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品專利糾紛
A.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處方專利指什麼專利
根據《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申請人應當對其申請注冊的葯物或者版使用的處方、工藝、用途等權,提供申請人或者他人在中國的專利及其權屬狀態的說明;他人在中國存在專利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對他人的專利不構成侵權的聲明。對申請人提交的說明或者聲明,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行政機關網站予以公示。葯品注冊過程中發生專利權糾紛的,按照有關專利的法律法規解決。
處方專利,應該就是醫生治病開的處方唄,什麼葯什麼比例怎麼吃啥的。可以根治某種疾病,自己研究的,不同於他人的,有效的處方,應該可以申請專利。
B. 什麼是用途發明醫葯用途發明侵權要如何判斷
什麼是用途發明?醫葯用途發明侵權要如何判斷?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醫療行業實現了飛速發展,與之相應的醫葯相關專利的申請量也不斷攀升。但是,醫葯用途發明作為醫葯專利的重要形式,人們對其認識程度卻並不深刻。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是用途發明?醫葯用途發明侵權如何判斷?的解釋。什麼是用途發明?所謂用途發明,是指在發現物質(或產品)的特有性質後,專門利用這種性質而形成的發明。用途發明在醫葯領域尤為常見,當研發機構在對葯物的作用機理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其具有新的作用,如果這種新的作用能夠實現本質上不同於現有技術的治療應用,則可以對其申請用途發明保護。醫葯用途發明侵權要如何判斷?醫葯用途發明中,醫葯本身作為化合物往往屬於現有技術,而權利要求中又不含有類似方法發明的相應步驟。那麼,應當如何判斷製造、使用、銷售等行為是否侵害醫葯用途專利權呢?普通的產品及方法專利在侵權判斷時,需要判斷被訴侵權的產品或方法是否包含了專利所限定的各個組成部件或者各個組成步驟。醫葯用途發明在侵權判斷時,除了需要對這些技術特徵進行比對外,還需要考慮用途這一隱含的目的因素。醫葯用途發明中,化合物是否相同或等同的判斷相對較為直觀,而用途除在使用中可以明確體現外,在製造和銷售中往往體現地並不明顯。此時,需要結合其他證據綜合證明,才能認定侵權。如果有充分證據顯示,被控侵權行為所限定的化合物明確了該新用途,即覆蓋了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該行為即為侵害醫葯用途專利的行為。如果沒有指向該新用途,盡管均是同一化合物,但並不侵害用途發明的專利權。如DDT作為化學物質早已經是現有產品,但在DDT出現65年後,其殺蟲功效才被申請為專利。如果生產DDT的廠家只表明其具有噴灑於人身體具有滅虱子的作用,而不提及殺蟲作用時,盡管是同樣的化合物,但是並不侵害該化合物殺蟲用途的專利權。可以說,與普通專利相比,醫葯用途發明無論是在申請、授權還是在維權程序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了解這種差異性,能夠更好的採用醫葯用途發明對葯物研發成果進行保護,在當前醫葯產業日益重視知識產權的背景下,就變得極具價值。關於什麼是用途發明?醫葯用途發明侵權要如何判斷?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C. 專利被侵權該如何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六十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一條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
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第六十二條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於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第六十三條假冒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證據,對涉嫌假冒專利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檢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產品,對有證據證明是假冒專利的產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第六十五條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第六十六條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應當自接受申請之時起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可以延長四十八小時。裁定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應當立即執行。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
的執行。
申請人自人民法院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該措施。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停止有關行為所遭受的損失。
第六十七條為了制止專利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應當自接受申請之時起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執行。
申請人自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該措施。
第六十八條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於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製造、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第七十條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D. 制葯企業進行新葯開發如何避免專利侵權
目前,葯品知識產權引起的糾紛問題日趨重視,專利保護問題成為限制中國葯業發展回的瓶頸. 長期以來,我國的葯品答研發力量比較薄弱,很多所謂的新葯其實是在國外新葯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創新和開發,有的甚至是完全照抄照搬國外技術來生產的.我國醫葯領域的弱勢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面對國外企業紛紛來中國申請專利的現狀,中國的制葯企業,在避免專利侵權的同時,應尋找那些未被專利保護的關鍵技術,通過"捷徑"尋求葯物開發.為了避免侵權問題,國內制葯企業在開發新葯時,首先要弄清楚這個新葯是否已由他人申請了專利保護.
E. 在未經專利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對專利葯品進行研發和注冊是否屬於專利侵權行為為什麼 在線等
當然屬於專利抄侵權行為。
專利法所說襲的專利權是專利人利用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利,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
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其中,形式要件主要有: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於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並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為衡量其情節輕重的依據。如你所說,對方沒有經過你(專利權人)的同意,擅自對你享有專利權的葯品進行研發和注冊,當然是專利侵權行為。
F. 葯品專利的法律狀態若為「公開發明」和「實質審查」,那使用該專利是否構成侵權
「公布」和「實來質審查」是發明專利申源請流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經過「公布」和「實質審查」後發明專利申請才有可能獲得授權。
在專利獲得授權以前,實施該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不侵權,但是授權以後再實施的話就侵權了。
另外,專利法第13條規定,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該規定也只有在專利獲得授權後才可以主張。
G. 葯品專利查詢有什麼作用
專利查詢是專利申請與查找所需專利的重要途徑,我們在注冊葯品專利之前,第一步就是要進行葯品專利查詢,那麼葯品專利查詢有什麼作用呢?葯品專利查詢有什麼作用?葯品專利查詢有什麼作用?葯品專利查詢其實也叫葯品專利檢索,是葯品專利申請前的一個程序,它不是必須的,卻是有必要的,一份有效檢索報告可以讓申請人避免所要保護的權利不與在先申請的專利權利相同或相近,保證所申請的專利是有效,如何理解呢?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政策的調整,專利申請的人或者是專利轉讓的人逐步增多。那麼該專利申請的專利是夠有效,轉讓專利是否有法律信息都非常重要。我們在申請葯品專利的時候會思考,申請的這個葯品專利是不是獨一無二的,是不是和其他的葯品專利有所區別,不會存在眾多的相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葯品專利查詢功能,專利的檢索可以通過眾多平台例如,佰騰網、搜排、或者是國家專利信息中心等方式進行檢索。里邊都有相關的具體的相關的專利信息,同時具備專利想信息下載的功能。在現今專利申請或者是轉讓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很多的專利糾紛問題,專利申請時候沒有按照專利申請,某些專利誤以為專利就是自己的 或者是專利申請的先後問題出現糾紛,史上專利糾紛較大的案件有三星與蘋果之間的專利大戰;至於專利轉讓存在的一些硬傷是,買專利的人,即專利受讓人沒有查詢好專利人的信息,以至於被騙,專利多手轉讓等情況。因此葯品專利查詢可謂重中之重,申請保護萬全或者轉讓順利,小編建議大家進行專利檢索這樣就有備無患了;關於葯品專利查詢有什麼作用?這一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查詢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H. 醫葯專利有那些類型
1,葯品一般只能申請發明專利。
2,其中涉及葯品本身的屬於產品專利,涉及生產流程的屬於方法專利,二者在不缺乏單一性的情況下可以合案申請,也就是說,通過一個專利,既保護葯品本身,又保護生產流程、工藝方法。
I. 專利權糾紛是否影響在歐洲、美國葯品、中國等地區的葯品注冊主要是醫療器械方面
葯品注冊是商標問題,專利是發明歸屬問題,不相關。
即便是同一市場,專利侵權,不會影響你商品注冊。但是,注冊後,能否在市場上銷售,就有影響。
總之僅僅商標注冊不會受影響的。
J. 葯品注冊申請中有關專利權的規定
葯品注冊申請中有關專利權的規定,根據我國《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的規定,葯品注冊,是指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根據葯品注冊申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擬上市銷售的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等進行系統評價,並決定是否同意其申請的審批過程。葯品注冊申請中有關專利權的規定葯品注冊申請包括新葯申請、已有國家標準的葯品申請、進口葯品申請和補充申請。境內申請人申請葯品注冊按照新葯申請、已有國家標准葯品申請的程序和要求辦理,境外申請人申請葯品注冊按照進口葯品申請程序和要求辦理。申請葯品注冊,申請人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並報送有關資料和葯物實樣;進口葯品的注冊申請,應當直接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提出。提出申請時,申請人應當對其申請注冊的葯品或者使用的處方、工藝、用途等,提供申請人或者他人在中國的專利及其權屬狀態的說明;他人在中國存在專利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對他人的專利不構成侵權的聲明。對他人已獲得中國專利權的葯品,申請人可以在該葯品專利期屆滿前2年內提出注冊申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按照本辦法予以審查,符合規定的,在專利期滿後核發葯品批准文號、《進口葯品注冊證》或者《醫葯產品注冊證》。葯品注冊申請批准後發生專利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或者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或者人民法院解決。專利權人可以依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最終裁決或者人民法院認定構成侵權的生效判決,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申請注銷侵權人的葯品批准文號,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據此注銷侵權人的葯品批准證明文件。註:葯品注冊申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是指提出葯品注冊申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並在該申請獲得批准後持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機構。境內申請人應當是在中國境內合法登記並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機構,境外申請人應當是境外合法制葯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