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藍天商標
Ⅰ 中國環境保護標志是什麼樣
外部造型為圓形,象徵地球,上端圖案的綠色橄欖枝既代表和平安寧,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態環境,象徵綠色的呼喚,圖形中的藍色塊,代表藍天與碧水,也泛指大地與水體。
太陽代表宇宙空間,山與水借用中國象形文字,並把它圖案化,從形象上增強中國特色,圖案基本色調採用明快,潔白的顏色,代表潔凈無污染的大氣,下端ZHB為"中國環保"漢語拼音的縮寫,表明這是中國環保徽。
(1)碧水藍天商標擴展閱讀
中國環境保護徽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級環境保護機構的建築物上懸掛;可在各級環境監測站、各級環境科研單位及有關環境保護單位使用;可在各類環境保護會議上懸掛;可在各種環境保護報刊的報頭、雜志的封面上使用,亦可噴塗於環境監測車、船及飛機上。
(1)中國環境保護徽是中國環境保護的標志,象徵地球,說明地球只有一個,這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人們要共同保護它。
(2)徽標上端圖案基本結構與組合同聯合國環境保護徽相近,說明環境保護事業是全球性的,它被全世界所關注。在當今時代,日益惡化的環境告誡人們:環境保護事業與全人類生存休戚相關。
(3)上端圖案綠色橄欖枝,既代表和平、安寧,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態環境,象徵綠色在召喚,人們應當知道:綠色的消失,就會使生態失去平衡,就是對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
Ⅱ 博愛檯球桌
全部配置全包括,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焦作市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博愛縣位於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修武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博愛縣轄清化鎮、許良鎮、月山鎮、柏山鎮、磨頭鎮和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6鎮2鄉,總面積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0萬畝,人口38.5萬人。
博愛縣
1927年從沁陽析出,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設置博愛縣。[2]
夏朝隸屬覃懷地,商代屬畿內,周武王時屬野王邑,戰國時先後隸屬鄭、晉、魏、韓國,秦屬野王縣,西漢初屬殷國,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屬野王縣,東漢屬河內郡,三國時屬魏冀州河內郡,兩晉屬司州河南郡,隋朝屬河內縣,唐武德三年(620年)設太行縣(縣治清化鎮),武德四年廢太行縣並入河內縣,宋、元、明、清屬河內縣,民國2年(1913年)河內縣更名沁陽縣。
民國16年(1927年)8月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將沁陽縣東北部丹河以東四鄉一十五圖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劃出,增設博愛縣,縣治清化鎮,直屬河南省轄。
1938年至1945年日軍侵佔博愛時改為清化縣,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屬平原省新鄉地區轄。
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河南省新鄉地區轄。
1954年歸焦作市轄。
1960年10月並入焦作市,取消縣建置,設城關、陽廟、金城、界溝、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博愛縣建置,仍舊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文革"期間一度有紅衛縣之稱。
1983年9月1日後歸焦作市轄。[3]
2005年,博愛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界溝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孝敬鎮管轄,孝敬鎮人民政府駐東界溝村;撤銷張茹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金城鄉管轄,金城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高廟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清化鎮管轄,清化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截止到2012年8月18日,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將博愛縣陽廟鎮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10月28日,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將博愛縣蘇家作鄉整建制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4]
2地理環境
博愛
博愛(17張)
博愛縣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氣候適中,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脈,山地、丘陵面積165.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為沖積洪積平原,面積321.9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6%。境內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馬河、蔣溝河、泉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條,地表逕流總量0.73億立方米。
博愛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縣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2.4%,境內1.8萬畝竹林,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2]
3行政區劃
博愛縣轄6個鎮、2個鄉:清化鎮、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磨頭鎮、孝敬鎮、寨豁鄉、金城鄉。縣人民政府駐清化鎮中山路。[5]
4經濟發展
數據統計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完成187.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億元。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184.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2億元,增長21.3%;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5.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6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9574元,增長13.5%。[2]
三次產業比達到9.6∶73.1∶17.3,工業經濟比重較2006年提高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8億元,是2006年的2.6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7286元、8433元,分別是2006年的2.1倍、1.8倍。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2.8億元,是2006年的1.9倍。縣財政五年民生支出25.6億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4.6%。[6]
第一產業
胡錦濤視察博愛縣
胡錦濤視察博愛縣(4張)
博愛縣連續8年高產豐收,截止到2012年糧食總產達23.3萬噸,五年流轉土地3萬畝,新建大拱棚8000座,新增蔬菜標准化種植面積5萬畝,榮獲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縣。新建、改建49個標准化養殖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48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8家,被列為焦作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試點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家,完成16個農產品商標注冊、9個綠色食品認證。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田間工程等79項重點工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7萬畝,解決了1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小麥基本實現機械化收割,玉米機收率達到85%以上。平原植樹260萬株,山區造林15萬畝,在全市率先成為省級林業生態縣。[7]
第二產業
博愛縣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實施47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好友公司500萬套載重子午胎、制動器工業園、裕華公司18萬噸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等一批重點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龍源電廠、南水北調等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博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截止到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05.2億元、利潤41.6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2.8倍、2.6倍。博愛縣高起點規劃了11.07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建成主幹道路39公里,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建成區面積達6.31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02家。培育了汽車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裝紡織、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占工業總量的74%以上。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博愛縣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19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獲得科技成果獎12項,申報國家專利419件。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3.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2.1%和20%。[6]
第三產業
博愛縣不斷完善景區軟硬體設施,青天河景區成功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綜合收入持續增長。中山大飯店、新宏大百貨等三產項目相繼投用;建成212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銷售家電、汽車、摩托車等下鄉補貼產品12.2萬台。高標准編制物流業發展規劃,煤炭物流園區開工建設。成功河南省優秀金融生態縣。組建了建投公司、聚晟投資公司等投融資平台。資本運作實現重大突破,新開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伊賽公司、博洋公司在天交所掛牌交易,裕華公司通過證監會上市審核。[6]
5資源
礦產
博愛縣總面積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區,擁有儲量豐富的粘土、鋁礬土、鐵礦、石灰石、硫鐵礦等二十餘種礦產資源。與煤炭大省山西毗鄰而居,是豫北地區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擁有蓄水量達2070萬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庫,水資源供應充足。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兩個國家級重點工程均途經博愛。西氣東輸萬里管道第一個分輸站設在磨頭鎮。[2][8-9]
水資源
博愛縣屬黃河、海河兩大流域,主要有丹河與沁河兩大過境河流以及大沙河、幸福河、勒馬河、運糧河、南橫河、北橫河、南蔣溝、北蔣溝九大內澇河道。
沁河是流經博愛縣的最大河流,屬於黃河水系,由於受上游引水影響,來水量逐年減少,水源得不到保障。丹河屬於黃河二級支流,在博愛縣匯入沁河,水源主要來源於青天河水庫的三姑泉,水質較好,適合人畜飲用。丹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09億立方米。為了保障丹河的水源供給,1972年在月太鐵路橋上游1公里處修建了青天河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513平方公里,總庫容207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726萬立方米。
博愛縣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量為2.909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為1.6165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量多年平均為1.2938億立方米,重復量為2.8645億立方米。博愛縣地表水可利用量為0.775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39億立方米,總計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1651億立方米。據分析計算,博愛縣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平均年需2.273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生產佔60%,中旱年需2.651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生產佔70%。[10]
6交通
博愛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干線四通八達,是晉煤外運的回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鄭太、焦枝、侯月三條鐵路在縣城北部交匯,月山車站是華北地區大型鐵路編組站之一,是以晉煤外運為主的億噸貨物通道。三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焦晉高速途經北部,長濟、焦溫高速在城南互通。鄭常、新濟、焦溫、焦克等4條省道縱橫交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2]
7社會
博愛縣基本實現全民醫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1%以內,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新增就業崗位4.3萬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萬人。妥善解決5600餘名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社保遺留問題。
醫療衛生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4張)
博愛縣新建、改建12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養率達67%。改造12所鄉鎮衛生院,建成393所標准化村衛生室。實施城鎮居民醫保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2205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博愛縣有醫療衛生單位18個,其中縣直醫療單位6個,為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合管中心、縣疾病控制中心、縣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所523所。服務面積100%。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08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129人,大專學歷481人,中專學歷698人;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58人,中級職稱205人,初級職稱1042人。現有執業醫師686人,執業護士418人。博愛縣各醫療機構核定床位808張,實際床位數1093張。現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87台(件),5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5台,CT、三維彩超、核磁共振等百萬以上大型醫療設備8台。[11]
城市建設
博愛縣強力實施焦博一體化戰略,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5平方公里。完成縣城總體規劃和一批專項規劃編制。打通了群眾期盼已久的鄈城路、團結路、濱河路,拓寬改造了迎賓大道、玉祥路等5條道路,市人民路博愛段即將完工,搭建起「六縱六橫」城區路網。新建住宅小區22個。建成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建成體育廣場、中山廣場和12個街頭游園,新增綠地153萬平方米。完成上秦河、下秦河引水補源工程,啟動博愛公園、幸福湖公園、幸福河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干線公路和農村道路467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鄉通二級路、村村通硬化路。13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成效明顯,新建50棟安置樓,開工2個新型農村社區。[6]
教育
胡錦濤看望清化鎮高廟中學師生
胡錦濤看望清化鎮高廟中學師生(3張)
博愛縣有各級各類學校共112所,包括70所小學,34所普通初中,4所普通高中,2所職業中專,1所特殊教育學校和1所教師進修校。其中民辦學校11所。另有各類幼兒園60多所。共有在校生7萬余名,教職工3600餘名。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教育投入8.1億元,新建一中等34個重點項目,完成全縣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成功省職業教育強縣。[7][11]
文化
博愛縣舉辦了包括戲劇歌舞、街頭民間藝術匯演和赴市匯演。來自博愛縣各鄉鎮和部分縣直單位的80餘支代表隊上演了各具特色的文藝節目。其中,舞台戲劇歌舞匯演安排在南廣場舞台,共演出8天,節目18台。民間藝術匯演安排在鄈城路,共演出4天,參加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隊60餘個,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在赴市匯演中,博愛縣共組織好友輪胎公司、安江陵公司、八極文武學校等8個演出隊參與,演職人員達500餘人,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賽的8個節目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文化局獲優秀組織獎。文化館獲組織獎。
博愛縣許良鎮、陽廟鎮、磨頭鎮、柏山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等7個鄉鎮被列入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單位,這七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按標准要求建成。已建成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62個農家書屋、227個農村健身場所。[11]
8旅遊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博愛縣境內,繫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風景名勝區、河南省十大旅遊熱點景區,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由大壩、大泉湖、三姑泉、西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游覽區、308個景點組成。[12]
大壩游覽區位於天井關古戰場至青天河水庫大壩之間,既是古時兵家對壘的古戰場,又是現代縱情藍天碧水的天然娛場。
丹河長虹:通往豫晉鐵路的丹河鐵路獨拱橋。它建於1959年,高80餘米,跨度130米,當時為「亞洲第一獨拱鐵路橋」。
古樹迎客:相傳此槐樹植於東漢,距今1900餘年歷史。樹高13米,樹圍3.2米,樹冠100平方米。
天井關古戰場:天井關古為豫晉要塞,是通往山西的關隘,史稱「太行八徑之一」,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戰國以來,在這里發生的大小戰役達十四次。
銀龍放歌:青天河水庫大壩始建於1966年,竣工於1983年,它是英雄的博愛人民肩扛擔挑、一石一框歷經17年工人建造而成。
三教聖殿建於宋代,殿內供奉有佛、道、儒三教祖師的塑像,象這樣把三個教派的祖師同時請到一起供奉的殿宇,在全國是比較罕見的。
高空滑索:一線連豫晉,瞬間行兩省。[2]
9特產小吃
鹵豬頭肉各地都有豬頭肉,但是博愛縣的豬頭肉集合了眾家特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肥而不膩。剛出鍋的豬頭肉用當地的芝麻燒餅滿滿的夾起一個,咬一口,滿嘴流油,解饞飽肚。
牛肉丸用牛肉和紅薯澱粉及各種香料精製,干吃酥脆,用老湯煮食,連湯帶丸子舀起一碗,撒上香菜沫和蒜苗段,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燒雞博愛縣的燒雞,雞皮金黃,肉質白嫩,嫩而不柴,趁熱提起燒雞,稍稍抖動就可以使骨肉分離。
博愛生薑具有塊大、絲細、味道鮮、香辣可口、產量高、百煮不爛、抗逆力強、含水少、易加工、耐儲存等優點,用它加工成的"懷姜炸醬"、"姜辣醬"香辣可口,是不可多得的餐桌佐料。[13]
四大懷葯:山葯、牛膝、地黃、菊花四大中葯因產在古懷慶府最為珍貴,故被稱為四大懷葯。[14]
10著名人物
李岩(1606--1644)名信,號威,博愛縣孝敬鎮唐村人。出身貢生,精槍、拳、箭術,好施尚義。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入李自成起義軍,官制中營(中央)制將軍,成為李自成的謀主。
杜嚴(1875--1938),字友梅,博愛縣清化鎮二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留學日本政法大學。
劉聚奎(1919--1984),博愛縣柏山鎮柏山村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豫北工委委員,中共人民解放軍178師政委,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委委員、省政府黨組書記,西安國營八四四廠黨委書記兼廠長,政協陝西省副主席、黨組成員等職。
Ⅲ 桑夏的企業理念
創世界品牌,建百年桑夏,以產業報國,成為世界太陽能熱利用專家和受尊敬的公眾企業。
創世界品牌――品牌是企業文化的沉積,是消費者對企業文化的認可和追隨,桑夏要成為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的代名詞。
建百年桑夏――就是注重長短期利益的平衡,關注當前,著眼未來,始終保持桑夏穩定、快速、可持續發展。
以產業報國――作為新興行業的一員,桑夏有責任以綠色環保產品為人類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報答社會各方對桑夏的期望和厚愛。
成為世界太陽能熱利用專家――就是要始終站在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前沿,掌握技術制高點,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使桑夏在成為世界上太陽能熱利用的權威。
成為受尊敬的公眾企業――桑夏做的是公眾產品,公司的運作要趨於透明,並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企業上市是最佳途徑。 助人類享受陽光恩賜,為子孫後代留住碧水藍天。
對桑夏來說,其存在價值在於,通過全體桑夏人的努力,充分利用太陽的能量,為人類的節能減排和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真誠善待、創新超越、合作共贏、高瞻遠矚。
真誠善待——做人講真誠,做事要誠信,要善待5大利益相關方。
創新超越——創新是桑夏進步的永恆動力,創新無限,發展無限,要有超越自我、超越對手的勇氣和謀略。
合作共贏——與用戶共謀發展,為股東創造財富,與員工共謀富裕,為社會創造繁榮,給夥伴創造機會。
高瞻遠矚——高看競爭形勢,遠觀行業發展,制定桑夏的發展戰略,成就我們的事業。 堅持、激情、超越。
企業精神是企業員工精神世界的結晶,是企業員工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共識的簡潔表達。桑夏的企業精神表明,「堅持」是指毅力和韌性,堅持正確發展方向,堅持永不言敗的信念,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立足長遠,講求實效。
「激情」就是保持積極的心態,鼓足勇氣,不畏艱難,勇於開拓。
「超越」是指要正視自己,自我加壓,超越超越競爭對手,成為行業標桿。
堅持才能超越,超越鼓舞激情,堅持是途徑,激情是方法,超越是目的;堅持要有勇氣,激情須講膽識。
桑夏的企業精神是建立在創新和團結的基礎上的。因為桑夏的超越是在創新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是桑夏的生命線; 桑夏要超越就必須團結,樹立團隊意識,萬眾一心增強凝聚力。凝聚力是形成活力的基礎,活力是企業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和企業自我發展動力的綜合表現。 桑夏就是價值和榮譽!
企業口號是企業願景、使命、價值觀、企業精神的升華 。桑夏口號表明,桑夏產品要成為顧客最有價值的產品,接受桑夏的服務是一種榮譽。桑夏品牌要成為全球公認的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使用標識有桑夏商標的產品是一種榮譽。桑夏要成為股東最有價值的企業,能成為桑夏的股東是一種榮譽。所有員工要為桑夏的持續發展添磚加瓦而成為最有價值的員工,能成為桑夏一員是一種榮譽。
桑夏的價值和榮譽來自產品性能卓越性、產品質量可靠性、顧客滿意的持久性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 桑夏是伴隨中國太陽能行業產業化進程成長起來的典範企業,桑夏以引領國人「創造時尚熱水文化,享受綠色熱水文化」為己任,以節能環保為發展准則,以太陽能產業為基礎,努力在新能源、衛浴設備、紡織、外貿等領域拓展發展空間,全力打造世界級品牌,最終實現桑夏人產業報國的崇高理想。
創世界品牌、建百年桑夏、以產業報國、桑夏人永恆的追求。
Ⅳ 我的養殖合作社正在注冊商標,誰能幫我想個好的名字。要注重環保/綠色食品/生態產品/。經營范圍注要是生態
綠淼怎麼樣?
Ⅳ 中國環境標志圖的含義
中國環境保護徽是中國環境保護的標志,象徵地球,說明地球只有一個,這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人們要共同保護它。
徽標上端圖案基本結構與組合同聯合國環境保護徽相近,說明環境保護事業是全球性的,它為全世界所關注。在當今時代,日益惡化的環境告誡人們:環境保護事業與全人類生存休戚相關。
上端圖案綠色橄欖枝,既代表和平、安寧,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態環境,象徵綠色在召喚,人們應當知道:綠色的消失,就會使生態失去平衡,就是對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
圖形的藍色塊,代表藍天與碧水,泛指大氣與水體,太陽代表宇宙空間,山與水借用中國象形文字並使之圖案化,從形象上增強中國特色。說明我們環境保護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對污染的監督與治理,使天長藍、水長清、山長綠,讓人們永遠生活在美好環境中。圖案基本色調採用明快,潔白的顏色,代表潔凈,無污染的大氣。
下端ZHB為Zhong Guo Huan Bao(中國環保)的縮寫,標明這是環境保護徽。
中國環境保護徽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級環境保護機構的建築物上懸掛;可在各級環境監測站、各級環境科研單位及有關環境保護單位使用;可在各類環境保護會議上懸掛;可在各種環境保護報刊的報頭、雜志的封面上使用,亦可噴塗於環境監測車、船及飛機上。
中國環境標志是中國官方的產品證明性商標,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獲准使用該標志的產品不僅質量優秀,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過程中符合特定高標準的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保優勢。
Ⅵ 求二鍋頭原產地認證商標圖片
如果說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只是表現形式的滿足,那麼其品牌內核最有歷史追溯性的不間斷使用,才是牛欄山成為二鍋頭原產地保護品牌的無限價值。
追溯性,就是系統的歷史根源。縱觀國內一線白酒企業,很多品牌都是以地域來命名的,茅台、瀘州老窖、洋河、古井等,這說明好酒與地域環境不可分割,作為國際市場上名優產品的通行證,牛欄山是我國白酒行業中最先積極參與原產地認證的企業之一。最可貴的是,牛欄山是二鍋頭群落中歷史最完整、工藝最系統、生產監測最科學的版本企業之一。有據可考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年間,據《順義縣志》記載:「造酒工:做是工者約百餘人(受雇於治內十一家燒鍋)。所釀之酒甘冽異常,為北平特產,銷售鄰縣或平市,頗膾炙人口,而尤以牛欄山之酒為最著。」
如今,牛欄山又成為首都白酒陣營中最早擁有「中國釀酒大師」和 「中華老字型大小」、「中國馳名商標」的白酒企業。企業嚴格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標准,進一步細化和強化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控制,使得牛欄山二鍋頭的品質卓爾不群。
眼下,北京順義區圍繞「碧水、藍天、宜居」三大工程,不斷深化環境保護,不斷加強環境管理、環境監督、環境監測、環保宣教工作。這些區域政策的固守之本就是保護牛欄山的釀酒生態。
「掐頭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鍋之珍釀,牛欄山在技藝傳承鏈的挖掘與養息,更是將歷史拼成了浩瀚長卷,其追溯性與敬畏情結油然而生,2002年順利摘得「原產地認證」,實至名歸,福佑品類。
Ⅶ 誰有泰姬陵(Taj Mahal)雙語介紹
泰姬陵
中文名稱: 泰姬陵
英文名稱: Taj Mahal
國家: 印度
所屬洲: 亞洲
泰姬陵(印地語: ताज महल 波斯語,烏爾都語: تاج محل ),全稱為「泰吉·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ممتاز محل)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概況介紹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評選標准C (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是北京時間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跡」之一。
從數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為飯店的標志、酸辣醬和調味品的商標,實際上它被用在隨便什麼地方,人們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盡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厭,它仍舊能使人驚訝。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自然光線中顯現出不同的特色。雖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卻沒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間浮動。它的和諧對稱、花園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令無數參觀者驚嘆不已的奇跡。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了泰姬陵的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據說一位法國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參與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沒有一位建築師被記錄肯定參與了陵墓的建造——這對這個建築物是很適宜的,因為建造它的本意在於讓人們只記住在陵墓里的人。
朝霞升起時分,初升的一輪紅日伴著朱木拿河裊裊的晨霧,彷彿要將泰姬陵從睡夢中喚醒,此時的它顯得靜靜的。中午時分,泰姬陵頭頂藍天白雲,腳踏碧水綠樹,在南亞一向耀眼的陽光映襯下,更出落得玲瓏剔透,光彩奪目。傍晚,泰姬陵迎來了它一天中最嫵媚的時刻,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開始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隨著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終回歸成銀白色。在月色朦朧中,泰姬陵顯得格外高雅別致和皎潔迷人,猶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據稱,泰姬陵最美麗的時候,是朗月當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寢,在月光映照下會發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塵,美得彷彿下凡的仙女。
建築歷史
泰姬陵於1631年(另一資料:1632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另一資料:18年),每天動用2萬役工。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伊期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導致莫卧爾王朝的衰落。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但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Aurangzeb)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凄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郁而死(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合葬於泰姬陵內他的愛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從322公里外的採石場運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種純白色建築。成千上萬的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制的門,裡面有金制欄桿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後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景區內,庄嚴雄偉的門道象徵著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現在的門是銅制的。
關於沙賈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邊為自己建一座同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傳說似乎沒有太多的真實性。他的兒子奧朗則布於1658年宣布為帝,並把他的父親軟禁在阿格拉一個城堡內達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賈汗能從城堡遠遠眺望泰姬陵。後來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侯邁因在德里的陵墓於1564年動工,它是泰姬陵的雛形,牢固、威嚴而不是精緻、黃雅。17世紀70年代奧朗則布在奧芝加巴德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沒有泰姬陵的魅力與和諧。德里的另一陵墓賽夫達賈之墓於1753年動工,被稱為是「莫臣兒建築最後的閃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們盡力設法要運河看的建築物。這些紀念陵墓都有一個標準的模式——一個大的洋蔥形狀的拱頂、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這些東西融化在一起,創造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與孟加拉的總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泰姬陵內珍貴財寶的失竊可謂微不足道。19世紀30年代,他謀劃拆除當時疏於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運往倫敦出售。只是因為從德里紅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這個計劃才作罷。後來,在1900年當了印度總督的柯曾重新修復了泰姬陵。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她不僅表達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贊嘆的經典傑作之一。
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三十五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佔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
Taj Mahal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ight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 some Western historians have noted that its architectural beauty has never been surpassed. The Taj is the most beautiful monument built by the Mughals, the Muslim rulers of India. Taj Mahal is built entirely of white marble. Its stunning architectural beauty is beyond adequate description, particularly at dawn and sunset. The Taj seems to glow in the light of the full moon. On a foggy morning, the visitors experience the Taj as if suspended when viewed from across the Jamuna river.
Taj Mahal was built by a Muslim, Emperor Shah Jahan (died 1666 C.E.) in the memory of his dear wife and queen Mumtaz Mahal at Agra, India. It is an "elegy in marble" or some say an expression of a "dream." Taj Mahal (meaning Crown Palace) is a Mausoleum that houses the grave of queen Mumtaz Mahal at the lower chamber. The grave of Shah Jahan was added to it later. The queen』s real name was Arjumand Banu.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Mughals, important ladies of the royal family were given another name at their marriage or at some other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ir lives, and that new name was commonly used by the public. Shah Jahan's real name was Shahab-ud-din, and he was known as Prince Khurram before ascending to the throne in 1628.
Taj Mahal was constructed over a period of twenty-two years, employing twenty thousand workers. It was completed in 1648 C.E. at a cost of 32 Million Rupees. The construction documents show that its master architect was Ustad 『Isa, the renowned Islamic architect of his time. The documents contain names of those employed and the inventory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their origin. Expert craftsmen from Delhi, Qannauj, Lahore, and Multan were employed. In addition, many renowned Muslim craftsmen from Baghdad, Shiraz and Bukhara worked on many specialized tasks.
The Taj stands on a raised, square platform (186 x 186 feet) with its four corners truncated, forming an unequal octag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ses the interlocking arabesque concept, in which each element stands on its own and perfectly integrates with the main structure. It uses the principles of self-replicating geometry and a symmetry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ts central dome is fifty-eight feet in diameter and rises to a height of 213 feet. It is flanked by four subsidiary domed chambers. The four graceful, slender minarets are 162.5 feet each. The entire mausoleum (inside as well as outside) is decorated with inlaid design of flowers and calligraphy using precious gems such as agate and jasper. The main archways, chiseled with passages from the Holy Qur』an and the bold scroll work of flowery pattern, give a captivating charm to its beauty. The central domed chamber and four adjoining chambers include many walls and panels of Islamic decoration.
The mausoleum is a part of a vast complex comprising of a main gateway, an elaborate garden, a mosque (to the left), a guest house (to the right), and several other palatial buildings. The Taj is at the farthest end of this complex, with the river Jamuna behind it. The large garden contains four reflecting pools dividing it at the center. Each of these four sections i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and then each into yet another four sections. Like the Taj, the garden elements serve like Arabesque, standing on their own and also constituting the whole.
Ⅷ 泰姬陵的介紹
泰姬陵
中文名稱: 泰姬陵
英文名稱: Taj Mahal
國家: 印度
所屬洲: 亞洲
泰姬陵(印地語:
Ⅸ 中國環境標志的寓意
中國環境標志的寓意:「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中國環境標志圖形中心由青山、綠水、太陽組成,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相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其寓意為「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該標志具有明確的產品技術要求,對產品的各項指標及檢測方法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實施環境標志認證,實質上是對產品從設計、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處置,乃至回收再利用的全過程(也稱「從搖籃到搖籃」)的環境行為進行控制。
它由國家指定的機構或民間組織依據環境產品標准(也稱技術要求)及有關規定,對產品的環境性能及生產過程進行確認,並以標志圖形的形式告知消費者哪些產品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對生態環境更為有利。
(9)碧水藍天商標擴展閱讀
優點:
1、中國綠色產品的權威認證,可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是企業追加附加值、尋找產品賣點的一個良好契機,是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擊敗競爭對手的又一張王牌。
3、是企業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張有力的「綠色通行證」
4、進入中國政府綠色采購清單,在招投標中獲得加分。
5、承擔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6、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為企業文化注入新的內涵。
Ⅹ DPX-135單段錘式破碎機中的DPX是什麼意思
碎機器的耐磨件一般包括錘頭、蓖條、襯板,其中錘頭是破碎設備工作時候的核心部件,其使用壽命的長短也決定著破碎機的使用壽命。所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