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標品牌 » 專利注漿閥

專利注漿閥

發布時間: 2021-02-09 01:52:30

『壹』 什麼是後注漿技術

注樁後注漿指灌注樁成樁後一定時間,通過預設於樁身內的注漿導管及與之相連的樁端、樁側注漿閥注入水泥漿,使樁端、樁側土體(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從而提高單樁承載力,減小沉降。

施工方法有以下三種:

1、在孔底設置注漿室。採用該工藝時鋼筋籠需下到樁底。

2、灌注樁成孔後,在孔內設置注漿管,注漿管的底部需製作螺紋絲扣並用管帽進行封堵。注漿管底部的位置需要伸出鋼筋籠15-20cm,使注漿閥能順利插入孔底。灌注砼前先往孔底倒入碎石或塊石,使出漿口埋入碎石或塊石內,然後再進行砼灌築。

3、將注漿管固定在鋼筋籠上(鋼管或黑鐵管),注漿導管底部採用單向專用注漿閥並插入樁底土中20~30cm。由於採用單向注漿閥,在進行樁身砼澆注時漿液不會灌入閥內,注漿時漿液也不會迴流。

第一種方法工藝復雜,成本高,國內很少使用。第二種方法主要用於樁底加固,在國內已有過多次實驗或使用,但由於工藝過於簡單,容易發生出漿口堵塞導致注漿失敗。第三種工藝由於採用單向截流閥作出漿口,注漿成功率可達97%以上,且壓力相對穩定,注漿效果顯著。

(1)專利注漿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為防止水泥漿從空孔部分的壓漿管接頭處壓出,空孔部分的壓漿管接頭應採用生料帶進行密封,並且空孔部分的鋼管均應採用整根長鋼管連接。

2、壓漿應低檔慢壓,先稀後濃。低檔慢壓既能有效防止壓 力突然增大無法壓漿的情況,也能防止漿液順著樁身上竄或從其他的 地方冒出,使樁端或樁周土體被水泥漿液逐步填充,隨著壓漿量的增 加,壓力自然形成逐漸增加的狀況。

3、同一根樁的壓漿管,如其中一根確實無法壓漿或壓漿量 不夠,另一根壓漿管壓漿時應補足相應的壓漿量。鄰近樁的相鄰壓漿管也應補足相應的壓漿量。

4、如壓漿量未達到設計要求,就出現漿液冒出地面時,應 暫停壓漿,並將壓漿管內的水泥漿用緩凝型的水泥漿置換出,停止 1h 左右再進行復壓,如此往復,直至達到設計壓漿量。

5、當場地附近出現滲漿現象或壓漿量滿足要求、但壓力較 小時,不能盲目地認為壓漿量達到要求就終止壓漿。此時應採用間隔 復壓、摻早強劑、封閉滲漿通道等方法,保證有效壓漿量。

『貳』 注漿機不關閥門直接注漿行嗎

你說呢,那不直接流了。造成資源浪費,這是犯罪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叄』 超長樁側壁注漿設計中壓漿閥設置位置有那些

灌注樁後壓漿的樁端就是指的樁底部(樁尖或下端),樁側指的是樁身的側面。樁端後壓漿的注漿管必須伸(預埋)到樁底;樁側面注漿管口的留設位置、數量,圖紙應該有註明或說明。

『肆』 我們在打樁的時候,要為注漿管安裝注漿閥,請問注漿閥是如何安裝的

灌注樁成樁後一定時間,通過預設於樁身內的注漿導管及與之相連的樁端、版樁側注漿閥注入水泥漿,權使樁端、樁側土體(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從而提高單樁承載力,減小沉降。
鑽孔灌注樁的後注漿基本上屬於劈裂注漿與滲透注漿相結合。所謂劈裂注漿,即壓入的高壓漿體克服土體主應力面上的初始壓應力,使土體產生劈裂破壞,漿體沿劈裂縫隙滲入土體填充空隙,並擠密樁側土,促使土體固結從而提高注漿區的土體強度。如注漿區在樁底,則漿液首先在樁底沉渣區劈裂和滲透,使沉渣及樁端附近土體密實,產生「擴底」效應,使端承力提高,如注漿區在樁側某部位,則該部位也同樣出現「擴徑」效應。從大量試樁實測資料可看出,樁底注漿後不僅樁的端承力提高了,在樁端以上5m甚至更大范圍內的樁側摩阻力也有較大提高。如果在樁側某段面注漿,同樣該斷面以上一定范圍內的樁側摩阻力也有明顯提高。

『伍』 注漿加固及開挖支護

(1)方案確立

在探測到溶洞存在後,經過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各方討論分析,認為針對該大型溶洞,宜按「超前長管棚支護、小導管注漿加強」方案進行施作,以達到「安全穩妥、防止突泥」的目的。

2002年2月4日~2月14日進行了大管棚鑽孔及注漿施工。經採用大管棚施工、注漿充填加固後,2月18日開始試探性開挖,每循環進尺0.5 m。當開挖到PDK354+255.8時,掌子面岩性為吳家坪組頁岩,棕褐色,泥鈣質膠結,塊狀構造,中~強風化,風化面呈鐵銹色;節理裂隙發育,部分裂隙充填軟塑狀粘土,寬度5~20cm,岩體破碎。掌子面右下角已揭露出軟塑狀的泥,面積約0.5 m2,推測已進入溶洞體。11:00左右,在掌子面出碴將盡時,發現掌子面兩榀拱架拱腳發生位移約1 m,當焊接仰拱時,右側洞壁開始坍塌,隨即拱架開始變形並在拱肩斷裂,坍塌體約5 m3。坍塌後可觀察到,在右邊牆凹陷部有一徑向裂縫,寬度5~15cm,未見充填物,有少量出水,裂隙面風化呈鐵銹色,為構造裂隙;掌子面方向發育數條裂隙,最寬約20cm,經探測其長度大於5 m,裂隙面新鮮,推測由於開挖岩體產生塑性變形及坍塌引起。產生這樣長的寬裂隙,同時也說明前方圍岩節理裂隙極為發育,岩體疏鬆。

根據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立即進行了掌子面的封閉,並對後方10m范圍內已開挖地段進行支護加固。隨後在2月23日0:30進行PDK354+255.8仰拱接腿施工時,平導掌子面右下角發生突泥現象。突泥位置在掌子面所堆積的沙袋與右側邊牆的結合部,在湧出十幾立方米稍停,後復涌,同時將插入5 m長的錨桿湧出,整個過程約10min左右。湧出物為褐黃色淤泥質粘土,流塑,有臭味,未見夾碎石,未伴涌水現象,總涌泥量40m3左右,掌子面出水亦未有變化,水渾濁,仍為40~60m3/h。經分析,認為是由於溶洞內的水量變化及掌子面出水的水力作用,造成溶洞內充填物流失失穩。該突泥具有一定壓力,在平導上部一定范圍內都存在此流塑狀充填物,且隨時有繼續突發的可能。

由於涌泥,前方已無法保證安全開挖施工,經參建四方方案論證,決定採取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施工,並擴大注漿加固范圍,以達到「固泥堵水、安全施工」目的。

(2)後部加固

對已開挖的PDK354+240~+255段,採取型鋼+噴射混凝土進行初期支護;對已開挖的PDK354+245~+255泥岩段,進行小導管徑向注漿加固,以達到穩固後方的目的。

1)徑向注漿加固范圍為開挖輪廓線外3 m。

2)徑向注漿孔梅花型布置,開孔環向間距1 m,排距1 m,注漿孔垂直於開挖輪廓線布設。

3)注漿管布設完畢後,在注漿管周圍噴射混凝土封閉,以防止注漿過程中跑漿,保證注漿效果;為保證注漿管的剛度,注漿管可靠近拱架布設,施作完成後,可採取與拱架焊接措施。

4)注漿管採用ϕ42mm焊接鋼管加工製作,注漿管長3 m,其中花管長度2 m,在花管部分每間隔20cm梅花型布設ϕ4mm~ϕ6mm溢漿孔,注漿管前端加工成圓錐狀並封死,管尾部分採用兩道ϕ6mm圓型鋼筋焊箍,其中一道用於連接注漿芯管,另一道繞上棉紗後用於止漿。

5)注漿孔採用風鑽鑽孔,成孔直徑ϕ45mm,成孔後下入ϕ42mm注漿管,採取全孔一次性注漿方式進行注漿。

6)注漿材料採用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和普通水泥單液漿,以雙液漿為主。雙液漿配比為:水泥漿水灰比0.8∶1~1∶1、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1、水玻璃濃度35Be′。普通水泥單液漿漿液配比為:水灰比0.8∶1。

7)採用定壓-定量相結合標准進行注漿控制,以定壓注漿為主,注漿終壓為2~3MPa;注漿量以單孔注漿量不超過5 m3為原則。

8)鑽孔注漿順序由PDK354+245→+255方向進行,採取間隔跳孔,實施擠密型注漿措施。

(3)超前大管棚

通過管棚進行注漿加固,一則增加管棚支護剛度,二則通過管棚注漿,加固管棚周圍淤泥質粘土,形成連續密閉管棚喇叭桶形支護結構,避免或減少施工期間淤泥和岩溶水通過管棚間隙湧入開挖空間形成危害。大管棚安設及注漿施工自2002年2月4日開始,到2月14日結束,歷經11天。大管棚安設及注漿施工工藝如下。

1)採用C20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封閉厚度50cm。

2)在開挖斷面周邊施作環向密排管棚。管棚採用直徑Φ108mm、壁厚6mm的無縫鋼管加工,每節長度3 m,外設Φ5mm~Φ10mm溢漿孔。管棚布設間距20cm,外插角3°,管棚長度根據鑽孔狀況以鑽入硬岩2~3 m為原則。

3)注漿材料選用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雙液漿配比為:水泥漿水灰比0.8∶1~1∶1、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1、水玻璃濃度35Be′、緩凝劑摻量1%~3%。

(4)全斷面超前預注漿

為確保溶洞區的安全施工,進行了全斷面超前預注漿,加固范圍為開挖面及開挖輪廓線外5~8 m。超前預注漿設計如圖10-44。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施工自2002年2月28日開始,到3月23日結束,歷經24天。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施工工藝如下。

圖10-44 全斷面超前預注漿設計圖

(單位:cm)

1)止漿牆採用C20模築混凝土,厚度80cm,施做止漿牆時,將涌水由孔口管排出,以確保混凝土及注漿施工質量。

2)注漿孔採用MKD-5S鑽機成孔,鑽孔後應安設ϕ108mm 孔口管,孔口管長度2m;當無法安設孔口管時,採用水囊式止漿塞進行注漿施工。

3)鑽孔深度以達到鑽入岩層2~3 m為原則。

4)根據注漿堵水要求,注漿材料選擇採用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配比為:水泥漿水灰比0.8∶1~1∶1、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1、水玻璃濃度35Be′、緩凝劑摻量0~2%。漿液凝膠時間控制在30sec~3min,凝膠時間可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進行調整。

5)注漿施工順序基本上按以下兩個原則進行。

①發散-約束型注漿。即注漿按C圈→A圈→B圈原則進行。首先對C圈、A圈實施發散型注漿,之後對B圈進行約束型注漿,從而達到擴散-擠密的目的。

②充分考慮水源影響因素,按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注漿順序進行。

6)注漿工藝採取前進式分段注漿,注漿步距5 m。

7)注漿結束標准以定壓為主,注漿終壓為水壓+2~3MPa,當注漿過程中長時間壓力不上升時,應縮短漿液的凝膠時間,並採取間歇注漿措施,同時控制注漿量。

8)特殊情況處理。

①在設計中注漿量按24 m3/段進行控制。在前期2002年2月28日~3月4日採取了設計的注漿量進行注漿施工。在3月4日注漿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從左側拱腰部位和右側拱頂部位大量涌水、涌泥現象。經分析認為可能是底板注漿施工時將底部較大的過水通道嚴重堵塞所致。這在隨後的A8鑽孔注漿施工過程中得到了驗證。因而在後期注漿施工中,對底部採用12 m3/段的注漿量控制標准,在底部以上部位採取了左側12 m3/段,右側24 m3/段的注漿量控制原則。

②在鑽孔注漿施工中,A1、B7、A12 孔出現了鑽孔中涌水、涌泥現象。採取了科研所專利技術TSS單向袖閥式注漿管進行後退式分段注漿方式進行注漿施工,取得了較好的注漿效果。

(5)小導管超前支護

超前預注漿完成後,在進行開挖施工前,應對注漿不足部位或注漿盲區進行小導管補充注漿。

1)注漿管長6 m,採用每節長2 m的ϕ42mm焊接鋼管絲扣連接。注漿管前端加工成圓錐狀並封死。花管部分長3 m,在花管段上間隔30cm,按梅花型布設ϕ4mm~ϕ6mm的溢漿孔。管尾部分採用兩道ϕ6mm的圓形鋼筋焊箍,其中一道用於連接注漿芯管,另一道繞上棉紗後用於止漿。

2)注漿材料採用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漿液配比為:水泥漿水灰比0.8∶1~1∶1、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1、水玻璃濃度35Be′、緩凝劑摻量為0~2%,漿液凝膠時間為30sec~3min。

3)注漿結束標准採用定壓定量相結合原則,注漿終壓為2~3MPa,單孔注漿量為0.2~0.3 m3

『陸』 袖閥管注漿壓力

袖閥管注漿施工來方源法在定額中無該項目,按實際價格結算。-
袖閥管注漿工法通過較高壓力將液狀的漿液注(壓)入岩土層內部,以達到密實岩土層。
根據不同工地對壓漿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單液壓漿法和雙液壓漿法。一般單液壓漿的配方由水泥、粉煤灰、膨潤土等材料組成,而雙液壓漿則是在單液壓漿配方中加入能使水泥快速凝固的水玻璃等材料,一般用於工程的搶險。
常用的注漿方法,有花管注漿和單向閥管注漿兩種施工方法。兩種注漿方法均可用於滲透注漿,而劈裂注漿只能用單向閥管注漿。在土壤滲透系數小於10-4cm/s時,一般在花管注漿就難湊效,而要採用單向閥管的劈裂注漿。實明,在地面以下的一定深度的土層加固和跟蹤注漿加固中,劈裂注漿具有施工方便、效果較好的優點,特別是對土體深部的定點、定量注漿,一孔能多次、重復注漿是一般花管壓密注漿無法代替的。

『柒』 花管注漿與袖閥管注漿有什麼區別

花管就是袖閥管,這兩個有區別嗎?你說的是螺紋袖閥管吧,螺紋袖閥管每節33cm,注漿孔淺的情況下就用螺紋的,注漿孔深的話就用4米袖閥管,螺紋的一節節的接著太麻煩,接的多了還容易彎曲,可能會卡注漿器。

『捌』 注漿技術發展歷史

注漿技術應用於堵水和加固地層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按照國際上將漿液最早用於水利工程計算,注漿法的開拓者當屬法國人查理斯·貝里格尼(Charles Berigny)。1802年,貝里格尼採用注漿技術修復被水流侵蝕了的擋潮閘的砂礫土地基。在修復基礎的木板樁後,通過閘板,鑽間距為1m的孔,採用一種「壓漿泵」(blow pump),把塑性粘土通過鑽孔注入。壓漿泵由一個內徑為8cm的木製圓筒組成,筒內裝滿塑性粘土,在頂部安裝一個木製活塞,用此設備將粘土強制擠入孔內。重復這一步驟,直到粘土完全充填基礎底板與地基之間的空隙。第一次注漿的初步應用取得了巨大成功,修復的擋潮閘又投入使用,這是在基礎工程的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注漿技術應用。

1824年,英國人阿斯普丁發明了波特蘭水泥(硅酸鹽水泥),之後,以水泥漿為主要注漿材料的注漿法開始推廣。

1845年,美國的沃森在一個溢洪道陡槽基礎下灌注水泥砂漿。

1864年,巴洛利用水泥漿液在隧洞襯砌背後充填注漿,並用於倫敦、巴黎地鐵工程;同年,阿里因普瑞貝礦井首次用水泥注漿技術對井筒進行注漿堵水試驗。

1876年,美國的托馬斯、霍克斯萊利用漿液下流方式向騰斯托爾水壩的岩石地基注入硅酸鹽水泥漿液。

1885年,德國人提琴斯採用向岩層裂隙注入水泥漿的方法來防止涌水取得成功,並在歐洲礦山建設中廣為應用。

1886年,英國研製成功了「壓縮空氣注漿泵」,從而促進了水泥注漿法的發展。

1887年,德國人傑沙爾斯基(Jeziorsky)在一個孔中注入濃水玻璃,在臨近孔中注入氯化鈣,從而創造了硅化法,並成功應用於建橋固砂工程,開創了化學注漿的先河。

1909年,德國和比利時先後獲得水玻璃注漿材料和雙液單系統注漿法專利。

1914年,比利時阿爾伯特·弗蘭克伊斯用水玻璃和硫酸鋁漿材注漿,而後德國的漢斯耶德(Hans Janade)研製了水玻璃和水泥漿一次壓注法。

1920年,荷蘭采礦工程師尤斯登(E.J.Joosten)採用水玻璃、氯化鈣雙液雙系統進行注漿,在方法理論基礎與工藝上,真正建立起從水泥注漿到化學注漿的橋梁,形成了「尤斯登灌漿法」,並於1926年取得了專利,自此,雙液注漿堵水技術開始推廣應用。

1924年,日本在舊丹那鐵路隧道中,採用水泥-水玻璃混合漿液注入斷層破碎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後在隧道工程中廣泛應用。

20世紀40年代,注漿技術研究和應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各種水泥漿材和化學漿材相繼問世,尤其是60年代以來,有機高分子化學材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國大力發展和研製注漿材料和注漿技術。隨著注漿材料的飛速發展,注漿工藝和注漿設備也得到了巨大發展,注漿技術應用工程規模越來越廣,它涉及幾乎所有的岩土和土木工程領域,例如礦山、鐵道、油田、水利水電、隧道、地下工程、岩土邊坡穩定、市政工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基處理和地面沉陷等各個領域,但是自從1974年日本福岡發生丙烯醯胺注漿引起環境污染造成中毒事故後,化學注漿材料及其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曾一度跌入低潮,日本禁止除水玻璃之外的所有其他化學漿液的應用,世界各國也禁止使用毒性較大的化學漿材。

20世紀80年代,由於化學漿材的改性,化學注漿技術又得到繼續發展。目前,針對水泥漿材和化學漿材的缺點,世界各國展開了改善現有注漿材料和研製新的注漿材料的工作,先後研製出一批低毒、無毒、高效能的改進型漿材。

綜合上述,注漿技術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由開始的單液注漿發展到多液注入;注漿材料由粘土類漿液發展到高效無毒易注的化學類漿液;設備也由單一的注漿設備發展到勘測、制漿、灌注、記錄、檢查分析配套專用設備;工藝技術日臻完善,應用領域愈加廣泛。

『玖』 盾構機注漿壓力閥門是單向的嗎為什麼

你說的注漿壓力閥門到底是指注漿壓力感測器還是指管路閥門,我接觸過海瑞克和小松的,都不是單向的。注漿壓力感測器只是感測器,檢測壓力並轉換成電信號,管路閥門有電動閥門,也有氣動閥門,也有手動球閥等等。

『拾』 長螺旋高壓噴射注漿攪拌成樁裝置的專利號是200920145290.3嗎

申請(專利)號:200920145290.3大中小

實用新型說明書 (8)頁 申 請 號: 200920145290.3 申 請 日: 2009.03.13
名 稱: 長螺旋高壓噴射注漿攪拌成樁裝置
公 開 (公告) 號: CN201395793 公開(公告)日: 2010.02.03
主 分 類 號: E02D7/24(2006.01)I 分案原申請號:
分 類 號: E02D7/24(2006.01)I;E02D5/34(2006.01)I
頒 證 日: 優 先 權:
申請(專利權)人: 王立建
地 址: 100048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38號智慧大廈1603A
發 明 (設計)人: 馬金普;王立建 國 際 申 請:
國 際 公 布: 進入國家日期:
專利 代理 機構: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代 理 人: 李本源

摘要
一種長螺旋高壓噴射注漿攪拌成樁裝置,其中空鑽桿內附著高壓輸漿管連接水泥漿輸送管和注漿泵,在中空鑽桿頂部與動力頭之間固定連接旋轉注漿籠頭,旋轉注漿籠頭與水泥漿輸漿管和附著於中空鑽桿內的高壓輸漿管連接。水泥漿由高壓水泥漿泵加壓後經水泥漿輸送管、旋轉注漿接頭、再經附著於中空鑽桿內的高壓輸漿管至鑽頭裝置上的噴嘴噴出。本實用新型由長螺旋鑽機鑽孔,按設計要求留土或回填土後,再用高壓噴射注漿攪拌鑽具進行高壓噴射注漿和攪拌成樁,可用於各種地質條件的地基土,克服了旋噴樁、攪拌樁不適宜於硬粘土、大粒徑卵石地層的缺點,水泥漿與土摻和、攪拌均勻,大幅度提高成樁質量,提高單樁承載力和截水帷幕的防滲性能。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