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受權
不一定要專利權轉讓,可以採用專利實施許可。
前者是你的專利權利全部喪失,給了專別人;後者屬是你將部分專利權給了別人,到期後收回。
(1)專利實施許可也稱專利許可證貿易,是指專利技術所有人或其授權人許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區、以一定方式實施其所擁有的專利,並向他人收取使用費用。專利實施許可僅轉讓專利技術的使用權利,轉讓方仍擁有專利的所有權,受讓方只獲得了專利技術實施的權利,並沒擁有專利所有權。專利實施許可是以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方式許可被許可方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其專利,並支付使用費的一種許可貿易。
(2)專利轉讓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專利的所有權或將持有權移轉受讓方,受讓方支付約定價款所訂立的合同。通過專利權轉讓合同取得專利權的當事人,即成為新的合法專利權人,同樣也可以與他人訂立專利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
Ⅱ 專利公開和授權的區別
發明專利的申請到授權的過程中會公開兩次,初審合格後(滿18個月)會公布一次,授內權時會公告一容次。
公布的時候是公開號,授權公告的時候是公告號。兩者的中國專利文獻都是CN開頭,區別在於最後的代碼,公開號是A,公告號是B。
Ⅲ 發明專利怎樣才能授權
發明專利授權條件
發明專利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種。一般我們要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是這兩種。
產品發明: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產品,一個設備或儀器中的零部件。如製造品,化學物質,組合物,設備,各種用品材料。
方法發明:是解決的一個產品或課題的具體的研發方法,製造方法,工藝流程等的技術方案。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如測量方法,分析方法,通信方法等。
發明專利授權的條件 根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授權的專利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這是授權條件。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徵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本法所稱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
發明專利授權的時間 1.一般3年左右能授權。發明專利國家保護20年,它沒有實用新型專利好授權,但保護范圍較寬。 2.辦理加快手續,可以在1年半左右授權,如果答復意見不及時或者答復不理想,可能會5-8年授權,甚至被駁回。
Ⅳ 「授權專利」是什麼意思
如是指國知局的話,在申請人遞交的技術專利當中,並不是每個申請都能授權的。尤其是內發明容專利。審查特別嚴格。如果您的技術存在一些問題。國知局就不會給於這個技術授權專利的。
如是可以授權專利技術。那國知局就會先給申請人發一份授權通知書。拿到了授權通知書就相當於這個技術已經成為專利了。就等著下專利證書就可以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北京遠大理想顧問 黃琳。
Ⅳ 專利授權是不是就是授權專利,兩者有區別嗎
兩者的共同點是:二者都是已經授權的專利量。
不同點是:專利授權量的概念要大於專利擁回有量,即答授權量包含了擁有量。原因在於,授權後的專利,可能因為特定的法律事由,而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1、被無效。無效後的專利是自始無效的,但是因為之前已經授權,所以會被算在授權量中。2、視為放棄。專利是需要交納年費的,如果過期不交納年費的話,授權後的專利也會因為視為放棄。3、專利保護期限屆滿。專利都是有保護期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是10年,發明專利是20年,都是從申請日開始算的。專利屆滿後,則處於失效狀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以上這三種情況不能算在擁有量中,擁有量是在計算時還有效的專利。
知識產權服務團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Ⅵ 怎麼看一個專利是否被授權
可以去國家專利局網站查詢。在查詢欄中輸入專利號,查詢專利的法律狀態,就可看到專利處於什麼狀態。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只有在授權後才能查得到。
發明專利如果能找到授權說明說就是授權了,只有公開說明書,則沒有授權。
另外,發明專利是授權公告文件的也是已授權的,注意,是「授權公告」而不是「公開」。因為發明專利是先「公開」後審查,審查通過後才「公告」。
也可以委託專利檢索中心進行專業的查詢。分析所要查詢專利的類型、在中國,專利類型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專利三種,確定大概查詢專利的類型才能進行查詢。
(6)專利受權擴展閱讀
專利查詢是一種手段和過程,檢索到資料之後的閱讀分析才是目的和重要之處。
一旦查詢程序得以完成,我們便可利用專利檢索所得的結果,進行專利閱讀與分析工作。以 佰騰(BaiTeng Patent Search)系統中提供的專利分析系統為例。
原則上,最基本的專利閱讀方式當然由第一篇開始著手,例如當本次檢索出來的專利為375篇時,專利檢索人員便可將此375篇專利逐一列印出,提供相關專利工程師或是研發人員參考。
然而,專利的資訊可以運用在許多不同地方,因此我們初步將專利閱讀與分析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初步專利統計(專利檢索人員)、專利閱讀技巧(研究者)與專利申請范圍解構(專利工程師)等。
也就是說由專利檢索人員藉由專利檢索的技巧,找到關鍵專利或是將近似專利組合提供研究人員進行進一步專利判讀,當然需要強調,專利初步統計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加速專利技術內容與權利內容的判讀,並不能取代最後專利的判讀上。
此外,專利最重要的部分並非在於技術內容解讀,而是專利說明書中具法律效力的專利申請范圍(claim)的解構。所謂專利申請范圍的解構,就是透過專利工程師針對每一項申請范圍,判斷其獨立項或是附屬項所保護的范圍(也就是法律賦予此專利的權利范圍),最後根據每一專利所涵蓋的申請范圍所建構專利申請范圍矩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