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發明專利申請
❶ 購買的專利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嗎
非自有專利,通過購買方式得到的,在有辦理轉讓手續的前提下是可以用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如下: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且達到下列其中一項數量要求:
(1)發明或者植物新品種2件以上;
(2)實用新型專利6件以上;
(3)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專利或者軟體著作權或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7件以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想要申請高級技術企業,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咨詢微略,微略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專業提供各類項目申報范圍,幫助企業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
❷ 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幾個專利
高企申報需要多少個專利?
輔導機構 A
1 個發明 或 5 個實用新型即可申報高企,那些讓客戶一下子申報十多個專利,就是在坑錢。
小疑問
高企申報需要多少個專利?
輔導機構 B
高企申報需要 15-18 個專利,只擁有 1 個發明或 5 個實用新型就去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是對政策條件的膚淺認識,是在讓客戶冒險,看似給客戶省錢,實際得不償失。
而的這兩種說法的依據分別是什麼?哪種說法更為合適呢?下面我們來拆解分析。
輔導機構 A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只要 1 個發明專利或 5 個實用新型
這個說法是明確依據高新技術企業評審標准中,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相關規定。即我們常說的打分系統中,總分 100分,其中知識產權部分為 30 分。
而知識產權部分的評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個方面組成。
其中知識產權數量里的量化標准為 1 個發明專利或 5 個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知識產權數量方面的滿分(8分)。
這里是高企審核制度中對知識產權數量最明確的量化要求。以此為評判標准,可以得出,高企申報只要 1 個發明專利或 5 個實用新型。
輔導機構 B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需要 15 - 18 個專利
其實這種說法不完整。
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以企業成立年限計算,成立 3 年以上的企業需要擁有15 - 18 個專利,而成立3 年以內的企業擁有的專利數應該是企業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數 * 5。
也就是說若企業成立 2 年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需要擁有不低於 10 個專利,若企業成立 1 個年度,則需要不低於 5 個專利。
❸ 發明專利對於高企申請為什麼重要
今年高來企新政策給知源識產權劃分類別:發明專利等屬於I類,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等屬於II類。5項以上的II類知識產權(5-6分)還不如1項以上的I類知識產權(7-8分)分數高,並且有效的I類知識產權可以多次使用於高企申報,II類只能用1次
❹ 只有一項發明專利可以申請國家高企嗎
您好!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認定專家對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分類評價方式:
Ⅰ類 評價: 授權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葯、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Ⅱ類 評價: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軟體著作權(不含商標)
但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注冊滿一年以上,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2、產品(服務)屬於八大領域規定范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4、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銷售收入≦5000萬元,研發費/同期銷售收入≧5%;5000萬元<銷售收入≦2億元,研發費/同期銷售收入≧4%;2億元<銷售收入, 研發費/同期銷售收入≧3% ;
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凈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規定要求。
所以單有一個發明專利是不能申請國家高企。
以上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❺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要多少項專利
通常來說,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時最少需要一件發明專利或六件實用新型專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每三年重新審查一次,重新審查時,已申報過的發明專利可以繼續使用,實用新型則不可以,必須重新申請。
❻ 我們公司發明專利權屬人是申請企業法人,那該項專利能否用於高企申報
不可以,知識產權權屬人必須為申請企業,可以辦理轉讓手續用於申報高企。
❼ 高企申報需要多少個專利
至於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需要多少個專利?說法不一.
通常有兩種說法:
第一,1個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
第二,15-18個專利.
那這兩種說法的依據分別是什麼?哪個更在理?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到底需要多少個專利?
1、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
這個說法是有明確的依據的.即高新技術企業評審標准中,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相關規定.即我們常說的打分系統中,總分100分,其中知識產權部分為30分.
而知識產權部分的評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個方面組成.其中知識產權數量里的量化標准為1個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知識產權數量方面的滿分(8分).
這里是高企審核制度中對知識產權數量最明確的量化要求.以此為評判標准,可以得出,高企申報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
2、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需要15-18個專利
這種說法不完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以企業成立年限計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需要擁有15-18個專利,而成立3年以內的企業擁有的專利數應該是企業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數*5.
就是說若企業成立2年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需要擁有不低於10個專利,若企業成立1個年度,則需要不低於5個專利.
這種說法來自於哪裡呢?這種說法其實來自於對高企申報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讀和全面權衡.
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總分100份,知識產權部分佔30份,科技成果轉化佔30分,研發組織管理水平佔20分,成長性指標佔20份.
除知識產權部分,科技成果轉化佔比也是30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細化得分標准如下:
平均年科技成果轉化5項及以上得分為 25-30分,平均年科技成果轉化4項及以上得分為 19-24分,平均年科技成果轉化3項及以上得分為 13-18分,平均年科技成果轉化2項及以上得分為 7-12分,平均年科技成果轉化1項及以上得分為 1-6分,平均年科技成果轉化0項及以上得分為 0分.
由此可以看出,平均年轉化不低於5個科技成果,則有可能得到滿分.那可以成果轉化是什麼呢?其實,這是一個流程,企業開展科研立項—科研立項得到科研結果—科研結果用於產品的生產—新產品品質提高帶動了銷售的增加.
根據上訴所說,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只需要1個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膚淺解讀.
看似為企業省錢,其實是讓企業冒著非常大的不通過的風險,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過程中,專利申請的費用,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
審計費,檢測費,查新費等其他費用也非常高.若因為知識產權的問題造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不通過,會造成審計,檢測,查新得費用的浪費,以及企業所有員工的辛勤勞動的付諸東流.
而要求企業提供15-18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深入解讀和綜合權衡後得出的結果.看似讓企業多支付了費用,其實為企業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可靠且強大的保障,讓審計,查新,檢測等第三方機構開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順利!
❽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要求是多少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要求如下:關於Ⅰ類知識產權和Ⅱ類知識產權根據高企的認定辦法,按Ⅱ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在申報高企時,僅限使用一次,按Ⅰ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則不限次數。
Ⅰ類知識產權發明專利發明專利是專利裡面最主要的一種,通過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查,特別是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審查。發明專利申請難度大、周期長,很多企業選擇轉讓獲得,但是轉讓得來的發明專利一般評分可能小於自主申請的專利,所以在申報前,企業需要慎重考慮是自主申請還是轉讓獲得發明專利。
其他資質知識產權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葯、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這些發明專利在高企認定中都不太常見,如果企業有這類資質的知識產權,就可以輕松解決知識產權不足的問題了。
Ⅱ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和技術水平要求較發明專利低,但實用價值大,在這個意義上,實用新型有時會被人們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審查周期一般為半年到一年左右,所以企業需要提前一年開始申請。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外觀設計專利外觀設計是指工業品的外觀設計,也就是工業品的式樣,它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以選擇微略科技,微略科技線下整合了多家技術轉移、投融資、知識產權、會計師事務所等服務機構,為企業高企培育、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❾ 審報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6個發明專利嗎》
買發明專利帶來的效益會更大一些,而且評高企一般需要3個發明和6個實用左右
❿ 最新的發明證書會影響高企申報嗎
不影響,企業需要申請高企認定必須擁有1個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專利,才具備申請條件。
高企申報中對知識產權的要求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實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首要指標,所佔分值高達30分。一個發明專利或其它六個知識產權(比如六項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A檔(即24—30分),而企業只有總分70分以上(不含70分)才算達標。可見,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對於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高企認定工作中是「一票否決」的,即使企業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較高的產品檔次、甚至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但由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也沒有機會進入高新技術企業行列。
(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類型
在高企認定中,被承認並能計算得分的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和植物新品種。以上類型的知識產權均需在中國境內申請、登記才能在高企認定中被認可。
(二)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方式
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的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自主研發指申報企業通過申請、登記獲得上述類型中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需到相應申請登記管理部門辦理權利轉移的變更手續。即
專利:辦理專利權變更,受理機構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辦理專有權變更,受理機構為國家知識產權局;
軟體著作權:辦理著作權變更,受理機構為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軟體登記中心);
植物新品種:辦理品種權變更,受理機構為農業部 、林業部( 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
企業在零知識產權或者專利權人為企業法人代表或其他個人的情況下,則需要通過獲得五年以上專利獨占實施許可,並且取得備案證明。這種方式同樣可以按數量計算得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