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餐飲品牌
❶ 要寫論文,請問目前互聯網餐飲的標志性企業都有哪些
黃太吉,蝦鼎記,薛蟠烤串,雕爺。多了去了。
❷ 餐飲行業創業互聯網+,有什麼好的選擇呢
餐飲行業抄+互聯網+已經帶來巨大的變革,聯網餐飲1.0時代,依託團購等優惠導購帶來了一定流量。互聯網餐飲2.0時代,好哇智慧餐飲利用其小程序好食遇與微信服務號,通過「排隊等位、餐位預訂、點菜收銀、移動支付、會員管理」等服務為商戶提供專業成熟的互聯網餐廳整體解決方案。
流量泡沫破滅後,餐廳所關注的重點再次回到經營和效率之上,好哇智慧餐飲-----讓餐廳經營不再困難的理念,堅持下去,研發了小程序,好食遇將互聯網餐飲服務打通,提升效率與用戶體驗。
❸ 如何打造互聯網餐飲品牌
第一,一定要思考「產品」而不是「眼球」,你要有你的爆品,很多餐飲就是一個大雜燴,你要做細分的話一定要把單品的品質做到最好。例如北京的全聚德烤鴨,不僅將飲食文化傳承百年,還將烤鴨做成北京一極具代表性的「符號」,全聚德也正因為專注於烤鴨這一領域,消費者一提及到北京要吃烤鴨,第一個想到的也必定是全聚德。
第二,是製造出好的體驗,我覺得雕爺和黃太吉其實還不一樣,雕爺其實是作出把餐飲時尚化,作出一種儀式感。吃雕爺牛腩的人都會感覺到空前的儀式感和時尚感,這是它的概念。黃太吉更多用互聯網語言說故事,他的互聯網語言做的比較極致,很好的拉近了消費者和餐飲企業間的距離。無論是雕爺或是黃太吉,都是在餐飲場景、體驗上做了一些改變,通過體驗讓消費者與餐飲店的空間產生共振,激勵消費者到店消費。
第三,你要學會利用社交媒體來做一些比較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互動,包括你的裝修設計還有場景還有態度和口號,把這些東西都互聯網化,你可能會得到更多年輕人群的認可。社群建立後,將願意與你發生關系,產生互動的消費者,構建出社群和圈子,讓他們成為你忠實的粉絲和老顧客。如果你能為你自己的餐飲品牌發展出1000人的粉絲群體(老顧客)的話,競爭激烈的餐飲業,對於你來說仍是任意暢行的藍海領域。
❹ 互聯網與餐飲結合成功的企業有哪些
有很多啊:例如北京大董,重慶順風123,花舍,轉轉會,重慶喜悅飯店,京華老字型大小來南順等等這個都是比較知名的企業,他們最近也和互聯網走的很是密切,你也可以自己考察下!
❺ 優秀的餐飲品牌logo設計應具備哪些特點
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商品越來越細致化。品牌也越來越有針對性,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定製設計突出自身品牌的特色優勢。那麼,優秀的餐飲品牌LOGO設計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時代化
「因為每個時代消費者的審美觀念都不一樣,蘋果都在變,你怎麼可以一個logo用20年。」
即使是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這樣歷史悠久的品牌,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形象。
2、符號化
賽百味的視覺升級,一個重要變化是設計出了更為簡單的圖形符號,來用於社交媒體。其品牌發言人曾表示:這是為了賦予品牌新鮮、現代的辨識度。
而宴遇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提煉出一個品牌符號「Y」。
宴遇創始人傅乙晟說:「未來我們希望logo應該是移動化、符號化、國際化的。就像星巴克的綠色圖形一樣,希望未來大家看到「Y」就知道是宴遇。」
3、中性風
巴黎貝甜使用藍、白、黃三色的搭配,其中也以藍色為主色。劃分出巴黎貝甜目標消費群體,即都市、年輕、追求品質。讓消費者看見這一形象,就有一種精緻感和法國甜品文化的感同身受。
logo是一個圖形表達,從傳播角度來看,最先佔領人們視覺高地的是顏色。logo顏色表達不需要復雜,精準與品牌、產品特性契合才是重中之重。
4、極簡化
簡單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適用於不同的情況,如名片、廣告牌、徽章、PPT角標等,甚至可以作為網站的地址欄圖標。應當能夠縮到很小而不損失任何細節。
簡單的設計還容易辨認,因此可以更持久。例如三菱、三星、聯邦快遞和英國廣播公司等公司,它們的logo都十分簡單,因而也更容易辨認。
5、情感化
西貝將logo化成一句朗朗上口的「I Love You」。既解決了消費者認「莜」字的問題,又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話語,將西貝的品牌情感化、人格化。從而塑造了一個具有超級傳播力的logo。
❻ 餐飲行業如何做網路品牌推廣曝光
餐飲行業的品牌的推廣一般都是線上線下相結合來宣傳的。當然也可以找一些知名網 站做了,可以看下重慶老漁哥倒是是可以幫助你
❼ 互聯網思維,到底能給餐飲下出什麼「蛋」
一、幾個「互聯網思維」下的餐飲品牌
1. 雕爺之風
「雕爺牛腩」這配方並不是雕爺發明的,而是傳言他從香港某個食神手裡買的配方,並冠以「雕爺牛腩」的稱號。
雕爺其實也不懂牛腩,但他懂互聯網:以阿芙精油為基點,投入足夠多的資金在產品上下功夫,利用互聯網圈、娛樂圈和大V的人脈來進行前期的品牌定位,彼時正值小米飢餓營銷引領風騷,遂變通進行了「內測」,吊足了胃口。這套組合營銷將「雕爺牛腩」推向了逼格甚高的制高點,一碗牛腩面因為有了500萬配方和明星的助陣變得格外高大上。
所以我稱雕爺牛腩為風,也許在它之前有過很多陣微風,但它是真正形成並颳起這股大風的始祖。
對於孟醒,其實還是要把雕爺和雕爺牛腩拆開來看,從阿芙精油、牛腩、烤串到美甲的布局,是貫通了女性-高消費群體-高消費群體-高消費女性群體,雕爺用精密的布局切入了「高消費群體+高消費群體中女性群體」兩個利潤點極高的人群。但孟醒自己也承認,其實無論精油、牛腩、烤串還是美甲,他都非專業人士。而他另一句一直沒說的話應該是:他一個真正的法寶是他的筆桿。
從很早之前開始,孟醒就不斷在微信、微博和博客上發表各種跨界的文章和互動,如羅永浩一般,積累了非常多的鐵桿粉絲。由於文風詼諧而又相對真誠,沒有裝逼的傾向,很多人將他視為一個互聯網時代自媒體偶像。而到了牛腩時代,人脈圈則在此期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試想如果沒有娛樂圈和媒體圈的神秘試吃和封測,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人民群眾,那效果將大打折扣。從此,餐飲圈開啟了一個「將普通路邊食品通過講故事+極致體驗=極致產品」的風潮。
本文只談餐飲,不討論精油和美甲,在餐飲產品上,孟醒比接下來要說的的三位,段位高出不止數截。牛腩、烤串的菜單經常更換,利用大資金的積累不顧成本的對就餐環境和店址進行改良,細節方面也極為出色,一個例子是,我第一次在北京這個價位的餐廳內發現廁所居然還備有衛生巾。雖然只是很小的細節,但是考慮到現實里很多女生確實存在吃飯到一半突然「不方便」又不能及時出去買女性用品的情況(我想非常多女性都遇到過吧),但看得出來在產品方面,孟醒的團隊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夫。
但這些光鮮的背後,則是團隊整體實力的體現和大量原始資金的積累(雖然孟醒自己投入了很大,但還是獲得了某個比較大資本的支持),這種模式明顯不適合一般創業者特別是白手起家者去學習和參考——如果你沒有這么靈敏的商業嗅覺和嚴謹的商業邏輯的話。
總體來說,孟醒不是一個典型的餐飲業者。盡管他不懂這行,但他有著非常清晰的商業思維,知道什麼時候見好就收,什麼時候乘勢而上,是個很典型的成功生意人。
2. 太吉之拳
「黃太吉」也許想做煎餅界的皇太極(如果把傳統煎餅看成努爾哈赤的話)。拿了風投的錢自然是需要說故事的,但如果沒有五百萬的煎餅果子配方腫么辦?!
不要緊,我們有賓士寶馬特斯拉!不夠?那就加上帥氣美國人在店裡陪你思考人生。還不夠?那就讓我帶你走進宇宙外星人的世界吧。
但我完全不知道這些和煎餅果子有半毛錢關系。「黃太吉」初期以產品口感為主,重拳出擊,這是對的,開著寶馬送煎餅來博人眼球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比起廣告的費用,寶馬還是顯得那麼的廉價。前期的確也贏得了市場的一些贊譽(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功不可沒),在靠著這些火了之後,照理說赫暢接下來應該做的是豐富產品線亦或是橫向擴張品牌,趁勢打出漂亮的組合拳。用「快」字訣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挖深壁壘。可惜不知為何,他選擇了媒體曝光、出書、向大眾聊聊宇宙外星人輸出哲學想法。今年當黃太吉開始重新做品牌和增加產品品類的時候,已經錯過時機,為時已晚,媒體和公眾已把眼球轉向了西少爺、伏牛等等為首的互聯網餐飲品牌。(2012年8月-2013年9月一年時間內,黃太吉在北京開了五家門店。而從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的一年時間里只開了兩家,這在品牌餐飲連鎖初期是極為反常的現象)。
最近一篇關於「黃太吉」泡沫的文章在朋友圈裡流傳甚廣,作者的幾個觀點確實可以得以印證,大眾點評上黃太吉的產品目前大都集中在3-4星(甚至有的店2星也很多)。我偶爾路過幾次中關村的黃太吉,雖然地處臨街但也是門前冷清,不知道作為品牌創始人的赫暢,還能不能一口內力接上、將他的故事說完。
3. 少爺之劍
如果說「黃太吉」是一記打歪的重拳,那麼西少爺的肉夾饃更像一把陰柔之劍。赫暢的故事讓人沸騰和好奇,西少爺的故事則直接刺向人性中最柔弱的那塊痛點。
曾幾何時,你也夢想過能腳踹總經理,坐上CEO,迎娶白富美吧?
而你現在還在苦逼地坐在電腦前加班,無休止的OT,如果沒有,那互聯網人身上的亞健康你也總該多少有一點吧,還是沒有?那你對飲食衛生總抱有那麼一點的懷疑吧?
一封寫給挨踢苦逼男的信《我為什麼辭職賣肉夾饃》像極了本來生活炒作的「褚橙」。如果不告訴你這橙子是褚時健種的,也就是個比較甜的橙子,但如果告訴你這是當年那個玩煙草的大爺72歲坐牢,76歲又開始玩創業種的,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你會對著橙子若有所思,細細把玩,彷彿橙子直接升華成了一種精神。那你吃這個肉夾饃,其實你吃的也不是肉夾饃,而是對這個社會像你一樣高位低就,懷才不遇的憐憫。看,你自己都被自己感動的流淚了吧。但這世上做什麼事情都是不容易的,看看路邊擺攤幾十年的大媽或者炸著幾毛錢一根油條的大爺吧,他們的故事比大多數年輕人艱辛勵志多了。
然而,故事到此並沒有結束。
翻開之前的媒體資料,其CEO孟兵在接受i黑馬、騰訊等各路媒體的采訪時,一直在重復著一句話:」這篇文章是我們團隊一個合夥人寫的,這是我們經歷的整合。我們找了北漂生活這么一個很容易產生共鳴的點,文章一出立刻引發了大家的共鳴。「這句話很有意思,因為此話的標題是:《我的營銷不完全等於互聯網思維》。就像網上某位觀眾吃過西少爺肉夾饃後質疑的那樣:既然是整合?為什麼還要用第一人稱「我」?不禁讓人心生炒作的質疑。而我的疑問是:信息的傳播是需要時間,而這封信幾乎是一夜之間突然從朋友圈冒出來,很難說不是一次精心策劃下的炒作。
而開業免費送肉夾饃、曾經震驚外界的長隊,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顯出原本的面目,曾經我也被電視畫面前的長隊所困惑,直到我來了帝都,住進大宇宙中心之後我才恍然大悟。下面我來揭開謎底:我現在住的地方離西少爺大宇宙中心店不遠,經常會時不時跑過去看看吃點肉夾饃觀察一下,但觀察到的是只有少數幾次排起了長隊,大多數時候並沒有電視畫面里那麼火爆。而這種小吃、飲品產品本身在購物商圈內都是硬需求,店的周圍毗鄰搜狐網易的寫字樓,附近還有公交站台,店址開在這樣大流量的位置如果是在午飯或者下班高峰期,即使賣個奶茶也很容易排長隊,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各位有機會可以去西單大悅城的飲品店或者小吃店仔細觀察一下,中關村、大望路、五道口、國貿、金融街這些地方,你只要還不難吃的小吃,基本在下班點都是長隊)。
另一個矛盾之處在於它們的用具。做過餐飲的都知道,由於火力受熱的原因用柴火燒出來的米面是最好最香的,遠好過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所以日本壽司除了大米種類獨特外,堅持用木桶處理壽司米也是其秘訣之一)。而號稱」極致「、」史上最好吃的肉夾饃「、」......非常尊重傳統行業的規則......用掉了5000斤麵粉和2000斤肉料進行「產品研發」......將油、鹽、醬、醋當成是各種化學實驗品,配料的用量准確到毫克,並且總結出了一套公式來對肉夾饃的質量進行精確掌握。「的西少爺居然用電磁爐,蒸櫃來處理白吉饃,並且宣稱改良後比傳統肉夾饃更好吃,這就讓人很費解了。當然,口感是非常難標准化的東西,可能每個吃貨對於極致的概念不同,但我依然堅持我在西安路邊不知名小攤上吃到的用爐火烤就的肉夾饃,那才是最為尊重歷史原味最為好吃的肉夾饃。
故事到此依然沒有結束。
最近不到一年壽命西少爺又爆出了團隊散夥的內幕,以下節選的是創始人之一宋鑫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的話:
「孟兵給我30萬現金和2%股權收購我的股權,我們目前還沒有談攏。」
……曾有投資人給其公司估值4000萬進行投資。在投資人給我們投資時候,孟兵負責和機構談詳細的條款,談判中他擅自增加條款,例如,組建vie結構,孟兵的股東會投票權為其它人的三倍,總投票權超過50%;投資人的常規性條款為創始團隊必須在公司工作4年,中間離職則其股份必須無償轉移給其它股東。
「這事實上賦予了孟兵在他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將其他任職股東解職從而達到取消其股份目的的權力,所以我不同意其條款,最終結果其它人妥協了,所以我被迫離開了公司」,宋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
故事演到這里,真相開始浮出水面。原來打著苦情悲劇牌的西少爺們,各個是高帥富,按照此估值,我只能說,別說網路騰訊,就算在谷歌上班辭職賣肉夾饃,也值了!(問了幾個朋友,據路邊社消息,西少爺其背後幕僚是將近40個人的互聯網媒體團隊,這封《我為什麼辭職賣肉夾饃》則出自一個編劇之手,文字中畫面感之強,果然只能嘆服:不愧是編劇啊)。
好在寫了那封信,又低調處理了散夥鬧劇後,少爺們沉寂很久,偶爾上拉勾還看見他們正在招產品經理,這點值得肯定。畢竟這世界知道取的人很多,而知道舍的人很少。但願他們可以踏踏實實修煉出自己的玄鐵重劍。
4. 天一之口
初次注意伏牛堂並不是因為米粉,而是因為這個和著名人民歌手兒子僅有一字之差的人名。
張天一的商業邏輯和我在2年多前思考的問題很接近,非常贊同在相對繁華的商圈中攝取一個不繁華的點,以低成本的店租輔以互聯網社交免費攝取精準流量,是可以做的。因為在這個時代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它可以無物理空間限制的傳播讓你一夜之間變得家喻戶曉,而對於餐飲業來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就永遠的成為了歷史。
但後來的一系列光怪陸離的「大作」讓我很納悶,其號稱「拜師十五天做出最正宗的米粉」、「十萬元開店」、「三年開一百家店」也就只能算是低級忽悠,忽悠下觀眾們還行。
一個傳統的小工,師傅至少需要他做3年的切配經驗才有資格升級,而幫廚到主廚的距離那不是修煉時間的問題,而是悟性的問題。如果從未有任何廚子經驗的人學十五天,估計連顛勺都顛不利索,更何況是米粉這種相當傳統的手藝。
而張天一對媒體宣稱,追求產品極致。和他宣稱的十五天就拜師成功,做的一手舉世絕倫正宗的常德米粉,此兩者完全是背離甚遠。有過餐飲經驗的都知道,相比肉夾饃、煎餅果子來說,米面類的難度更高。其一是因為對於米面本身的要求很苛刻,順,滑,有嚼勁,缺一不可。其二才是重點:那碗湯頭配料。如果在沒有配方比率的情況下,單純靠自己研發湯頭或者拜師學藝,幾乎是不可能出來極致的湯頭,德州扒雞的料、四川重慶的火鍋料、川鹵、福建鹵味的湯頭,盡管每家店風味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最為珍貴的就是這鍋永不斷火的湯水。可以說一碗米面類的成敗靠的就是它(有的老店就這一鍋湯頭就值上百萬),而這背後則是幾代人不懈的調味和續火。
張天一敢說十五天做出極致一碗米粉的答案是,要麼他是神童,要麼去了藍翔速成班……
十萬開店更是笑談,實際上在房產方面,帝都的商業房產甚至比魔都還高。我假設伏牛堂第一家店商場偏僻區域30平米,4塊/平/天,一年下來也至少需要40000+(做過餐飲的都知道這幾乎不可能,但我們假設吧),一般帝都的房租最少也是付六壓一,開一家新店前期光房租也大約需要投入25000左右的成本。裝修費用+水斗水池+操作台+煮麵用的鍋爐器具+冷藏設備+空調+桌椅+餐具我算4萬不多吧?(不信可以自己去二手市場淘)。剩下三萬多,人工工資呢?原材料進貨貨款呢(這個啟動期至少需要一萬+吧)?調味品貨款呢?水電費呢?物業管理費呢?打包包裝費用呢?流動資金呢?我還沒算其團隊本身每天的吃喝住行這些隱性的日常開支。
今年的4月4日,就在開業那天,張天一寫下了一封名為《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要去賣米粉》的文章(聽起來好熟悉啊)。沒有西少爺那麼龐大的40個互聯網人背後幕僚怎麼辦?不要緊,我們還有開放的互聯網。這封信被他轉載互聯網網路貼吧和數個互聯網社群,而在此背後的真相,則是張天一擁有苦心經營多年的多達幾萬人的湖南人社群,最後利用鄉情牌和高位低就的身份錯落感來引爆他的米粉。但這樣的做法和張天一則對外宣稱表示對「互聯網思維不屑一顧」,正好背離。試想如果沒有在互聯網的背景和思維下,如果沒有常年電腦前互聯網經營,也許伏牛堂到現在也就是一個賣米粉的小店。他確實應該感謝互聯網和互聯網思維。
至於如何從賣米粉進化成給人看相、研究紅軍、討論宗教,淺談傳銷就非常的奇怪了,我都不知道這和張天一聲稱的「追求產品極致化」,和尊重湖南古老的傳統手藝有什麼關系?
如果說雕爺用500萬拉高逼格,黃太吉想用特斯拉博人眼球,西少爺用軟性情感需求打動苦逼屌絲,我則完全看不懂伏牛堂的套路。似乎是想學雕爺利用自身人格魅力拉高產品逼格,進而沿用太吉老路給客人解釋如何做出一碗正宗的常德米粉,再學一下西少爺,造成身份和產品錯位,即高學歷做低產品吸引好奇,順便拉上母上大人,通過媒體解釋為什麼一個90後研究生能去做米粉有多落淚的故事。
可是這樣東一錘,西一棒學出來的東西真的好嗎?
這些還不夠,這碗米粉才賣了不到半年,張天一對外宣稱要開始向火鍋業進軍。我想說,這樣出來的產品,真的極致嗎?這樣急躁的做法,真的好嗎?
順便說一句,一流商圈十流位置,互聯網導流這個模式並不是伏牛堂第一家想到,南京有家叫做「糊世刺身」2年前就這么做了。他們最初第一家店也是開在廁所對面。
5. 一些隱士高手
除了以上四個今年報道比較多的餐飲品牌,但其實我想說,高手在民間。
據我知道玩品類的高手是五味,從早飯到晚飯都能找到,麻庫一聲不吭的在麻小市場做的很大,南京的糊世刺身已經半年內擴張了大半個江南了吧,專門挑位置不好的店下手,通過互聯網引流。寧波有家互聯網餐廳,5年前就只做純線上,流水每天是十萬為單位計算的,而北京五道口這里有家川菜館,店鋪不大,靠著口碑和外送電話,一天的營業流水在3-5萬之間。
這些人就像是天龍八部的那個掃地僧,當崔百泉、過彥之們演練完畢,才慢悠悠的站出來比劃幾下,但,招招見血。
6. 一些問題和總結
我們總是希望能一夜成名,發家致富,卻忘記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備。互聯網是一條引流的渠道,但不是萬能的鑰匙。餐飲其實是個最苦的行業,從凌晨進貨備貨,到分揀處理下鍋,再到服務流程的標准化,深夜打烊盤帳,這中間的艱辛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可以說你開了店,不管大小,至少在未來數年內你就別想過上舒坦的日子了。
我真的無法想像一個能天天有時間坐在電腦前碼字的段子手能做好一件產品。賣煎餅的出了本科技書,然後賣米粉的比更極端的隔三差五就來個連載,然後堂而皇之的稱之為「傳」。在這點上我認為這些CEO們都有做傳銷給人洗腦的潛質。
XX牛腩、XX米粉到底好不好吃?這個問題其實是無解的。因為不同地域的人對於飲食理解的標准都不一樣。西南喜歡辣,東南喜歡清淡,粵菜注重煲,東北人喜歡燉。作為離生鮮最近的一個領域,餐飲也有著一樣不能標准化的地方,那就是口感。所以你會發現你只能服務大多數人,而非全部。努力找到能喜歡你口味的顧客即可。
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那些傳統火爆的餐廳都不做O2O?答案很簡單:生產力跟不上。
傳統的餐飲行業嚴重依賴商業地產,往往開在人員密集的區域,隨之而來的是火爆的生意,光門店的生意每天都已經來不及做了,若兼顧O2O,將會造成生產來不及,品質低下,投訴增多,人力成本增加,兼顧做物流重資產等等問題。
撇開地產模式的餐飲O2O可以做,但無論何種玩法,其實質還是在於菜品本身和服務本身。沒有質量的產品故事都是耍流氓。
何種產品適合做O2O?這個問題可以分為2塊,一塊是像伏牛堂那樣通過互聯網向線下店引流。這是產品決定的,因為米粉,面條這類東西時間久了容易泡漲,無論如何改良,始終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只能將流量導入線下餐廳。在確定創始團隊里有很強的互聯網基因,或者擁有很強的互聯網或者媒體人脈的前提下,削減房租成本來用於營銷,這是可行的。
而類似披薩、小龍蝦、肉夾饃這類熟食,可以做純線上的產品引流,因為這類東西受到影響相對不是太大(和堂食比口感上還是有區別,只是相對較小)。如果產品口感上確實獨特,只要物流可以達得到,保質期長,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產品都可以適合做這類營銷。
二、餐飲O2O工具
餐飲O2O的火爆是基於餐飲點餐平台或者工具的興起而火爆的。我將它們梳理了一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即食類,一類是延時類。
第一種即食類有平台,也有工具。其典型代表就是今年火到不行的餓了么。它們基於客人餓肚子又不願意動,或者說懶得找周邊餐館的痛點,整合線下餐館資源和物流,這類工具整合的資源大多數是以主食為主,所需求的痛點是,我現在就餓了,我現在就想吃,我馬上就想吃!
因為剛需市場的巨大,物流尤為重要,時效性相對來說非常強,而顧客對於口感的要求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大,他們需要的只是馬上有一碗飯來填飽肚子而已。
這種玩法的難點是,正如上文所說,很多產品其實不適合做外送業務,沒有外賣公司敢承諾從朝陽送碗面到海淀能保證一點沒事。跨區的餐飲配送也是目前非常難解決的一個難題,沒有公司能做的很好。
所以他們的運作模式都是基於地理性的LBS展示,找到離你最近,你想吃的外賣餐館,因為近距離的物流相對比較不容易出錯,而且成本很低。
這類玩法很多種,餓了么是屬於平台,收取相應費用。而陌陌的到店通屬於工具,在基於LBS的基礎上直觀的找到你周邊的餐館,收取商家相應的廣告傭金。(它更像是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大眾點評的展示功能)。
餐飲的問題其實只有兩個:「你和誰一起吃」、「你們去哪裡吃」(假想下這兩個場景)。
社交圈做O2O很合適,曾經也和陌陌公司的朋友聊過,我覺得類似微信陌陌這類社交工具天然基因里有「人」存在,所以顯然更適合做「和誰一起吃」這個問題,而不是去做「到哪裡吃」這個問題,因為很顯然後者大眾點評已經做的相當夯實了。而前者類似基於美食文化習慣的社交細分更適合他們去做。
聽說網路也要開始做LBS的地圖類餐飲O2O項目,預測這類工具和平台對於用戶的爭奪往後可能會更加白熱化。
第二種延時類的典型代表就是大眾點評了(其實美團、糯米、拉手都可以算作這一類,當然美團現在也注重外賣這一塊,但還很難和餓了么比肩)。其特點是以賣點展示為主,他們主要切入的不是剛需市場,而是相對美食比較講究的人群,你下單不一定馬上就要吃,也許有可能是幾天後,也許有可能是幾個月後。業務的核心還是在於如何幫餐廳聚流,重新整合相同餐飲愛好的顧客資源入店,讓一部分利與消費者,然後再從中與商家一起將利潤分攤。
他們的運作模式是基於相同飲食習慣顧客資源的整合,為他們提供適合自己的餐廳。因為是因為飲食愛好而去線下去吃,所以顧客身在何方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曾經有顧客從順義跑到我店裡,我也是醉了。實在是有些佩服那些執著的吃貨)。
但這個模式糾結的地方在於切入面太大,無法做到精確化管理。舉例來說,有的時候顧客在我店裡吃完飯,要拿出手機店大眾或者美團的時候,我的店員會直接告訴他們,你沒必要那麼麻煩。我直接給你打個85折吧,你付現。顧客當然也喜歡,店家更喜歡,因為如果顧客上大眾或者團購網站,我需要被壓制至少1星期的資金賬期,而且大部分商家還要被收取1-5%的服務費用。
何必那麼麻煩呢,你是老客,以後來就是85折,不用去團了,歡迎常來昂!
這類重視評論的平台,更痛苦的是有些顧客在網站上的評論留言往往不是因為產品本身(我見過一個顧客給我1星,然後打開她的資料,這三年來,她就沒有吃過一家2星的飯店,這貨是堅持全給1星的奇葩。而最痛苦的是,我居然無法在那上面辯解是因為她一直吃的是假的東西,而我偶爾給她吃了一次真正的東西,她認定這是假貨)。
這個問題一定他們都已經意識到,但始終無法解決的病因就在於做的太大了,你完全無法做到每一家餐廳的精細化管理。
三、尾聲
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字,曾經有個VC朋友和我聊天,他說,你應該學會去說故事啊。你看內誰,多能說,你做產品怎麼能沒故事呢?你沒有故事你找誰拿錢?你怎麼擴張?你怎麼去組建團隊?
我沉默了很久。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也許是迅速打開市場,也許是需要融資,也許是因為想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我們不得不去吹一些牛說一些自己都會臉紅的話。但是萬劍歸宗,追本溯源,一切還是要回歸起點:你賣的東西。
最近一直在思考許多問題,雖然現在小店盈有微利,但是離我的初衷實在差了太遠,打算閉門重新修煉。
現在這個社會很浮躁,人心也很浮躁,我常和我的廚師說,好的餐飲其實就像一門藝術,你的喜怒哀樂,你的用心與否,顧客是可以吃的出來的。
很多事是需要時間去沉澱的,不斷的推翻自己,推翻以前,推倒重來,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最出完美的產品。如果仍不解其意,請點開《壽司之神》自動看三遍。
換到手機界,這其實就是你選擇粗糧還是水果的區別。可悲的是太多的人連粗糧都學不來,只學到了如何做一個段子手。
好了,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在這里講了那麼多的故事,不知道那位VC兄弟看到後又會作何感想。
❽ 互聯網餐飲做得比較好的品牌有哪些呢
最近上海復出了個牛世里也不制錯。牛世里與眾不同的是,它的定位人群是高精尖的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商業牛人,以精細化標准打造牛市文化宴席,其推出的「牛市盛宴」就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中華民族傳統慶功宴。希望你可以採納。
❾ 互聯網餐飲品牌有哪些
雕爺牛腩、黃太吉、叫個鴨子、伏牛堂、西少爺,北京最近又出了個比較不錯的私人定製輕奢外賣:麻小川。
❿ 什麼是互聯網+餐飲
互聯網餐飲無非就是通過網路來銷售,例如美 團 ,大 眾這些都算的啊,互聯網+現在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