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知識產權宣傳
把好入圍關。采購前要盡量選擇與資質良好、市場影響較大、實力較強的供應商合作。供應商的實力與其產品和技術研發能力正相關,與承擔風險和責任的能力也正向相關。
把好審核關。要嚴格審查供應商及其產品的相關資質證明,尤其是特別審核特殊行業的資質證明、認證標志等。涉及到技術產品的,需要審核專利證書或有權使用專利的許可證明。涉及到圖片、攝影等作品的,需要企業出具圖片、攝影作品的原創證明或授權證明。
把好簽約關。合同中簽訂「知識產權免責」條款對於銀行可能承擔的賠償責任或許無濟於事,但是,當銀行「停止侵權」需要自擔的重置損失,可向供應商追償,對此應在采購合同中明確。銀行還可要求供應商交納履約保證金,一旦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或其他產品瑕疵,可直接扣收保證金,抵償自身損失。
把好應訴關。一旦發生侵權糾紛,銀行一方面要積極應訴,證明所用產品的「合法來源」,降低賠償風險;另一方面,要督促供應商妥善處理,防止風險擴大。如果法院做出認定侵權的判決,銀行應立即停止使用,避免侵權擴大,同時立即向供應商追償損失,並解除與供應商的合作。
B. 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相關銀行
目前國內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銀行屈指可數。做的比較好的有交通銀行、北京銀行、重慶銀行等。
C. 知識產權質押對銀行的作用
您好我是銀行客戶經理,知識產權質押和專利權質押是近些年興起的。興起的原因是隨著銀行業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把銀行最易接受、價值最高的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早早的抵押給了其他銀行。對後來介入的銀行來說,需要找到一個新的途徑來開辟市場和爭取到新的企業客戶。但是在實際業務操作的過程之中,這兩種質押形式一般來說是不能單獨使用的。因為這兩種質押的權利很難變現並且價值難以確定,銀行在操作的過程中都是把他們當做一種附加的還款保證來使用。可以對客戶宣傳我們的銀行接受這兩種新型質押方式,但是在客戶辦理貸款的時候才說這兩種方式的作用只是擴大貸款額度,實際還是需要房屋產權抵押等傳統方式。全部手打歡迎採納。
D. 哪些銀行可以做知識產權的質押,還需不需要知識產權局的評估
目前復主要的國有四大行和一些名制氣較大的銀行開辦了知識產權質押業務,但是每家要求有所不同,建議直接聯系銀行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有交通銀行、北京銀行、重慶銀行等。
此外,傳言在實際業務操作的過程之中,知識產權質押不能單獨使用的。因為這種質押的權利很難變現並且價值難以確定,銀行在操作的過程中都是把他們當做一種附加的還款保證來使用。可以對客戶宣傳我們的銀行接受這種新型質押方式,但是在客戶辦理貸款的時候才說這種方式的作用只是擴大貸款額度,實際還是需要房屋產權抵押等傳統方式。
最後,知識產權質押需要第三方的評估機構做評估,這里不是知識產權局的評估。[資政知識產權]
E. 用知識產權作為公司出資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什麼以及可以接受知識產權貸款的銀行和方法
1、這叫無形資產投資,需要請專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根據知識產權的技術先進性、商務規劃等進行評估價值,股東決議通過並修改了公司章程可做為無形資產投資,經驗資後方可注入公司股本。
2、自己公司的知識產權不能對本公司進行投資。
3、該知識產權必須是已授權並取得證書的。
F. 如何用「活」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如何快速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表示,2015年,知識產權轉化運用進一步加強,全年通過專利、商標、版權質押共融資達931.72億。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貸款門檻高、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局而提出的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信貸品種,主要是以合法擁有的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作為質押物,經過評估機構評估價值後,由銀行按照一定的質押率提供貸款的融資模式。
其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很普遍,而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盡管政府已經出台相關政策給予支持,但總體上成效依舊不顯著。主要原因還在於幾個方面:
知識產權制度不健全,質押物價值難以評估。我國針對知識產權評估的制度不完善,缺少統一的技術規范和管理規范,使得評估的出來的價值有一定的差異性。
商業銀行不買單。商業銀行的質押融資主要都是針對有形資產,是否提供貸款和提供貸款的額度比例都取決有形資產質押物的價值,而知識產權屬於無形資產,銀行在做知識產權質押時,它的一切標准都沿用的是有形資產的評估體系,會影響結果的准備性和有效性。加上無形資產的風險性更大,所以只有少量的銀行買單。
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為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發展,政府也專門拿出一部分的財政資金給予支持,但由於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後,隨時可能遭遇貶值的風險,所以銀行通常會提高貸款利率來降低銀行風險。這樣子的做法,哪怕有政府的補貼或獎勵,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還是加大了,使得很多中小企業被迫放棄。
初創型、成長擴張期的中小企業固定資產很少,無形資產佔比極高,他們的融資需求也很大。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銀行機構來為他們提供融資服務,相信等待時間要很久,最終有可能會讓企業錯過最佳發展時期。
因此,中小企業可以找以知識產權為主要質押物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機構。他們圍繞知識產權交易鏈條,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和風控體系,能將知識產權進一步轉化運用,徹底打通融資通道。
G. 地方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對銀行、企業、地方政府機構的好處是什麼各位大俠
目前國內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銀行屈指可數。做的比較好的有交通銀內行、北京銀行容、重慶銀行等。
《擔保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可以出質質押貸款。以技術為主的企業當中,在企業經營時,可把專利等無形資產作價進行知識產權完全的資本化,以其技術在行業領域中所擁有的先進性與獨立性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依據。而我國的相關法律當中也規定了專利、商標權等無形資產可作為質押物在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機構進行質押貸款,為企業盤活了大量的無形資產。
對企業的幫助較大。對銀行來說比較難保證能收回所貸款項,所以目前的現狀是銀行都不太推廣這個業務。對政府來說,就是政績吧。
H. 銀行應該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注冊商標的保護都是一樣的.銀行屬於金融36類,應在相應的類別進行注冊,並不斷擴大,體現出自己的唯一性和可信性.
I.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於銀行有何風險
金融機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存在風險主要有:
1、知識產權質押的法律風險
由於現行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擔保法》和《物權法》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尚不完善,部分制度存在瑕疵,知識產權作為融資貸款的質押品之一,其權屬關系比較復雜,使得當遇到權屬問題、處置問題等糾紛需要解決時,容易陷入執行難、審判難的境地;其次,專利、著作、商標權間交叉問題的適用法律亦不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法律盲區。
2、知識產權質押的估值風險
由於知識產權價值的不確定性被銀行傳統信息思維固化,對於同一知識產權,由於評估機構採用的評估方法不盡相同,其評估結果可能大相徑庭,這些本應由知識產權交易市場自發完成的任務和主動承擔的風險統統轉嫁於銀行。
3、知識產權質押的權利風險
由於知識產權權屬存在不確定因素,若知識產權在質押期內出現權利糾紛或因未繳納年費導致失效,而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獲得相關信息並採取有效補救措施,則其信貸風險將不斷攀升;再者,在高新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知識產權被替代風險也同樣存在,若無知識產權審查部門及時提供有效信息,金融機構難以在短期內對出質物有效性和保值度進行科學判斷,從而難以合理規避新技術替代風險。
4、知識產權質押的處置風險
知識產權具有一定時效性,其現時價值是否貶損成為銀行的憂慮之一;同時,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由於交易市場尚不成熟,交易渠道尚不暢通,交易信息相對閉塞,交易手續耗時費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質物的變現能力;而知識產權變現時間長短、變現價值高低是銀行信貸風險的決定因素。
J. 知識產權如何獲得銀行保函
建議和當地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聯系,提供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以及商標注冊證,經專業資產評估機構對提供的知識產權權利進行評估作價,通過知識產權局和銀行協調辦理專項貸款或者出具保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