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專利
⑴ 縫紉機的發明過程是怎樣的
縫紉機的發明可追溯到18世紀。英國人托馬斯·塞因特為提高製鞋的生產專效率,苦苦屬思索設計了縫制靴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的機器。1790年,他在倫敦造出了第一台用木料做機體,部分零件是用金屬製成的手搖縫紉機。這台機器雖然粗陋而且不太實用,但它開啟了縫紉機發明的大門。當時因沒有縫制機械製造的記錄,他的專利被歸在紡織機械的專利庫內被人疏忽了83年,後來這台機器經過復制,曾在1878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展出。
⑵ 珍妮紡紗機是由誰發明的
隨著手工紡織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到了18世紀中期英國海外市場不斷得到擴張,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增大的棉紡織品需求。為了提高產量獲取更多的利潤,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但是都沒有起到明顯提高產量的效果。直到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才使得棉紡織品的產量得以快速的提高,並引發了英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哈格里夫斯所發明的珍妮紡紗機也是純屬一個偶然的巧合,據說1764年裡的一天晚上,開辦有一個紡紗廠的哈格里夫斯回到家中,在開門後不小心將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踢翻了,當他彎腰下來想把紡紗機扶正時,奇跡出現了:他看到那個被踢翻的紡紗機並沒有停止運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現在變成直立的了。這個現象激發了他的靈感,他想到如果在一個紡輪帶動下將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應當可以紡出更多的紗。在經過不斷的試驗後,第二年他就造出了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使得紡紗機的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影響世界歷史的紡紗機——珍妮紡紗機誕生了。由於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效率,給其他手工業者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引起了很多手工紡紗者的恐慌,於是他們沖進哈格里夫斯的家裡搗毀機器。但是手工紡紗者的破壞活動並沒有阻止哈格里夫斯繼續使用珍妮紡紗機的決心,反而使得他更加堅定了大規模使用的信念。1768年哈格里夫斯人合資開辦了第一家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的工廠,由於「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來了。
但是,一些小手工業者對格里夫斯所製造的珍妮紡紗機的破壞活動並沒有停止。當時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在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紛紛湧入城市為工場主打工謀生,由於英國佔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刺激了英國棉紡織業的發展,但是「珍妮機」的問世打破了一些小手工業者獲取更多利潤的美夢。隨著使棉紗產量不斷上升,棉紗的收購價格自然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產量低加上手工紡織出來的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於是便對格里夫斯產生了深刻的仇恨心裡。
哈格里夫斯終於在1768年獲得了專利,十幾年後的珍妮紡紗機已增加到八十個紗錠,紡紗機的數量在英國也不斷增加,逐漸一場從棉紡織業開始的工業革命迅速席捲了整個英國。
⑶ /專利號: 200730106840 的詳細信息 和實物圖片 謝謝了
紡織機械用張力架有權
申請號:200730106840.7申請日:2007-04-13
摘要
申請人高小龍
地址030601山西省內晉中市榆次區經緯路150號容10區716
發明(設計)人高小龍趙林喜
主分類號15-06
分類號15-06
法律狀態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外觀設計圖
⑷ 誰發明了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是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的。
⑸ 紡織機器最初是誰發明
哈格里夫斯 1770年6月12日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織機」獲得發明專利權版 1770年的今天,哈格里夫斯發權明的「珍妮紡織機」獲得發明專利權。哈格里夫斯是英國發明家,在1764年動手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有8個豎立紗綻的紡紗機,這種紡紗機隨後很快得到改進,錠子從8個增加到18個,30個,100個,紡織效率一下提高了近百倍。恩格斯把這項發明稱之為「使英國工人的狀況發生根本變化的第一個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