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商標罪
『壹』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是什麼,應該怎麼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行為是生產、銷售行為。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我國《刑法》第150條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140條的規定處罰。
拓展資料: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第16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貳』 假冒偽劣商標罪,如何定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樓上說的對,建議咨詢當地律師, 案件比較復雜,網上解決不了。
應該是數罪並罰,請咨詢當地律師吧。
處罰標准一般是按銷售額來做基準的。針對假冒偽劣產品而言。
『叄』 假冒偽劣產品罪與假冒商標是同罪嗎
假冒商標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區別
前罪侵犯的是國家商標管理制度,實施假冒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後罪侵犯國家對商品質量的管理制度,實施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
對於採用假冒注冊商標的手段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且銷售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既觸犯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也觸犯了假冒商標罪。對於此種情況,應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刑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假冒商標罪與注冊商標的區別
在判斷假冒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基本相同」方面,可否在理論上提出一個具體的標准呢?
由於注冊商標的形式多種多樣,假冒商標的形式也五花八門,所以理論中不好提出一個准確的標准。但是,存在一個基本的准則,那就是:以普通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作為評判的主觀標准,採取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判斷,如果普通消費者(不是專業人士或者該商品領域的行業人員)認為兩個商標相比較,文字、圖形或者文字與圖形的結合沒有區別或者視覺上沒有差別,這兩個商標就是「相同」商標;如果普通消費者認為兩個商標相比較,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文字與圖形的整體結構是相似的,則屬於近似商標。比如鳳凰牌自行車商標中鳳凰圖案的尾巴上的羽毛是12根,如果行為人只是把羽毛的根數作成13根或11根,構圖的顏色和尺寸結構等其他方面與注冊商標又完全相同,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種羽毛根數的差別是難以區別的,假冒商標便是與注冊商標「基本相同」的。
在判斷假冒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時,司法實踐中還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注冊商標所有人自己在商品上使用的商標,與其核准注冊的商標並不一致,那麼,判斷行為人假冒的商標是否與注冊商標相同時,是將假冒的商標與核准注冊的商標相比較,還是與注冊商標所有人實際使用的商標相比較呢?比如,美國微軟公司將MICROSOFT(大寫)申請注冊為其計算機軟體商標,但微軟公司在計算機軟體上實際使用的商標Microsoft只有第一個字母是大寫。如果被告人在假冒微軟公司的計算機軟體上也使用商標Microsoft,是否可以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
司法實踐中有這種現象,只不過有時沒有被認為是一個問題。假冒注冊商標罪懲治的是侵犯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的行為,因此,從客體的角度理解,如果行為並沒有侵犯到注冊商標的專用權,是不能對其進行刑法評價的。注冊商標所有人沒有正確使用其注冊商標,而被告人假冒其實際使用的、與注冊商標不同的商標,情節再嚴重,也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因為被告人並沒有侵犯注冊商標的專用權。
『肆』 公安局定的假冒偽劣注冊商標罪
要看全面案情及證據分析。
『伍』 我老公犯了假冒偽劣商標罪可以取保候審嗎
一般情況下,侵犯商標權的犯罪行為,較少涉及到「不得取保候審」的情形。但是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犯罪行為的很多細節都可能直接影響到能否取保候審。如果已經刑事拘留了,建議你立刻聘請律師前往看守所會見,個人認為這時候能從網路上獲得的幫助非常有限了。
取保候審的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採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不能取保候審的情況:
公安部《規定》第64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8條規定,對於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陸』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怎麼處罰
具體要根據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6)假冒偽劣商標罪擴展閱讀
根據《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的,銷售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二條 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銷售產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柒』 法律里關於假冒偽劣商品的罪名有哪些
第140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第141條生產、銷售假葯罪
第142條生產、銷售回劣葯罪
第143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
準的食品罪
第144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第145條生產、銷售不符合標准答的
醫用器材罪
第146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
準的產品罪
第147條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
葯、化肥、種子罪
第148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
準的化妝品罪
『捌』 你好,我是15年被法院判有期徒刑一年,應為假冒偽劣商標罪,並且處罰7
對罰金的追繳終身有效。你猜什麼時候解除。
『玖』 假冒注冊商標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哪個大
假冒商標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區別
前罪侵犯的是國家商標管理制度,實施假冒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後罪侵犯國家對商品質量的管理制度,實施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
對於採用假冒注冊商標的手段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且銷售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既觸犯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也觸犯了假冒商標罪。對於此種情況,應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刑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假冒商標罪與注冊商標的區別
在判斷假冒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基本相同」方面,可否在理論上提出一個具體的標准呢?
由於注冊商標的形式多種多樣,假冒商標的形式也五花八門,所以理論中不好提出一個准確的標准。但是,存在一個基本的准則,那就是:以普通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作為評判的主觀標准,採取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判斷,如果普通消費者(不是專業人士或者該商品領域的行業人員)認為兩個商標相比較,文字、圖形或者文字與圖形的結合沒有區別或者視覺上沒有差別,這兩個商標就是「相同」商標;如果普通消費者認為兩個商標相比較,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文字與圖形的整體結構是相似的,則屬於近似商標。比如鳳凰牌自行車商標中鳳凰圖案的尾巴上的羽毛是12根,如果行為人只是把羽毛的根數作成13根或11根,構圖的顏色和尺寸結構等其他方面與注冊商標又完全相同,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種羽毛根數的差別是難以區別的,假冒商標便是與注冊商標「基本相同」的。
在判斷假冒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時,司法實踐中還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注冊商標所有人自己在商品上使用的商標,與其核准注冊的商標並不一致,那麼,判斷行為人假冒的商標是否與注冊商標相同時,是將假冒的商標與核准注冊的商標相比較,還是與注冊商標所有人實際使用的商標相比較呢?比如,美國微軟公司將microsoft(大寫)申請注冊為其計算機軟體商標,但微軟公司在計算機軟體上實際使用的商標microsoft只有第一個字母是大寫。如果被告人在假冒微軟公司的計算機軟體上也使用商標microsoft,是否可以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
司法實踐中有這種現象,只不過有時沒有被認為是一個問題。假冒注冊商標罪懲治的是侵犯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的行為,因此,從客體的角度理解,如果行為並沒有侵犯到注冊商標的專用權,是不能對其進行刑法評價的。注冊商標所有人沒有正確使用其注冊商標,而被告人假冒其實際使用的、與注冊商標不同的商標,情節再嚴重,也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因為被告人並沒有侵犯注冊商標的專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