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品牌策略
⑴ 海爾的企業戰略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 )特徵: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後,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⑵ 海爾生態品牌戰略指向的是什麼
海爾生態品牌戰略所指向的用戶需求,這個需求不再是表面上存在的一個個孤立訴求,而是隱藏在背後的「需求圖譜」。而海爾要做的,是根據不斷挖掘出的用戶需求,持續為用戶動態構建可以滿足其需求圖譜的整個生態圈,實現生態圈的共同增值。
⑶ 海爾集團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海爾暫時還沒有大規模建立自己的專賣店連鎖體系,個人人為海爾也不適合走這條路,最多也就是建立一些體驗店,象蘋果那樣的。 從海爾產品和品牌推廣來看, 產品線廣,更新快,質量較好, 品牌知名度,可信度,美譽度在國內的公司中都是比較好了,所以沒有必要自己去建立連鎖銷售店,同時國內的一二級城市終端規模競爭也相當激烈,三級市場雖然前景很好,但海爾肯定不如過美,蘇寧水平高。
國美這次收購永樂和大中,加速的對一二級的市場控制, 接下來工作會主要放在三個實體的整合上,實現資源共享最大化。憑借幾千家電的優勢,過美可能會延續其價格殺手的角色, 以價格, 以規模來擴大其市場份額。發展自有品牌的產品也會是國美以後發展的一個方向。
⑷ 簡述海爾的品牌發展戰略!
日前,首屆中國名牌產品評選揭曉,包括摩托車 空調 洗衣機 彩電 電冰箱 微波爐 微型計算機 彩色膠卷 味精 襯衫在內的十大類產品共評出57個全國名牌,其中海爾集團公司囊括了電冰箱 洗衣機 家用空調器 微波爐 彩電等5種家電產品的 中國名牌產品 稱號 是什麼原因使海爾品牌在國內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成為國內家電第一品牌 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知名度,是一個具有豐厚內涵的品牌
一 海爾的 名牌戰略階段
從1984年到1991年,在7年的時間里,海爾只做了冰箱一個產品 通過各種促銷手段和傳媒渠道來打造冰箱名牌 海爾 ,從而使海爾品牌的高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得以不斷提升 到1991年,海爾冰箱產量突破30萬台,產值突破5個億 全國100多家冰箱企業,海爾唯一產品無積壓,銷售無降價,企業無三角債 海爾商標在全國家電行唯一入選 中國十大馳名商標 張瑞敏把這7年叫做海爾的 名牌戰略階段
建立良好的品牌是一個為產品創造獨特身份的過程 它不但能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記憶,使他們易於將產品相對於其他品牌的產品來作定位 而且,品牌的個性和形象能令消費者對產品產生一種熟悉的感覺,從而產生可靠性好感,養成購買習慣 成功的品牌可以使企業在競爭激烈 變化迅速的市場上獨占風騷 有調查顯示,品牌的受注意程度跟其市場佔有率是很接近的 品牌愈成功,便會吸引愈多人注意和購買,令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 因此的強勢的品牌將得到消費者忠誠的支持,它們的重復消費使企業的營業額至少能維持在一定水平上 而且,一個良好的品牌能讓企業把產品的定價提高,從而得到可觀的利潤 例如勞斯萊斯汽車,它的品牌給人的印象是名貴 品質優良,反映使用者高尚和有地位的特質 所以即使其定價高昂,也不乏追隨者
良好的品牌不僅包括企業的名稱 產品本身的型號 外形 包裝設計或是用於其商標的字體 形狀 美術圖案和顏色等物質方面,還應該包括諸如企業宗旨 經營理念 行為規范 管理哲學等等精神方面的內容 因此,優秀的品牌應具有鮮明和獨特的個性並能突出於對手的產品之中,最理想的是,自己的品牌能成為該類產品的代名詞,如 麥當勞 是漢堡包的代名詞, 商務通 是掌上電腦的代名詞
海爾集團在創立和打造自己的名牌戰略時非常注意運用各種行銷活動和宣傳攻勢,充分突出海爾的商標設計 口號 電視和雜志廣告等 例如,海爾的CI整體形象的策劃,在外界做了一個統一的形象,從Haier這幾個英文字母到兩個小孩,使人們會迅速聯想到海爾產品,和海爾人的承諾 真誠到永遠! ,這對提高海爾的知名度,提升海爾的品牌形象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 海爾的 名牌延伸戰略
良好的品牌有助於企業進行跨行業擴張 因為消費者已經熟悉這個品牌,較之於新的品牌,他們會更快及更容易接受其推出的新產品 例如哈爾濱制葯六廠 蓋中蓋 等原只是一種補鈣產品,但近年來開始擴張業務,進占感冒葯及其他葯品市場 由於企業形象一向良好,而且產品有效,所以新產品很容易就能被消費者所接受
品牌延伸已成為海爾為獲得更大發展,獲得更大利潤而採取的手段,由於海爾品牌的高知名度,良好的品牌形象,海爾通過品牌延伸進入新領域,從而擴大企業規模,使企業獲得更大利潤
在海爾的 名牌戰略階段 中,海爾先從冰箱做起,使之成為名牌,因為海爾冰箱是名牌,企業形象一向良好,它在市場上是供不應求的 所以新產品一問世,很容易就能被消費者所接受 從1992年到1995年,海爾品牌逐步延伸到電冰櫃,空調等製冷家電產品 1997年,海爾又進入黑色家電領域,1999年,海爾品牌的電腦成功上市,現在海爾集團已擁有包括白色家電 黑色家電 米色家電在內的58大門類9200多個規格品種的家電群,幾乎覆蓋了所有家電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海爾家電王國的形象 名牌競爭力為海爾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保障 張瑞敏把海爾的這種多元化戰略概括為 東方亮了再亮西方
⑸ 海爾是如何塑造成為強勢品牌的
品牌戰略已成為現代企業戰略組合的核心,企業戰略是企業在對自身所處外部環境、內部組織條件及能力所作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從企業全局出發,就企業長期發展所做出的總體謀劃。市場競爭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品牌的競爭,品牌的競爭力已成為企業利潤的主要源泉。海爾是我國公認的實施名牌戰略成功的企業,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其品牌戰略值得研究。
⑹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戰略
從1984年創業至今,海爾集團經過了名牌戰略發展階段、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階段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12月,海爾集團宣布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
名牌戰略發展階段(1984—1991):要麼不幹,要干就干第一
時代機遇:國家實行改革開放
用大錘親自砸毀76台有缺陷的冰箱
一般企業做法:只注重產量,而忽視了質量
海爾創新做法:沒有盲目上產量,而是嚴抓質量
海爾管理創新:實施全面質量管理,要麼不幹,要干就干第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的電冰箱技術和設備,包括海爾。那時,家電供不應求,很多企業努力上規模,只注重產量而不注重質量。海爾沒有盲目上產量,而是嚴抓質量,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提出了「要麼不幹,要干就干第一」。當家電市場供大於求時,海爾憑借差異化的質量贏得競爭優勢。
這一階段,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1985年,一位用戶來信反映海爾冰箱有質量問題,張瑞敏讓員工用大錘親自砸毀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員工的質量意識。
這把大錘已被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為國家文物;文物收藏編號為:國博收藏092號;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島(海爾)電冰箱總廠廠長張瑞敏帶頭砸毀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錘。
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1991—1998):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
時代機遇:國家鼓勵兼並重組
一般企業做法:兼並後發展不下去;反對多元化發展
海爾創新做法:兼並國內多家家電企業
海爾管理創新:實施OEC管理模式,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政策鼓勵企業兼並重組,一些企業兼並重組後無法持續下去,或認為應做專業化而不應進行多元化。海爾的創新是以「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思路先後兼並了國內十八家企業,使企業在多元化經營與規模擴張方面,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時,家電市場競爭激烈,質量已經成為用戶的基本需求。海爾在國內率先推出星級服務體系,當家電企業紛紛打價格戰時,海爾憑借差異化的服務贏得競爭優勢。
這一階段,海爾開始實行OEC(Overall Every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對每件事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這一管理法也成為海爾創新的基石。
1998年,哈佛大學把「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寫入教學案例,邀請張瑞敏參加案例的研討。張瑞敏成為第一個登上哈佛講壇的中國企業家。
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1998—2005):走出國門,出口創牌
時代機遇:中國加入WTO
一般企業做法:出口創匯,走出去又退回來做訂牌
海爾創新做法:出口創牌,海外建立「三位一體」本土化模式
海爾管理創新:實施「市場鏈」流程再造,走出國門,出口創牌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加入WTO,很多企業響應中央號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後非常困難,又退回來繼續做訂牌。海爾認為走出去不只為創匯,更重要的是創中國自己的品牌。因此海爾提出「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戰略,以「先難後易」的思路,首先進入發達國家創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勢進入發展中國家,逐漸在海外建立起設計、製造、營銷的「三位一體」本土化模式。
這一階段,海爾推行「市場鏈」管理,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基礎,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帶動物流和資金流的運行,實現業務流程再造。這一管理創新加速了企業內部的信息流通,激勵員工使其價值取向與用戶需求相一致。
美國海爾大廈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街,這幢建築是紐約的標志性建築,成為了海爾在美國的總部。
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階段(2005年—2012年):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
時代機遇:互聯網的發展
一般企業做法:以企業為中心賣產品
海爾創新做法:以用戶為中心賣服務
海爾管理創新:探索「人單合一雙贏」商業模式
互聯網時代帶來營銷的碎片化,傳統企業的「生產—庫存—銷售」模式不能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企業必須從「以企業為中心賣產品」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賣服務」,即用戶驅動的「即需即供」模式。互聯網也帶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國際化和全球化之間是邏輯遞進關系。「國際化」是以企業自身的資源去創造國際品牌,而「全球化」是將全球的資源為我所用,創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是質的不同。因此,海爾整合全球的研發、製造、營銷資源,創全球化品牌。
這一階段,海爾探索的互聯網時代創造顧客的商業模式就是「人單合一雙贏」模式。
2010年,張瑞敏在美國與世界頂級的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和加里·哈默交流海爾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兩位管理大師對海爾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的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加里·哈默(左)認為海爾推進的自主經營體創新是超前的。
網路化戰略發展階段(2012年—2019年):網路化的市場,網路化的企業
時代機遇:互聯網的發展
一般企業做法:以自身為中心的傳統型企業
海爾創新做法:互聯網時代的平台型企業
海爾管理創新:繼續探索「人單合一雙贏」商業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傳統經濟的發展模式,而新模式的基礎和運行則體現在網路化上,市場和企業更多地呈現出網路化特徵。在海爾看來,網路化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路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即大規模定製,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
2012年12月,瑞士洛桑IMD商學院院長多米尼克·特平將「IMD管理思想領袖獎」頒發給了張瑞敏,以表彰其對現代管理藝術與實踐做的貢獻。
⑺ 海爾品牌戰略存在的問題
研討會上,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宣布海爾集團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研討會上主要講了兩個問題:一、海爾為什麼要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過三道坎:第一道坎是從入圍資格到進入決賽圈;第二道坎是進入決賽後,從機遇利潤到雙贏利潤;第三道坎是獲得利潤後,要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早上好!這么多領導參加海爾今天的研討會,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也非常的感動,因為今天是星期日。外交部李肇星部長也來了!年底領導們工作都非常繁忙,今天來參加海爾的會議,這是對海爾的最大支持!而且海爾在21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座的各位領導都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和支持,在這里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研討會是說海爾一個新的戰略發展方向,即:全球化品牌戰略。這個戰略是我們准備從明年開始實施的。這個題目不僅是對海爾,對於全國的企業都是一個新的課題,作為海爾,我感到已提前進入了攻堅戰。
一、為什麼要進行這種全球化品牌戰略
主要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逼迫。加入WTO之後,如果從市場的角度來講,現在你不可能在全世界找到一塊不是國際市場的市場,都是國際市場。在加入WTO之前,有的企業負責人對我說,外國企業來了之後,讓他佔領大城市,我到農村去;而中國市場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國內市場已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孟加拉是全球49個最貧窮國家之一,但是,國際名牌全在他們那兒有競爭。所以,這是不能退縮而且必須迎上去解決的一個問題。在全球競爭中取勝的標志是品牌,因此必須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但是如果想做成一個國際化的品牌,又取決於你的全球化品牌的戰略。
在全球化運作的能力方面,我們的國際化名牌的對手,有著我們所不具備的全球市場網路和全球化競爭的素質。我們之前已經做了很多探索,我們上一個階段叫做國際化戰略階段。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有很多類似,但是又有本質的不同: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是在當地的國家形成自己的品牌。所以,這一點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國際化戰略階段主要是出口,但現在是在本土化創造自己的品牌。
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過三道坎
我們從1984年創業至今只是較好地抓住了國內機遇,但完成全球化品牌的戰略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對海爾來說還是非常困難的,我覺得至少要過三道坎:
第一道坎就是從入圍資格到進入決賽圈。
現在的中國企業在全球化、國際化的市場上有沒有資格都是一個問題,更不要說參加決賽了。就像奧運會一樣,你要參加跳高,可能入圍標準是2米,你現在才跳1.8米,連入圍資格都不夠。
入圍資格首先是解決布局的問題。海爾在全世界有30個製造基地,要想在全世界都布滿了,那還需要很大的力度。我們這幾年利潤下降,也有很多原因,但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你到全球去布局,為品牌打廣告,沒有錢是做不成的。到中國來的外國企業,他們在全世界都布局完了,中國是他最後一個進入的市場,他可以利用原來上百年的積蓄、上百年的力量把中國的市場做好。我們只有二十年,集中這點小小的力量要進入那麼多的世界市場,對我們是一種制約。人家是集中力量以十攻一打中國市場,我們則是全面出擊以一攻十,需要建立三位一體的營銷體系以打造當地名牌。所以我們是剛剛開始,後邊的路還很長,也非常艱苦。有一個跨國大公司到中國來,目標就是戰略性虧損5年,報道說今年他們已經開始盈利了,但已經經歷了9年,對於這么大一個公司需要9年,對於我們呢?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場攻堅戰,而且是剛剛拉開序幕。我們在全球化的開拓更要面臨長期的對發展和利潤的影響。
從企業的全球化競爭力上看入圍及決賽的問題,我們則要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
產品的競爭力包括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研發。在質量方面,中國的企業都有質量管理體系,但是現在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否入圍國際市場就非常困難。為什麼呢?你可能只是小規模的生產。現在要求的質量水平是什麼水平呢?是在大批量、多品種、新品多的情況下,仍能滿足不同國家、地區用戶的需求,只有這種滿足全球化要求的質保體系,才可能進決賽圈。具備高質量是入門的資格。如果做不到,市場就會拋棄你。比如說在紐約銷售的產品,如果到用戶家上門服務的話,企業平均要花費的費用是75美元,如果你這個產品就賣150美元,我不可能拿和產品一樣的價格來維修;即便300美金拿出一半的錢來維修產品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自己做不到這一點,你就不可能擁有市場,連入圍資格都沒有。
研發也是一樣的,有可以參與競爭的基本素質才可能入圍,如專利、標准等。我們的專利在中國家電企業算是最多的,我們的發明專利也是最多的。中國的家電企業,包括中國所有的企業,入圍兩項國際標準的,我們是第一個,在這之前沒有,應該說是不錯的。但是到國際市場這只是一個基本條件而已,或者說這只是一個競爭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充分條件是你必須把這個專利轉化到市場上有差異化的產品上。實際上國際標准也是這么定的。比方電熱水器防電牆的標准,因為過去發達國家的熱水器不考慮電的安全問題,因為電路系統非常安全,但是到發展中國家不行,比方中國做過一個統計,中國家庭的接地不合格或者沒有接地的佔52%,有的電線甚至接到水管上,這非常危險,如果沒有接地,很可能地線帶電傳到熱水器上,很有可能出問題。所以我們的防電牆熱水器使用中,不管是地線還是上面的線帶電,出來的水都不可能帶電。
我們的產品差異化最後能做到多大?是國內的產品差異化還是全球的差異化?我們的目標是要做到全球的差異化。現在我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做得非常好,世界各國政府肯定會支持這種工作,為什麼呢?洗衣粉對環境污染非常厲害,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沒有污染,另外,也可以節約很多水。目前我們還需要取得全世界各地的水樣,因為洗衣機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取決於當地水的特性。比如我們到印度去,在印度新德里賣得很好,到孟買就不行,所以我們現在准備解決不用洗衣粉洗衣機不管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的問題,我們就可以在全世界銷售了。
要參與國際競爭很重要的是企業運營的競爭力。歸結起來就是三個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三個流我們在中國做得很好,到國際上也還有差距。
比方說物流,我們是中國物流協會確定的中國物流示範基地企業,在中國算是不錯的,到國際市場上還不行。為什麼呢?因為入圍就是要進入全球的物流網路,但要進決賽就要能保證貨物不落地。實際上你進入國際市場之後,即使有倉庫,你也進不起。在青島保稅區,租一平方米倉庫不到8美金,到美國紐約是55美金,所以落不起。
在資金流方面,正現金流是入圍的標准。現在中國已經遇到了很大問題,我們中國企業出口,壞帳率是5%。5%的概念就是發達國家的10—20倍。大量的應收逾期會有很多壞帳,所以這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企業成為全球化企業很大的問題。在資金流方面,我們在國內可以,比方我們是唯一一個現款現貨的,但是國外我們的品牌還沒有足夠大,你就不可能做到現款現貨。
再一個就是信息流,信息流方面的內容歸結起來就是說每台產品都有條形碼,不管到哪個地方去,都有可追溯性。在國內我們基本上大城市都可以做到人碼、物碼、定單碼三碼合一,但是在國外還有很大的問題。
所謂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說到底都要有很好的客戶網路支持,否則不可能流起來。比方到國外去,產品必須到倉庫,原因在於你的客戶網路還不支持,如果支持的話可以直接發到店裡去。所以說到家的話還是企業的競爭力,要有產品的競爭力和營銷的競爭力,體現的是系統整體的能力。國外市場有決賽資格的只是幾家壟斷企業,要擠進去就要做很長期的努力和奮斗。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道難題。
第二道坎是:進入決賽後,從機遇利潤到雙贏利潤。
有的可能剛剛過了入圍的資格,進入決賽還不行;有的進入決賽,但是競爭力還不行。如果進到決賽了,那不是目標,還有第二道坎就是利潤問題,因為進入決賽不等於你有利潤,沒有利潤你賠錢進去,最後還要退出來,所以這就是我們能從機遇利潤到雙贏利潤。
中國企業一開始利潤都很好,現在利潤都非常困難,有的是全行業虧損,為什麼呢?我們一開始的利潤是怎麼來的?不是靠我們企業的競爭力來的,是靠改革開放的形勢帶來的。原來整個市場是一片空白,你干什麼賺什麼,干什麼可以賣出去什麼。我們海爾也不例外,海爾一開始的利潤就是這個機遇來的,而且我們的機遇抓得相對比較好。比方冰箱,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你出來的產品要多少錢就能賣多少錢。而且剛開始出來的時候,連續三年光空調一個產品每年賺十億以上的利潤。就是機遇抓住了,很快就進入了多元化,又利用資本積累進入到國際化當中。但是現在再進入全球化不可能有這么好的機會,剩下的就要靠自己。
我覺得今後的利潤沒有機遇利潤,而是雙贏利潤,就是你有什麼樣好的資源,人家給你什麼樣好的資源,是資源換資源。
上游的分供方能否給你優質資源完全取決於你的資源。像英特爾這種很大的公司,他給你的東西絕對取決於你自己,你要的量很大,你的發展前景很好,他給你的產品很好,而且價格會很低。如果說你要的量很少,價格高一倍。還有的分供方可以提供他的設計專利和資源,但這也取決於你的產品的競爭力。
下游企業也是一樣。到大客戶當中去,他們是否給你提供最好的位置,完全取決於你的產品是否能比他現在銷售的產品賺得更多。我到歐洲去,我到一個一個的連鎖店去拜訪他們,我們說海爾的產品怎麼怎麼好,人家只是一句話,我這個商場一共就四五個品牌,你可以進來,進來之後,你能超過哪個產品你就進,超不過你就別進;我現在賣得最差的產品是什麼,他給我的毛利是多少,你能超過他,我就叫他走掉。所以全球化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競爭力。
同樣,對用戶也是一樣。你的產品可不可以變現,取決於用戶能不能掏錢。用戶能否掏錢則取決於你的產品能否比其他產品為他帶來更多的實惠。第一個就是性價比,人家會比較:你這個價格對我來說合不合適?第二個就看你的產品能不能給我創造更大的附加值,也就是更大的差異化。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很難換來利潤。所以,在家電方面,全球一般就是四五個大的國際品牌,要和他們競爭,就需要有更強的競爭力。
第三道坎是:獲得利潤後,要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有雙贏能力才能獲取利潤,也才有了真正在市場上發展的後勁。
但雙贏能力取決於你比競爭對手更多更快地創造需求。但這一切又取決於人的競爭力,而且是遍布全球的人的競爭力,因此就有一個企業文化的問題:怎麼樣從單一文化到多元文化。
海爾能夠發展到今天,我們在外部的機遇與其它企業相比都是差不多的,很多企業原來比我們好得多,現在都銷聲匿跡了,我們能夠發展到今天,取決於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員工的努力,另外很大的一方面就是我們的企業文化被大家認同了,我們的企業文化核心就是創新。
但是我們原來的企業文化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而且面對的是中國的員工,大家有共同語言。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東西都被我們吸收了,比如「三綱」,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文化的基礎。三綱第一條就是「明明德」,現在中國很多企業、單位都不存在的一個氛圍:就是透明的人際關系,所有人的上升、提拔都靠競爭,所有東西都是公開透明的。其實中國人希望有這么一個環境,而現在其實很多企業做不好,就是因為有小幫派。但開拓國際市場所有的都是靠競爭,所有都是公開競爭,人們很心情舒暢地工作。第二個是「親民」,每個人都要有創新。第三個是「止於至善」,目標無止境。我們是以這三條制定海爾不同的發展戰略,制定海爾的精神,也保證了海爾能夠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得到員工的認同。
但是到國際上去又有不同。到國外去,文化的差異很大。比方到歐美,就是一種休閑文化,休閑是不可侵犯的。我們一開始到美國去,李肇星部長給我們很大的支持,親自到我們在美國南卡州建的工廠開工儀式上給我們打氣,到今天為止,我們的美國空調在美國市場上銷售很快,短短幾年從一億美元達到五億美元。但是再發展過程中,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大,這種融合非常困難。我們到日本去,日本人對你很恭敬,但是日本人沒法接受我們海爾的文化,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因為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資制度與海爾的「徹底的成果主義」的文化有沖突。當然在東歐、中東有些文化差異也是給我們帶來很多新課題。
所以,我們現在制定了新的企業精神和工作作風,其目的就是適應全球化品牌戰略的發展。
企業精神就是「創造資源,美譽全球」,這和原來的企業精神最大的不同,一個是強調以中國為據點,向全世界輻射,新的企業精神就是強調全球化,美譽全球。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它的前提就是要創造優質的資源以換取美譽的資源。德魯克有句話叫做「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兩個工廠用的材料一樣,但是干出來的產品價格就不一樣,也就是很多世界名牌到中國來代工,我們交給他的產品是10美元,但是他可以賣到100美金,那個差價就是他創造的資源。確切的說就是創造一個世界名牌,這個世界名牌要靠創新來創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另外我們新的工作作風是「人單合一、速決速勝」。原來主要是強調速度,在市場機遇多、市場空間大的形勢下,速度是第一位的。更快地抓住市場機遇,雖然准備還不足,但市場供不應求,也會贏。開發的產品雖然有失敗,但有一個成功也會贏,因為利潤空間大。
但今天不但要有速度,還要有速度與精準的統一,因為環境變了。
人單合一就是要解決速度與精準統一的問題。「單」是市場第一競爭力,人與之合一就要服從這個要求,在事先確定的、而不是上級下達的市場空間里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商機,產生快於對手的競爭力。
人單合一就是要解決內部管理和外部市場拓展兩張皮的問題。管理歷程的各階段,中國企業未經歷過。可以壓縮其歷程,但不能跨越。人單合一就是在以外部市場目標為中心強化內部的管理。
人單合一可以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接受。因為這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這個創新的發展模式被許多國際上的商學院和管理界人士看好,但均認為實施很難。
綜上所述,對我們來講還面臨著很艱巨的任務,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過去的21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了!我們已經走上了一條雖然艱巨但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必須要走的道路!我自己感覺現在越做越難做。到海外去,剛出去的時候覺得挺好,出去之後就覺得很難了,現在想退也退不回來,也沒有退路。所以有一點像禪宗所說的那種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入門之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這就是禪宗的境界。我現在就是處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所以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幫助,讓我們盡快能夠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謝謝!
⑻ 青島海爾電器公司實施的是什麼品牌策略這種策略的優缺點是什麼
用戶需求的品牌戰略,根據用戶需求來開發產品,只有優點沒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