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所有權是不是公民基本權利
1. 什麼是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
財產所有抄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包括兩種含義:(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即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
繼承權必需具備(1)必需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財產。(2)必需是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2. 徵收是否屬於公民財產所有權合法轉移
是的
財產權是公民重要的經濟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3條對公民的財產權做了相關保護規定,2004年憲法修正案對憲法第13條進行了修改,將兩款改為了三款。
【憲法條文】
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憲法第13條解讀】
財產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十分重要的經濟權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和自由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基礎,憲法在保護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公共財產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保護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權。根據本條的規定,國家保護的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權包括合法的財產所有權和財產繼承權。
繼承權是繼承人按照法律的規定取得死者生前財產的權利,是公民個人合法財產所有權的必然延伸。目前,我國已有民法通則和繼承法,對公民私有財產的繼承製度作出了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公民財產主要包括公民的收入、儲蓄、房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著作權和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徵收和徵用,是國家強行取得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或者強行使用公民和法人的財產的制度,屬於一種例外規則。正像強制締約制度是合同自由原則的例外、無過錯責任制度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例外一樣,徵收和徵用制度就是物權絕對性原則的例外規則。修改後的憲法第13條在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第1 款)的同時,規定「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第3款),是符合現代法治精神和共同經驗的。
3. 財產所有權的行使是不受限制的嗎
合法合情地使用就可以了。公民個人所有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權利,是公民個人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在中國,公民個人所有權分為兩類:即公民個人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公民個人生活資料所有權。中國民法通則第75條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公民依法對其所有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享有完全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公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其生產資料所有權,從事正當的生產經營活動,或利用其生活資料滿足個人的需要,都受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無償平調公民的財產。對於各種非法攤派和收費,公民有權予以拒絕。公民在其所有權受到侵犯時,有權要求侵權行為人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排除妨害、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 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下列屬於公民合法財產...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合法財產的認識。根據教材知識,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但是,施工發現的不明的埋藏物、撿拾到的他人的遺失物、採用非法手段獲得的財產,不屬於個人所有。所有屬於公民合法財產的是C。
考點:合法財產
5. 想請問一下,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屬於公民的基本權利嗎
繼承權來是指公民依照法律的直自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遺囑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繼承權是一項財產權,這是因為繼承權與財產所有權密切相聯。首先,繼承權的客體——遺產,是被繼承人生前享有所有權的財產;其次,繼承權的實現,就是遺產所有權轉歸繼承人所有。因此,財產所有權是繼承權的基礎,繼承權是財產所有權的延伸。繼承權不同於債權,債權是債權人得向債務人請求其為特定行為的權利,是一種請求權;而繼承財產並不要求權利人請求他人為一定的行為,而是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被繼承人所立的遺囑取得財產。因此,繼承權不屬於請求權,不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該條應理解為,只要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法律就推定其接受繼承,且其繼承權一直持續下去,直到他人侵犯其繼承權時(比如:在未通知其的情況下,他人將被繼承人的遺產私分),他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保護自己的權利,否則就喪失了勝訴權,即法律不再保護其繼承權。
6. 財產所有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說法對嗎,說理由
對,這是受<憲法>保護的權利。
憲法(2004)
第十三條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版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權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7. 4.公民個人所有權的客體不包括:
中國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凡一切公民,不論是否成年、是否具有行為能力,一律具有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主體的資格。個人財產所有權指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依法享有的對個人財產的所有權。中國公民的基本財產權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所有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中國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客體,包括:
①合法收入。這是公民取得財產的來源。中國憲法規定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公民最主要的收入是勞動收入,包括工資、工分和獎金,依版權、發明權和發現權取得的報酬或獎勵,勞動保險收入,以及農村社員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收入,家庭副業收入等。此外,合法收入還包括公民依法參加民事流轉或依繼承取得的財產。個體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合法取得的收入,主要是勞動收入,也包括在合法收入之內,由此取得的財產也屬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客體。
②儲蓄。是受法律保護的個人財產,公民將貨幣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只有公安、司法機關在偵查、起訴、審判案件必需時,才可依法定手續查詢。
③房屋。也是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客體。公民個人所有的住房,允許依法出租、轉讓。國家建設需要徵用時,應依法給予妥善安排,即給房屋所有人相當的房屋,或者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發給補償費。
④其他合法財產。這主要是生活資料,但不限於生活資料,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都可以成為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實體(見個體勞動者所有權)。
公民對於自己所有的財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涉。公民行使財產所有權,必須遵守法律,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不得利用個人財產從事違法行為,擾亂社會秩序,破壞公共利益,妨害或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社會主義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全體公民的社會主義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社會主義公共財富不斷增長,從而使公民個人財產也逐步增加。在中國,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公民個人財產,都受到法律的保護。
8. 51. 下列屬於公民和法人民事權利的有( ). A,財產所有權 B,債權 C,安全權 D,人身權
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民事權利可以分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大類。財產所有權和債權都屬於財產性權利。所以ABD可選。
C安全權,民法上無此概念,不屬於民法上權利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