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法律行政許可

法律行政許可

發布時間: 2021-03-07 18:45:11

⑴ 哪些法律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在立法理論上,設定也可以稱為創制、創設,講的是一種制度從無到有的創制活動。它與一般所稱的規定不同,規定較多是從有到有,由粗到細,把已有的原則具體化。 從法治的意義上講,行政許可是法律、法規對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規定了某種限制條件。這些權利和自由許多是憲法規定的權利。對憲法規定的權利作限制,必須符合憲法精神和立法法的規定,通過立法解決,不是任何機關和組織都可以隨意限制的,也不是隨意採取任何形式都可以限制的。由於我國立法體制是一個統一的、分層級的體制,因而,必須從國情為出發點,對各立法主體的行政許可設定權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方可從源頭上對許可加以規范。下面按照立法許可權的劃分,介紹行政許可設定權的配置。 一、中央立法的行政許可設定權 (1)法律的許可設定權 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國家權力的機關,也是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人民自己的代表機關出於維護公共利益和安全,在某些領域設定許可,決定對某些公民的權利和自由作必要的限制,符合法治精神。因此,在本法確定的許可范圍內,法律可以設定各種形式的行政許可。 (2)行政法規的許可設定權 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其效力等級僅次於法律。因此,其設定權的位階高於地方法規和規章,但低於法律。其設定許可權與立法許可權一樣,體現兩個原則:一是法律保留原則。立法法規定的專屬立法權范圍內的事項(主要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國家最基本的制度)除非有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無權設定行政許可。二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有了法律,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行政許可作具體規定。 此外,法律還開了一個口子,允許國務院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許可。發布決定是國務院的一項權力,一般是針對某個具體事項做出,內容單一,條文少,應急,內容與制定程序均不同於行政法規。對可否以發布決定的形式設定行政許可,立法時有些不同意見。最後全國人大常委會肯定了這種形式,是出於四個考慮:一是行政許可法取消了國務院部委規章的行政許可設定權,這是一個重大的舉措,保留這一規定較為主動。二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發生一些緊急情況,需要有相應的應爭措施和手段。三是新聞、出版等意識形態領域,立法條件尚不成熟,需要由國務院文件來管理。四是改革中的一些試驗、試點事項(如再就業、社會保障等),制定行政法規不成熟,也需要以決定等方式公布。但「決定」畢竟不是行政法規,因此,法律規定:除臨時性的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及時提請人大制定法律,或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二、地方立法的行政許可設定權 (1)地方性法規的許可設定權 省級人大、較大市人大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其位階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政府規章。原因在於地方人大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而政府是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人民選出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出於維護公共利益和安全,在一些領域設定許可,以立法對公民權利作某些限制,合乎法治的一般原則。不少國家(如澳大利亞、奧地利、法國),行政許可設定權在聯邦議會和州議會,經議會授權,政府可以設定一些具體化、暫時性許可。行政許可法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已經有了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行政許可做出具體規定。一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了行政許可,地方性法規只能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規定,進行細化。不能增加許可條件和許可事項。 (2)省級人民政府規章的許可設定權 地方政府規章的設定權問題,是行政許可法立法過程中又一個大的爭議點,中心是要不要給予規章設定權。國務院原草案已經取消了部委規章設定權。考慮到地方政府綜合管理的職能和任務重,草案規定給予省級、較大市級政府都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過程中,發生意見分歧。一種意見不贊成賦予地方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許可權。主要理由:一是行政許可過多過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種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和部委、直屬局規章)設定權過多。現在取消了部委規章設定權。保留地方政府規章設定權,行政許可仍可能失控。二是地方政府是執行機關,不應當自己給自己設定權力,要設定可以提到地方人大。人大兩個月開一次會,不會誤事。另一種意見主張賦予地方政府規章設定權,理由一是國家大,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事事中央管,很難管好。二是地方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生活的指導思想已發生變化,不會亂設許可。三是地方立法周期長,影響行政效率。 全國人大常委會綜合考慮兩種意見,認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轄區大,綜合管理任務重,有時出現地方性特殊問題,需立即採取措施進行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制定地方法規又來不及,賦予省級政府許可設定權是必要的。為此,行政許可法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行政許可。臨時性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給了一個一年期的臨時行政許可設定權。這樣處理,既適應了實際需要,又體現了法制原則。又規定「規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做出具體規定。」 行政許可法第十七條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外,任何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這里的含義是:一是,除上面有權機關外,其他別的機關,如較大市政府、一般設區或不設區的市政府、縣、鄉政府都不能再設定行政許可,地方黨委也不能再設定行政許可;二是,全國人大、國務院、省級和較大市人大、省級政府有權設定許可,但許可的形式只能用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形式,不能再用其他紅頭文件或者通知等形式。

⑵ 屬於行政許可行為的有哪些

從行政許可的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准、登記。

2016年2月3日國務院關於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詳見國發〔2016〕10號

附件:國務院決定取消的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共計13項)

1、價格鑒證師注冊核准

2、甲級價格評估機構資質認定

3、開采黃金礦產資質認定

4、地質資料保護登記

5、經營流通人民幣審批

6、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審批

7、商業銀行跨境調運人民幣現鈔審核

8、中葯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認證

9、被清算的外資金融機構提取生息資產審批

10、其他期貨經營機構從事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審批

11、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

12、民航計量檢定員資格認可

13、資產管理公司對外處置不良資產備案登記、匯兌核准

(2)法律行政許可擴展閱讀:

行政許可的范圍: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2條的規定,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二)行政許可的設定事項

根據《行政許可法》規定,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的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2)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3)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5)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行政許可的排除范圍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3)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4)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許可

⑶ 法律法規和規章有哪些行政許可設定權

《行政許可法》
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第十四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第十五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第十六條
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⑷ 屬於《行政許可法》規定的行政許可的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內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容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⑸ 具有法律資格的行政許可有哪些

從行政許可的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准、登記。

普通許可
普通許可是准許符合法定條件的相對人行使某種權利的行為。凡是直接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活動,基於高度社會信用的行業的市場准入和法定經營活動,直接關繫到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物品的生產及銷售活動,都適用於普遍許可。如遊行示威的許可,煙花爆竹的生產與銷售的許可等。
普通許可有二個顯著特徵:一是對相對人行使法定權利附有一定的條件;二是一般沒有數量控制。

特許
特許是行政機關代表國家向被許可人授予某種權力或者對有限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管理方式。主要適用於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有限公共資源的配置、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壟斷性企業的市場准入。如計程車經營許可、排污許可等。
特許有二個主要特徵:一是相對人取得特許後,一般應依法支付一定的費用,所取得的特許可以轉讓、繼承;二是特許一般有數量限制,往往通過公開招標、拍賣等公開、公平的方式決定是否授予特許。

認可
認可是對相對人是否具有某種資格、資質的認定,通常採取向取得資格的人員頒發資格、資質證書的方式,如會計師、醫師的資質。
認可有四個特徵:一是主要適用於為公眾提供服務、與公共利益直接有關,並且具有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特殊技能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認定;二是一般要通過考試方式並根據考核結果決定是否認可;三是資格資質是對人的許可,與人的身份相聯系,但不能繼承、轉讓;四是沒有數量限制。

核准
核準是行政機關按照技術標准、經濟技術規范,對申請人是否具備特定標准、規范的判斷和確定。主要適用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的設計、建造、安裝和使用,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特定產品、物品的檢驗、檢疫,如電梯安裝的核准,食用油的檢驗。
核准有三個顯著特徵:一是依據主要是專業性、技術性的;二是一般要根據實地驗收、檢測來決定;三是沒有數量限制。

登記
登記是行政機關對個人、企業是否具有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主體資格和特定身份的確定。如,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變更、終止;工商企業注冊登記、房地產所有權登記等。
登記有三個顯著特徵:一是未經合法登記的法律關系和權利事項,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護;二是沒有數量限制;三是對申請登記材料一般只進行形式審查,即可當場做出是否准予登記的決定。

⑹ 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是否有地域限制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法》第14條:本法第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⑺ 什麼是行政許可

1、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形式,賦予或確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2、從行政許可的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准、登記。

3、行政許可范圍的確定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2條的規定,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的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2)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3)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5)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4、行政許可的排除范圍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3)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4)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⑻ 違法設定行政許可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對違法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警告直至撤職)、賠償責任、補償責任、刑事責任。
只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省級政府規章才有權設定行政許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規定
第十四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第十五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⑼ 行政許可的事項必須有法律的明確規定嗎

不是的。《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規定「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六)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權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第十四條規定「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第十五條規定「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也即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事項。而國務院的決定和政府規章不屬於法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