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標品牌 » 嘉靖十八商標

嘉靖十八商標

發布時間: 2021-03-06 06:58:09

❶ 明代嘉靖末年六部尚書名單(不全也行)

年代 吏部尚書 戶部尚書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 都御史 嘉靖元年壬午 (1522年) 喬宇 孫交 毛澄 [498] 彭澤 張子麟 林俊 [499] 林俊 [500] 陶琰 [501] 趙璜 [502] 金獻民 左都御史 嘉靖二年癸未 (1523年) 喬宇 孫交 秦金 [503] 毛澄 [504] 羅欽順 [505] 汪俊 [506] 彭澤 金獻民 [507] 林俊 [508] 金獻民 [509] 趙鑒 [510] 趙璜 金獻民 左都御史 [511] 俞諫 左都御史 [512] 嘉靖三年甲申 (1524年) 喬宇 楊旦 [513] 廖紀 [514] 秦金 汪俊 席書 [515] 金獻民 [516] 趙鑒 趙璜 俞諫 左都御史 邊憲 左都御史 李鉞 左都御史 [517] 嘉靖四年乙酉 (1525年) 廖紀 秦金 席書 金獻民 李鉞 [518] 趙鑒 趙璜 顏頤壽 左都御史 李鉞 左都御史 [519] 嘉靖五年丙戌 (1526年) 廖紀 秦金 席書 李鉞 王時中 [520] 趙鑒 顏頤壽 [521] 趙璜 顏頤壽 左都御史 [522] 聶賢 左都御史 嘉靖六年丁亥 (1527年) 廖紀 [523] 羅欽順 [524] 李承勛 [525] 桂萼 [526] 秦金 鄒文盛 [527] 席書 [528] 羅欽順 [529] 吳一鵬 [530] 桂萼 [531] 方獻夫 [532] 王時中 [533] 李承勛 [534] 顏頤壽 [535] 桂萼 署 [536] 李承勛 [537] 胡世寧 [538] 趙璜 童瑞 [539] 聶賢 左都御史 [540] 胡世寧 左都御史 [541] 伍文定 右都御史 [542] 嘉靖七年戊子 (1528年) 桂萼 鄒文盛 梁材 [543] 方獻夫 王時中 李承勛 胡世寧 [544] 胡世寧 [545] 高友璣 [546] 童瑞 劉麟 [547] 伍文定 右都御史 [548] 李承勛 左都御史 [549] 嘉靖八年己丑 (1529年) 桂萼 方獻夫 [550] 梁材 方獻夫 李時 [551] 胡世寧 李承勛 [552] 高友璣 周倫 許贊 [553] 劉麟 章拯 [554] 伍文定 右都御史 [555] 李承勛 左都御史 [556] 熊浹 左都御史 王憲 左都御史 汪鋐 左都御史 [557] 嘉靖九年庚寅 (1530年) 方獻夫 梁材 李時 李承勛 許贊 章拯 蔣瑤 [558] 汪鋐 左都御史 [559] 嘉靖十年辛卯 (1531年) 方獻夫 王瓊 梁材 許贊 李時 夏言 [560] 李承勛 王時中 王憲 [561] 許贊 王時中 [562] 蔣瑤 汪鋐 左都御史 嘉靖十一年壬辰 (1532年) 王瓊 方獻夫 [563] 汪鋐 [564] 許贊 夏言 王憲 王時中 蔣瑤 趙璜 [565] 聶賢 [566] 秦金 [567] 汪鋐 左都御史 聶賢 左都御史 [568] 王大用 右都御史 [569] 嘉靖十二年癸巳 (1533年) 汪鋐 許贊 夏言 王憲 王時中 聶賢 [570] 秦金 聶賢 左都御史 王廷相 左都御史 [571] 嘉靖十三年甲午 (1534年) 汪鋐 [572] 許贊 梁材 [573] 夏言 王憲 聶賢 秦金 王廷相 左都御史 [574] 嘉靖十四年乙未 (1535年) 汪鋐 [575] 梁材 夏言 王憲 張瓚 [576] 聶賢 唐龍 [577] 秦金 林庭 [578] 王廷相 左都御史 嘉靖十五年丙申 (1536年) 許贊 [579] 梁材 夏言 嚴嵩 [580] 張瓚 唐龍 林庭 甘為霖 [581] 王廷相 左都御史 嘉靖十六年丁酉 (1537年) 許贊 梁材 嚴嵩 張瓚 唐龍 林庭 甘為霖 溫仁和 毛伯溫 [582]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溫 右都御史 [583] 嘉靖十七年戊戌 (1538年) 許贊 梁材 李廷相 [584] 嚴嵩 張瓚 毛伯溫 [585] 唐龍 楊志學 溫仁和 毛伯溫 楊志學 蔣瑤 周敘 [586]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溫 右都御史 [587] 王堯封 右都御史 [588] 嘉靖十八年己亥 (1539年) 許贊 李廷相 梁材 [589] 嚴嵩 張瓚 楊志學 周期雍 [590] 蔣瑤 甘為霖 [591]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溫 右都御史 [592] 嘉靖十九年庚子 (1540年) 許贊 梁材 李如圭 [593] 嚴嵩 張瓚 樊繼祖 [594] 周期雍 錢如京 [595] 蔣瑤 甘為霖 張潤 [596]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溫 右都御史 嘉靖二十年辛丑 (1541年) 許贊 [597] 李如圭 嚴嵩 張瓚 樊繼祖 劉天和 [598] 錢如京 吳山 [599] 甘為霖 張潤 [600] 王廷相 左都御史 毛伯溫 左都御史 [601]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1542年) 許贊 李如圭 王杲 [602] 嚴嵩 [603] 張瓚 劉天和 毛伯溫 [604] 吳山 聞淵 [605] 甘為霖 毛伯溫 左都御史 潘鑒 右都御史 熊浹 左都御史 [606]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1543年) 許贊 王杲 嚴嵩 張璧 [607] 毛伯溫 聞淵 甘為霖 熊浹 左都御史 潘鑒 右都御史 [608]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 (1544年) 許贊 熊浹 [609] 王杲 張璧 費采 [610] 毛伯溫 戴金 [611] 聞淵 甘為霖 周用 左都御史 熊浹 左都御史 [612]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1545年) 熊浹 唐龍 [613] 王杲 費采 戴金 唐龍 路迎 [614] 聞淵 甘為霖 周用 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1546年) 唐龍 周用 [615] 王杲 費采 路迎 陳經 [616] 聞淵 甘為霖 王以旗 [617] 周用 左都御史 宋景 左都御史 [618]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1547年) 周用 聞淵 [619] 王杲 夏邦謨 [620] 費采 陳經 王以旗 [621] 聞淵 屠僑 喻茂堅 [622] 王以旗 文明 [623] 宋景 左都御史 王以旗 左都御史 屠僑 左都御史 [624]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1548年) 聞淵 夏邦謨 費采 孫承恩 [625] 王以旗 劉儲秀 趙廷瑞 [626] 喻茂堅 文明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1549年) 聞淵 夏邦謨 [627] 夏邦謨 潘潢 [628] 孫承恩 徐階 [629] 趙廷瑞 范鏓 [630] 翁萬達 丁汝夔 [631] 喻茂堅 劉訒 [632] 文明 李士翺 [633]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1550年) 夏邦謨 潘潢 李士翺 孫應奎 [634] 徐階 丁汝夔 翁萬達 王邦瑞 [635] 劉訒 李士翺 顧應祥 [636] 李士翺 胡松 [637]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年辛亥 (1551年) 夏邦謨 李默 萬鏜 [638] 孫應奎 徐階 王邦瑞 趙錦 [639] 顧應祥 萬鏜 應大猷 [640] 胡松 歐陽必進 [641]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1552年) 萬鏜 孫應奎 韓士英 方鈍 [642] 徐階 歐陽德 [643] 趙錦 翁萬達 [644] 應大猷 何鰲 [645] 歐陽必進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年) 萬鏜 李默 [646] 方鈍 歐陽德 聶豹 [647] 何鰲 歐陽必進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1554年) 李默 方鈍 歐陽德 王用賓 [648] 聶豹 何鰲 歐陽必進 吳鵬 [649] 屠僑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1555年) 李默 方鈍 王用賓 聶豹 楊博 [650] 何鰲 吳鵬 屠僑 左都御史 周延 左都御史 [651]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1556年) 李默 吳鵬 [652] 方鈍 王用賓 吳山 [653] 楊博 許論 [654] 何鰲 歐陽必進 [655] 吳鵬 趙文華 [656] 周延 左都御史 鄭曉 右都御史 [657]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1557年) 吳鵬 方鈍 吳山 許論 歐陽必進 賈應春 [658] 趙文華 歐陽必進 [659]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1558年) 吳鵬 方鈍 賈應春 [660] 吳山 許論 楊博 [661] 賈應春 鄭曉 [662] 歐陽必進 雷禮 [663]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1559年) 吳鵬 賈應春 馬坤 [664] 吳山 楊博 鄭曉 歐陽必進 雷禮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1560年) 吳鵬 馬坤 江東 高耀 [665] 吳山 楊博 鄭曉 閔煦 潘恩 [666] 歐陽必進 雷禮 [667] 周延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年辛酉 (1561年) 吳鵬 歐陽必進 郭朴 [668] 高耀 吳山 袁煒 [669] 楊博 潘恩 馮天馭 蔡雲程 [670] 歐陽必進 雷禮 [671] 周延 左都御史 歐陽必進 左都御史 潘恩 左都御史 [672]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年) 郭朴 高耀 嚴訥 [673] 楊博 蔡雲程 張永明 黃光升 [674] 雷禮 潘恩 左都御史 張永明 左都御史 [675]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 (1563年) 郭朴 嚴訥 [676] 高耀 嚴訥 李春芳 [677] 楊博 黃光升 雷禮 張永明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1564年) 嚴訥 高耀 李春芳 楊博 黃光升 雷禮 張永明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1565年) 嚴訥 郭朴 [678] 高耀 李春芳 董份 高拱 [679] 楊博 黃光升 雷禮 張永明 左都御史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680] (1566年) 郭朴 胡松 楊博 [681] 高耀 高拱 高儀 [682] 楊博 趙炳然 [683] 黃光升 雷禮 張永明 左都御史 王廷 左都御史 [684

❷ 明朝嘉靖時期內閣成員有誰

明朝內閣首輔表(完整版)

第一部分:內閣初期(此時內閣首輔並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據排序推論)
1、黃淮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進,十一月降。 1402
(即建文四年,年號由已篡位的朱棣廢除,下同)

2、解縉 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進,永樂五年二月罷。 1402-1407

3、胡廣 永樂五年二月進,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

4、楊榮 永樂十六年五月進,二十二年八月降。1418-1424

第二部分:內閣制度完善時期
5、楊士奇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進,正統九年三月卒。 1424-1444

6、楊溥 正統九年三月進,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

7、曹鼐 正統十一年七月進,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

8、陳循 正統十四年八月進,天順元年正月罷。 1449-1457

高榖 天順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

9、徐有貞 天順元年二月進,六月罷。 1457

10、許彬 天順元年六月進,七月罷。1457

11、李賢 天順元年七月進,成化二年三月丁憂。 1457-1466

12、陳文 成化二年三月進,五月降。 1466

13、李賢 成化二年五月復,十二月卒。1466

14、陳文 成化二年十二月進,四年四月卒。 1466-1468

15、彭時 成化四年四月進,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

16、商輅 成化十一年三月進,十三年六月致仕。1475-1477

17、萬安 成化十三年六月進,二十三年十月罷。 1477-1487

18、劉吉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進,弘治五年八月致仕。1487-1492

19、徐溥 弘治五年八月進,十一年七月致仕。1492-1498

20、劉健 弘治十一年七月進,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1506

21、李東陽 正德元年十月進,七年十二月致仕。1506-1512

22、楊廷和 正德七年十二月進,十年三月丁憂。 1512-1515

23、梁儲 正德十年三月進,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1517

24、楊廷和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復,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1524

25、蔣冕 嘉靖三年二月進,五月致仕。 1524

26、毛紀 嘉靖三年五月進,七月致仕。 1524

27、費宏 嘉靖三年七月進,五年五月降。 1524-1526

28、楊一淸 嘉靖五年五月進,七月降。 1526

29、費宏 嘉靖五年七月進,六年二月致仕。 1526-1527

30、楊一淸 嘉靖六年二月進,八年九月致仕。 1527-1529

31、張璁 嘉靖八年九月進,十年二月易名孚敬,七月致仕。1529-1531

32、翟鑾 嘉靖十年七月進,十月降。 1531

33、張孚敬 嘉靖十年十月復,十一年八月致仕。 1531-1532

34、方獻夫 嘉靖十一年八月進,十二年四月降。 1532-1533

35、張孚敬 嘉靖十二年四月復,十四年四月致仕。 1533-1535

36、李時 嘉靖十四年四月進,十七年十二月卒。 1535-1538

第三部分 內閣鼎盛時期
37、夏言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進,十八年五月致仕。 1538-1539

顧鼎臣 嘉靖十八年五月代,本月降。 1539

38、夏言 嘉靖十八年五月復,嘉靖二十年八月致仕。 1539-1541

39、翟鑾 嘉靖二十年八月進,十月降。1541

40、夏言 嘉靖二十年十月復,二十一年七月罷。 1541-1542

41、翟鑾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進,二十三年八月罷。 1542-1544

42、嚴嵩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進,二十四年十二月降。 1544-1545

43、夏言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復,二十七年正月致仕。1545-1548

44、嚴嵩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進,四十一年五月罷。 1548-1562

45、徐階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進,隆慶二年七月致仕。 1562-1568

46、李春芳 隆慶二年七月進,五年五月致仕。 1568-1571
47、高拱 隆慶五年五月進,六年六月罷。 1571-1572

48、張居正 隆慶六年六月進,萬曆十年六月卒。 1572-1582

49、張四維 萬曆十年六月進,十一年四月丁憂。 1582-1583

50、申時行 萬曆十一年四月進,十九年九月致仕。 1583-1591

第四部分:內閣動盪時期
51、王家屏 萬曆十九年九月進,二十年三月致仕。 1591-1592

52、趙志 萬曆二十年三月進,二十一年正月降。 1592-1593

53、王錫爵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進,二十二年五月致仕。 1593-1594

54、趙志 萬曆二十二年五月進,二十九年九月卒。 1594-1601

55、沈一貫 萬曆二十九年九月進,三十四年七月致仕。1601-1606

56、朱賡 萬曆三十四年七月進,三十六年十一月卒。1606-1608

57、李廷機 萬曆三十六年十一月進,四十年九月致仕。 1608-1612

58、葉向高 萬曆四十年九月進,四十二年八月致仕。 1612-1614

59、方從哲 萬曆四十二年八月進,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1614-1620

60、劉一燝 泰昌元年十二月進,天啟元年十月降。 1620-1621

61、葉向高 天啟元年十月復,四年七月致仕。 1621-1624

62、韓爌 天啟四年七月進,十一月致仕。 1624

63、顧秉謙 天啟四年十一月進,六年九月致仕。 1624-1626

64、黃立極 天啟六年九月進,七年十一月致仕。 1626-1627

65、施鳯來 天啟七年十一月進,崇禎元年三月致仕。1627-1628

66、李國 崇禎元年三月進,五月致仕。 1628

67、來宗道 崇禎元年五月進,六月致仕。 1628

68、周道登 崇禎元年六月進,十二月降。 1628

69、韓爌 崇禎元年十二月進,三年正月致仕。1628-1630

70、李標 崇禎三年正月進,三月致仕。 1630

71、成基命 崇禎三年三月進,九月致仕。 1630

72、周延儒 崇禎三年九月進,六年六月罷。1630-1633

73、溫體仁 崇禎六年六月進,十年六月致仕。 1633-1637

74、張至發 崇禎十年六月進,十一年四月罷。 1637-1638

75、孔貞運 崇禎十一年四月進,六月罷。 1638

76、劉宇亮 崇禎十一年六月進,十二年二月罷。1638-1639

77、薛國觀 崇禎十二年二月進,十三年六月致仕。 1639-1640

78、范復粹 崇禎十三年六月進,十四年五月罷。1640-1641

張四知 崇禎十四年五月代,九月降。 1641

79、周延儒 崇禎十四年九月進,十六年五月罷。 1641-1643

80、陳演 崇禎十六年五月進,十七年二月罷。 1643-1644

蔣德璟 崇禎十七年二月代,三月罷。 1644

81、魏藻德 崇禎十七年三月進,本月卒。 1644

第五部分:南明王朝內閣
弘光(朱由崧)時期
李建泰 崇禎十七年三月代,五月罷。 1644

82、史可法 崇禎十七年五月進,八月出。 1644

83、高弘圖 崇禎十七年八月進,十月罷。 1644

84、馬士英 崇禎十七年十月進,弘光元年閏六月罷。 1644-1645

隆武(朱聿鍵)時期[1]
85、黃道周 弘光元年閏六月進,隆武元年七月出。 1645

86、路振飛 隆武元年七月進,二年十月降。 1645-1646

87、丁魁楚 隆武二年十月進,永曆元年正月叛。1646-1647

永曆(朱由榔)時期
瞿式耜 永曆元年正月代,二月降。 1647

88、吳炳 永曆元年二月進,八月卒。 1647

瞿式耜 永曆元年八月代,九月降。 1647

89、嚴起恆 永曆元年九月進,三年正月降。1647-1649

90、黃士俊 永曆三年正月進,四年正月罷。 1649-1650

91、嚴起恆 永曆四年正月進,四月罷。 1650

92、文安之 永曆四年四月進,五年二月出。1650-1651

93、吳貞毓 永曆五年二月進,八年三月卒。1651-1654

94、丁繼善 永曆八年四月進,十四年罷。 1654-1660

95、馬吉翔 永曆十四年進,十五年七月卒。 1660-1661

張煌言 永曆十五年七月代,永曆十八年九月卒。 1661-1664

監國魯 (朱以海)時期[2]
方逢年 弘光元年閏六月進,監國魯元年六月叛。 1645-1646

熊汝霖 監國魯二年十月進,三年正月卒。 1647-1648

馬思理 監國魯三年正月進,十月卒。1648

張肯堂 監國魯四年十月進,六年九月卒。 1649-1651

沈宸荃 監國魯六年九月代,七年正月卒。1651-1652

❸ 洪武18年嘉靖19年的公歷年份

洪武18年
公元1385年,

嘉靖19年
1540年

❹ 嘉靖的年號紀年

嘉靖的年號紀年是明世宗年號,使用時間是嘉靖元年。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使用時間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十五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長的年號(僅次於明神宗萬曆帝的四十八年)。明世宗是明朝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

明世宗為人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同時也特別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奮,批閱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於乾清宮去世,享年60歲。

廟號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於北京十三陵之永陵,傳位第三子裕王朱載垕。

(4)嘉靖十八商標擴展閱讀: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崇信道教,並痴迷於煉丹,致使後來發生「壬寅宮變」,從此不再理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駕崩,終年60歲,廟號「世宗」,年號「嘉靖」,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因武宗無子嗣,所以由內閣首輔楊廷和根據「皇明祖訓」尋找皇位繼承人,而武宗唯一弟弟朱厚煒幼年夭折,於是上推至武宗父明孝宗一輩。

孝宗兩名兄長皆早逝無子嗣,四弟興王朱祐杬雖已死,但有二子,興王長子(朱厚熙)已死,遂以「兄終弟及」的原則立次子朱厚熜為嗣,即明世宗。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憲宗第四子興獻王朱祐杬次子,是明孝宗之侄,明武宗之堂弟。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生,母興王妃蔣氏。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無子嗣,內閣首輔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定策,援引《皇明祖訓》,征在服喪的興國世子朱厚熜先就任興王,然後入朝即位,改元「嘉靖」,是為明世宗。

❺ 嘉靖的大事年表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 正月,稱孝宗為皇考,慈壽皇太後為聖母。興獻王為興獻帝,母為興王後。 九月立陳氏為皇後。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 四月,追尊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母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後。

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 十月皇後陳氏卒。 十一月,立順妃張氏為皇後。

嘉靖九年(1530年,庚寅) 正月,定南北郊分祀,並另建日、月壇。 十月,詔選妃嬪。 十二月,初立九嬪。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 十一月,在欽安殿行祈嗣大禮。 嘉靖十二年(1533年,癸巳) 三月,初開經筵。 五月,逮昌國公張鶴齡及其弟張延齡下獄。 十月,張延齡論死,張鶴齡革爵。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 正月,廢皇後張氏,冊德妃方氏為皇後。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 十月,選補妃嬪,詔聖母命自選賢淑入宮。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 十月,定獻皇帝廟為世廟。 十二月,廢後張氏卒。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 正月,皇三子朱載垕生。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 九月,改太宗廟為成祖,獻皇帝廟號為睿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己亥) 二月,立皇子載壑為皇太子,封載垕為裕王、載圳為景王。

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 五月,選淑女百人入宮。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 八月,昭聖皇太後卒。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 四月,大高玄殿建成。 十月,壬寅宮變發生,宮女楊金英等十餘人謀弒未果,皆被凌遲。嘉靖皇帝移御西苑萬壽宮,不復回大內。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 十月,俺答擾邊,京師戒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 正月,選淑女三百人入宮。 十一月,方皇後卒。謚孝烈。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戊申) 正月,首輔嚴嵩專權之始。 四月,定嘉靖帝壽陵名永陵,葬孝烈方皇後。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 三月,皇太子行冠禮,二日後卒。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 六月,發生庚戌之變。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甲寅) 正月,康妃杜氏(穆宗生母)卒。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 九月,選淑女一百六十人入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丁巳) 四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災。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十一月,西苑萬壽宮災,帝移居玉熙宮。戚繼光陸續平定倭寇。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 正月,重修萬壽宮成。 四月,帝遷回新宮。八月,裕王第三子翊鈞生。 十月,俺答擾掠京畿,京師戒嚴。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 正月,選淑女三百人入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 三月,嚴嵩削籍,籍沒,子世蕃以謀反罪誅。 十月,海瑞力諫帝,下詔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 十月,帝病重。 十二月,十四日,病危,回大內乾清宮,卒,年六十。遺詔裕王可即皇帝位。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垕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慶元年。

(5)嘉靖十八商標擴展閱讀:

由於朱厚熜是藩王繼位,所以一開始就產生了不少的茅盾。首先是禮部根據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安排,以太子之禮迎接朱厚熜,但朱厚熜並不接受這種方案。

他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意思是,你們不是請我來做皇帝嘛,怎麼用太子之禮迎接我呢,必須得按照天子之禮接待,不然我不做這個皇帝。)」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皇太後和楊廷和只得讓步,要知道,朱厚熜這個時候才14歲。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他父親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准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

不僅如此,他父親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范。可見此人的聰明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朱厚熜不是個簡單的人。

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最後以皇權的勝利而告終。具體是這樣的,朱厚熜的皇位可以說的撿來的。

當他繼位以後,楊廷和等人強迫他認孝宗皇帝為父親,這樣一來,他成了孝宗的兒子,繼位皇帝也就名正言順了,兄終弟及。

沒有想到,小皇帝竟然不幹了,雖然這個皇位是撿來的,但是為什麼做了皇帝以後,卻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認了。世宗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後,改稱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歷經三年半的大禮議,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之後嘉靖帝羽翼豐滿,並且由議禮的過程體會到了如何行使皇權的無上威嚴,此後變得獨斷獨行,剛愎自用。

朱厚熜做皇帝之初,力革前朝時弊,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大赦天下,誅殺了錢寧、江彬等佞臣,整頓朝綱,總攬內外大政。

裁抑司禮監的權力,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當權亂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束,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減輕租銀,體恤民情,治理水災。

汰除軍校匠役十萬餘人,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軍事上整頓軍隊團營,守兵東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歷史上稱「嘉靖中興。」

嘉靖帝在歷史上以崇信道教而著名,是繼宋徽宗之後的又一位"道君皇帝",連治國都崇尚黃老之術。

嘉靖間出現了一批思想家和哲學家,出現了許多優秀文人、學者和文學流派,出現了不少胸懷理想信念、不惜以死相諫的諍臣,都與世宗的涵養人才相關,與其所實施的政治寬松相關。

可是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後,皇帝突然不上朝了,專心修道去了,他雖然修道煉丹,但是國家大權仍牢牢掌握著,嘉靖帝是個極其聰明並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又喜歡亂花錢,也很要面子,能與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階、嚴嵩這類的官場老手。

晚年嘉靖帝疏遠嚴嵩,起用徐階為內閣首輔,國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軌,嘉靖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一位,他為人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

同時也特別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奮,批閱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總的說來,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也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嘉靖

❻ 嘉靖皇帝到底幹了什麼令人發指之事

小說雖然虛構情節多,但是文學作品畢竟得來源於生活,特別是古代的小說中,有很多虛構的人物,那都是能找到歷史人物原型的,至少作者在塑造一個角色時,有參考一些歷史人物。比如說《西遊記》就諷刺了大明朝的嘉靖皇帝,而《金瓶梅》的歷史原型有學者認為是正德皇帝。

嘉靖一上台就幹了一件和孫悟空一般「大鬧天宮」之事,那就是「大禮儀之爭」,嘉靖本是藩王,後來做了皇帝,為了從文官集團中奪權,他借口要尊其父為「先皇」為由,掀起了「大禮儀之爭」。在祖訓中,嘉靖應該是要過繼給朱厚照的父親,也就是朱祐樘,然後以朱厚照的弟弟身份繼承皇位的。可是嘉靖為了和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做斗爭,從文官集團手上奪權,於是掀起了「大禮儀之爭」,要追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帝,不肯過繼給朱祐樘。

而當時嘉靖皇帝入京可謂是勢單力孤,基本上就是如孫悟空大鬧天宮一般,獨自一人和天下為敵,也就是說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歷史原型事件就是嘉靖皇帝掀起的「大禮儀之爭」。

在此事中,嘉靖皇帝是正面形象,但是《西遊記》以嘉靖皇帝為原型的事情還不僅如此,後面的基本上就是對其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西遊記第七十八回《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講的是唐僧師徒來到比丘國,見滿城家家門口放一個鵝籠,籠子里養的卻不是鵝,而是五、六歲的小孩子。而原因,竟是當地國王要用小孩子的心肝來煎葯服用,據說有千年不老之功。

這一回就是諷刺嘉靖的。嘉靖煉丹需要的葯引其中就有這些東西:含真餅、紅鉛、秋石等……

含真餅,據說那是初生嬰兒尚未啼哭時口中含的血塊;秋石,則是用男童小便煉成的一種無機鹽。

而有個姓楊的道士,更奉上一款神葯叫做「天葵」,據說那就是所謂處女初潮經血。而用「天葵」提煉出的粉劑,便是「紅鉛」。

這「紅鉛」用道士的話說是能讓嘉靖帝長命百歲的,實際上也確實有壯陽的功效,嘉靖帝服用後效果好,便命人到全國各地收集少女初潮經血。結果致使許多女童血崩而死,而即便是未死者,在獲取天葵之後,據說也會統統處死,以免走漏風聲。

嘉靖時期爆發了「壬寅宮變」,事情是這樣子的:

嘉靖帝為求長生不老,要以「吸風飲露之道」成仙。在園中可植蕉數株,每早,闊葉上必布滿甘露,晨起口乾舌燥之即,吮吸若乾片,可覺甘甜爽口,並有延年宜壽之說。嘉靖帝為採集甘露飲用,日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采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楊金英等十數名宮女乘著嘉靖帝熟睡之際,用黃綾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嘉靖帝拚命掙扎,她們便又打了一個結。兩個死結套在一起,越拉越緊,卻就是勒不死皇帝。另外幾個宮女急了,她們拔下自己的金釵、銀簪,朝著皇帝身上便是一頓亂刺。

在這時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因害怕,報告給方皇後。方皇後趕到,將宮女們制服、並下令斬首,首犯斬首後誅滅九族。而且,連當時服侍嘉靖帝之端妃,也一並斬首。

壬寅宮變是中國歷史上一起絕無僅有的宮女起義。而導致這次不成功起義的原由就是嘉靖皇帝迷戀黃老之術,而《西遊記》里有大量昏君因迷信道術也殘害百姓之故事。

而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明朝時,文人可以通過寫小說的形式,諷刺大明的皇帝,而大明朝廷卻並未因此也掀「文字獄」,這份寬容和大度是清朝所不能及的,在清朝別說寫小說諷刺皇帝了,就是說一句「清風不識字」就能將你斬立決。

❼ 明嘉靖帝時候的工部 尚書名單

年代 工部尚書

嘉靖元年壬午 林俊

(1522年) 陶琰

趙璜

嘉靖二年癸未 趙璜

(1523年)

嘉靖三年甲申 趙璜

(1524年)

嘉靖四年乙酉 趙璜

(1525年)

嘉靖五年丙戌 趙璜

(1526年)

嘉靖六年丁亥 趙璜

(1527年) 童瑞

嘉靖七年戊子 童瑞

(1528年) 劉麟

嘉靖八年己丑 劉麟

(1529年) 章拯

嘉靖九年庚寅 章拯

(1530年) 蔣瑤

嘉靖十年辛卯 蔣瑤

(1531年)

嘉靖十一年壬辰 蔣瑤

(1532年) 趙璜

聶賢

秦金

嘉靖十二年癸巳 秦金

(1533年)

嘉靖十三年甲午 秦金

(1534年)

嘉靖十四年乙未 秦金

(1535年) 林庭?

嘉靖十五年丙申 林庭?

(1536年) 甘為霖

嘉靖十六年丁酉 林庭?

(1537年) 甘為霖

溫仁和

毛伯溫

嘉靖十七年戊戌 溫仁和

(1538年) 毛伯溫

楊志學

蔣瑤

周敍

嘉靖十八年己亥 蔣瑤

(1539年) 甘為霖

嘉靖十九年庚子 蔣瑤

(1540年) 甘為霖

張潤

嘉靖二十年辛丑 甘為霖

(1541年) 張潤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 甘為霖

(1542年)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甘為霖

(1543年)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 甘為霖

(1544年)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 甘為霖

(1545年)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甘為霖

(1546年) 王以旗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 王以旗

(1547年) 文明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文明

(1548年)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 文明

(1548年)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 文明

(1549年) 李士翺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 李士翺

(1550年) 胡松

嘉靖三十年辛亥 胡松

(1551年) 歐陽必進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 歐陽必進

(1552年)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歐陽必進

(1553年)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歐陽必進

(1554年) 吳鵬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 吳鵬

(1555年)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吳鵬

(1556年) 趙文華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 趙文華

(1557年) 歐陽必進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 歐陽必進

(1558年) 雷禮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 歐陽必進

(1559年) 雷禮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 歐陽必進

(1560年) 雷禮

嘉靖四十年辛酉 歐陽必進

(1561年) 雷禮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雷禮

(1562年)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 雷禮

(1563年)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 雷禮

(1564年)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 雷禮

(1565年)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雷禮

(1566年)

❽ 嘉靖帝叫什麼名字

【嘉靖帝】
明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1507~1566)明代皇帝,朱姓,名厚熜。1521--1566 年在位。憲宗庶孫,興獻王朱佑杬嫡一子,母蔣氏。

在明代皇帝中,他的權術也許不及太祖朱元璋,荒唐不及武宗朱厚照,殘忍不及成祖朱棣,可是,荒唐,自大,殘忍以及喜歡玩弄權術,卻交寄於他的身上。

【嘉靖帝的描述】
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改年號為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為之一新。 但不久與楊廷和等朝臣在議興獻王尊號的問題上發生禮議之爭。史稱「大禮儀」之爭。他打擊舊朝臣和皇族、勛戚勢力,總攬內外大政,皇權 高度集中。他還重視內閣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權力。但與此 同時,他日漸腐朽,不僅濫用民力大事營建,而且迷信方士, 尊尚道教。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 心修玄,日求長生,不問朝政,首輔嚴嵩專國20年,吞沒軍 餉,吏治敗壞,邊事廢弛,倭寇頻繁侵擾東南沿海地區,造成極大破壞。在長城以北,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不斷寇邊, 二十九年甚至兵臨北京城下,大肆掠奪。在嘉靖年間,南倭 北虜始終是明王朝的莫大禍患。 在用人上 ,世宗「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殺害、貶黜。戶部主 事海瑞上《治安疏》,世宗怒不可遏,下瑞詔獄。死後葬北京十三陵之「永陵」,謚「欽天履命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嘉靖帝是正德帝的堂弟,本來與皇位無緣,他的父親興獻王是弘治帝的弟弟,就藩湖廣安陸。正德帝是弘治帝的獨子,繼大位後荒淫無度,31歲即早逝,且無子嗣。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時在湖廣安陸府、年僅15歲的朱厚匆忙赴京繼位(1521年),次年改元嘉靖帝。從16歲登基,到60歲去世,嘉靖帝帝在位45年,是明朝實際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

【嘉靖帝的信仰】

嘉靖帝尊道教、敬鬼神,一生樂此不疲,這與他從小生長的環境關系密切。荊楚之地本就是道教的源頭,嘉靖帝的父母也尊信道教,耳濡目染對嘉靖帝的影響不言而喻。嘉靖帝個性很強,認定的事大多難以改易,他不僅本人信道,當上皇帝以後,還要全體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陞官發財,敢於進言勸諫者輕則削職為民,枷禁獄中,重則當場杖死。嘉靖帝時道士邵元節、陶仲文等官至禮部尚書,陶仲文還一身兼少師、少傅、少保數職,這在明朝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道號為: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天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嘉靖帝迷信丹葯方術】

嘉靖帝迷信丹葯方術,他派人到處採集靈芝,並經常吞服道士們煉制的丹葯。為滿足自己修道和淫樂,嘉靖帝數次遴選民女入宮,每次數百名。嘉靖帝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帝命宮女們清晨採集甘露兌服參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宮女病倒。宮女們忍無可忍,差點將嘉靖帝勒死,這就是歷史上罕見的宮女弒君的「壬寅宮變」。

【嘉靖帝平生簡介】
朱厚熜是興王朱佑杬的獨子,幼時聰敏,興王親授書史,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重禮節,遇事有主見。其母子入宮前與禮部已有兩次爭議。即位後,在如何尊崇其父母的問題上與禮部及眾多朝臣又發生沖突,史稱「大禮議」,經過兩年多的爭辯,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朱厚熜的意願終於得以實現。這些事充分顯露出了朱厚熜少年時即剛愎自用、專橫暴虐的性格。
朱厚熜初承大統時,對國事尚有所作為,除採取了歷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減貢、賑災等措施外,還扭轉了正統以來形成的內監擅權、敗壞朝政的局面,並曾下令清理莊田,「不問皇親勢要,凡系冒濫請乞及額外多佔者悉還之於民」等。但這種善政並沒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後,即有「十漸」等奏疏出現。特別是經「壬寅宮變」幸得未死,他被嚇得失魂落魄,躲在西苑,設醺煉丹,迷信幾個道士的邪說,養生修道,二十餘年不敢回大內,置朝政於不顧,使貪贓枉法的首輔嚴嵩橫行亂政20年,形成北方蒙古侵擾不斷,有識的官員不能為國出力,甚至慘遭屠戮。另在宮內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加重百姓的負擔,使得國家財政危機愈益深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卒於乾清宮,年60歲。謚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宮女謀殺嘉靖帝
乾清宮是明代皇帝的卧室,明嘉靖年間,就在這里,發生了宮女殺帝的深宮動亂。嘉靖皇帝總是借選秀女之名把一些10歲至13歲的女孩招進宮里,殘暴這些童女以期長生不老。嘉靖皇帝住的乾清宮西暖閣上下兩層,有24個床位,一方面他每天換一張床考慮到安全問題,同時很多妃嬪、妻妾或者宮女他可以隨便霸佔,宮女的人身安全很難保證。同時,嘉靖皇帝的妃嬪很多,妃嬪在後宮長期不和皇帝過夫妻生活,也很苦悶。
公元1542年春末夏初的一個夜晚,不堪忍受嘉靖皇帝折磨的宮女們,合謀要把這個殘暴的皇帝勒死。嘉靖皇帝正在乾清宮西暖閣熟睡,宮女楊金英領著十幾個年輕柔弱的宮女和兩個妃子,遛進了皇帝的寢室。「咱們下手吧!強如死在他手裡!」她們有的蒙面,有的按腿,有的拉胳臂,另幾個把繩子套在嘉靖皇帝的脖子上使勁勒。由於一時慌亂,繩子結成死扣,無法勒緊,嘉靖皇帝被勒得氣絕但沒有死。兩個妃子一看事態不妙,就扔下了其他宮女,向皇後報告,想以此得以寬恕。皇後立即帶人救下了氣息奄奄的嘉靖帝。
大為震怒的嘉靖皇帝動了殺機,十幾名宮女和那兩個向皇後打報告的妃子,都被截斷四肢,割斷咽喉,凌遲處死了。其他含冤致死者100多人。事後嘉靖皇帝搬出了乾清宮,住在西苑萬壽宮,終日修道以求長生,20多年後,在臨死之前才回乾清宮。
宮女名單:楊金英、楊蓮香、蘇川葯、姚淑翠、邢翠蓮、劉妙蓮、關梅香、黃秀蓮、黃玉蓮、尹翠香、王槐香、徐秋花、張春景、鄧金香、陳菊花、張金蓮。另:端妃曹氏、寧嬪王氏。

【後妃】
皇後
世宗孝潔陳皇後
世宗張廢後 張皇後
世宗孝烈方皇後
世宗孝恪杜太後,生明穆宗朱載垕
妃嬪
閻貴妃,生衷沖太子朱載基。
王貴妃,生莊敬太子朱載 。
盧靖妃,生景王朱載圳。
江肅妃,生潁王朱載啇。
趙懿妃,生戚王朱載沴。
陳雍妃,生薊王朱載<土匱>,歸善公主。
趙榮妃,生均王朱載<土夙>。
曹端妃,生寧安公主。
王寧嬪

【子女】
皇子
長子朱載基,生二月即死,追封哀沖太子,閻貴妃所出。
二子朱載壑,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為太子,20歲時夭折,謚莊敬太子;
三子朱載垕,封裕王,後繼位為皇,即明穆宗;
四子朱載圳,封景王,嘉靖四十五年去世,無子廢封,謚景恭王;
五子朱載啇,封穎王,謚穎殤王。
六子朱載沴,封戚王,謚戚懷王。
六子朱載土匱,封薊王,謚薊哀王。
八子朱載土夙,封均王,謚均思王。
公主
常安公主,名朱壽媖,嘉靖十五年八月生,未下嫁。嘉靖二十八年七月薨,年十四。追冊。
思柔公主,名朱福媛,後常安公主二月薨,年十二,追冊。
寧安公主,名朱祿媜,母曹端妃。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
歸善公主,名朱瑞嬫,母陳雍妃。嘉靖二十年正月六日生,二十三年薨,年四歲。追冊,葬祭視太康公主(朱秀榮)。
嘉善公主,名朱素嫃,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許從誠。四十三年薨。

❾ 大明王朝中為什麼說嘉靖帝只有一個兒子和孫子

那是錯的,是胡扯!
子女
皇子
長子朱載基(1533-1533)(《弇山堂別集》作朱載填),是明世宗朱厚熜庶長子,母閻貴妃。朱載基在嘉靖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出生,兩個月後十月十日去世,追封謚號哀沖太子,葬西山。
二子朱載壡(1536-1552),是朱厚熜庶次子,母王貴妃。朱載壡在嘉靖十五年出生,嘉靖十八年立為太子,嘉靖三十一年去世,年十七歲,追封謚號莊敬太子,葬西山。
三子朱載垕(1537-1572),母杜皇後,封裕王,後繼位為皇帝,即明穆宗;明穆宗朱載垕為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病死後繼位。其母親杜康妃失寵於世宗,且其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登基前的內憂外患使他關心朝局,對他登基後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但因為沉迷媚葯,也服這些媚葯助興,導致不理朝政。朱載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終年36歲。廟號穆宗,謚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葬於十三陵昭陵,後傳於位朱翊鈞。
四子朱載圳(1537—1565),與明穆宗朱載垕同歲,僅小一月,母靖妃盧氏。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景王,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死於德安(湖北安陸)王府,無子撤藩,謚恭。
五子朱載𪉖(1537-1538),母江肅妃,出生一天就夭折,死後追封為潁王,謚曰殤。
六子朱載<戞斗土>,母趙懿妃,封戚王,謚戚懷王。
七子朱載㙺,母陳雍妃,封薊王,謚薊哀王。
八子朱載<土夙>,母趙榮妃,封均王,謚均思王。
公主
常安公主(1536-1549)朱壽媖,曹端妃所生。嘉靖十五年八月戊戌日生,九月十五日嘉靖帝賜名壽媖。嘉靖二十八年七月去世,終年十四歲,未下嫁,嘉靖帝為此輟朝一日,詔治喪如歸善公主例。
思柔公主(1538—1550)朱福媛,母王徽妃,逝於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年僅十二歲,逝世後追封為思柔公主。
寧安公主(1539-1607)(《國榷》作成平公主)名朱祿媜,明朝公主,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女,曹端妃所生,後母沈貴妃。在母親曹端妃死後,朱祿媜由庶母沈貴妃撫養成人。嘉靖三十四年,公主下嫁李和,生子李承恩。後累進大長公主。有同母姐妹常安公主朱壽媖。
歸善公主(1541-1544)朱瑞嬫,母陳雍妃。嘉靖二十年正月六日生,二十三年薨,年四歲。追冊,葬祭視太康公主(朱秀榮)。
嘉善公主(1541—1564年)朱素嫃,明世宗女,母德妃張氏。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主下嫁許從誠。公主逝世於嘉靖四十三年。

希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