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擁有產品所有權的是
① 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什麼
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
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
從黨的十四大起,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取向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成為自覺、主動的歷史進程。
(1)不擁有產品所有權的是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點和難點
我國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解決許多極其復雜的問題,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國有企業成為市場主體。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確立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針,強調以擴大企業自主權為主要形式,調整國家與企業之間的生產管理許可權與利益分配關系,在企業內部建立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這一時期改革的主要舉措是「放權讓利」,先是實行國有企業利潤留成制度。
1981年實行「利潤包干制」,企業按核定的利潤目標向國家承包,超過的部分歸企業留用,完不成的部分由企業自行補齊。此後又實行了「利改稅」,把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改為繳納稅金,稅後利潤全部留歸企業。
1984年,中央明確提出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後,國有企業開始推行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企業有自主選擇和安排產供銷活動的權利,有權擁有和支配自留資金。
1992年,中央頒布《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明確規定企業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產品銷售權、資產處置權等經營自主權。事實上,這一時期國有企業已逐步擁有了產品所有權,基本確立了市場主體地位。
從1993年到2002年,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國有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一時期國有企業改革從政策調整進入到制度創新階段,國有企業開始推行公司制改革。
1993年,中央提出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1999年,進一步明確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要求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到20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已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此後,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深化。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② 1、下列不擁有商品所有權的中間商是( )36 A、批發商 B、銷售代理商 C、零售商 D、寄售商 E、供應商
多項選擇題。答案是B銷售代理商和D寄售商。他們都屬於代理商,代理商是沒有商品所有權的中間商。
③ 代理商不擁有商品的所有權嗎
如果他們賺差價的話,那就不叫代理了,那是零售商或是批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