%的股權,該組合中其他成員包括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人保等公司。◇註:中標京滬高鐵的上市公司也將會在今後的高鐵建設招標中佔得先機,關注。[2]、目前國內的重軌生產企業主要有4家,分別是:攀鋼鋼釩、鞍鋼、包鋼和武鋼,其中攀鋼和鞍鋼占據著重要的市場份額。此次京滬高鐵至少需要30萬噸鋼軌,這將是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目前,攀鋼、鞍鋼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都在積極備戰競標,包括消化外資鋼軌技術、提高工藝水平等。京滬高鐵不僅用鋼量大,而且對質量要求很高,並將成為我國高質量用鋼的一個樣本工程。據悉,京滬高速將在2009年底展開鋼軌招標,主要品種就是時速350公里的長尺鋼軌。1)、攀鋼鋼釩(000629):攀鋼集團是國家特大型工業企業和全國520戶國有重點企業之一;攀成鋼有限公司目前具備鐵150萬噸,鋼180萬噸,鋼材170萬噸年生產能力,是國內品種規格最齊、生產規模最大的無縫鋼管生產企業,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均位居行業前列;而攀長鋼公司則是我國重點的特殊鋼科研和生產基地。攀鋼鋼釩鋼軌產量居首,其重軌鋼產量今年預計將超過100萬噸。重軌是攀鋼的拳頭產品,不僅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0%左右,而且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註:攀鋼鋼釩是國內強度級別最高、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鋼軌生產基地,該公司生產的高速鐵路用鋼軌和在線熱處理軌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60%和100%。廣深准高速鐵路、京九線、秦沈客運專線、大秦重載運煤專線和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地鐵等重要線路、關鍵路段,都鋪設了攀鋼鋼釩的鋼軌。2)、鞍鋼股份(000898):本公司是國內大型鋼材生產企業,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熱軋板、冷軋板、鍍鋅板、彩塗板、硅鋼、中厚板、線材、大型材、無縫鋼管等產品。本公司熱軋板國內市場佔有率5.29%,冷軋板國內市場佔有率8.41%,鍍鋅板國內市場佔有率7.80%,彩塗板國內市場佔有率3.84%,硅鋼國內市場佔有率24.21%,中厚板國內市場佔有率5.06%,線材國內市場佔有率0.88%,重軌國內市場佔有率28%,無縫鋼管國內市場佔有率3.29%。3)、包鋼股份(600010):包鋼已經是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鋼鐵類上市公司,公司不斷加大基建技改的投資力度,大力提升產品的生產能力和產品檔次,使公司產品品種齊全的優勢得到更好地放大和提高,特別是公司新建、續建項目的相繼建成投產使公司的板材系列、石油管、鐵道用鋼材等高效產品數量顯著增加,有效地鞏固了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4)、武鋼股份(600005):經過兩年的生產線建設籌備,去年武鋼能夠生產軌鋼25萬噸,現在公司正准備進行時速350公里的軌道技術性能測試,一旦年底通過鐵道部檢測,今年即可進軍高鐵軌鋼市場,產量將可躍升到105萬噸。軌道建設用鋼主體包括鋼軌、軌枕鋼絲和扣件等。目前高鐵鋼軌技術標准主要有時速160公里和350公里兩種,國家多條高速客運專線開工建設,對國內鋼軌生產的技術和產量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3]、工程機械行業:按照工程機械占建設項目5%-6%的投資額經驗數據,京滬高鐵帶動的工程機械投資額有110億-132億元左右。京滬高鐵對包括土石方設備、運輸設備、基礎鑽機、混凝土設備、起重設備、道床鋪裝設備等需求將達200億元。1)、中聯重科(000157):公司主營業務為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路面機械、環衛機械等產品及配套件。在龐大的中國混凝土機械市場,中聯重科一直處於領先者的位置,市場份額為38%,2008年並購CIFA後,2009年取得了6%以上的市場份額增長,保持著比同行競爭者更加強勁的增長速度。CIFA則在義大利握有60%的份額,在歐洲其他國家,保有了20%到60%不等的市場佔有率。中聯重科和CIFA強強聯合,成為混凝土機械全球覆蓋最廣,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2)、三一重工(600031):公司72米泵車再次刷新世界紀錄,創造臂架長度和混凝土輸送量兩項世界第一;研製成功了全亞洲最大噸位 SR400 大型旋挖鑽機,領跑國內樁機行業,在高鐵項目建設中,三一的旋挖鑽機銷售實現了翻番的增長;1600 噸履帶起重機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將進入世界標桿頂級產品型譜,填補國內空白;多功能瀝青水泥砂漿車通過鐵道部試驗審查,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鐵道部認可的企業,由公司制訂的行業標准成為國家優先標准。3)、山河智能(002097):主營產品包括小型工程機械、大型樁工機械、鑿岩設備、中大型挖掘機械等,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樁工機械生產基地、體系完善的小型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和國家「863」成果產業化基地。[4]、製造軸承業1)、晉西車軸(600495):國內規模最大、車軸品種最多(包括火車和地鐵)的生產企業,為客車生產配套零部件的高速列車空心軸。目前,晉西技術較為先進,並擁有出口資質。2)、天馬股份(002122):蓄勢待發的中國軸承驕子,在軸承行業的兼並整合中將擔當重要角色,中高段精密軸承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3)、西北軸承(000595):主營軸承產品,與德國FAG合作成立鐵路軸承公司。公司在鐵路軸承方面,技術研發實力雄厚,是全國唯一能夠獨家生產時速200公里/小時及以上的高速鐵路軸承供應商。4)、龍溪股份(600592):從事火車應用關節軸承。[5]、製造火車輪1)、馬鋼股份(600808):馬鋼股份(600808)與德國合資生產高速鐵路軸承。國內鐵路客車輪大約有90%來自公司,在鐵路貨車輪的佔有率也超過50%,目前火車輪及環件產品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強的鋼鐵產品。2)、太原重工(600169):太原重工的優勢產品有起重機、挖掘機、鍛壓設備、火車輪與油膜軸承,在我國具備非常強的競爭能力。[6]、製造鐵路車輛:京滬高鐵設計是用作客運。「好馬配好鞍」,高速鐵路同樣需要高速客運機車,高速動車組將成為京滬高鐵另一大重要的投資。鐵道部強調,高速鐵路的機車將要實行高度的國產化,鐵道部很早就採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措施,目前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1)、中國南車(601766):中國高速客運機車的任務主要由南車和北車集團下屬的企業來完成。南車集團旗下的南車四方和北車集團旗下的長客股份是目前中國高速動車組的生產廠家,在京滬鐵路建成前,兩家企業都有時速300公里/小時的動車組下線。中國南車目前佔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市場約50%的份額,其餘基本被中國北車佔有。因此,未來三年中合計達3500億元的機車車輛購置投資規模中,中國南車將佔有超過1700億元的蛋糕。◇註:還有北車集團和湖南的四方車輛廠是擬上市公司。[7]、鐵路設備與配件1)、中航重機(600765):主營產品液壓泵,應用於鐵路系統。2)、遠望谷(002161):是國內(RFID)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的安防產品為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等(RFID)相關運用項目,毛利高達60%。2007年募集資金投資於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設計及產業化、射頻識別(RFID)讀寫器設計及產業化、鐵路車號識別RFID產品產業化及拓展應用等三個項目。3)、晉億實業(601002):公司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技術開發投入、調整生產布局、優化產品結構等措施,全面進入以高鐵扣件為主的高強度異型緊固件領域。4)、長園集團(600525):電力電纜附件,建設機械介入鐵路施工設備。5)、國電南自(600268):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軌道交通部分。6)、寶勝股份(600973):涉足鐵路電纜。[8]、鐵路電氣設備製造1)、創元科技(000551):我國已進入建設高速電氣化鐵路和客運專線的新時期,創元科技(000551)將直接受益,未來五年京滬、京哈、京廣和隴海等四條主要干線將全線實現電氣化,也給創元科技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2)、許繼電氣(000400):許繼電氣的「高速鐵路供電系統成套設備關鍵技術」項目通過專家論證,符合高速鐵路供電系統的技術及市場發展趨勢的要求,項目完成後可大幅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高速鐵路供電系統成套關鍵技術裝備的全面國產化。3)、卧龍電氣(600580):生產電氣鐵路變壓器。4)、烽火通信(600498):高技術含量的鐵路通信工程光通信設備。5)、南車時代電氣(HK3898):CRH2 型動車組指定的主要配套設備供應商,掌握牽引控制系統、列車網路控制系統以及牽引輔助變流器等三項關鍵技術。
㈨ 中國高鐵奇跡是怎樣創造的
中國高鐵走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之路,沒有創新,中國高鐵的創內造只能是一句空話容!
中國高鐵有鐵路網完整和集中統一指揮的管理體制優勢,有一支高素質特別能戰斗的鐵路職工隊伍。中國高鐵的跨越,貫穿著科學發展觀這條紅線,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身影。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自主創新之路,可以說是中國高鐵發展模式最具核心的價值和最大的成功之處。
中國高鐵它所蘊含的制度優勢、自主創新和高鐵人的奉獻精神,正是這些讓中國人在短短的時間內創造了高鐵的奇跡。
㈩ 股票 高鐵運 營後賺的錢歸誰 是中國鐵 建還是中國北車和南車
收歸國庫(鐵道部)呵呵呵呵
你可以看看下資料介紹,中國鐵建、中國北車、中國南車這些上市公司只是其承建商和設備供應商等等而已,錢不會到他們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