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作權的作品
1.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著作權的對象是文學、藝術作品。因此,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文學、藝術形式,就有可能成為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我國著作權法與各國法律的保護大同小異,主要有以下幾種: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1、文字作品,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歌、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是用文字或等同於文字的各種符號(包括數字元號)來表達思想或情感的形式。2、口述作品,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用預先創作好的作品加以口頭表演,如詩歌的朗誦.則不屬於口述作品。口述作品一定是即興創作的。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雜技藝術作品(新增的類型)。(1)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需要注意:配詞的樂曲,如果詞和樂曲連在一起使用,則詞包括在音樂作品之內,如果詞未和樂曲連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包括在文字作品之內。(2)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我國《著作權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3)曲藝作品曲藝是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目前曲藝曲種類約有400種,其中主要的是相聲,快板,數來寶評書,彈詞,大鼓墜子、琴書等。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4條所規定的曲藝作品,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的作品。可以文字形式出現,也可以口述形式出現。(4)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廣義上講,是憑借人體有組織、有規律,有組織的運動來表達感情的藝術形式。(5)雜技藝術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一種技藝表演,我國有豐富的雜技藝術作品資源,故在修改時,明確了雜技藝術作品作為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法只保護雜技的藝術成分,雜技中表現的動作難度和技巧難度,並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4、美術、建築作品(1)美術作品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它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一般分為純藝術品和實用藝術品。實用藝術品是指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藝術作品,是造型藝術之一。實用藝術品既是物質產品,具有物質實用功能,又是具備審美功能的藝術品。我國以前不保護本國國民的實用藝術品在美術界,對實用藝術是否屬於美術作品,認識不一。《伯爾尼公約》第2條規定,實用藝術品的法律保護,由各國自定,如果不給予工業產權的保護,則至少要給予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現在,實用藝術品在我國可以按美術作品保護。如果申請外觀專利的保護,可以以工業產權保護。(2)建築作品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建築作品屬於以立體形式表現的作品.著作權法對於建築物本身也作為作品的形式之一給予法律保護。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必須具備獨創性和可復制性,普遍使用的大眾性建築不具有排他性,如板樓的外形,因此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在外觀、裝飾、設計等方面具備獨創性的建築物,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對於建築物的構成材料、建築方法不予以保護,並且建築物外觀,裝飾、設計中的通用元素,屬於公有領域的范圍,也不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建築作品的保護還應該包括建築設計圖、效果圖和建築模型等。但是依據我國著作權法對於作品的列舉方式,這些作品被作為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給予保護。《著作權法》主要是對作品進行規范調整的,而要是在這方面產生了糾紛的話,也可以根據《著作權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中的條文來處理解決。但是對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也有相應的范圍規定,並非我們認為的任何一個作品都會受到該部法律的保護。
2. 作品沒有發表就不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嗎
我國《著作權法》第2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據此可知,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時間是自作品完成之時,與該作品是否發表無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外國人的作品只有首次在中國境內發表的才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3. 哪些作品沒有版權
創意一樣,但是表達方式(詞語、段落、章節形式等)不一樣就不算侵權。
舉個例子,你寫本中文的特波里哈,學魔法之類的情節都一樣都行,只要文筆、字面看起來不一樣就行了。
4. 沒有公開發布過的作品是不享有任何版權的,對嗎那這樣的作品享有著作權嗎半成品享有著作權嗎
錯誤的,根據版權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專,不論是否發表,屬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因此,一樣作品不管它出版與否,都享有著作權。只是已發表的作品遇到侵權問題時,舉證方便有力。
根據版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給出的作品概念,「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因此,只要半成品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那麼該半成品享有著作權。反之,不享有著作權。
5.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分別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回、舞蹈、答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6. 《著作權法》規定:文字作品著作權的產生是作品完成時。請問未完成的著作沒有著作權嗎有哪些保護措施
未完成的著作的完成部分具有著作權,比方說一本小說有15章,寫完了前14章,那內么前14章就是具有著作權容的,但相對於這本小說來講,不完整,暫不能申請包括15章在內的著作權,只能申請只有14章的著作權。這從側面反應了著作權保護的有形式的作品,而不是想法。山東省版權服務中心
7. 著作權法保護哪些作品不保護哪些作品
著作權法保護抄以下列形襲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著作權法保護哪些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著作權法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不適用於(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8. 未發表的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
你好,未發表的作品也享有著作權,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作者完成創作後,即取得著作權,並且能夠對抗第三人的侵權活動。但是如何確認作品已創作完成有時比較困難,一般情況下,作品創作完成,就是指作者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觀點表達出來,為人們所知,並且構成了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這種已經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作者預定創作計劃的全部,也可是一部分。只要作者的某一構思已經以某種形式完整地表達出來,即使是他全部構思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應視為作品在一定階段的創作完成,自動取得創作權。
9. 不可以獲得著作權的種類有哪些
著作權分別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內藝、舞蹈、雜技容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