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的知識產權
⑴ 請問4S店買車和綜合店買車有什麼不同
車行就是二級經抄銷商的俗稱了。通常襲車行可以給到你更低的價格。
車行與4S不同的地方是:4S是汽車品牌直屬的服務單位,無論售後還是保養、維修都比較正規化,消費者相對更放心。
而車行其實與「團購批發」類似,他們大量問4S拿車,他們的拿貨價格自然要遠低於個人消費者直接從4S拿車的價格。因此車行中轉之後還是能保證利潤的。
從拿貨價格來說,當然就是車行拿車更便宜了。但售後的正規程度自然是無法與4S相提並論的。因此我個人的觀點是:保有量大,維修保養非常方便的車可以從車行買,因為相對更廉價。而一般其他車輛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對汽車維修技術的了解程度來考慮。
⑵ 我國汽車行業的知識產權困局是什麼你有可破破局良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在專利方面,根據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統計數據,從1985年至2005年,國外企業在我國申請的發明專利總量約為國內企業的11.2倍。而且,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集中在車上保護、發動機、電氣控制等關鍵技術領域;國內企業的專利申請則集中在車輛傳動、特種運輸等非關鍵領域。
在國外市場,我國企業的專利部署極少,目前還沒有出現為拓展海外市場積極開展專利部署的跡象。例如,根據企業、品牌名稱在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資料庫進行檢索,我國長安、奇瑞、吉利、一汽、東風等著名汽車企業都沒有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美國獲得任何授權專利,也沒有公開任何專利申請。相比之下,豐田公司在美國授權的專利是1.0483萬件,公開的專利申請是2486件;本田公司在美國授權的專利是1.2214萬件,公開的專利申請是3912件。國內企業的PCT專利申請也不多。例如,吉利、奇瑞各公開了1件和2件申請。本田、豐田則各公開了2462件、2863件申請。從這些情況看,我國汽車行業要實現品牌和技術崛起,急需在諸多重大技術領域有所突破。
目前,這六大領域的863課題招標工作已經展開。隨著863課題研究的深化,我國完全有能力在這六個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幫助國內企業徹底打破知識產權困局,迅速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的整體崛起。
⑶ 有關手機方面和汽車產業方面的專利與知識產權
LZ是打算做什麼?
要是是公司需要,那得做個分析報告,幫助你們公司的產品研發定向。
⑷ 中國汽車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和對策分析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有個汽車網,地址就是AUTO什麼的,你去那上面看看,很多東西很不錯,或者是知網,花錢不多,辦事不少~
⑸ 有誰知道汽車行業的專利免費下載的網頁
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點開高級搜索,在關鍵詞一欄里選擇汽車燈具,專利類型勾選外觀專利,搜出來的就是你要的專利。你是檢索專利用於點子碰撞創造新專利還是要判定自己的專利是不是符合申請條件呢?
⑹ 我國汽車產業專利發展面臨哪些困境
■發明專利比重較小
《報告》指出,自2005年以來,我國汽車行業專利年均增長率達到26%,其中,2015年我國汽車行業專利公開量超4萬件。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的全球專利申請量排名已上升至第三位,占申請總量的19%。「近五年來,我國知識產權申請的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周舟表示,「中國已成為知識產權大國,但仍不是知識產權強國。」
周舟告訴記者,目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專利申請較為零散,尚未形成總體布局和系統規劃,未來出現專利壁壘和侵權風險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周舟直言,我國汽車企業知識產權布局目前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六大車企(一汽、東風、上汽、北汽、長安、廣汽)累計申請專利數量達12322件,其中發明公布、發明授權、實用新型以及外觀設計等四類專利申請量佔比分別為19.7%、7.1%、42.2%和40%。發明專利的比重較小,表明我國汽車行業的核心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構建知識產權生態圈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視員常利民所說:「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在全球舞台上競爭的重要資源和要素,在『十三五』期間,為推動『中國製造2025』的落地,提升我國製造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至關重要。」
近年來,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進步明顯,但僅個別企業設置了獨立的知識產權部門或機構,剩下的依靠企業研發和技術人員「散兵游勇」式地進行專利申請和維護。「在缺乏知識產權的總體規劃和系統布局之下,難以真正有效提升我國車企的知識產權維護和運營水平。」周舟如是說。
「汽車行業要建立訂單式專利技術研發體系,利用平台、機構、資本和產業,打造汽車行業的知識產權運營生態圈。」周舟強調,在培育產業核心技術高價值專利的基礎上,車企要進一步推進專利與標準的融合,同時注重防禦知識產權風險,推動專利技術的產業化。
■突破或在未來3~5年
「當知識產權布局和規劃體系構建完成時,下一步我們就能將知識產權打造成自主品牌車企進軍國際市場的強大『武器』。」周舟告訴記者。此前,知識產權出版社咨詢培訓中心咨詢師尹春雷在接受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觀點:知識產權應成為汽車企業的資本而非成本。
日本汽車企業一直以來都深諳此道,據日經新聞披露,近年來日本的商標授權與技術出口呈現上升態勢,由於知識產權出口順差持續增長,近十年間日本的勞務收支已增長四倍,達到2.4萬億日元(約合0.14萬億人民幣)。根據日本統計局資料,包括汽車製造業在內的運輸設備行業,是知識產權收入的主要貢獻者,其中大部分為技術相關的專利費與授權金。
值得肯定的是,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汽車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機構正積極開展專利布局的總體規劃和課題研究,與此同時,汽車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營管理意識也不斷提升,周舟表示,在未來3~5年內,我國汽車行業在知識產權領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和進步。
⑺ 知識產權公司是主要做什麼的公司
知識產權公司,是提供知識產權代理、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提供服務的,主要是指代理公司,比如專利代理公司、商標注冊代理公司,可以幫助企業撰寫專利申請文件和注冊商標申請文件。
還有一些是提供顧問服務的,比如,對某一行業的專利市場進行分析,對專利趨勢進行預估,形成一些專利調研文件供企業參考。
此外,還有一些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打假,受企業的委託,在市場上調查發現假冒商標、假冒專利的產品,訴至行政或司法途徑,從而維護企業的知識產權。
(7)汽車行業的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公司的主要經營范圍:
1、著作權和鄰接權。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鄰接權在著作權法中被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2、專利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實施權。
3、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或權利繼受人在法定期限內對注冊商標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
4、商業秘密權,即民事主體對屬於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5、植物新品種權,即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享有的專有權。
7、商號權,即商事主體對商號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依法享有的獨占使用權。
參考資料:網路—知識產權
⑻ 如何進入汽車行業
汽車銷售 這個行業競爭 也是比較殘酷的 看你自己的敘述了嗎?如果去應聘 就這樣說 《我喜歡版這個行業,權我喜歡汽車》我做汽車行業3年了 ,做的是大眾 上海和一汽,也做過自主品牌吉利汽車,你要真是想學點東西或想在汽車行里長做下去,建議去銷售國產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如吉利,奇瑞,路寶,比亞迪,到哪裡你可以學到真東西,這些車肯定原則上講 沒什麼問題 但就是小毛病多,好多東西都要你去向客戶解釋《忽悠》從而慢慢的你就是銷售高手了 同時你也要了解其它同價位車型,好以應對和對比 大品牌車 知名度高 年頭長,口碑好,自然車也不用你去介紹的太多《或許他{她}們比你還要了解》,車是不費力氣 就賣出去了 但你什麼都學不到 說不好聽的《手續代辦員》{也不是絕對的,有些大品牌銷售人員還是下工夫的}工資待遇呢 看銷售領導了 每個公司的激勵方案不一樣激勵方案好提成肯定高 但是那輛車估計不太好銷售 如:庫存車, 自己業務一下 好多銷售方法 好了不多說了 你還沒今這個行業,但記住 做營銷一定要 積極 好動 別閑著 《有說的不對地方還望同仁
⑼ 汽車行業歸口國家哪個部委
知識產權來細化為專利自、商標、商業秘密、版權,其實這里更多的是法律問題,交由市場部管理肯定是外行人管理內行人,不太合適。尤其是PCT,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知識產權的證據保全,知識產權出資、合作開發等都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因此,知識產權的經營與管理應該還是放在法務部門。法務部門應再細分為知識產權部、訴訟部、投資管理部等。以日本東芝公司為例,東芝公司的知識產權本部下設7個業務部門:策劃部、技術法務部、軟體保護部、專利第一部、專利申請部、設計商標部和專利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