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理念
『壹』 什麼是品牌文化,如何構建品牌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共同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式,一般來說,企業文化可分為四個層次:理念、制度、行為與物質。
如何建立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分為四個層面:理念層、制度層、行為層、物質層。要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就要從這4個方面著手來開展。
對於剛開始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企業來說,我們不妨先做些能出業績的事情來。比如:
1、理念層。你最好能組織提煉公司的文化理念,然後組織高層宣講、各類活動、會議研討、學習心得等方法來宣貫你提煉的理念。
2、制度層。企業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的組織機構、企業的經營制度、企業的管理制度和其它一些特殊制度。梳理公司的制度,修訂其中和公司文化理念不相符的地方。(這個建議新手不要貿然去做,因為這是個涉及面比較廣的事情,不是一兩個人的力量能完成的,而且,要完成這樣工作,需要一把手有強烈的意願、需要你對老闆、對公司有足夠的了解)
3、行為層。企業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文化,包括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問題娛樂等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這塊作為新人也比較難入手)。
4、物質層。作為新企業文化工作者,在這塊能做出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成績來。
1)製作一份刊物(報紙、雜志或者電子刊物都可以)
2)設計製作VI並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廣
『貳』 什麼是企業文化理念
1、什麼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准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
企業文化是企業中形成的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准則等企業的意識形態,企業領導者把文化的變化人的功能應用於企業,以解決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就有了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理論和企業文化管理理論都追求效益。但前者為追求效益而把人當作客體,後者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覺應用於企業,把具有豐富創造性的人作為管理理論的中心。這種指導思想反映到企業管理中去,就有了人們稱之為企業文化的種種觀念。
2、什麼是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一詞來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改革所要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因此中國所要建設的企業文化只能是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正是根據這種邏輯,我們出版的許多企業文化專著,都冠以"社會主義企業"的名稱。
3、應該怎樣認識、理解企業文化?
首先,要有哲學的方法,從中國企業文化的現實出發,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把握企業文化各種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依據實踐經驗,從感認認識到理性認識,進行科學的概括、總結。其次,要通過實踐把所認知的企業文化的本質及一般的特徵去偽存真,從而確定企業文化的本質。第三,要認識到企業文化不是單一的因素構成的,找出企業文化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及其與諸因素的關系。第四,要看到企業文化這個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發展中形成,並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豐富和變化。
4、對企業文化涵義的片面認識常有哪些?
企業文化這個名詞,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而人們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在企業內搞的各種文體活動,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形象設計,也就是CIS戰略;也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自己辦廠刊廠報,為職工提供一個文化園地,還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些說法都不夠全面。上述種種只是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企業文化的載體,並不能等同於企業文化。應該明確的是:企業文化不是企業加文化,也不是企業與文化嫁接,更不是企業家與文化人的聯誼會。
5、企業文化的涵義是什麼?
企業文化的內涵具體包括如下一些因素:價值觀、行為准則、企業經營管理哲學、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等構成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企業為生產經營管理而形成的觀念的總和。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管理理論,它強調管理中的軟要素,其核心涵義是企業價值觀。
6、什麼是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態。
7、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的異同之處是什麼?
相同處是它們都屬於人的意識形態方面的范疇。不同處是企業文化除理念文化那部分內容外,還有其他的內容,如組織制度化,物質文化等。意即企業文化的內涵要大於企業精神。
8、構成企業文化的要素有哪些?
構成企業文化的要素有5個方面: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典禮儀式、文化網路。
9、企業文化的三大結構要素是什麼?
其三大結構要素,即企業物質文化要素、企業制度文化要素、企業精神文化要素。
10、CIS解釋
CIS的全稱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業識別系統。CIS戰略和CI策劃都是一種改善企業形象的經營技法,只不過CIS戰略比CI策劃更加系統、更加完善罷了。CIS戰略一般由三大要素組成: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 、活動識別Behavior Identity、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企業理念是企業的精神和靈魂。理念就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的觀念,也是CIS戰略的核心。活動識別是企業動態的識別形式,企業的各種活動要充分體現出企業的理念,這樣才能塑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視覺識別是企業的靜態識別形式,企業的標志、標准色是通過視覺系統將企業的形象傳遞給大眾的。而活動識別和視覺識別只有具備了正確的思想內容,充分反映了企業的精神和理念時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見,CIS戰略的內容比CI策劃的內容更加豐富。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形象的塑造至關重要,它已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一種動力。這種動力的大小取決於企業理念識別MI、活動識別BI、視覺識別VI三個要素的高度一致。而實施CIS戰略的目的就在於進一步加強這一動力,使企業通過完整的系統創意將企業的經營觀念、企業的個性,通過動態和靜態的傳播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廣大消費者產生對企業及其產品的信賴和好感的心理效應,這就是CIS戰略的根本任務。
CIS的中文全稱為企業識別系統,分為企業識別和產品識別,企業識別為AI 產品識別為BI行為識別CI,企業識別通常通過企業的標志來表示,就是圖標來說名,行為識別比如企業統一服裝等,
『叄』 什麼是企業文化理念
1、企業文化理念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准則的綜合,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企業文化理念有所介紹。
2、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理念的集中反映,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精神應具有獨創性和創新性,應有自己的特色,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企業理念對形成企業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所起的作用,對經營業績、企業發展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3、企業理念不僅能夠直接影響到社會的進步,而且還通過它所塑造出來的員工,對社會產生間接影響。
(3)品牌文化理念擴展閱讀:
企業文化的作用:
導向作用
播種一種觀念,培育一種行為,從而收獲一種結果;靈魂深處鬧革命,解決人們的觀念、感情、情緒、態度方面的問題,要靠企業文化。
凝聚作用
認同感—凝聚人心,增強員工的歸屬感。部門壁壘—協作成本。拆除部門壁壘,降低協作成本,把企業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協調的整體,要靠企業文化。
規范作用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心理的約束,可以規范行為,並能代替部分的正規約束。
激勵作用
可以減少物質激勵、制度規范監督所必須付出的高昂費用,降低管理成本。
社會影響
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企業成為社會的優秀成員,對社會乃至環境都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肆』 什麼是品牌文化理念
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文化,不知道你要研究理論還是具體的某企業.
推薦給你一篇小文章:
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都脫離不了文化,他們的形式和內容與文化都密切相關,細想一下,企業文化的塑造是不是也分成三個層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與行為(載體)、文化群體(不同職能部門)?品牌文化是不是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傳播(載體)、目標消費者(群體)三個方面?
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有相通
一個企業的文化,是這個企業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式的體現,打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我們把企業當作一個人,當你第一次見到這個人,那麼他的衣著打扮會給你第一印象,這就是公司的VI(視覺識別),包括公司的建築、辦公環境、辦公器具、LOGO等表面的直觀的有形實體;通過他的言行舉止你又能了解到他的做事風格,這是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但是究竟是什麼決定了這個人的言行舉止?這就取決於他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和信念了。同樣的,對於企業來說,是文化決定了這個企業的制度和行為,這個文化的核心,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理念和企業核心價值觀。
那麼什麼是品牌文化?我們說日久見人心,你跟一個人經過長久交往,你發現他可能是一個誠實、活潑、開朗的人,你對他的個性有一個認知,你覺得喜歡跟他交往,也許會成為知己。如果對於企業來說,這個企業給消費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認同,就是品牌文化或者叫品牌內涵,他是聯系消費者心理需求與企業的平ǎ
『伍』 李寧公司的品牌理念是什麼
李寧公司的品牌理念如下:
李寧公司意在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用品品牌,作為一家體育用品公司,李寧公司以體育激發人們突破的渴望和力量,致力於專業體育用品的創造,努力讓運動改變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
秉持「贏得夢想」、「誠信守諾」、「我們文化」、「卓越績效」、「消費者導向」與「突破」的公司理念,力求將李寧公司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體育用品公司。
(5)品牌文化理念擴展閱讀:
李寧公司的發展策略:
李寧公司採取多品牌業務發展的策略,在聚焦自有核心李寧品牌的同時,與Aigle International S.A成立合資經營,並獲授予專營權在中國生產、推廣、分銷及銷售法國AIGLE(艾高)品牌戶外運動用品;
透過附屬公司從事生產、研發、推廣及銷售紅雙喜品牌乒乓球及其它體育器材;
獲Lotto Sport Italia S.p.A旗下公司授予獨家特許權,在中國開發、製造、推廣、分銷及銷售義大利運動時尚Lotto(樂途)品牌特許產品;及(從事Kason(凱勝)品牌羽毛球專業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創新是李寧品牌發展的根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寧 (「李寧」運動品牌)
『陸』 介紹一下GUCCI的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
1、品牌標志
古馳GUCCI的標志設計就如同它的商品一樣,奢華高貴。金黃的顏色與設計形式所給人們帶來的感覺都無可挑剔的展現了其企業的氣質,雖然說這樣的奢侈品總是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卻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古馳的品牌標志整體並且和諧,下方的圖案體現出整個標志設計的核心,好的標志設計可以把一個企業推上更高的角度,而古馳在標志上就展現出一個更高的層次,一個很多人都想靠近的層次。華麗的設計感使整個古馳的企業標志設計在眾多的品牌設計中更顯雄風,也增添了其企業氣勢。
2、廣告語
My Good Life. (中文譯為「與古馳同行」)
3、產品特徵
經過打磨過的外觀創造出了gucci懷舊風格的產品,這種風格演繹出一種獨特的手工製作品質,加強了全新的個性化觸感。這種全新的經過水洗處理的背包融合了工匠大師們創新的專業技能,使每件產品均可呈現出栩栩如生的獨特外觀。可通過在背包上定製金色首字母縮寫,使您喜愛的配飾成為一件永恆珍貴的傳家之寶。
4、成對字母G
印著成對字母G的商標圖案及醒目的紅與綠色作為GUCCI的象徵出現在公文包、手提袋、錢夾等GUCCI產品之內,這也是GUCCI最早的經典標志設計。
(6)品牌文化理念擴展閱讀:
品牌介紹:
古馳(Gucci),1921年創立於佛羅倫薩,是全球奢侈品品牌之一,藉由其獨特的創意和革新,以及精湛的義大利工藝聞名於世。古馳隸屬於開雲集團(Kering Group)。開雲集團旗下擁有眾多極具影響力的精品、運動及生活方式品牌,是時裝與配飾行業的領軍者。
古馳隸屬於開雲集團(Kering Group)。開雲集團旗下擁有眾多影響力的精品、運動及生活方式品牌,是全球時裝與配飾行業的領軍者。
2015年1月,古馳新任首席執行官Marco Bizzarri任命亞力山卓·米開理(Alessandro Michele)為品牌全新創作總監,其將負責古馳所有系列的作品設計以及全球品牌形象。米開理看似古怪的審美卻結合了歷史和當代的特色,既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談到朋克搖滾,亦可從十八世紀的掛毯和屏風上中國天堂般的風景談到全新數字技術。
一系列極具特色以及當代浪漫主義的服飾及配飾無疑是其審美的成果;而門市則將米開理的創作理念呈現為如夢似幻、激動人心的作品。
『柒』 華為品牌理念
華為品牌的經營理念,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的是關於華為集團的經營管理。所謂的經營理念就是指的管理者在追求企業績效的根據,是顧客,競爭者以及職工價值觀與正確經營行為的確認,然後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基本設想與科技優勢,發展防線,共同信念和企業追求的經營目標。以下這篇是華為的經營理念的文章分享,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這篇由資料站為您提供的文章。
華為品牌理念作為一個中國的、非上市的、民營的、高科技的企業,只是一種「現象」,對於中國企業,其模仿與借鑒價值並不太大,但是隱含於華為現象成功背後的企業管理哲學與理念,則值得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思考。
華為公司任正非總裁的經營管理可歸結為均衡的思想。自2001年起,在任正非總結的華為「十大管理要點」中,不管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如何的變化,「堅持均衡發展」一直放在第一條。可以講,任正非的企業管理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均衡,均衡是其最高的企業管理哲學。任正非自稱是一個有「灰度」的人,他認為,介於黑與白之間的灰度,是十分難掌握的,這就是領導與導師的水平。
華為品牌理念在經營模式方面,華為的宏觀商業模式是客戶化導向,產品的發展路標是客戶需求導向,把為客戶提供完善和及時的服務作為公司存在的唯一價值和理由;在管理模式方面,華為的微觀商業模式就是流程化的組織建設,完成企業諸元素從端到端、高質、快捷、有效的管理;在內部核心價值觀方面,相應地構建以高績效為特徵的企業文化。正如任正非所言:「在這20年的痛苦磨難中,我們終於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使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
華為品牌理念所提倡的企業管理哲學核心價值觀,同樣將內部價值導向(艱苦奮斗)與外部價值導向(客戶)有機地和均衡地結合在一起。從整體上看,這一模式將客戶價值、企業效益、管理的效率和工作的高績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一種有效的和諧,一種動態的均衡。
可以說,華為提出的宏觀商業模式與微觀商業模式是建立在理性的思考基礎之上的,其實質是經營管理動態均衡變成了有實踐意義的「華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