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的專利戰
❶ 蘋果和高通的專利最後誰贏了
高通贏
❷ 被罰60億後的高通,專利費怎麼算
以下是高通整改計劃的關鍵條款:
1、高通將向當前3G、4G必要中國專利提供授權,並和其它專利的授權分開進行,在談判過程中將提供專利清單。作為授權談判的一部分,如果高通尋求從中國許可證持有方獲得交叉授權,高通將會與許可證持有方進行真誠地談判,提供合理對價;
2、對於面向在中國銷售使用的品牌設備的3G、4G必要中國專利的授權,高通將對3G設備(包含多模3G/4G設備)收取5%、對不執行CDMA或WCDMA網路協議的4G設備(包含3模LTE-TDD設備)收取3.5%的專利費;每一種專利費的收費基礎是設備銷售凈價的65%,不再按照設備全價收取專利費;
3、對於發改委認定授權協議條款不合理或沒有在授權協議中挑戰不合理條款的晶元客戶,高通不會限制他們的基帶晶元銷售。不過,該規定並不要求高通向沒有取得授權的任何實體銷售晶元,也不適用於拒絕按照專利授權協議報告所授權設備銷售額的晶元客戶;
高通經過此番整改之後,的確降低了多數國產智能手機的成本價格。但是目前,國產手機正在努力的向著3000元檔進軍,就算是低端產品,也開始慢慢開始尋求設計上的突破。國產手機已經意識到,在品牌成型之後,過度的價格戰將會使得品牌價值被低估。筆者認為高通晶元授權費用的降低在提高國產手機利潤的同時,還會刺激國產手機廠商賦予手機更多的特色技術和功能。
❸ 蘋果高通專利大戰升級 富士康等四家蘋果代工廠遭起訴
高通在3G、4G領域擁有多達1400多項的核心專利,並且在無線晶元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幾乎每家手機廠商都需要為高通繳納專利費用,蘋果、三星也不例外。而作為製造代工大廠,富士康與高通的合作也開始於蘋果合作前,交專利「保護費」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規定動作」。這種專利授權的商業模式雖然飽受外界詬病,但卻讓高通在晶元領域一枝獨秀,其在過去五年授權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1%。
在智能手機利潤逐漸下降的今天,高通依然「不勞而獲」,通過排他性戰術和過高的專利使用費來加強其地位,這或許是蘋果與之較勁的原因之一。為了向高通施壓,蘋果選在IPHONE7中使用英特爾的晶元,並在今年1月起訴高通濫用支配地位,拒絕支付10億美元專利費。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第二季度起,蘋果已經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受此影響,高通2017財年二季度總營收為5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5.5億美元下降10%,歸屬於高通的凈利為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6%。
為了反擊,高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請禁令,禁止美國進口蘋果的iPhone手機。此外,他們還起訴了富士康、和碩、緯創資通和仁寶電腦等蘋果代工廠,原因是後者拒絕為其製造的蘋果公司產品向高通支付專利許可費。而媒體消息稱,這些代工廠其實本身對支付給高通專利費沒有異議,只是必須遵照蘋果公司的指令,停止支付費用。換句話說,就是蘋果不讓他們給高通錢。
❹ 高通專利有哪些
高通公司掌握了大量的3G和4G移動通信相關專利,並通過專利許可等方式獲得版了巨大的經濟收益。
下面這幾個權是肯定有的:用於電信系統中的反向鏈路上的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設備」、編號為ZL200380108677.7的專利;名稱為「通過接入信道高效發送信號」、編號為ZL200580031592.2的專利;名稱為「通信系統中重傳信號的裝置」、編號為ZL01809657.3的專利。
高通的核心專利還挺多的。
❺ 高通取消反授權協議,國產手機專利大戰要開打了嗎
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請求—實質審查—授權申請發明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 請求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2) 說明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3) 權利要求書:說明發明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4) 說明書附圖:發明專利常有附圖,如果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
❻ 高通有什麼基礎專利
高通已擁有3,900多項CDMA及相關技術的美國專利和專利申請。高通公司已經向全球逾130家電信設備製造商發放了CDMA專利許可。二十多年間,高通憑借其開拓創新的技術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引領著人們的溝通、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高通公司所享有的卓越聲譽遠不止於CDMA領域。高通公司是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財富》500強企業之一,並且是美國勞工部「勞工就業機會委員會大獎」(Secretary of Labor's Opportunity Award)的得主。其卓爾不凡的工作環境、樂於奉獻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也令高通公司連續六年榮獲《財富》「全美100家最適合工作的公司」,並且在《工業周刊》「100家最佳管理企業」名錄中占據了一席之位。《CIO magazine》還將高通公司評選為100大運營和戰略頂極優秀的典範企業。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CDMA CDMA2000正迅速風靡全球並已佔據20%的無線市場。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戶已超過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家運營商已經商用3G CDMA業務。包含高通授權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內全球有數十家OEM廠商推出EVDO移動智能終端.2002年,高通公司晶元銷售創歷史佳績;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製造商提供了累計超過75億多枚晶元。
❼ 高通專利主要指哪些
高通蘋果專利大戰中,主要圍繞的是蘋果手機使用的晶元基帶的專利。
在2011年,高通開始成為蘋果手機基帶晶元的獨家供應商,並在以後的五年中都是蘋果手機基帶晶元的唯一供應商。
然而在2016年,蘋果公司開始在新出的iPhone7的部分手機上採用英特爾基帶,蘋果公司與高通的關系開始產生了間隙。
蘋果公司與高通的專利戰爭是從2017年正式開始的。2017年1月份,蘋果公司就起訴高通涉嫌壟斷,拒絕退還給高通之前承諾的10億美元專利授權費,之後又開始拒絕支付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高通否認蘋果公司的指控,並在各國起訴蘋果侵犯其專利。
針對基帶晶元的專利戰爭還在持續,只有發展自己的實力,把專利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機才是最大的贏家。
❽ 高通專利技術有哪些
高通專利主要有移動處理器,3G/4G網路技術等等,高通是HTC、索尼、諾基亞、MOTO、LG、三星等全球品牌智能手機的主要晶元供應商。高通是全球大牌高端手機採用的最多的移動處理器品牌,其在智能手機行業的地位相當於PC領域的晶元巨頭英特爾。真的是一家很厲害的公司。
❾ 高通的5G專利其實並不多,為什麼高通可以收取專利費
高通可以收取專利費是違法的。
國家發改委2日公布對高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首次詳細介紹了對高通市場支配地位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認定依據,包括高通在無線標准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和基帶晶元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當事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行政處罰依據和決定。
決定書稱,在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技術標准中,高通均持有數量不等的無線標准必要專利,包括其在相關市場佔有100%的市場份額;具有控制無線標准必要專利許可市場的能力;無線通信終端製造商對高通的無線標准必要專利組合許可高度依賴;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難度較大等。
而在CDMA基帶晶元市場、WCDMA基帶晶元市場和LTE基帶晶元市場,高通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包括其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均超過1/2;具有控制相關基帶晶元市場的能力;主要無線通信終端製造商對高通的基帶晶元高度依賴;基帶晶元市場進入門檻高、難度大等。
(9)高通的專利戰擴展閱讀
從去年底市值歷史性的超越英特爾,到今年初CES登台演講,到LTE晶元全球范圍內一騎絕塵,高通從一家純技術公司,變成了通信產業關注的熱點。然而近日集中發生的有關中國的一系列事件,讓高通的是非成敗,徹底暴露在鎂光燈下。
尤其是高通要收取TD-LTE專利費的計劃,成為中國通信業界對自主知識產權4G標准一直以來認知分裂的一個情緒宣洩口。
消息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冒出來的。看似各不相關,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高通在周一發布了一篇公告,稱「中國國家發改委已經依據中國反壟斷法啟動了對高通的調查。中國發改委表示調查內容是保密的。高通目前尚不清楚存在任何壟斷行為,但將繼續配合中國發改委的秘密調查。」這個簡短的新聞,引發了國外各大媒體的集中報道和猜測。
與調查「反壟斷」可能相關聯的,是高通在分析師會議上宣稱,2014年將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專利費收入。高通指出,隨著中國移動明年商用TD-LTE,高通將能夠提供晶元,並從中國移動獲得專利使用費。在中國即將發放4G牌照的敏感時刻,這一消息讓高通在國內通信業界處於風口浪尖。
而幾乎在被調查「壟斷」的同時,高通爆出了裁員的消息,並將重新調整中國區業務。調整包括裁減業績不佳的中國區QRD團隊,這其中牽涉到的,很可能是隨著3G向4G的轉換,對中國晶元業務運營策略的一次重大改變。
保留·雅各布不久前表示,美國對中國公司的限制和美國國安局監控丑聞曝光的影響,「已經改變了高通在中國的運營方式」。
❿ 為什麼高通被稱為專利流氓
一直以來,但凡是個手機廠商,想必都聽過高通的大名吧!高通對於手機廠商他們來說,是又愛又恨,愛呢!是因為他們的晶元確實做得非常不錯,恨呢,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的晶元收費收得太霸道了,可與此同時,高通還有一個被廣大手機廠商取的外號叫「專利流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就是在專利費方面,和隔壁聯發科不同的是他們的專利費是按照整機的價格進行收取的,也就是說,假如你的一台手機價格是1000元,高通收取3%專利費,可如果你提升手機其他的配置,比如攝像頭,屏幕等等,然後,售價2000元,不好意思,高通依舊要收取3%的專利費。
可反觀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那就真的有點抱歉了,誰讓你們不去自研晶元,最終的結果就是受制於人,不過,晶元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得出來的,還記得小米的下場嗎?自研了松果晶元,結果,投入巨額的資金,最終卻撲街了,因此,晶元門檻可遠比做手機的門檻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