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標品牌 » 專利保護主題

專利保護主題

發布時間: 2021-02-12 23:30:48

❶ 外觀專利版權的保護主體有何區別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著作權和專利權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為:
(1)保護的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觀點的表現形式,不保護思想、情感和觀點等內容本身,這些形式表現為小說、論文、電影、歌曲、圖畫等種類。專利權保護的是發明創造,屬於思想、觀點內容範圍,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比如電視機的發明、燈泡的製造方法、可口可樂瓶獨特的外觀設計等。
(2)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由保護對象所決定,著作權法可以保護兩部主題內容相同的作品,只要這些作品具有獨創性;但專利權不會保護主題內容相同的兩個發明創造,例如,甲發明了電視機,並申請了專利,乙就不能再申請這一專利。
(3)權利產生方式不同。著作權通常可以自動產生,不必經過任何登記或審查程序;專利權則必須依法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後授予合法申請人。
(4)權利內容不同。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而專利權僅包括實施權、許可他人實施權、轉讓權等財產權內容,不包括人身權內容。
(5)權利保護期限不同。如前所述,對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後的50年;專利權的保護期分別為發明專利20年,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10年,均從申請日起計算。

❷ 手機裡面用的屏保壁紙、桌面主題這些 想知識產權保護 是屬於專利 還是

您好,壁紙上的圖案是他人創作的美術作品或者拍攝的攝影作品,作者對其享有版權,如果其他人未經許可復制或修改該美術作品製成壁紙構成著作權侵權
但是桌面主題則可能涉及專利權,桌面主題涉及到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客體,也稱為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根據我國專利法第2條的規定,專利法的客體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因此,桌面主題如果要保護,應屬於專利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❸ 專利申請中優先權的定義中「相同主題」如何理解,司法解釋中如何界定

相同主題一般指的是要求保護的客體相同,在後申請主張的權利要求,如果版在先申請中有,則可以主張權優先權。
相同主題比較簡單的解釋就是:是否在同一領域,技術方案是否基本相同,解決的問題是否相同,達到的效果是否基本一樣

參考: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八章第4.6.2節中對是否涉及相同主題的核實的規定中,明確規定:進行上述第(1)項核實,即將在先申請的申請文件整體看作說明書,判斷在後申請的各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是否以其為依據,即得到其支持。如果在後申請的某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在先申請的申請文件充分公開的技術內容中能夠得到或概括得出的,則該項權利要求能夠享受在先申請的優先權,否則拒絕給予其優先權。

望採納!

❹ 知識產權口號、標語

1.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
2.保護知識產權,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3.大力宣傳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4.努力形成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5.切實合理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智力成果的傳播和擴散,推動全人類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6.加強自主創新宣傳,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7、加大專利執法力度,為發展經濟保駕護航;8、運用知識財富,發展知識經濟;
9、充分利用知識產權,提高我市競爭能力;
10、知識產權保護為天才之火增添利益之油;
11、保護知識產權,推進人類文明;
12、保護知識產權,激勵知識創新;
13、全球合作保護知識產權,資源共享推進人類文明。
14.抓自主創新,促創業富縣、創新強縣
15.抓好專利工作,全面實施科教興縣戰略
16.鼓勵自主創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7.提高專利申請質量,促進專利產品產業化
18. 正確應用專利戰略,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19.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
20.加強專利示範企業建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21、清理聲頻熒屏,抵制低俗之風,將凈化進行到底。22、物洗則潔,心洗則清。凈化心靈,完美自我。23、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24、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盜版是文明的沙化的禍因25、傳播文明,引領風尚,共同建設一個文明、健康、和諧的社會文化新天地26、知識產權要尊重,拒絕盜版是關鍵27、繁榮、凈化出版物市場,人人齊參與。28知識產權驅動創新,科學技術促進發展
29尊重他人,保護自己,公平競爭
30運用知識產權戰略,參與全球商業競爭
31積極申請專利,保護發明成果
32打擊盜版,保護版權,推動社會發展
33實施品牌戰略,爭創馳名商標
34全球合作保護知識產權,資源共享推進人類文明。

❺ 申請專利權利要求很關鍵,怎樣確定權利要求的主題

(1)權利要求書的一般要求

a.應當簡要、清楚、完整地列出說明書中所描述的所有新的技術特點。否則,就會縮小專利保護范圍。說明書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也就不能寫入權利要求,因為要求保護的范圍必須得到說明書的支持。

b.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技術名詞、術語應與說明書中一致。權利要求書中可以有化學式、數學式,但不能有插圖。除有絕對必要,不得引用說明書和附圖,即不得用「說明書中所述的…」「或如圖三所示的……」方式撰寫權利要求書。為了表達清楚,權利要求書可以引用設備部件名稱和附圖標記。

c.一項權利要求要用一句話來表達,中間可以有逗號、頓號,不能有分號和句號。以強調其意思不可分割的單一性和獨立性。

d.權利要求只講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不允許陳述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目的、功能等.

e.權利要求又分為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兩種。獨立權利要求應從整體上反映出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全部的必要技術特徵,它本身可以獨立存在。從屬權利要求是引用獨立權利要求或引用包括獨立權利要求在內的幾項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又含有若干新的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必須依從於獨立權利要求或者在前的從屬權利要求。

f.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只應當有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符合合案申請要求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可以有兩項以上的獨立權利要求。

每一個獨立權利要求可以有若干個從屬權利要求。

有多項權利要求的應當甩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編號時獨立權利要求應排在前面,它的從屬權利要求緊隨排在後面。

(2)權利要求書的寫法

a.權利要求書頂端不用書寫發明或實用新型名稱,可以直接書寫第 1 項獨立權利要求,它的從屬權利要求從上往下順序排列。有兩項以上獨立權利要求的,則各自的從屬權利要求應分別寫在各獨立權利要求之後。

b.獨立權利要求分兩部分撰寫:

前序部分: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主題名稱和該項發明或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

特徵部分: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這是權利要求的核心內容,這部分應緊接前序部分,用「其特徵是……」或者類似用語與上文聯接。

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共同限定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c.從屬權利要求也分兩個部分撰寫:

引用部分:寫明被引用的權利要求的編號及發明或實用新型主題名稱。例如:「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限定部分: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附加的技術特徵,它是獨立權利要求的補充,以及對引用部分的技術特徵作進一步的限定。也應當以「其特徵是……」連接上文。

從屬權利要求的引用部分,只能引用排列在前的權利要求。同時引用兩項以上權利要求時,只允許使用「或」連接。例如:「根 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這樣的權利要求稱為多項權利要求。一項多項從屬權利要求不能作為另一項多重從屬權利要求的引用對象。

d.同一構思的兩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可以合案申請,因而可能存在兩項獨立權利要求。這時應當確定一項為主要的,作為第一項權利要求,另一項排在後面成為與第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平行的、有獨立的法律意義的權利要求。例如:一項產品發明和製造該產品的方法發明可以合案申請,這時一般把產品作為第一獨立權利要求,把方法作為第二獨立權利要求。

(3)權利要求書撰寫中常見的錯誤

a.純功能式極利要求,這是初寫者常出現的錯誤。一般情況下,產品必須用結構式權利要求,方法必須用步驟或條件式權利要求,不能採用功能或混合式,這種寫法容易超出說明書范圍,擴大了保護范圍。

b.對一般的改進發明,沒有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之分。實質是沒有劃清與現有技術的界限。

c.在獨立權利要求中,有多個前序部分和多個特徵部分,這種情況是沒有弄清撰寫要求。一個獨立權利要求只能有一個前序部分和一個特徵部分。

d.從屬權利要求中沒有引用部分和特徵部分,或者是其中引用部分的「引證」有錯誤。

e.使用了不準確、不明確的詞彙。如「等等」、「高」、「強」、「弱」、「性能好」、「最好是」等等。

f.權利要求書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即在權利要求書中寫的技術特徵,在說明書中無相應的文字記載,或是沒有清楚、完整的說明。

(4)撰寫好權利要求書的一般方法

a.詳細分析發明或實用新型。分析內容包括是屬於產品發明還是方法發明,對實用新型只能是產品發明,確定技術領域,研究技術方案,分析技術特徵。最重要的是把技術解決方案和全部技術特徵分析透。

b.做好檢索或查新工作,特別是申請發明專利一定要查新,查是否存在同樣發明,是否具有先進性。

c.認真研究相關文獻的全部技術特徵,特別是與本發明或實用新型相關的技術特徵尤其要注意分析。

d.多寫幾個方案,反復比較,同一發明可能寫出多種權利要求書,但要達到既符合法津要求,又能恰到好處地保護申請人的利益是很不容易的。多寫幾個方案,有利於在反復比較過程中,確定一種正確合理的方案。最後,相確定的權利要求書與寫好的說明書相比較,仔細檢查兩者的關系,這一點對初寫者尤為重要。

❻ 哪些明顯不屬於可授予專利權的主題

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有哪些按照專利法規定,一項發明創造只要具備了取得專利的實質條件,就可以獲得專利權。但是,為了保護國家、社會和公眾的利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專利法根據專利保護的特點和我國經濟、技術發展狀況,對一些主題作了不能取得專利權的例外規定。我國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有以下各項:1、科學發現。科學發現是對自然規律和有助於說明自然規律的自然現象的特性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科學認識。但是,科學發現僅僅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而不是利用自然規律所作出的發明創造,它不能直接應用於生產實踐,不具備工業上的實用性,因此不授予專利權。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活動,它源於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出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運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於自然產生結果。它僅僅是指導人們對其表達的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而不需要採用技術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則,不具備技術的特點,因此不能授予專利權。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動物為直接實施對象,對之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過程。考慮到醫生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在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醫生理應有選擇各種方法的自由;另一方面,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體為實施對象,無法在產業上利用,不具備實用性,不屬於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而這類方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4、動物和植物品種。動物和植物品種指的是動物和植物品種本身,不包含生產動物和植物品種的方法。這里所說的生產方法是指非生物學的方法,不包括生產動物和植物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一種方法是否屬於「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取決於在該方法中人工技術的介入程度,如果人工技術的介入對該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起了主要的控製作用或決定性作用,則這種方法不屬於「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可以授予專利權。5、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由於可以用於軍事目的,出於國家重大利益的考慮,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需要指出的是,不僅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能獲得專利保護,而且原子核變換方法本身也不能獲得專利保護。

❼ 下列哪些屬於不授予專利權的主題()

B,D

❽ 如何確定專利權利要求的主題

想保護什麼就寫什麼。
主題名稱要明確是方法還是裝置。

❾ 專利保護了哪些內容

專利保護范圍包含哪些內容
1、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或附圖可以用以解釋權利要求.
如何確定專利保護的內容,以權利要求書確定的范圍為准.獨立權利要求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前序部門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主題名稱,發明或實用新型主題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特徵部分應當寫明區別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特徵部分的技術特徵與前序部分的技術特徵合在一起,限定發明或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例一項技術要求書:一種產品,包括A、B組成,其特徵在於C、D,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包括完整的A、B、C、D而不僅僅是技術特徵C、D.如果他人的產品只包含技術特徵,例A、B、C或A、B、D均不屬侵權,只有覆蓋A、B、C、D全部技術特徵才屬侵權.
2、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申請外觀設計不要求提交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等文字說明文件,而是要求提交圖片或照片.判斷是否侵權的標準是:如果在與專利產品相同或相類似的產品上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外觀設計,即被認為侵權,相同的產品是指用途相同,功能相同;相似產品是指用途相同,具體功能有所不同.
3、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原則
在確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時對權利要求文字所描述的范圍的解釋是關鍵問題,站在不同立場、依照不同的解釋原則,保護范圍的大小是存在差異的.
(1)中心原則
依照該原則,權利要求書是專利保護范圍的依據,但是解釋權利要求書時,應當以權利要求書表達的實質內容為中心,全面考慮發明創造的目的、性質以及說明書和附圖,將中心一定范圍內的技術也包含在保護范圍之內.不必拘泥於權利要求書的文字記載.德國立法曾採用該原則.這種做法給專利權人提供了充分的保護,但對第三人而言,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處在難以明確的狀態,實際並不利於公平競爭.
(2)周邊原則
該原則要求嚴格依照權利要求書的字面記載進行解釋,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能超出權利要求書文字記載的范圍.說明書和附圖不能成為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依據,只有在權利要求書不明確的情況下,才能用來對保護范圍作限制性解釋.美國和過去的英國採用了該立法模式.嚴格的字面解釋,對第三人是有利的,略作改進,就可能逃出專利保護的范圍,按照這樣的原則,對權利要求書的撰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實際上在申請專利時就找到一個保護范圍較為恰當的上位概念的文字表達是比較困難的.
(3)折中原則(解釋原則)
依照該原則,專利保護范圍應根據權利要求所表示的實質內容加以確定,但權利要求所表示的技術特徵有疑義時,可以引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歐洲專利公約》及其成員國和我國的專利立法都採用了這一原則.

❿ 哪些明顯不屬於可授予專利權的主題

您好,
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回權。 此外,對下答列各項也不授予專利權: (1) 科學發現; (2)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3) 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4) 動物和植物品種; (5) 用原子核變方法獲得的物質。 對前款第(4)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專利法授予專利權。

希望解決了您的疑問。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