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調查報告
一、注冊准備;
二、填寫商標注冊申請書的具體要求;
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內第十五條規定,商標注冊容申請等有關文件,應當打字或印刷。對於手寫的商標申請書件,商標局不予受理;
三、申請注冊;
四、商標審查;
五、駁回和駁回復審;
六、初審公告。商標的審定是指商標注冊申請經審查後,對符合《商標法》有關規定的,允許其注冊的決定;
七、注冊公告;
八、領取商標注冊證。
在侵權行為中,對於財產所有權的侵犯主要表現為侵佔、妨害和毀損。這些行為往往是直接作用於客體物的本身,與客體物之間的聯系是直接的、緊密的;侵權行為的具體表現內容,涉及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各個方面。對於知識產權的侵犯則主要表現為剽竊、篡改和仿製。這種侵權行為作用於作者、創造者的思想內容或思想表現形式,與知識產品的物化載體無關。例如,非法將他人創作的字畫攫為己有,它涉及的是物體本身,即創作的物化載體,該行為應視為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雖未佔有這一字畫,但擅自將其翻印出售,則該行為涉及的是無形財產。
然後看下哪些是侵權行為
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即是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其注冊商標或將該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從而造成商標混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2:侵犯著作權,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外,擅自使用其著作權的行為」
3:侵犯專利權
4:侵犯商標權,是指 「不法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的行為。
5:筆者認為,凡違反法律規定而損害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權利的行為
以上均為侵犯知識產權。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侵權行為主要表現為對享有專有權利的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但對該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並不包容所有的侵權行為(部分內容轉自小象知識產權)
C. 錯別字調查報告作文
關於街頭錯別字、繁體字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
調查地點: 市場街
調查對象:街頭招牌、廣告等公共場所中的錯別字、繁體字等不規范用字。
調查經過:
我特地和另外兩個同學針對街頭錯別字等做了一次調查。現在雖是「文化世紀」,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頭錯別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體字將自己的店名用繁體字作為商標注冊,符合《商標法》外,其它的錯別字、異型字等我們又發現了許多。如:我們在一家飯店門口發現 「抄」飯,修車店門口:補胎「沖」氣 ,零售店鋪門口:「另」售,裝潢店門口:裝「璜」 等;還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寫錯的,如:眼鏡廣告:一「明」驚人,葯品廣告:「咳」不容緩……在這條街上所有不規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體字和錯別字。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體字!繁體字和錯別字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不便。而且特別是那些錯別字,很可能會傳播錯誤的知識,產生不良的影響。
調查反思:
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後,我們發現街頭不規范的字還是挺多的,可還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後不以為然。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數量很多,總數約6萬個,常用字約6000個。漢字有悠久的歷史。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們已是很成熟、很發達的文字。據科學家推算,漢字的歷史有5000年左右。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文字。是我國各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們希望人們都能重視起來,正確、規范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傳播祖國的優秀文化。
D. 商標的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如何將地理標志申請為商標 報告 這樣寫。
一個標志是否被承認是地理標志,由各國法律決定。最普遍的情況就是,地理標志包括商品產地的名稱。
我國商標法規定,地理標志是指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地理標志可用於形形色色的產品,天然產品、農產品或製成品均可。而農產品是這方面的典型,它們具有根源於產地的品質,受氣候和土壤等當地特定因素的影響。
因為地理標志表示某一具體的生產地點或地區,這一地點或地區決定了產自該地的產品所具有的特質。重要的是,產品的品質和聲譽來自該地。由於這些品質是由產地決定的,產品與原產地之間存在一種特有的「聯系」,消費者就會認為地理標志代表產品的產地和品質。
作為商標得到注冊的地理標志則告訴消費者一件產品在某地生產,並因該產地而具有某些特徵。因此,將地理標志申請為證明商標,對當地地區來說,是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對消費者也能起到確實的保障作用。
地理標志注冊申請人可以是社團法人,也可以是取得事業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質量檢測機構或者產銷服務機構等。
地理標志注冊申請人可以是社團法人,也可以是取得事業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質量檢測機構或者產銷服務機構等。將地理標志申請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除按規定向商標局提交申請書、商標圖樣之外,需提供以下材料:
1、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申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應當提供該地理標志以其名義在其原屬國受法律保護的證明。
2、地理標志所標示地區的人民政府或者行業主管部門授權申請人申請注冊並監督管理該地理標志的文件。
3、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使用管理規則。
4、地理標志申請人具備監督檢測該地理標志能力的證明材料。
5、地理標志產品的特定品質受特定地域環境或人文因素決定的說明。
6、申請人具備檢驗檢測能力的,申請人需要提交檢驗設備清單及檢驗人員名單,並加蓋申請人的公章。
7、申請人委託他人檢驗檢測的,應當附送申請人與具有檢驗檢測資格的機構簽署的委託檢驗檢測合同原件,並提交該檢驗檢測機構資格證書的復印件及檢驗設備清單、檢驗人員名單,並加蓋其公章。
8、申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應當附送集體成員名單。
9、有關該地理標志產品客觀存在及信譽情況的證明材料(包括:縣志、農業志、產品志等)並加蓋出具證明材料部門的公章。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E. 求助一份商品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的調查報告
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
The brand image purcha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ehavior to the consumer
林加琪
Jia-Qi Lin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四觀二甲
1094136121
中文摘要
品牌不只是識別企業的標示物,更是第一線的體驗媒介(Schmitt,1999),消費者如何對產品產生知覺、興趣,甚至是購買行為,都來自於消費者對品牌的概念、認知,這些認知往往來自於企業為品牌所做的營銷活動,所投入的營銷活動就宛如企業與消費者間的溝通管道,這些形象可能來自於廣告、廣播、報紙。
品牌的形象間接也影響到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現今品牌已晉升為企業策略性的營銷工具,對於品牌的區隔與營銷,值得企業多去研究探討。
關鍵詞:品牌、忠誠度、體驗營銷、廣告
E-mail:[email protected]
一、緒論
1.1研究背景
隨著所得的成長,消費者對於消費的觀念、習慣也受到了影響,不再只注重商品本身,開始會關注這個產品本身的品牌形象,不僅僅只是著重在商品的實質部份,還要能達到消費者對於品牌期望的水平,也就是說,公司應著力於無形的服務外,亦得於努力建立企業品牌的形象。而在全球化及專業化分工的影響下,產品的營銷活動及生產國開始出現變化,國外的產品引進本國,改變消費者對以往產品的認知,消費行為產生變化。
本研究將探討,消費者對於品牌的第一印象如何而來、與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無任何影響性?
1.2研究動機
由於消費者消費意識的抬頭,對於產品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元,廠商的營銷手法也越來越多變,故想探討消費者是如何選擇產品。
二、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要是從品牌的定義,進而推廣到品牌的形象如何產生,因此文獻的探討,主要以對品牌的觀點、影響因素,做為探討主軸,探討如下:
2.1品牌的定義
根據美國營銷學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對品牌的定義為:「一個名稱、標記、符號、設計或是以上的綜合,試圖來辨別廠商間的產品或服務,且進而與競爭者產品具有差異化。」由此可看出,品牌的存在是為與競爭者的產品具有差異化,增加長遠的競爭優勢。
品牌充其量也不過是一連串的符號、圖標,但企業希望透過品牌的建立,不單只是持續購買產品,更為了與競爭者有所區別、有所差異,在建立品牌時,實體符號上要有獨特顏色、外觀、形狀與包裝,在消費者的印象中,要有特殊的意義。
Kotler(1994)提出一個品牌可以傳達六種意義給消費者:
(一)屬性(attribute):品牌之某些屬性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
(二)利益(benefit):消費者主要。買的是利益,一個品牌擁有不少屬性,屬性必須被轉換為功能性利益或是情感性利益。
(三)價值(value):品牌可傳達生產者的價值,並配合消費者尋找真正的價值。
(四)文化(culture):即代表製造商或來源國文化。
(五)個性(personality):品牌可以反映出某些個性,亦可由有名望的人來表現。
(六)使用者(user):由品牌看出購買或使用該品牌的顧客類型。
近年來,品牌不再是以區別產品為目的,逐漸演變為品牌聯想,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一直到品牌經理的產生,主導營銷之手法,以創造品牌最大的利益,許多公司已將品牌視為策略性資產,一旦品牌建立起來,利潤也隨之而來,因此品牌的權益與價值便顯得越來越重要。
2.2品牌權益
Aaker(1991)認為品牌忠誠度、品牌知名度、知覺質量、質量聯想、以及其它專屬品牌之資產是構成品牌權益的主要來源。此五項分別說明如下:
2.2.1品牌忠誠度(brand royalty)
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可以降低企業本身的營銷成本,亦可以使企業與通路間更加的穩固,並增加本身的競爭力。品牌的忠誠度通常透過重復購買次數來衡量。但消費者亦可能因為非對品牌有強烈偏好而重復購買。除此之外,消費者也十分重視企業品牌的價值,實際上的忠誠度會因企業的促銷活動或個別產品類別而有所差異。
2.2.2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
品牌知名度是指消費者對品牌的回憶與認識,品牌的知名度有助於當消費者購買時,能快速的將此品牌的產品列入購買組合內,當消費者對品牌具有高度意識與熟悉度,並在記憶中有著強烈且獨特的品牌意識,以顧客為基礎的品牌資產即形成,進而使購買機會增加。
2.2.3知覺品質(perceived quality)
知覺質量為消費者對產品整體質量的認知水平,其會直接影響購買決策與品牌忠誠度。
2.2.4品牌聯想(brand association)
品牌聯想可協助消費者處理有關品牌的信息,並給與品牌定位的方向。存在於消費者記憶中任何有關品牌的印象的事物即為品牌聯想,包含產品的特性、顧客的利益、用途、產品的外觀、生活型態、競爭者與國家都屬於品牌聯想的一部份。為確認品牌聯想是否與品牌串連,需考慮其它營銷方案,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品牌經驗,當消費者越深入的去思考產品信息,並與已有的品牌認知相聯結,所產生的品牌聯想也就越強烈。
2.2.5其它專屬品牌資產(Market behavior)
其它專屬品牌的資產如:專利權、商標、著作權、通路關系等,其能減少競爭者對企業所擁有的消費者的基礎與品牌忠誠度的侵略機會,也就是相對於其它品牌的競爭優勢。
三、研究假設
H1:消費者的社經背景會影響對品牌的認知
H2:購買前對品牌的認知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四、研究架構
五、研究方法
5.1研究對象
以30歲為界,分30歲以上有穩定收入及30歲以下的族群,為研究對象。
5.2抽樣方法
於百貨公司,派員發放問卷,采隨機性便利抽樣,但符合其中之一條件者才進行問卷的調查部份。預計發放200份問卷。
5.3問卷設計
5.3.1個人社經背景
變項名稱 數值類型 答案項內容
性別 Nominal Scale □男 □女
年齡 Ordinal Scale □20歲以下 □21-30歲 □31-40歲
□41-50歲 □51-60歲 □61歲以上
教育程度 Ordinal Scale □國小及以下 □國中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以上
職業 Ordinal Scale □20,000以下 □20,001-30,000
□30,001-40,000 □40,001-50,000
□50,001-60,000 □60,000以上
收入 Nominal Scale □軍 □公 □教 □工 □商
□農林 □漁牧 □學生 □家管 □其它___
5.3.2品牌的認知
變項分類 選項 順反向 來源文獻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多來自於電視媒體 順向 唐子翔(1997)
相信新型的網路通路上也有品牌的存在 順向 紀慧琪(2004
若有品牌專屬的標志更容易辨認記住 順向 黃錫源(2005)
對於較具知名的品牌抱持著較高的期待 順向 張維纖(2003)
認為國外的品牌水平高於本國 反向 謝雅菱(2004)
產品構面 明星的代言會加強產品的說服度 順向 自行歸納設計
產品的設計會影響對品牌的看法 順向 張維纖(2003)
5.3.3購買行為
變項分類 選項 順反向 來源文獻
消費行為 會挑選較具知名的品牌 反向 紀慧琪(2004)
周年慶等促銷活動會加強購買意願 順向 吉中行(2002)
會在意銷售人員的專業知識 順向 黃錫源(2005)
公益形象良好的品牌會增加購買意願 順向 自行歸納設計
參考文獻
吉中行,2002,促銷形式對品牌態度之影響:品牌形象與品牌忠誠度的干擾角色,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
紀慧琪,2004,體驗模塊與品牌權益關系之研究-以統一星巴克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閑事業管理學系。
謝雅菱,2004,製造來源國與品牌名稱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國際性服飾品牌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Dobni, D. 1990, In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17),110-119
Javalgi, R.G., Traylor, M. B & Gross, A.C. & Lampman, E. 1994. Awareness of sponsorship and corporate imag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3(4), 47-58。
Kalra, A., Ronald, C. Goodestin. 1998, The impact of advertising positioning strategies on consumer price sensitiv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5), 210-224。
Schmitt, R.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1), 53-67。
Steven, S. P ,Frank, R. K, David, M. S & Gavan, J. F,2005,When Brands are Judged in Isolation from Competitors, Blissful Insularity,16(2).
Urde, M. 1994, Brand orientation-a strategy for survival,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ing, 11(3), 18-32。
附錄
親愛的受訪者 您好!
首先感謝您願意撥出時間參與本問卷之填答,此份問卷的研究主題為「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這是份學術性問卷,采匿名方式填寫,數據僅供學術研究,感謝您撥空填寫!
敬祝 平安喜樂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 林加琪 敬上
第一部分人口統計變項
變項名稱 答案項內容
性別 □男 □女
年齡 □20歲以下 □21-30歲 □31-40歲
□41-50歲 □51-60歲 □61歲以上
教育程度 □國小及以下 □國中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以上
職業 □20,000以下 □20,001-30,000
□30,001-40,000 □40,001-50,000
□50,001-60,000 □60,000以上
收入 □軍 □公 □教 □工 □商
□農林 □漁牧 □學生 □家管 □其它__
第二部分品牌的認知
項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多來自於電視媒體 □ □ □ □ □
相信新型的網路通路上也有品牌的存在 □ □ □ □ □
若有品牌專屬的標志更容易辨認記住 □ □ □ □ □
對於較具知名的品牌抱持著較高的期待 □ □ □ □ □
認為國外的品牌水平高於本國 □ □ □ □ □
產品構面 對於較具知名的品牌抱持著較高的期待 □ □ □ □ □
認為國外的品牌水平高於本國 □ □ □ □ □
第三部分購買行為
項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消費行為 會挑選較具知名的品牌 □ □ □ □ □
周年慶等促銷活動會加強購買意願 □ □ □ □ □
會在意銷售人員的專業知識 □ □ □ □ □
公益形象良好的品牌會增加購買意願 □ □ □ □ □
F. 商標的奧秘調查報告
食品安全知識宣傳資料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三、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葯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五、食品儲存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建立出入庫制度,做到先進先出;各類食品分類存放,標志明顯,防止交叉污染;做到離牆離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蟲、防蠅。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殘留農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凈後浸泡):蔬菜污染的農葯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農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殘留農葯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葯污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鍾,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葯的方法。
(4)儲存法:農葯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葯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葯。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染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5分鍾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曬:經日光照射曬干後的蔬菜,農葯殘留較少。
七、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8.如何采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采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采購標有「QS」標志的桶裝食用油,若采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采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八、怎樣健康飲用桶裝水?
桶裝水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內用完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桶裝水送上門後,即便是質量較好的桶裝飲用水,放置時間太長也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裝礦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要求廠家每隔一段時間上門負責清洗飲水機。
購買桶裝水要注意先看包裝桶是否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廢舊垃圾塑料為原料製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裝桶裝水,消費者應仔細選擇鑒別。水桶蓋應鮮亮光潔,硬度較高。
另外,消費者可嘗試倒置水桶,應不漏水。當把水桶從飲水機上拔出時,水桶的內應恰好將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和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澱或雜質,有異味的水產品一定不能飲用。
九、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設備、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備後的食物受污染。
十、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不飲用不潔凈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十一、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宣傳標語
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2、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3、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4、關注食品安全,關愛健康人生
5、建立誠信體系,保障食品安全
6、加強農村食品監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7、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8、以人為本,確保飲食安全
9、從源頭抓質量,確保食品安全
10、食品安全,人人有責
G. 求一個最近的商標侵權調查報告,或者一個商標侵權案例!
哎喲,張角耶,殺友?
回正題,商標侵權案真的老多了。
不過我以前做知識版產權顧問的時候有一個日權本料理店在我們對面,是被告的。
你不妨上網查查。
大概內容就是
東莞東城區的一家舞鶴日本料理,一直沒進行商標注冊,後面有一家深圳的舞鶴飲食公司進行了「舞鶴+英文「的商標注冊,然後反告東莞舞鶴日本料理商標侵權(事實上,舞鶴日本料理成立比舞鶴飲食公司早)。最後索賠50萬成功。 這個案例是說明了商標的重要性
H. 幫忙寫一份 標志的分析報告 ! 謝謝了 我們的實訓作業。 本人語文不好,請高手幫忙!!
關於青少年近視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被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樣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習慣所造成的嗎?
二、調查分析:
大多數同學都是因為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造成近視的。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則是現代青少年近視眼大增的主要原因。還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視原因是營養不良、環境影響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視原因是:
1用眼時間太長;
2看電視太近;
3看的電視畫面濃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用電腦;
8不合理飲食;
9在教顛簸的車子里看書;
10遺傳因素;
11不認真地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鍾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時常佩帶一些滴眼液,如:珍視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課間十分鍾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視力豈不是窗框嗎?視力關系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堅決不要變成「四眼天雞」,不讓我們的將來為眼睛而後悔。有些職業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別是那些比較好的工作。我們現在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為的還不是將來?擁有一雙美麗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觀,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豈不是一舉兩得嗎?為了我們的將來,保護好我們的眼睛吧!
記得給分哦
參考資料: 小學生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調查報告
I. 求一個關於耐克商標的介紹(調查報告)
耐克標志發展的全過程編輯本段NIKE這個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里很是吉利,易讀易記,很能叫得響.耐克商標象徵著希臘勝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著速度,同時也代表著動感和輕柔。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標,圖案是個小鉤子,造型簡潔有力,急如閃電,一看就讓人想到使用耐克體育用品後所產生的速度和爆發力。首次以「耐克」命名的運動鞋,鞋底有方形凸粒以增強穩定性,鞋身的兩旁有刀形的彎勾,象徵女神的翅膀。
耐克公司是世界運動和健康產品的領導者,1962年由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和運動員菲爾·奈特創辦,前身是藍帶體育用品公司。藍帶體育用品公司有日本的虎牌運動鞋在美國的銷售代理權。不久,以希臘性利女神命名的耐克公司成立,並在1972年美國奧林匹克運動會選拔賽初次登台,爾後,一名叫卡洛林·戴維森的學生設計了一個類似於飛動翅膀的Swoosl1標志,因此獲得了35美元的報酬。標志輪廓線作為背景,耐克則用小寫的斜體字表示。
公司的目標是成為運動鞋的領先者,開創了輕型設計的技術革新。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前工程師弗蘭克·魯迪研究並設計出被稱為耐克空氣的氣墊鞋,這個技術革新帶給耐克世界范圍的成功。
傳播推廣活動樹立了耐克全新運動時尚的形象,在廣告中起用了像安德烈·阿加西、鮑·傑克遜和邁克爾·喬丹這樣的運動明星。1988年,針對巨大的消費群,耐克將英國的競爭精神轉化為易記的廣告語一一 just do it,還通過對新生代所崇尚的生活方式的表現成功地佔領了市場,銷售額猛增。這個標志成為了一個時尚的流行符號而風靡全世界。 一、耐克標志發展的簡介編輯本段在一次觀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舉辦的足球賽,耐克的副總裁戈登·湯普森注意到各種大小尺寸的耐克標志無數次地出現在達拉斯隊隊員的球衣、旗幟、自動販賣機等許多地方。由此,戈登·湯普森認為:標志己到了泛濫的程度,應進行一定的規范。
耐克指派公司的設計部門制定完善系統的標志應用規范,每年標志都要被應用在網站、賣場、公司內部以及20000多種產品上,因此需要特別強調標志的運用彈性。 二、方案編輯本段CI系統規定了耐克的名稱標准字和Swoosh標志的不同運用規范和之間的區別。
SWoosh標志是產品的標識,出現在所有產品上和廣告中,而耐克的名稱商標則經歷了一次大的調整,原先斜體大寫的標准字與SwooSh標志組合的反差效果太過激烈,為了協調均衡感,公司重新起用了70年代的小寫字體,體現傳統歷史。它的力量在於它的歷史淵源,這不是懷舊,而是激情,是我們的標示和我們的聲音。耐克名稱的標准字作為品牌的標識,出現在公司、公眾服務、商場及形象推廣活動中。
新的策略,使得SW,oosh標志在CI系統中起到了更加恰當有效的識別作用。 三、標志的發展過程編輯本段 1.1971年,因為名叫耐克的勝利女神有一對舞動的翅膀,學生卡洛林。戴維森設計了第一個Swoosh標志,同時也是運動鞋的抽象表現。
2.1978年,耐克的Swoosh標志由框線變為實形,出現在標准字的下方,更加醒目突出。
3.1985年,標志組合在方形中,形成正負效果。
4.如今,Swoosh標志依據需要被單獨運用。
耐克對此的闡釋。
耐克公司發展歷程編輯本段●1972年,NIKE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現任NIKE總裁菲爾·耐特以及比爾·鮑爾曼教練投資的藍帶體育公司。
●1973年,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記錄創造者佩里·方庭成為第一個穿NIKE運動鞋的田徑運動員。
●1978年,NIKE國際公司正式成立。NIKE鞋開始進入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和南美等海外市場。
●1979年。第一款運用NIKE專利氣墊技術的Thaiwind跑步鞋誕生。第一條NIKE服裝生產線開始上馬。
●1980年,NIKE進入中國,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個NIKE生產聯絡代表處。之後,NIKE秉承「Local for Local」(在哪裡,為哪裡)的觀念,不僅將先進技術引入中國,而且全心致力於本地人才、生產技術、銷售觀念的培養,取之本地,用之本地,在中國取得了飛速進展。
●1996年,正式在中國成立了全資子公司??NIKE(蘇州)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上海,並在北京、廣州設立分公司(香港也於2002年1月作為分公司並入中國區)。
●2002年5月,NIKE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舉辦NIKE蠍斗3對3足球賽,數百支青少年球隊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分別角逐14、16、18歲三個級別的獎牌。這是NIKE公司為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做出的又一盛舉。
●2002年7月,NIKE特邀被冠以「放客博士」之稱的NBA巨星文斯?卡特來京,卡特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支持中國青少年籃球事業,傳播放客文化。
●2002年8月,耐克將會贊助一批代表美國自由籃球文化的「街頭炫技籃球少年」來中國,跟中國的同齡人切磋球技。
●2002年7月 NIKE特邀被冠以「放客博士」之稱的NBA巨星文斯?卡特來京,卡特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支持中國青少年籃球事業的發展並代表耐克公司向中國籃協捐贈籃板。 2002年8月,耐克將會贊助一批代表美國自由籃球文化的「街頭炫技籃球少年」來中國,跟中國的同齡人切磋球技。
在中國,NIKE公司不僅支持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還關注青少年的發展,推出了「我夢想」大型青少年體育系列活動,首創中國3對3籃球賽、NIKE高中男子籃球聯賽、NIKE青少年足球超級杯賽、4對4青少年足球公開賽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