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解剖專利
㈠ 在解剖蚯蚓時,主要是詳細觀察蚯蚓的神經系統,同時也希望能看到它的主要血管,解剖的方法最好是:如題
在實驗指導上應該有吧?首先是在蠟盤上用大頭針固定首尾,然後最好兩人配合回,一人從起端開始答解剖並分開,另外一人用大頭針固定被分開的外層表皮,,其實和解剖蛔蟲的差不多,由於蚯蚓一般是較大的環紋蚯蚓,比較容易的。 這個是視頻教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ZGQAVrsBP0/ 這個是文字指導 http://www.docin.com/p-48831418.html
㈡ 蚯蚓剖腹機器有專利嗎專利號是多少
剖鴨腸的專利有,類似於剖長條型的東西,專利申請號為:201220678755.3 你可上專利網查詢回下。市面上答也有剖鴨腸的機器,價錢大概在2—3萬塊。現在有人試制能剖鴨腸、雞腸、蚯蚓,泥鰍等長條型一體化的機器,如果你想申請只用於剖蚯蚓的機器,就不必要了。
㈢ 請求蚯蚓和水蛭的解剖照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eNgpdIMxyM/
不好意來思,符合自你要求的只找到這個……
㈣ 蚯蚓解剖中……
蚯蚓和壁虎一樣,身體中包含著生物器官--再生器官,這一種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後再回生,答如果這個器官被破壞了,也許蚯蚓就不能夠再生,蚯蚓被分解後,分泌出一種黃色的帶有粘性的物質把傷口包裹起來,所以蚯蚓又能再活下去。蚯蚓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結構較為簡單的器官切掉後就可以再長出。而結構較為復雜的器官切掉後,就很難再長出。例如:心臟、砂囊、生殖器官等重要器官切掉後,那蚯蚓就不能再存活了
如果你能抓住它,豎著切的下去,就佩服你。
都不會活了,還能怎麼樣,死掉了!
㈤ 科學探究蚯蚓的家在哪裡用的實驗材料有什麼
(2)提出假設: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 (3)設計實驗過程:①在解剖盤的一內端放一塊折好的干紙巾,另外容一端放一塊濕紙巾。②用鑷子將兩條蚯蚓放到盤中,使每條蚯蚓的身體一半在干紙巾上,一半在濕紙巾上。③蓋上一張小紙板,5min後,去掉紙板,觀察蚯蚓在干紙巾還是在濕紙巾上。④重復實驗步驟②和③5次。統計實驗結果。 (4)得出結論:如果蚯蚓多次在濕紙巾上,說明蚯蚓喜歡潮濕的環境。如果蚯蚓多次在干紙巾上,說明蚯蚓喜歡乾燥的環境,如果蚯蚓在濕紙巾上和在干紙巾上次數大致相同,說明乾燥和潮濕對其生活影響不大
㈥ 水蚯蚓(沙蟲或紅蟲)無水養殖技術在國內是否已經有人申請專利
http://www.sipo.gov.cn/sipo/zljs/
專利檢索在這里……
無水能內養嗎?容
㈦ 蚯蚓的結構----圖解
結構圖解如圖:
蚯蚓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在受傷或被切斷之後,會產生一種似胚胎的間葉細胞,能分化成各種組織,只要不被世斷靠頭的前部,,如在15-20節被世婁,一般很容易生.但我說不會是說,只有一面會再生,而另一面則不會,也就是說不能一條變兩條.
蚯蚓若被截為兩段,斷面上的肌肉組織馬上加強收縮,一部分肌肉組織迅速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這時,血液中的白細胞同時聚集在切面上,形成特殊栓塞,使傷口迅速閉合。它的中胚層細胞具有很強。
蚯蚓是會再生的。蚯蚓的再生主要分為停止流膿——癒合傷口——長出新頭——恢復機能。蚯蚓的恢復時間比較短,不同於海星等動物,而且能一分為二。我想:蚯蚓為什麼會復活?原來,它在受傷或被切斷以後,會產生一種似胚胎的間葉細胞,能化成各種組織繼續生存,使身體成為了兩條新蚯蚓。但是,被切斷的部分必須不靠頭的前部,不然,連間葉細胞也救不了它了。
蚯蚓俗稱地龍,又名曲鱔,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代表性動物。蚯蚓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生活環境內充滿了大量的微生物卻極少得病,這數蚯蚓體內獨特的抗菌數免疫系統有關。
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呈圓筒狀(與線形動物的圓柱形區別),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屬於無脊椎動物,體表裸露,無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種,達爾文1881年就曾指出,蚯蚓是世界進化史中最重要的動物類群。
㈧ 用大頭針把一隻蚯蚓固定在木板上,解剖,能成功嗎 為什麼
不能成功,因為生物實驗的操作規程不允許。正確的解剖方法請參照http://..com/question/54833822.html?fr=qrl
生活狀態的蚯蚓在制備前24h或更長的時間內停止進食,待排出糞便後喂質量分數為10%的瓊脂(洋萊),再進行麻醉,也可以直接麻醉。麻醉時將蚯蚓洗干凈,放入清水中,逐滴加入酒精或白酒,在酒精的體積分數達到10%左右時,靜置1~2 h待蚯蚓麻醉後,用水洗去蚯蚓體表的黏液,直接用於解剖。如果沒有酒精或白酒,也可以逐漸給放有蚯蚓的清水加溫,使蚯蚓慢慢進入熱麻痹狀態,然後進行解剖。如果要長期保存標本,則應該用注射器將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和質量分數為5%的甲醛等量混合液向蚯蚓的體腔內注射,如果沒有酒精,只用質量分數為5%的甲醛注射也可以。然後將10條左右的蚯蚓平鋪在一張比蚯蚓略長的紙上,不要使蚯蚓身體彎曲,把紙捲起來,外面用線輕輕地捆紮好,放入質量分數為5%的甲醛液中保存。在上述過程中,不管是購買的還是自備的蚯蚓都應該盡量使蚯蚓垂直存放,不要讓蚯蚓身體彎曲,避免存放過程中將蚯蚓的身體壓扁,影響將來學生解剖。
實驗中的技巧
1.解剖後插大頭針前,應該先將解剖好的蚯蚓靠近蠟盤長端放置,然後再插大頭針。因為這樣可以在用雙筒解剖鏡觀察蚯蚓內部結構時,被觀察的結構不會在視野之外。否則將難以用雙筒解剖鏡觀察。
2.在蠟盤上用大頭針固定解剖好的蚯蚓時,大頭針要以大約45度斜插在蠟盤上,大頭針傾斜的方向要與蚯蚓縱軸垂直。這樣可以插得牢固,同時又可以使蚯蚓身體兩側的大頭針之間有較大的操作空間。
3.插大頭針時要先從環帶正中開始。這樣就可以保證針是插在第15體節,然後再向前每5節插一根大頭針。這樣做的好處是因為蚯蚓的很多內部結構與體節的位置相關,解剖後可以根據大頭針的位置准確快速地判斷體節數,有利於盡快找到要看的結構。
4.解剖時和插大頭針時不要加清水,待插完大頭針後再加清水。這樣做的好處是容易操作。萬一蚯蚓的消化道被戳破,不會使消化道內的泥土在水中擴散,影響以後的觀察。
5.蚯蚓的循環系統是相對難觀察的,但是可以從顏色上判斷。蚯蚓的血液中有血紅蛋白,經甲醛固定後血管內呈紫黑色。根據顏色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循環系統。
6.插針和計算體節時要注意節間溝與體環的區別,不要把第一節誤計為兩節。節間溝是體節與體節之間的深溝,而體環是體節上的較淺的凹環。
㈨ 如何解剖蚯蚓
從頭到尾一線切成兩半,這樣會死。在中間部位切一個圓柱形截面,就變成兩條蚯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