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古代表示升降官職的專有名詞

古代表示升降官職的專有名詞

發布時間: 2021-03-12 22:55:21

1. 古漢語表示中表示官職"升遷"的詞有哪些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2. 古代關於官職任、免、升、降、平調的詞語

代表示官職任免調動的文言詞語歸納
一、表「授官、做官」的詞語
1.辟:由中央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2.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如①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冼馬。
3.察:考察後予以推薦、選舉。
4.薦: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5.舉: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文選•陳情表》: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職。
7.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8.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9.復:恢復原職務。如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徵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論語•子張》:學而優則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職。如《孔雀東南飛》: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
13.仕進:進身為官。
14.任:擔負、擔任。
二、表「調動、補任」的詞語。
1.改:改任官職。
2.調、徙、轉:調動官職(特定語境下可以表示升職或降職)。
3.遷:調動改派。一般情況下,「轉遷」「遷調」表示調職;「右遷」「遷除」表示升職;「左遷」「遷謫」表示削職降等。
4.累遷:表示多次調動。
5.放:京官調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
7.補:補任空缺官職。
8.蔭補:靠先人的業績補缺做某官。
三、表「陞官、加封」的詞語。
1.拜:按一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於升任高官。
如①《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拜亮為丞相。
2.晉、進:晉陞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晉爵」。
3.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
4.超遷:越級升遷。
5.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官職。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陞官職。如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如《文選•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10.提:提拔。
四、表「貶官、免官」的詞語。
1.貶:①降低官職,降級。②降職並外放。
2.竄:放逐、貶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謫:降職,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並調到邊遠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5.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轉:降職。
7.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有時也指平調。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絀:廢掉官職。
如《司馬遷〈屈原列傳〉》:屈平既絀。
10.免:罷免官職。
11.奪:削去,罷免。
五、表「辭官」的詞語。
1.告老:官員年老辭職。
2.解官:辭去官職。
3.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
4.乞身:古時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
6.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
7.謝病:託病引退或謝絕賓客。
8.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六、表「兼職、代理」的詞語。
1.假:臨時的、代理的。如《史記•項羽本紀》: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
2.兼:兼任,同時監管。
3.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鄶州。
4.判:高位兼任低職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5.權:暫時代理官職。
6.攝:暫代官職。
7.署:暫任、代理官職。
8.守:代理官職。
9.行:代理官職。
七、與「官員任職相關」的詞語。
1.知:主持。
2.典:主持;主管。
3.主:主持,掌管。
4.視事:官吏到職開始工作;在任。
5.下車:新官到任
6.坐:因犯……罪或錯誤。如《漢書》:群臣坐陷王於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餘人。
7.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
8.秩滿:官吏任期屆滿。
9.行部:巡行部屬(漢制,刺史常於八月巡視部署,考察刑政,稱為行部。)

3. 古人對升降官職的稱呼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 (1) 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 (2) 除。拜官授職,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 擢。提陞官職。 (4) 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5) 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 (6) 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 (7) 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
【刺使】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後宮官職:
王後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魏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省除順成,這樣在皇後以下定製十二等級: 1)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2)貴嬪,位次皇後,在夫人下,爵無所視; 3)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4)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5)昭儀,爵比縣侯; 6)昭華,爵比鄉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儀,爵比關內侯; 9)婕妤,視中二千石; 10)容華,視真二千石; 11)美人,視比二千石; 12)良人,視千石。還有:

1、遠古堯時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後稷掌管農業的官員 工師掌管製做器物的官員 虞掌管山澤的官員 典樂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2、秦 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秦) 督道倉吏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秦)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員(秦) 3、漢、三國時期 太史令職掌文史、星歷的官員 大農丞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 中郎將統領皇帝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 大長秋皇後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後的旨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武騎常侍皇帝的侍從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軍事,官階略低於太守,秩比二千石 騎郎將統帥騎兵的將官,秩比千石 驍騎都尉禁衛軍將官 未央衛尉未央宮禁衛軍長官 長樂衛尉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前、後、左、右將軍職位僅次於上卿 輕車將軍漢時雜號將軍之一 驃騎將軍官位僅低於大將軍 長史大將軍的秘書 建章監監督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 騎都尉羽林軍長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員,漢制,侍中是在原官職上特加的榮銜 國相相當於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從近臣,東漢光武帝後都用宦官充任 典軍校尉武官,統領皇帝宿衛兵的長官,漢靈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典軍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漢代掌管宮廷藏書之處的官員 蘭台令史在藏書之處典校圖籍,管理劾奏等文書檔案 太守專門治理一個郡,掌握生殺大權 4、宋 通直郎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掌管訓練兵丁、防*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5、唐 觀察使管理一道或幾個州的地方行政、監察長官 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中央禁衛軍之神策軍的最高將領 禮部侍郎掌貢舉、禮儀的行政長官 京兆尹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防禦使負責一州或數州軍事的地方長官 招討草賊使專為鎮壓農民起義或討伐逆叛而設置的軍事長官 監軍判官監軍使下的副職 行營都統為鎮壓和討伐而設置的出徵兵統帥 侍御史負責糾察的官員 右衛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左神武大將軍中央禁衛軍之軍事長官 校書郎太子東宮所屬學館中校勘典籍的官員 尚書右僕射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的長官 率府率太子東宮侍衛長官 金吾大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尚書左右僕射全面負責行政事務的長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折沖都尉一府之軍事長官。統兵兩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團之軍事長官。有兵三百 隊正一隊之軍事長官。有兵五十 車駕檢校官負責皇帝車駕並開路後保駕安全的安員 轉運租庸鹽鐵使設置造船廠,保證漕運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祿卿主管膳食事務的長官 將作大匠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 兵部尚書主管全國軍事政務長官 司農卿主管農業事務的最高長官 鴻臚卿負責接待來賓事務的長官 虞部郎中負責山林綠化的官員 民部尚書主管財政的最高政務長官 吏部尚書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務長官 尚輦奉御專管御用車輛的長官 中郎將正四品 郎將從五品,地方府兵將領 子將從五品下 中書令即內史,最高輔政官 右拾遺咨詢建議官員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右補闕咨詢建議官員 前鋒游弈使前哨巡邏官 左散騎常侍議政官之一 6、宋 通直郎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掌管訓練兵丁、防*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7、明 尚書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財務總管。 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揮使一省之兵權掌握者。 殿閣大學士皇帝的顧問人員。以後逐漸權重,成為實際的宰相。
後宮宮女官職

朝沒有明確規定宮女的等級,但是根據她們所服伺主子的等級的高低,宮女的實際地位有微妙的不同,譬如說,皇太後身邊的宮女肯定比答應、常在身邊的宮女更有權勢。要說等級的話,被稱作「姑姑」的,都是資格比較老的宮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新來的和負責雜役的宮女。
嬪妃 中國古代帝王侍妾的統稱。嬪原指女官,妃指地位次於後的妾。據記載,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 ,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除皇後之外都是妾侍。秦始皇統一天下,盡收六國宮女充實內廷,品級爵位分列8等。漢武帝將妃嬪的等級分為14級,如昭儀、婕妤、

4. 古代官職升降用語

一、表示任職的:

1、任:擔當,擔任。

2、征: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3、授:給予官職。

4、拜:授予官職,任命。

5、舉:推薦,推舉,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6、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7、簡:任命,選拔。

8、進:出來做官。

9、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10、辟(音b):徵召,由中央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11、賜:賞賜有功之臣以爵位。

12、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13、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14、復:恢復原職務。

15、仕:做官。

二、表示升職的:

1、升:陞官。

2、陟:進用,升職。

3、擢:由選拔而提升。

4、遷:調動官職,一般是提升調用。但左遷則是指降職、貶官。

5、徙:升職。

6、超遷:越級破格提升。

7、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

8、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9、提:提拔。

10、晉、進:晉陞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

三、表示降職、免職的:

1、貶:降職。

2、謫:被罰流放或降職。

3、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4、左遷:降職(貶官)。

5、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也指貶官流放。

6、遷:流放,放逐。

7、奪:削除。

8、黜:官員因過失而解除職務。

9、竄:放逐、貶官。

10、免:罷免官職。

四、表示兼職的:

1、領:本職之外兼較低它職。

2、假:暫時代理。

3、行:代理官職。

4、署:指代理無本官的職務。

5、兼:同時掌管,兼任。

6、權:暫代官職。

7、判:高位兼低職。

8、攝:暫代官職。

五、表示職位調動的:

1、調:調動官職。

2、轉:轉任,平調。

3、徙:調動官職。

4、改:改任官職。

5、補:補任空缺官職。

6、遷:調動改派,調職。

7、累遷:表示多次調動。

8、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

六、表示辭官、退休的:

1、告老:官員年老辭職。

2、解官:辭去官職。

3、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

4、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

5、乞身:古時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軀體不再由自己支配,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

6、移病:上書稱病,為做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

7、謝病:託病引退或謝絕賓客。

5. 古代漢語中與官職升降有關的詞語有哪些

一) 表示任命,授予官職
①拜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除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除」是去舊職授新職。(《〈指南錄〉後序》)
③授 賈雨村授了應天府。(《紅樓夢》第四回)
④賞 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傳》)
說明:「授」從授予印等物而來,「賞」從獎勵而來,有賜予官職、爵位義。
⑤封 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⑥贈 贈謚美顯,榮於身後。(《五人墓碑記》)
同是君主授予,生時為「封:,死後為」贈。」封「也有用於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六國論》)。
⑦通籍 通籍後,俸去書來。(《黃生借書說》)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守」為任命,意為「任……太守」,同理,「總督兩廣」即「任兩廣總督」。
(二)表示提陞官職
⑨升 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譚嗣同》)
⑩遷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遷」一般指陞官,但也有作一般調動講的,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也有作降職遠調的,如「遷客騷人」(《岳陽樓記》)。
{11}擢 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擢」為提升,「超擢」為破格提升。(《譚嗣同》)
{12}陟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陟」本為上升之意,此處為提升(官職)。(《出師表》)
(三)表示降(貶)低官職
{13}左遷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14}謫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15}遷謫 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
{16}放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17}出官 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說明:古代,右表示高貴的位置,左表示較低的位置,故「左遷」為貶官降職;「遷謫」側重於「謫」,即降官遠調;「放」有流放、放逐義,從色彩上講,是貶職;「出官」是貶職調離,而「出為河間相」(《張衡傳》)的「出」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調動
{18}徙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張衡傳》)
{19}調 婿竟不調。(《記王忠肅公翱事》)
{20}改 後公改兩廣,太監泣別。(《記王忠肅公翱事》)
{21}轉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徙」是遷移之意,此處引申為調動;「改」為改換、調換
(五)表示辭官
{22}辭 輕辭古之天子。(《五蠹》)
{23}讓 古之讓天子者。(《五蠹》)
{24}乞骸骨 上書乞骸骨。(《張衡傳》)
說明:「辭」是辭退;「讓」是禪讓;「乞骸骨」,年老而申請退休。

6. 古代表示陞官的詞有什麼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一) 表示任命,授予官職
①拜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除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除」是去舊職授新職。(《〈指南錄〉後序》)
③授 賈雨村授了應天府。(《紅樓夢》第四回)
④賞 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傳》)
說明:「授」從授予印等物而來,「賞」從獎勵而來,有賜予官職、爵位義。
⑤封 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⑥贈 贈謚美顯,榮於身後。(《五人墓碑記》)
同是君主授予,生時為「封:,死後為」贈。」封「也有用於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六國論》)。
⑦通籍 通籍後,俸去書來。(《黃生借書說》)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守」為任命,意為「任……太守」,同理,「總督兩廣」即「任兩廣總督」。
(二)表示提陞官職
⑨升 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譚嗣同》)
⑩遷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遷」一般指陞官,但也有作一般調動講的,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也有作降職遠調的,如「遷客騷人」(《岳陽樓記》)。
{11}擢 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擢」為提升,「超擢」為破格提升。(《譚嗣同》)
{12}陟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陟」本為上升之意,此處為提升(官職)。(《出師表》)
(三)表示降(貶)低官職
{13}左遷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14}謫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15}遷謫 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
{16}放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17}出官 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說明:古代,右表示高貴的位置,左表示較低的位置,故「左遷」為貶官降職;「遷謫」側重於「謫」,即降官遠調;「放」有流放、放逐義,從色彩上講,是貶職;「出官」是貶職調離,而「出為河間相」(《張衡傳》)的「出」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調動
{18}徙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張衡傳》)
{19}調 婿竟不調。(《記王忠肅公翱事》)
{20}改 後公改兩廣,太監泣別。(《記王忠肅公翱事》)
{21}轉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徙」是遷移之意,此處引申為調動;「改」為改換、調換
(五)表示辭官
{22}辭 輕辭古之天子。(《五蠹》)
{23}讓 古之讓天子者。(《五蠹》)
{24}乞骸骨 上書乞骸骨。(《張衡傳》)
說明:「辭」是辭退;「讓」是禪讓;「乞骸骨」,年老而申請退休。

7. 古代關於官職任、免、升、降、平調的詞語有哪些

一、關於任職授官的有:

  1. 任(擔當,擔任)

  2. 授(授官,任命)

  3. 除(任命,授職)

  4. 拜(授給官職)

  5. 征(徵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員。)

  6. 辟(由中央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7. 薦(推薦,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8. 舉(推薦,推舉,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9.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或重新啟用,任以官職)、提(提拔)

  10. 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11.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號或爵位)

  12. 贈(用於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13. 賜(賞賜有功之臣以爵位)

  14. 賞(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

二、關於提升職務的有:

  1. 擢(提陞官職)超擢(破格提拔)拔擢(用於由低級到高級的升遷)

  2. 陟(提升,提拔)

  3. 升(提升)

  4. 進(用於較高職務)

  5. 起復(恢復原職務)

  6. 超遷(越級破格提升)《史記•賈誼傳》:「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三、關於調動職務的有:

  1. 轉、移、調、徙(一般的調動,調遷)

  2.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陞官)

  3. 出(指出京受任)

  4. 補(補充缺職或由候補而正式任命)

四、關於降級免職的有:

  1. 罷、免、解、黜、奪(官員因過失而解除職務)

  2. 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

  3. 貶、謫(因過失而降級)

  4. 革、褫(皆為「革除」的意思,指撤職查辦。褫,音chì)

  5. 左遷(降級使用,貶官)

  6. 開缺(官員因故去職或者死亡,職位一時空缺,另選他人充任)

  7. 致仕(帶職退休)

8. 古代漢語中與官職升降有關的詞語有哪些

(一)表示任命,授予官職;①拜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②除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除」是去舊職授新職;④賞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說明:「授」從授予印等物而來,「賞」從獎勵而來,;⑤封未有封侯之賞;⑥贈贈謚美顯,榮於身後;同是君主授予,生時為「封:,死後為」贈;⑦通籍通籍後,俸去書來;「通籍」,出任、做官;⑧守滕子京謫

(一) 表示任命,授予官職

①拜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除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除臣冼馬

「除」是去舊職授新職。(《〈指南錄〉後序》) ③授 賈雨村授了應天府。(《紅樓夢》第四回)

④賞 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傳》)

說明:「授」從授予印等物而來,「賞」從獎勵而來,有賜予官職、爵位義。

⑤封 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⑥贈 贈謚美顯,榮於身後。(《五人墓碑

記》)

同是君主授予,生時為「封:,死後為」贈。」封「也有用於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六國論》)。

⑦通籍 通籍後,俸去書來。(《黃生借書說》)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守」為任命,意為「任……太守」,同理,「總督兩廣」即「任兩廣總督」。

(二)表示提陞官職

⑨升 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譚嗣同》)

⑩遷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

中,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遷」一般指陞官,但也有作一般調動講的,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也有作降職遠調的,如「遷客騷人」(《岳陽樓記》)。

{11}擢 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擢」為提升,「超擢」為破格提升。(《譚嗣同》)

{12}陟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陟」本為上升之意,此處為提升(官職)。(《出師表》)

(三)表示降(貶)低官職

{13}左遷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琵琶行》)

{14}謫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15}遷謫 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

{16}放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17}出官 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說明:古代,右表示高貴的位置,左表示較低的位置,故「左遷」為貶官降職;「遷謫」側重於「謫」,即降官遠調;「放」有流放、放逐義,從色彩上講,是貶職;「出官」是貶職調離,而「出為河間相」(《張衡傳》)的「出」為出任(地方官)

9. 「拜」「除」「授」,還有哪些古代官職升降的專業用語

1、任:擔當,擔任。

2、征: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3、授:給予官職。

4、拜:授予官職,任命。

5、舉:推薦,推舉,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6、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7、簡:任命,選拔。

8、進:出來做官。

9、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10. 古文中表示官職升降的詞,有沒有"拜"字



陞官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