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專利
簡介:專邦是一家專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高效、專業版、適用、全面的法律服務,隸屬於權上海專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苗加美
成立時間:2018-05-15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2000414218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青村鎮岳和村348號1幢1327室
㈡ 200810022414.9專利查詢
名稱: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及其製法
申請(專利)號: CN200810022414.9
申請日: 2008.07.21
公開(公告)號: CN101380453
公開(公告)日: 2009.03.11
申請(專利權)人: 劉翠俠
地址: 210004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豐富路27號白下醫院
發明(設計)人: 劉翠俠;許廣朋;許照;許耀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及其製法,內服葯是黃芪、黨參、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牛夕、杜仲、川斷、獨活、細辛、秦艽、防風、乾薑、麝香,除麝香外將上葯按所需重量精選粉碎成末,再將麝香放入其中混勻製成本發明的內服散劑,外敷葯是由上述內服葯加適量蜂蠟和適量香油組成,上述內服葯除麝香外將其餘葯切碎入油浸36天,經熬煉去渣,再將蜂蠟、麝香入葯油攪勻,候冷即成本發明的外敷膏葯,用時攤青布上貼患處,本發明的特點是補氣血、益肝腎、強筋骨、通經絡,適應治療人體各部位的骨質增生、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等疾病。
全文
權利要求書
1、 一種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其特徵在於:所述葯物的有效成份含量為[重量份]:
黃芪28-82份 黨參28-82份 茯苓18-68份 甘草8-38份
當歸22-72份 白芍22-72份 熟地48-98份 川芎12-52份
牛夕22-72份 杜仲22-72份 川斷22-72份 獨活22-72份
細辛6-12份 秦艽22-72份 防風22-72份 乾薑12-52份
麝香2-6份。
2、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葯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葯物的有效成份含量為[重量份]:
黃芪28份 黨參28份 茯苓18份 甘草8份
當歸22份 白芍22份 熟地48份 川芎12份
牛夕22份 杜仲22份 川斷22份 獨活22份
細辛6份 秦艽22份 防風22份 乾薑12份
麝香2份。
3、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葯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葯物的有效成份含量為[重量份]:
黃芪58份 黨參58份 茯苓38份 甘草28份
當歸46份 白芍46份 熟地76份 川芎28份
牛夕46份 杜仲46份 川斷46份 獨活46份
細辛14份 秦艽46份 防風46份 乾薑28份
麝香4份。
4、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葯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葯物的有效成份含量為[重量份]:
黃芪82份 黨參82份 茯苓68份 甘草38份
當歸72份 白芍72份 熟地98份 川芎52份
牛夕72份 杜仲72份 川斷72份 獨活72份
細辛21份 秦艽72份 防風72份 乾薑52份
麝香6份。
5、 根據權利要求書1或2或3或4所述的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其特徵在於:內服散劑的制備方法是:除麝香外將上述原料葯按所需重量精選乾燥粉碎為120目,再將所需重量麝香放入其中混勻,即成本發明的內服散劑。
6、 根據權利要求書1或2或3或4所述的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其特徵在於:將上述內服葯各組份制備成本發明外敷膏葯的制備方法是:上述內服原料葯除麝香外,將其餘原料葯按所需重量精選、切碎入油[油的用量以沒過葯面10厘米為宜]浸36天,用文火熬至中葯全部枯乾、去渣,繼續熬鍋中的葯油,熬到滴水成珠後放入適量蜂蠟[蠟的用量約為內服原料葯重量的三分之一],用桃樹枝攪拌30分鍾後,再放麝香入葯油,用桑樹枝攪拌約30分鍾,然後切斷火源,冷卻後即成本發明的外敷膏葯,用時攤於青布上貼患處。
說明書
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及其製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與外敷膏葯及其製法。具體地說就是用口服中葯散劑和外敷膏葯內外合治的方法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製法,屬於醫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認為:骨質增生的發病原因:1、先天畸形;2、創傷、感染;3、遺傳缺陷;4、全身代謝及內分泌異常;5、醫源性因素等。骨質增生早期輕微鈍痛,以後逐漸加重,晚期出現畸形或持續性疼痛,生活不能自理。
現代醫學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尚未肯定的、具有關節炎性變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發病與細菌感染、神經調節障礙、內分泌紊亂有一定的關系。病變可延及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如滑膜、軟骨、韌帶、肌腱和骨骼等。早期有遊走性的關節腫痛和運動障礙,晚期則出現關節僵硬和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萎縮,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目前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1、物理療法此治療方法只適用輕微患者,重症患者無效;2、葯物療法活血化瘀中葯內服外洗、浸泡等只能緩解症狀,延緩病程。非甾體抗炎鎮痛葯物也只能緩解疼痛。3、手術療法費用高風險大,手術後一是容易復發、二容易造成患者終身殘廢。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一種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理想葯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散劑和外敷膏葯及其製法。
中醫學認為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同屬於中醫學的「痹症」范圍。中醫學認為痹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人體氣血兩虛,營衛不固,風寒濕邪毒得以乘虛侵襲,流注經絡、關節,障礙氣血運行而發病。日久,肝腎虧損,筋骨失養,氣血運行滯澀,津液凝結為痰,故關節畸形、僵硬。
根據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病理,我們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發明了補氣血、益肝腎、強筋骨和通經絡的內服中葯和外敷膏葯。這樣葯症相符、內外合治,臨床使用見效快、治癒率高,愈後不復發。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28-82份 黨參28-82份 茯苓18-68份 甘草8-38份
當歸22-72份 白芍22-72份 熟地48-98份 川芎12-52份
牛夕22-72份 杜仲22-72份 川斷22-72份 獨活22-72份
細辛6-12份 秦艽22-72份 防風22-72份 乾薑12-52份
麝香2-6份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可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28份 黨參28份 茯苓18份 甘草8份
當歸22份 白芍22份 熟地48份 川芎12份
牛夕22份 杜仲22份 川斷22份 獨活22份
細辛6份 秦艽22份 防風22份 乾薑12份
麝香2份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也可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58份 黨參58份 茯苓38份 甘草28份
當歸46份 白芍46份 熟地76份 川芎28份
牛夕46份 杜仲46份 川斷46份 獨活46份
細辛14份 秦艽46份 防風46份 乾薑28份
麝香4份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還可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82份 黨參82份 茯苓68份 甘草38份
當歸72份 白芍72份 熟地98份 川芎52份
牛夕72份 杜仲72份 川斷72份 獨活72份
細辛21份 秦艽72份 防風72份 乾薑52份
麝香6份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料葯黃芪、黨參、茯苓、甘草補氣扶正;當歸、白芍、熟地、川芎和營養血,並能活血祛風;牛夕、杜仲、川斷益肝腎、強筋骨、除風濕;獨活、細辛入腎搜風,散風祛濕,蠲痹止痛;秦艽、防風祛風除濕;乾薑溫經散寒;麝香通經絡、開諸竅、透肌骨。概括本發明的特點是補氣血、益肝腎、強筋骨、通經絡,適應治療人體各部位的骨質增生、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等疾病。
上述各組份可以製成任何一種葯劑學上所說的劑型,如顆粒劑、散劑、片劑、膠囊劑、湯劑等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散劑。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葯的制備方法是:除麝香外將上述原料葯按所需重量精選乾燥粉碎為120目,再將所需重量麝香放入其中混勻,即成本發明的內服葯劑。
本發明的外敷膏葯是由上述內服葯加適量蜂蠟和適量香油組成。
本發明外敷膏葯的制備方法是:上述內服葯除麝香外,將其餘原料葯按所需重量精選、切碎入油(油的用量以沒過葯面10厘米為宜)浸36天,用文火熬至全部中葯枯乾、去渣,繼續熬鍋中的葯油,熬到滴水成珠後放入適量蜂蠟(蠟的用量約為原料葯重量的三分之一),用桃樹枝攪拌30分鍾後,再放麝香入葯油,用桑樹枝攪拌約30分鍾,然後切斷火源,冷卻後即成本發明的外敷膏葯,用時攤於青布上貼於患處。外敷膏葯敷在患處,通過皮膚滲透,被毛細血管充分吸收,直接進入病灶,起到了內服葯無法達到的效果。
用內服外敷的方法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十分理想。
治療方法1、內服中葯:a、每日三次,每次6克,老人、體弱、兒童酌減(如服用本散劑製成的片劑、丸劑其用量與散劑同)。b、本散劑放容器內溫開水調成稀粥樣飯前服用。2、外敷膏葯:貼與患處,6天一換,30天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1、孕婦禁服。2、忌食生冷食物、綠豆、海鮮、煙、酒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敷同時使用,療效十分理想。下面將較完整的部分病例統計列表如下:
骨質增生:
治療人數:310人,其中男174人,女136人。
患者年齡:30-40歲60人,40-50歲120人,50歲以上130人。
病史:1-5年160人,5-10年100人,10年以上50人。
治癒時間:1-3個月210人,3-5個月86人,5個月以上14人。
其中:頸椎骨質增生106人,腰椎骨質增生83人
上肢關節骨質增生71人,下肢關節骨質增生50人
類風濕性關節炎:
治療人數:96人,其中男25人,女71人。
患者年齡:20-30歲31人,30-40歲36人,40歲以上29人。
病史:1-5年32人,5-10年43人,10年以上21人。
治癒時間:1-4個月51人,4-6個月38人,6個月以上7人。
療效標准:(診斷標准)參照《中葯新葯治療痹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執行。
臨床治癒:症狀全部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主要西醫理化指標檢查正常。
顯效:全部症狀消失或主要症狀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正常的工作和勞動;理化指標檢查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狀基本消失,主要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生活不能自理轉為能自理,或失去工作和勞動能力現有所恢復;主要理化指標有所改善。
無效:和治療前相比,各方面均無進步。
病例1
井某,男,46歲,幹部,2006年1月來診,近年來時覺頭昏頭暈,頸項酸脹,右上肢酸麻,拍頸椎側位片示:生理彎曲消失,3.4.5椎體前後上緣骨質均呈唇樣增生。診斷為頸椎骨質增生。使用本發明內服外敷同時治療40天,症狀消失,拍頸椎側位片示:生理彎曲正常,椎體未見異常。病告痊癒。隨訪二年未復發。
病例2
李某,女42歲,近年來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血壓正常,經X光檢測頸椎3-5節骨質增生,用本發明內服外敷治療20天痊癒。
病例3
馬某,40歲,男,山東人,右上肢肘關節骨性關節炎,三年來酸麻疼痛,經本發明內服外敷治療40天痊癒。
病例4
王某,男,61歲,長期腰疼,經X片診斷為腰椎骨質增生,用本發明內服外敷治療20天痊癒。
病例5
毛某,男,48歲,近一年來膝關節骨質增生,行走困難,用本發明中葯內服外敷治療25天痊癒。
病例6
劉某,女,50歲,幹部,1987年患病,經當地縣醫院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後到北京、上海、南京、湖北等地求醫,越治越重,到2001年底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全身關節變形、僵硬、疼痛,雙腕僵直、十指鵝頸狀畸形,雙肘屈曲難伸,雙肩關節僵硬,髖膝踝不能活動,十趾畸形彎曲,雙腕、臀部、踝部、腰、肘等部位多處皮下出現風濕結節,大的約鵝蛋大,依次如鴨蛋大、雞蛋大、鴿蛋大、豆大不等。由於長期使用激素類葯,致多臟器受損,其中小腦萎縮,左腎比右腎小一半,不思飲食、常多日解不出大便,痛苦難言。2001年12月26日起使用本發明內服外敷共治療120天痊癒,至今未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可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28份 黨參28份 茯苓18份 甘草8份
當歸22份 白芍22份 熟地48份 川芎12份
牛夕22份 杜仲22份 川斷22份 獨活22份
細辛6份 秦艽22份 防風22份 乾薑12份
麝香2份
實施例2: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也可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58份 黨參58份 茯苓38份 甘草28份
當歸46份 白芍46份 熟地76份 川芎28份
牛夕46份 杜仲46份 川斷46份 獨活46份
細辛14份 秦艽46份 防風46份 乾薑28份
麝香4份
實施例3:
本發明治療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服中葯所述葯物還可由下述原料葯配比(重量份)組合而成:
黃芪82份 黨參82份 茯苓68份 甘草38份
當歸72份 白芍72份 熟地98份 川芎52份
牛夕72份 杜仲72份 川斷72份 獨活72份
細辛21份 秦艽72份 防風72份 乾薑52份
麝香6份
實施例4:
上述各組份可以製成任何一種葯劑學上所說的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散劑。
實施例5:
將上述各組份制備成本發明內服散劑的制備方法是:除麝香外將上述葯按所需重量精選乾燥粉碎為120目,再將所需重量麝香放入其中混勻,即成本發明的內服散劑。
實施例6:
本發明的外敷膏葯由上述內服葯加適量蜂蠟和適量香油組成。
實施例7:
本發明外敷膏葯的制備方法是:上述內服葯除麝香外,將其餘原料葯按所需重量精選、切碎入油(油的用量以沒過葯面10厘米為宜)浸36天,用文火熬至全部中葯枯乾、去渣,繼續熬鍋中的葯油,熬到滴水成珠後放入適量蜂蠟(蜂蠟的用量約為內服原料葯重量的三分之一),用桃樹枝攪拌30分鍾後,再放入麝香用桑樹枝攪拌約30分鍾,然後切斷火源,冷卻後即成本發明的外敷膏葯,用時攤於青布上貼患處。
㈢ 生物學博士從事專利代理人有前景嗎
從國復家大政方針來看,知識產權是制朝陽行業,所以前景是不錯的,從目前專利代理人的收入來看,大部分也都還可以,尤其在廣州、上海、北京這些比較發達的城市。
但是具體到個人,不論干什麼都有人乾的好有人不適合,專利代理是法律與科技相結合的工作,既需要一定的理工科學歷背景,也需要良好的語言(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具體到工作中,還需要與人良好的溝通能力,特別是起步階段,無論你有多高的學歷,要委託人信任你,你的專業知識要過硬、溝通能力要好,表達能力要強,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積累自己的經驗和人脈。
我給你的建議,專利代理需要代理人資格證,你可以先考證,以博士的素質應該問題不大,有了證後找找事物所,看是否能把證掛在那個所,接下來就看你自己的選擇,全職投入,自己拼出一片天地,或者先兼職,有了經驗慢慢過渡。
㈣ 專利局都做什麼工作
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擬訂加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擬訂和實施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二)負責保護知識產權。擬訂嚴格保護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擬訂部門規章,並監督實施。研究鼓勵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政策。研究提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方案並組織實施,推動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負責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指導地方知識產權爭議處理、維權援助和糾紛調處。
(三)負責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擬訂知識產權運用和規范交易的政策,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負責專利強制許可相關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中介服務發展與監管的政策措施。
(四)負責知識產權的審查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實施商標注冊、專利審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負責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復審和無效等行政裁決。擬訂原產地地理標志統一認定製度並組織實施。
(五)負責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便企利民、互聯互通的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
(六)負責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政策,按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
(七)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八)職能轉變。
1.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縮短知識產權注冊登記時間,提升服務便利化水平,提高審查質量和效率。
2.進一步放寬知識產權服務業准入,擴大專利代理領域開放,放寬對專利代理機構股東或合夥人的條件限制。
3.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匯集全球知識產權信息,按產業領域加強專利導航,為創業創新提供便捷查詢咨詢等服務,實現信息免費或低成本開放,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和風險防範意識。
4.加強對商標搶注、非正常專利申請等行為的信用監管,規范商標注冊和專利申請行為,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九)有關職責分工。
1.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分工。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對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的業務指導,制定並指導實施商標權、專利權確權和侵權判斷標准,制定商標專利執法的檢驗、鑒定和其他相關標准,建立機制,做好政策標准銜接和信息通報等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組織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
2.與商務部的職責分工。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商務部負責與經貿相關的多雙邊知識產權對外談判、雙邊知識產權合作磋商機制及國內立場的協調等工作。
3.與國家版權局的職責分工。有關著作權管理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版權管理職能的規定分工執行。
國家知識產權局設下列內設機構(副司局級):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信息化等工作。承擔政策研究工作。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工作,承擔發布重要政務信息工作。
(二)條法司。協調提出有關知識產權國際條約擬訂、修改及有關知識產權對外談判的方案。提出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草案。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擬訂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審查政策和授權確權判斷標准,組織實施申請、受理、授權等工作。組織普法宣傳工作。
(三)戰略規劃司。擬訂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工作。擬訂全國知識產權工作發展規劃和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等審查、注冊、登記計劃。承擔部門預決算和局直屬單位財務、資產、基建計劃等工作。承擔知識產權統計調查分析發布工作。
(四)知識產權保護司。承擔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相關工作。組織擬訂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准及保護執法的檢驗、鑒定和其他相關標准。承擔商標評審、專利復審和無效等行政裁決工作。承擔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特殊標志和奧林匹克標志、世界博覽會標志等官方標志相關保護工作,承擔指導地方知識產權爭議處理、維權援助和糾紛調處工作。
(五)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擬訂和實施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的管理政策和制度。承擔指導和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承擔專利強制許可、商標專利質押登記和轉讓許可備案管理等有關工作。擬訂規范知識產權交易的政策。擬訂和組織實施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發展與監管的政策措施。
(六)公共服務司。組織實施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和信息化建設,承擔知識產權信息加工標准制定相關工作,推動信息服務的便利化、集約化、高效化。承擔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相關工作,研究分析和發布知識產權申請、授權、注冊、登記等信息工作。
(七)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承辦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研究國外知識產權發展動態。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政策。承擔相關對外談判工作。承辦相關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承辦涉及港澳台的相關事項。
(八)人事司。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幹部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和教育工作,指導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承擔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4)上海青專利擴展閱讀:
標志是由五星和英文字母IP組成。
標志的左半部分是由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構成的紅五星圖案,象徵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國家性和權威性。五星對外又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
標志的右半部分是由英文字母IP演變而來,字母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字母縮寫,體現知識產權領域的工作范疇和性質,加強了運用於國際范疇時的可識別性。
標志採用紅藍兩色相配,紅色代表中國,藍色表示知識和信息。
標志的整體造型穩重、向上,並充滿現代感和動感,體現了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國家級的知識產權保護機構,代表國家行使權力,保護知識產權,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時,穩重向上的感覺,又喻示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整個圖案呈橢圓形宇宙星際運行軌道,在浩瀚的宇宙空間,寓意知識的無限性
㈤ 上海奇想青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來奇想青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源限公司主要從事丙烯酸酯乳液膠粘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專業應用解決方案、技術指導和培訓。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水性膠粘劑、水性光油、等幾大類數十種印刷包裝後道處理環保材料。公司目前已獲得10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取得證書,另有7項國家發明專利申請已獲受理。公司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創新型企業」、「上海市清潔生產試點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水性復膜膠於2007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於2006年被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為「上海市重點新產品」;於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專利新產品」;於2005年被認定為上...
法定代表人:趙永旗
成立時間:2004-07-21
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8000756156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亭衛公路9299弄168號
㈥ 王志偉的獲獎及專利
獲獎:來1. 2012年上海市科學技源術進步獎三等獎(個人排名第1);2. 2011年第三屆SCOPUS「尋找青年科學之星」環境科學領域銅獎;3. 同濟大學2010-2011學年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一等獎;4. 2010年3月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個人排名第1);5. 2009年1月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個人排名第13);6. 2007年12月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個人排名第4);專利:1. 一種基於碳源回收的低能耗污水處理工藝及裝置 第一發明人;2. 厭氧發酵產酸強化膜-生物反應器脫氮處理工藝 第一發明人;3. 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在線清洗方法 第一發明人;4. 一種水中雜質分離的預處理方法 第一發明人;5. 在線清洗卷式膜-生物反應器 第二發明人;6. 厭氧動態膜生物污水處理工藝 第四發明人;7. 一種異位誘捕膜污染物的控制膜污染方法 第四發明人。
㈦ 先謝謝大家 急~~~~~~~~~~~~~~~能否幫忙查一下這個專利號200510030810.2
申 請 號: 200510030810.2 申 請 日: 2005.10.27
名 稱: 一種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葯凝膠劑
公 開 (公告) 號: CN1954834 公開(公告)日: 2007.05.02
主 分 類 號: A61K36/39(2006.01)I 分案原申請號:
分 類 號: A61K36/39(2006.01)I;A61K36/258(2006.01)I;A61P19/06(2006.01)I;A61P19/02(2006.01)I
頒 證 日: 優 先 權:
申請(專利權)人: 上海中醫大源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醫葯大學
地 址: 201203上海市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
發 明 (設計)人: 魏 莉;王 志;盛 青;周 浩;林 潔 國 際 申 請:
國 際 公 布: 進入國家日期:
專利 代理 機構: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包兆宜
摘要
本發明屬中葯領域,涉及中葯外用制劑,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葯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本凝膠劑由中葯山慈菇和三七的提取物和葯用輔料組成,製成經皮給葯新劑型,經動物急性毒性試驗、長期毒性試驗、皮膚刺激性試驗、皮膚過敏試驗等安全性考察,結果顯示安全可靠,能避免全身給葯方式的毒副作用。經抗炎、鎮痛等與功能主治相關的葯效學試驗,結果證實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用於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能避免葯物在胃腸道的各種可變因素及肝臟的首過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使用方便並可隨時中斷給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