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標品牌 » 做人的品牌

做人的品牌

發布時間: 2021-02-08 00:29:25

Ⅰ 為什麼要建立個人品牌

1、企業品牌和個人品牌不是一回事,不能混淆。

2、企業品牌是企業為了實現長遠發展,在自身的資源里選擇了自己最強的作為一個鮮明的標簽,既是為了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也是為了突出產品的質量或服務優勢,建立做大做強的機制。

3、有的公司是以建立人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建立時多是憑借著個人既往的名望、特殊身份等形成的認知度進行最初的業務拓展的,這是可以說有一定的個人品牌意味,但是一旦與企業結合,個人的品牌需要轉贈給企業品牌,這樣才有可能把企業品牌做大,做大企業的品牌才是最終的品牌。

4、企業品牌定位是一種戰略定位,主要在最初的規劃,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明白的。網路推廣、平面宣傳、影視媒體宣傳等,這些都只是傳播的媒介,它們只是助你傳播,幫助你形成市場認知,最重要的品牌建設源頭還在你自己。而且不同的行業,宣傳自我品牌時所採用的媒介也是不一樣的,不是那個花錢多就好,或者影響的人多就是好的傳播方式,要看你的產品是賣給誰的,他們在哪裡,你才能選擇適合的形式去影響他們。

5、職場里講的「個人品牌」,是指一個人的品質、能力、經驗等的正面因素的綜合。

6、企業建立品牌是在適合的時期提出的,一定要有充分的考慮和准備,將來你的事情准備做多大?做成什麼樣?怎麼做?等等。總之,不能在盲目、不自知的情況下,頭腦發熱,趕潮流,這樣只會亂上加亂。

Ⅱ 為什麼守信是天下第一品牌

窮人,請記住這條忠告:「守信是天下第一品牌。」用你的真誠給你身邊的人,帶來歡樂;用你的誠信贏得你事業上的成功。

以誠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則,道理很簡單:誠信為天下第一品牌!做人做事,要講「誠信」二字,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在事業上用這種習慣來工作,方可在競爭中獲得勝利。

魏晉時有個叫卓恕的人,為人篤信,言不食諾。他曾從建業回上虞老家,臨行與太傅諸葛恪有約,某日再來拜會。到了那天,諸葛設宴專等。赴宴的人都認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難說不會遇到風波之險,怎能如期。可是,「須臾恕至,一座皆驚」。由此看來,誠是一個人的根本,待人以成,就是信義為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能化萬物,也就是所謂的「誠則靈」,正是說明了誠的重要性。相反,心不誠則不靈,行則不通,事則不成。一個心靈丑惡、為人虛偽的人,根本無法取得人們對他的信任。

所以,苟子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明人朱舜水說得更直接:「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故曰:『君子誠之為貴』。自天子至於庶入,未有舍誠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盜名矜得計哉?」所以,誠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內心誠而無欺的人,才能是自信、信人並取信於人的人。

中國人特別崇尚忠誠和信義,因為誠信是為人處世的根本。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於社會的三個條件。誠信是擺在第一位的。「信」是一個會意字,「人、言」合體。《說文解字》把信和誠互為解釋,信即誠,誠即信。

古時候的信息交流沒有別的方式,只能憑帶個口信,而傳遞口信之人必須以實相告,這就是誠或信的本義。「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誡」這是中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交往過程中的立身處世之本。靠這樣一個道德原則來規范自己的言行,這和西方的契約精神有所區別。

中國是靠禮義行事的德治國家,言行靠自律與自省。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法和刑是同義的,因此遇到問題不是靠打官司去解決,而是靠協商解決,在相互謙讓的基礎上通過調解達到一致,不希望鬧到「扯破臉皮」、「對簿公堂」的狀態。

有些受騙上當的人往往在事後是採取忍讓和不再交往的辦法,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並未改變,依然堅持用誠信的態度處世為人,靠道德的約束而忽視法制的作用,在現代社會已被證明是不可行的。然而,「誠信」在法律化的前提下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而被推進,而在人們相互的交往和所發生的關系中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

中華民族的道德史中對人的要求是任何一個別的民族也難以比肩的。窮人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誠摯待人,光明坦盪,寬人嚴己,嚴守信義。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支持,從而為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孔子的弟子曾予有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作為一個有德行而對社會有責任心的人,在社會交往中誠信是做人的美德。與朋友交往要誠信,「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為官從政要「謹而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孔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一個做事做人均無信的人,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因為人們均不齒於那些言而無信的人。

所以,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是離不開誠的,誠是信的基礎和保證,誠摯待人,就能嚴守信義。《莊子·盜跖》上講:有個青年叫尾生,與某女子相約於橋下,女子未來,大水突泄,這青年竟抱樑柱而死。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約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實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真理、正義和公平亦是誠信的原則和標准。朱熹說,人與人要約「合義則言,不合義則不言。言義,則其言必可踐而行之矣!」這就是說,「輕諾寡信則殆」。在動盪的社會中,人心叵測,因而背信棄義的事也是經常發生。食言而肥的人,所在多有,又如張儀,蘇秦的故事,又如春秋戰國的「盟誓」之風,其無信義可說是朝令夕改,一日三變。因此,「求事」、「要約」、「做人」,信與不信,當看合不合理、合不合義;不合理、義,就如孔子所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輕言寡信,如蒼梧澆娶妻而美,讓於其兄;尾生篤信,水至不去而死,這種不合理義的迂腐誠信,只能是有害無益,連古人也已有非義,今人又何足取?

在解決民族、國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協調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提高民族凝聚力,振興國家,安定社會,親睦家庭方面誠信美德均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甩。如周公恪守臣道,匡扶幼主,忠誠不渝,雖有流言,誠信不懼;齊桓公夾谷之會,許返魯地,信及諸侯,因而成就霸業;晉文公楚地得信,遵守諾言,退避三舍,成為千古美談;鄧訓、鍾世衡以誠信扶慰諸羌,諸葛亮鞠躬盡瘁,並七擒孟獲安撫南方,邊疆的穩定和民族的安居樂業均是由誠信取得的;陸抗、羊祜,互為敵國,而能以誠相待,各自保境安民;朱暉、範式、卓恕一諾必踐,不讓季布。至於曾子殺豬取信於6歲兒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對於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和民族精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些是人人傳頌的美德,也是我們應該養成的習慣,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的東西,並在自己的前進之路上運用起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相信這樣的人定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Ⅲ 做人如何樹立自己的品牌

做人?怎樣做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

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做人難,難做人」的感慨,也經常能感受「先做人,後做事」的領悟。可見,做人不是個小問題,而是大問題,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人來一世,無外乎兩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做人固然沒有一定的法則和標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則,一定有它的技巧與規律。這里只能說些小道理,大提示。

一、做個有志向的人毛澤東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拿破崙也曾經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些名言就是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有信仰,應該有信心。信仰是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航燈,自信是達到人生頂峰的動力。美好的前途來自於自強、自立、自信,不達目的不罷休,咬定青山不放鬆,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敗看成是人生的終審。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極的,退就顯得更加無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闖,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只有堅強不倒的信心與毅力。男兒立世,自己拍板,不怕失敗,不言放棄。

成功時,不要醉倒,失敗時,不要灰心喪氣,不要怨天憂人,面對「山重水復」之關卡,唯有勇往直前,持之以恆,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難。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甘於干大事,攬難事,立個志向,樹個目標,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心在那裡,路就在那裡。有了志向,才有做人的本事、氣魄和膽略。所以,做人需要問問你的志向在那裡,要問問你有沒有信心。

二、做個善良的人「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溫暖、最美麗、最讓人感動的一縷。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英雄豪傑,但一定要善良仁慈。善良是和諧、美好之道,心中充滿慈悲、善良,才能感動、溫暖人間。沒有善良,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與美好。愛是基本的善良情感,遇到乞討者,我們就施捨他點錢,遇到老弱病殘、孕婦,我們就主動讓座,遇到迷路的小孩,我們就把他送回家,為他指點方向。一個微笑,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發自內心的問候,這對我們並不難做到,卻可能因此幫助別人走出困境。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連的,在施予他人的時候,你實在是利益自己,當傷害另一個生命時,實質是在傷害自己。所謂善良,無非就是擁有一顆大愛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吭人、不騙人。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愛父母、愛他人、愛自然的基礎和可能。一個善良的人,就象一盞明燈,既照亮了周遭的人,也溫暖了自己,善良無須灌輸和強迫,只會相互感染和傳播。所以,做人不一定要頂天立地,轟轟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誠。所以,做人得要問問你想不想善良。

三、做個有教養的人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修身養性、崇尚道德的民族。五千年來,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勤儉、忠義、謙讓、孝順都是恆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聖先賢更是視之為傳家寶。小事業的成功靠機遇,中事業的成功靠能力,大事業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謂教養,就是應該知深淺、明尊卑、懂高低,識輕重,應該是講規矩、守道義。有教養的人,往往不以術而以德,往往不以謀而以道,往往不以權而以禮。有教養的人在自己獨處時,超脫自然,會管好自己的心,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則為他人著想,與人為善,淡然從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圓做人,圓通做事,寧靜致遠,自我反思,則事事放心、順心。所以,做人得要問問自己有沒有教養。

四、做個樂觀的人人到世間,不是為苦惱而來,所以不能天天板著面孔,整日憂愁、悲傷、苦惱、失意,這樣的人生沒有樂趣,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這世界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心平氣和,它就還你一個心平氣和;你氣勢洶洶,它也還你一個橫眉冷對。樂聽贊美,不喜他人的批評,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們,這種心態只會像鎖鏈一樣囚住自己。只有超越它們,才可體驗自在與快樂。擁有一顆快樂之心,見到的就是一個值得歡欣的世界,心中滿是憂傷,見到的則只是一個充滿悲哀的世界,與其對不能得到的耿耿於懷,倒不如對你已經擁有的滿足感恩。快樂不在心外尋求,只能在心內尋得,心中若然滿足快樂,哪怕身在牢獄茅廁,一樣可以悠然自在。存好心,做好人,歡喜充心,愉悅映臉,樂觀向上,這樣就能站成一座豐碑,走出一道亮麗的風景。人生苦短,與其事事張弓拔弩,不如學著「幽它一默」。所以,做人得要問問自己樂觀了沒有。

五、做個寬容的人海納百川,靠的是寬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狹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賞識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不足,靠的是有愛人之心,有容人之量。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只能是你自己。忍不下一口氣,就惡言刀槍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分得意,就嫉妒誣陷,這樣的人生只能昏暗無光,路會越走越窄。人間的是非善惡喜樂,世道的好壞、冷熱、榮寵,要放寬肚皮,坦然接受,路才會越走越寬。寬容不是懦弱、退縮的壓抑,而是一種忍辱負重的大智大勇,是能識實相、敢擔當、懂化解融通。為他人著想,是為自己鋪路,寬容不是縱容,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考慮的是別人的自尊和承受度。善待別人,等於就是善待自己,無論生活受到怎樣的傷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於懷、懷恨在心,學會忘記,忘記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學會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磨礪自己的機會,心靈充滿陽光,生活自然充滿燦爛。所以,做人要問問自己寬容大度了沒有。

六、做個實在的人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辦事,把雙手插在口袋裡的人,永遠爬不上成功的梯子。多一些努力,便多一些成功的機會,天道酬勤,不要光耍嘴皮子,不要好逸惡勞,勤字當頭,蒼天不負有心人,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才能成就大事業。從不獲勝的人很少失敗,從不攀登的人很少跌交,要想知道成功的滋味,就得敢闖敢幹,少言多行,決而不斷,斷而不行,必然貽誤時機。小事不想做,必然大事做不了,對工作拈輕怕重,好高騖遠,很難成就一番事業。先掃一屋,才能掃天下,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小節做起, 從點滴細節做起。做老實人,講老實話,干老實事,這才是長久和根本。所以,做人,一定要問問自己是否實在。平平淡淡才是真。

七、做個智慧的人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知識積存得再多,若沒有智慧加以應用,知識就失掉了價值。知識是靜態的,人有了知識,還應該明白如何正確地將所掌握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沒有智慧,充其量不過是一本記載著知識的書。智慧是頭腦的智能,是一種洞察力和判斷力。有勇氣能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能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而有智慧卻能分辨出何時能改變,何時不能改變,知道什麼時候「為」,什麼時候「不為」。知道你在做什麼事,知道熱愛做什麼樣的事,知道能把什麼事做成什麼樣,這就是智慧。只有方向,而沒有智慧,方向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智慧有時就是一種權衡和折中,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務實發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用自覺端正態度,用學習積累經驗,用勇氣放棄包袱,這就是智慧顯現。對弱者,光關心不夠,要幫助;對下屬,光公正不夠,要善良;對別人的失誤,光原諒不夠,要忘記;對自己的未來,光夢想不夠,要行動。空才能生慧,學才能生智,心寧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學習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橫蠻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個人缺少智慧,又不願意流汗水,那麼談何成功,所以,做人要看你有沒有智慧。

八、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腳正不怕鞋歪, 身正心安魂夢穩。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心底無私天地寬,表裡如一襟懷廣。襟懷坦盪,光明磊落,就會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敬。己不正,何以正人?正直的人不謀私,不貪利,不文過飾非,不偷奸耍滑,不阿諛奉承,不溜須拍馬,不陽奉陰違,平等待人,公正處事。說話有根有據,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說該說的就說,該做的就做,說的都是真話,做的都是正事。心術不正、故弄玄虛、口是心非,用心計,耍手腕,當面一套,被後一套,台上說君子言,台下行小人事,談何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所以,做人一定要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一定要問問自己是否正直、公道。

九、做一個謹慎的人智在於治大,慎在於畏小,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堤潰自蟻穴,細微可不慎。恭為德首,慎乃行基。謹慎是「不糊塗」的基礎。一個處事謹慎的人,必然是頭腦清醒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塗。人生在世,有招來災禍的言語,有招來恥辱的行為,要建功立業,當然要格外謹慎。低調做人,虛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遠慮在先,就能近處無危。處順境飄飄然,洋洋得意,遭挫折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必定難成大氣。「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看的是你的功力和定力,低下頭的時候,也要學會抬頭看看天。靜觀默察,心如止水,謙虛謹慎,則事易成。謹慎還是遠離危險,確保安全的良方,靠謹慎比靠魯莽更能制勝,只有謹慎,才能穩操勝券,所以,做人一定要問問你謹慎了沒有。

以上九條,並非十全十美。人非聖賢、完人,怎能無瑕疵,怎可無遺憾,要想面面俱到,全能全有,從古之今,未曾有之。但世間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我是誰?我怎樣如何做人?我能幹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到哪裡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我們必須時時問問自己,叮囑自己,給自己亮起一盞心燈,磨礪自己,這樣才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你說是嗎?

Ⅳ 做人做事做品牌,下一句該怎麼答

這種話語比較多
比如1.知根知底知你心
2.用心用意用行動

Ⅳ 人文精神是什麼:人文化的品牌:品牌的最高境界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回關系中孤立出來答,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

Ⅵ 老子提出做人七善,七善還是茶油品牌是什麼來頭

  • 24項的專利

  • 是野生抄茶油

  • 2019年7月26日晚襲,由霞浦縣人民政府、世界旅遊小姐年度冠軍總決賽組委會主辦,霞浦縣文體和旅遊局承辦的2019世界旅遊小姐大賽中國賽區直轄賽暨霞浦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於霞浦縣九大館盛大啟幕,七善茶油·九展日化作為官方指定產品亮相本屆賽事。

Ⅶ 准備要著手做人的ANG ELISA實驗了,選擇了歐塞德品牌,它們的可以嗎

歐賽德生物的elisa試劑盒還是不錯的,去年有用過一次他們的做人的IAPP指標,做出來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歡迎追問請採納

Ⅷ 如何塑造個人自己的品牌形象

個人品牌形象是指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及希望建立的目標形象作準確的定位,然後進行包裝,而傳達給他人的個人信息,以體現個性魅力,實現社會、社區的關注度。 1、自己定位自己的人格。要問問你的內心,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氣質是由內而外發出的,知道自己的內在是最關鍵的。你是熱情的還是溫柔的?大智若愚的還是睿智的?經驗的還是改革的?傳統的還是西化的?特立獨行還是深入群體的?等等。找准你的心理特徵,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打造自己。我覺得一個人有良好的口碑很重要啊,包括你的做人和做事的風格,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2、要持之以恆。打造自己要一點一滴持之以恆。這需要一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長期的的過程。所遵循的是取品牌打造所需的因素進行塑造,與此無關的一律排除。 3、個人品牌雖要多角度打造,但根本的是個人內涵品質。個人形象包括個人的衣著裝飾、語言行動、思維氣質等等,各個方面都要做足工作。展現的時候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展現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個人品牌定位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其它的可以多方式多角度地創新。真的品牌是內涵,誠實守信,勤奮刻苦,為人友善,不斷提高個人技能,充實自己的文化知識。

Ⅸ 怎樣打造誠信是最好的品牌

在中國歷史上,靠「誠信」二字贏得良好口碑的故事,不勝枚舉。楚人稱道季布:「得黃金萬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孔子也把「朋友信之」列為他生平的志向之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更是他老人家的名言。很顯然,重視信用與名譽,已經成為我們祖先做人的根本守則。相反,不能信守諾言將導致上級和下級交往的失敗。

上司對下屬不能信守諾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許諾而不承諾

上司許下諾言後不能兌現將不利於在下屬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從而導致上下級之間交往的失敗。

某高校一個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師許諾說,要讓他們中三分之二的人評上中級職稱。但當他向學校申報時出了問題,學校不能給他那麼多名額。他據理力爭,跑得腿酸,說得口乾,還是不解決問題,他又不願把情況告訴系裡的老師,只對他們說:「放心,放心,我既然答應了,一定要做到。」

最後,職稱評定情況公布了,眾人大失所望,把他罵得一錢不值。甚至有人當面指責他說:「主任,我的中級職稱呢?你答應的呀。」而校領導也批評他是「本位主義」。從此,他在系裡信譽掃地,同時也在校領導跟前失去了好感。

實際上,他應該把原先的情況向同事說清楚,並誠懇地道歉說:「對不起,我原先沒想到。」並把每次努力爭取的情況也向大家轉述。這樣,即使人們初時有些怪他信口開河,最後也會諒解他。

2 不要輕易許諾

有許多諾言是否能兌現得了,不只是決定於主觀的努力,還有一個客觀條件的因素。有些事照正常的情況是可以辦到的,後來因為客觀條件起了變化而辦不到,這是常有的事。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不要輕率許諾,許諾時不要斬釘截鐵地拍胸脯,應留有一定的餘地。當然,這種留有餘地是為了不使對方從希望的高峰墜入失望的深谷,而不是給自己的不努力埋下契機。

3 不要輕諾失信

有些人口頭上對任何事都「沒問題」、「一句話,包在我身上」,一口承諾,可是,嘴上承諾,腦中遺忘,或腦中雖未遺忘,但不盡力,辦到了就吹噓,辦不到就噤若寒蟬。這種把承諾視作兒戲,是對朋友的不負責行為,遲早得為人所拋棄。

輕易對別人許諾,說明你考慮不周,沒有意識到事情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這樣,困難一來,你就只會乾瞪眼。從而給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許諾越多,問題越多。所以,「輕諾」是必然「寡信」的。

Ⅹ 在四十歲之前,如何建立自己的「個人職場品牌「

努力學習職場上及業務上的各種知識,提升各種能力,贏得各方面好口碑,逐漸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個人職場品牌」。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